一 神和鬼的问题

一 神和鬼的问题

现在崇尚科学,时髦的口号是“上帝已经死了”。说到信念,就是唯心,也就是迷信了。唯心,可以和迷信画上等号吗?现在思想进步的人,也讲“真、善、美”。“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从“知”到“悟”,有些距离,但并非不能逾越的,只是小小一步飞跃,认识从“量变”进而为“质变”罢了。是不是“迷”,可以笨笨实实用合理的方法和逻辑的推理来反证。比如说吧,假如我相信大自然有规律,我这点信念出于我累积的知识。我看到一代代科学家已发现了许多规律。规律可能是错误的(如早期关于天体运行的规律),可以推翻;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补充。反过来说,大自然如果没有规律,科学家又何从探索?何从发现?又何从证实呢?大自然有规律这点信念,是由知识的累积,进一步而领悟的。然后又由反证而肯定。相信大自然有规律,能说是迷信吗?是否可以肯定不是迷信呀?

科学愈昌明,自然界的定律也发现得愈多,愈精密。一切定律(指经过考验,全世界科学家都已承认的定律),不论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每一学科的定律,都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相信这个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有人说,物质在突发的运动中,动出了定律。但科学的定律是多么精确,多么一丝不苟,多么普遍一致呀!如果物质自己能动出这么精密的定律来,这物质就不是物质而有灵性了,该是成了精了。但精怪各行其道,不会动出普遍一致的定律来。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质按他的规定运动。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累积的知识,进而成为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我觉得是合乎理性的,能说是迷信吗?

大自然的神明,或神明的大自然,按我国熟悉的称呼,就称“天”,老百姓称“老天爷”或“天老爷”,文雅些称“上天”、“天公”、“上苍”,名称不同,所指的实体都是相同的。

例如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十七》)“吾谁欺,欺天乎?”(《子罕第九》)“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十四》)“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第三》)“天生德于予……”(《述而第七》)以上只是略举几个《论语》里的“天”,不就是指神明的大自然或大自然的神明吗?

有人因为《论语》樊迟问知,子曰:“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第六》)就以为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但孔子对鬼神并不敬而远之。《中庸》第十六章,子思转述孔子的话:“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又,《中庸》第一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所记的话,我按注解解释如下。第十六章说:“祭祀的时候,鬼神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万物都体现了神灵的存在;祭祀的时候,神灵就在你头顶上,就在你左右。”接着引用《诗经·大雅·抑》之篇:“神来了呀,神是什么模样都无从想象,我们哪敢怠慢呀。”这几句诗,表达了对神的敬畏。

《中庸》第一章里说:“最隐蔽的地方,最微小的事,最使你本相毕露;你以为独自一人的时候没人看见,就想放肆啦?小心呀!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特别谨慎。”

读《论语》,可以看到孔子对每个门弟子都给予适当的答复。问同样的问题,从没有同样的回答。这是孔子因人施教。樊迟是个并不高明的弟子。他曾问孔子怎样种田,怎样种菜。孔子说他不如老农,不如老圃。接下说:“小人哉,樊须也!”(《子路十三》)一次,樊迟问知(智)(《颜渊十二》),子曰:“知人。”樊迟不懂,问这话什么意思?孔子解释了一通。他还是不懂,私下又把夫子的解释问子夏。他大概还是没懂,又一次问知,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这回他算是懂了吧,没再问。可是《论语》和《中庸》里所称的“鬼神”,肯定所指不同。《中庸》里的“鬼神”,能“敬而远之”吗?《中庸》和《论语》讲“鬼神”的话,显然是矛盾的。那么,我们相信哪一说呢?

孔子十九岁成家,二十岁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伯鱼先孔子死。据《史记·孔子世家》,伯鱼享年五十。那么,孔子已经七十岁了。而颜渊还死在他死以后,子路又死在颜渊之后,孔子享年七十三。他七十岁以后经历了那么多丧亡吗?而伯鱼几岁得子,没有记载。孔子去世时子思几岁,无从考证。反正孔子暮年丧伯鱼之后,子思是他唯一的孙儿。孔子能不教他吗?孔子想必爱重这个孙儿。他如果年岁已长,当然会跟着祖父学习。当时孔子的门弟子已有两位相当于助教的有若和曾参,称有子、曾子。子思师事曾参。如果他当时已有十五六岁,他是后辈,师事助教是理所当然。如果他还幼小,孔子一定把他托付给最信赖的弟子。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