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

范霍夫

Jacobus van’ t Hoff

范霍夫是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范霍夫(1852—1911),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鹿特丹市。他自中学就爱好化学,大学期间攻读数学和化学。1873年获得乌德勒支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法国留学,在武慈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有机化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化学家勒·贝尔。他与勒·贝尔分别独立提出了有机化合物三维空间结构学说的基础,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范霍夫-勒·贝尔学说。

范霍夫一生的重要贡献是建立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方面的有关定律,如质量作用定律和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范霍夫规则”等。他巧妙地用数学方法表示物理化学的规律,为近代物理化学、化学动力学、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他在1901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家。他开创了“物理化学”学科,并于1887年与奥斯特瓦尔德合作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物理化学》杂志。1911年3月1日,他因患肺结核在柏林去世,享年仅58岁。

范霍夫签名照

范霍夫获得的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证书

著作:《有机化学概论》(1878)、《化学动力学研究》(1884)、《化学平衡定律》(1885)等。

范霍夫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一书中,重点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变化规律。他创造性地把反应速率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多分子反应三种不同类型,并且讨论了可逆反应。他以化学平衡的观点,主张用双箭头符号表达两个方向相反的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动态特征。他成为化学和物理化学发展的先驱。

荷兰发行的范霍夫纪念邮票

位于荷兰鹿特丹的范霍夫纪念碑

1902

费歇尔

Emil Ficher

费歇尔(1852—1919),德国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1852年10月9日生于德国乌斯吉城。他自幼勤奋好学,186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波恩大学预科。1872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家拜耳教授发现费歇尔是一个勤奋好学、很有才能的青年,于是对他精心培养。1874年在拜耳教授的指导下,费歇尔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博士。费歇尔毕业后在慕尼黑大学担任拜耳教授的助教。他在指导拜耳的博士研究生合成对联苯酚时意外地发现了苯肼。在此期间他开始了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日后进行嘌呤和糖类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他的一生中,对糖类及其合成的研究、嘌呤及其合成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是天然化合物化学的奠基人,首创许多碳水化合物的名词术语,解决了有机化学中长期未解决的糖结构难题。费歇尔一生合成了葡萄糖和糖类化合物近30种,并且认为在生物领域中,糖类的分子形状比它的结构有更重要的作用;合成了嘌呤化合物150余种,对有机化学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对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92年,费歇尔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这是德国教育界的一种荣誉。在柏林大学他又开始对另一种重要物质——酶的研究。他提出的酶的专一性理论,成为酶化学的重要理论,至今普遍应用在酶化学中。1902年,费歇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第一位有机化学家。他一生曾获得多种奖励和荣誉: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英国化学学会法拉第奖章,德国化学学会主席,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和名誉院士,以及奥斯陆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鲁塞尔大学、剑桥大学等68个名誉博士称号。

位于柏林大学内的费歇尔铜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费歇尔不幸于1919年7月15日在柏林病逝,享年67岁。

著作:《氨基酸研究》(1906)、《有机化学试剂概论》(1909)、《碳水化合物与酶的研究》(1909)、《多肽和蛋白质》(1919) 等。

1903

阿伦尼乌斯

Svante Arrhenius

阿伦尼乌斯(1859—1927),瑞典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17岁时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化学。1878年毕业后留校,后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担任埃德伦德教授的助手。从此,阿伦尼乌斯开始了溶液电导的研究。在埃德伦德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电解质的电导性研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动离解成游离的带电粒子的概念,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885年到德国留学,与物理化学家范霍夫和能斯特合作,进行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他在电离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阿伦尼乌斯的最大贡献是1887年提出电离学说:电解质是溶于水中能形成导电溶液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时,一部分分子离解成离子,溶液越稀,离解度就越大。这一学说是物理化学发展初期的重大发现,对溶液性质的解释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和化学之间的一座桥梁,但多数被否定。然而,他始终坚持不懈,相信电离理论的正确。最终,对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持否定意见的科学家也改变了初衷,对电离理论心悦诚服,认为电离理论是物理化学的新的重要理论,对物理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阿伦尼乌斯不仅对电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而且他的研究领域广泛。1889年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热概念,导出化学反应速率公式(阿伦尼乌斯方程)。他还研究过太阳系的成因、彗星的本性、北极光、天体的温度、冰川的成因等,并最先对血清疗法的机理作出化学上的解释。在1896年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地壳温度的影响时,发现二氧化碳能吸收地壳表面的红外辐射,成为最早对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研究者。

阿伦尼乌斯(后排左三)与波耳兹曼(前排左三)等科学家在一起合影

阿伦尼乌斯于1895年被选为德国电化学学会名誉会员;1891年任瑞典皇家工业学院讲师;1895年任院长;1891—1905年任吉森大学和柏林大学教授;190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02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190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5年任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研究所所长,在此职位上一直到他逝世前不久;19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7年他因身体不适而辞去所长职务,同年10月2日辞逝,享年68岁。

瑞典1983年发行的“电离理论”纪念邮票

著作:《宇宙物理学教程》、《免疫化学》、《溶液理论》和《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等。

1904

拉姆塞

William Ramsay

拉姆塞(1852—1916),英国化学家,苏格兰人,1852年10月2日生于英国格拉斯哥市。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系学习文学。17岁时曾为化学家担任分析助手,从此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70年曾留学德国,在蒂平根大学做有机化学家菲蒂希教授的研究生,1872年获博士学位,年仅19岁。1880年,28岁的拉姆塞被聘为伦敦大学教授,在该校他有一间很好的实验室,一直在此工作了25年之久。他十分重视实验,不断改进实验装备和技法,所用实验器材多数为他亲手制作。他主要在有机化学、液体和气体的临界状态、稀有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四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在稀有气体的发现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发现了五种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氪、氙、氡)。正是他发现和制得了氖气,才使得夜晚的街市上亮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他还是解释布朗运动现象的第一位科学家。由于他对人类所作出的突出贡献,188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895年获戴维奖章。1902年英国政府授予他爵士称号。1904年成为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拉姆塞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语言文学家。他既精通英国语言文学,也能用纯熟的德语演讲;他既可以用法语侃侃而谈,也可以用意大利语交流。拉姆塞于1912年退休,但是仍然在家中进行科学研究,直到1916年7月23日在英格兰白金汉郡病逝,享年64岁。

拉姆塞在实验室

著作:《电解质的电导率研究》(1884)、《论水溶液中物质的电离》(1887)、《电化学教科书》(1902)、《宇宙物理学教科书》(1903)、《电解质的化学理论》(1904)、《化学原理》(1907)、《免疫化学教科书》(1907)、《宇宙的生命》(1909)、《生物化学中的定量定律》(1915)、《溶液理论》(1912)、《星球的命运》(1915)、《现代生活中的化学》(1915)等。

1905

拜耳

Adolf von Baeyer

拜耳(1835—1917),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德国柏林。他是著名化学家R. 本生的学生,但是拜耳的发展却受A. 凯库勒的影响较大。1858年在柏林大学拜耳获得了博士学位。拜耳一生的重要贡献,是研究合成了含砷药物、靛蓝、吡啶、生物碱、酞菁类等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他的主要成就有:对酞菁染料的发现;对尿酸的衍生物、聚乙炔和氧盐的研究,发现尿酸的一个衍生物巴比妥酸——巴比妥酸盐安眠药的母体化合物;曾提出张力学说,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五元或六元碳环化合物要比含其他原子数的碳环化合物更常见,还提出苯的向心式。

实验室中的拜耳

1881年英国皇家学会因其1880年合成靛蓝染料,授予他戴维奖章。1883年,他确定了靛蓝的结构式。拜耳提出的有机化学(碳环化学)张力学说和苯的向心式,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 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1905年为庆祝他70岁寿辰,出版了他的科学论文集。拜耳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莫尼克大学教授、慕尼黑大学教授。他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前面介绍的第二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费歇尔就是他发现并精心培养出的有机化学家之一。在大学任教期间,有一位最年轻的博士费歇尔做他的助手。在拜耳的精心指导下,费歇尔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水平渐渐超过了他。经过认真思考,拜耳坚持推荐自己的学生到更有利于他发展的地方去任教。果然不负众望,费歇尔早于自己的老师三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拜耳传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可贵的人品。他的学生毕希纳获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维兰德获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费歇尔的学生瓦尔伯获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瓦尔伯的学生克雷布斯又获得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拜耳教授1917年8月20日在德国施塔恩贝格去世,享年82岁。

一种靛蓝分子结构

1906

穆瓦桑

Henri Moissan

穆瓦桑(1852—1907),法国化学家,1852年9月28日生于法国巴黎。因家境贫寒,中学中途退学。由于喜爱化学,他20岁时到巴黎一家药房学徒,在工作中学到许多化学知识。1872年穆瓦桑到巴黎法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弗雷米教授的实验室学习化学。1874年到巴黎药学院台赫伦教授的实验室工作。1876年开始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工作,1877年获得学士学位并取得高级药剂师资格。

他一生中所获得的重要成就是利用电解法制得单质氟,解决了许多化学家长期没有完成的课题,即发现氟元素和制取单质氟。穆瓦桑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甚至不顾生命危险,终于在1886年6月26日制得了单质氟。法国科学院经过严格审查,确认了穆瓦桑的发现,为此奖给他1万法郎的拉·卡泽奖金。此后,他被任命为巴黎药学院毒物学教授,任职达13年之久。1888年他被选为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891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他继续研究新氟化物的制备,尤其是四氟甲烷(四氟化碳,CF4)的制备,由于它的沸点只有-15℃,使穆瓦桑的这项工作成为20世纪合成高效制冷剂的氟碳化合物(氟里昂)的先驱。他将研究氟的成果撰著成《氟及其化合物》专著,为研究氟及其化合物积累了重要的资料。

穆瓦桑在做高温合成金刚石的实验

1891年以后,穆瓦桑进行纯硼制备和人造金刚石的研究,他制得了当时纯度最高的单质硼。他首先制得了人造金刚石,解决了当时科学界具有浓厚兴趣的课题,使人造钻石成为现实,穆瓦桑也随之闻名于世。他在研制人造金刚石的同时,还作出了另一项重要贡献,即设计制造电炉。为了使在2000℃进行化学反应得以实现,他开创了高温化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为日后制取高温化合物开辟了广阔前景。

法国为穆瓦桑成功研制单质氟发行的纪念邮票

1906年,穆瓦桑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穆瓦桑一生重视实验工作,他的实验室有齐全的设备,严格的管理规则。他的每一项成就都与实验分不开。他是一位以化学实验著称的科学家,伴随他一生的化学实验损伤了他的身体。穆瓦桑于1907年2月20日在巴黎病逝,年仅55岁。

著作:《氟的液化》(1897)、《高温电炉》(1897)、《氟及其化合物》(1900)、《无机化学论文集》(1904—1906)等。

1907

毕希纳

Eduard Büchner

毕希纳(1860—1917),德国化学家,1860年3月20日生于德国慕尼黑。也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第五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的学生。他曾就读于德国慕尼黑大学,1888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基尔大学、蒂平根大学、柏林大学、布雷劳和维尔茨堡大学的教授。他一生从事发酵过程和酶化学的研究,并于1896年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酵素和酶化学的开拓者,无细胞发酵的发现者,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1839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tusvon Liebig)已经阐述了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乙醇发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自发的过程,直到1858年,法国化学及生物学家巴斯特(Louis Pasteur)证明发酵仅在活体细胞状态下才会发生,即与生命现象相关,巴斯特将其视为一种生理活动。这种对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作用机理的分歧在1897年后才最终得以解决。

毕希纳纪念邮票

1884年,毕希纳在拜耳的指导下开始化学研究工作,拜耳为毕希纳建立了专门从事细菌和发酵化学研究的实验室。1897年,毕希纳在受控温度下,用沙研磨酵母细胞,制备出能将蔗糖发酵成乙醇的无细胞提取物。实验表明,活泼的酵母细胞不是发酵要素,引起发酵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酵母细胞或酵母菌的存在而是酒化酶的作用。因为离体酵母提取物可产生酒化酶,酒化酶再引起发酵。离体酵母提取物可以与活体酵母细胞一样将葡萄糖转变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一转变并不依赖于酵母细胞,而是依赖于无生命的酶。

毕希纳的发现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有关发酵本质的争论。毕希纳将酵母细胞的生命活力和酶的化学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微生物和生物化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微生物代谢作用的机理,这标志着现代酶化学的开端。

他证明了使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是酵母所含的各种酶而不是酵母本身。还证明酿酶可以从酵母细胞提取,这种酶能使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醇。由于他在微生物学和现代酶化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毕希纳曾任德国陆军少校,1917年死于罗马尼亚,终年57岁。

著作:《氧对发酵作用的影响》(1885)、《无细胞的发酵》(1897)、《酒化酶发酵》(1903)等。

1908

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卢瑟福(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奈尔生附近的移民区。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1889年卢瑟福考入坎特伯雷学院,1891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892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893年获得硕士学位。1895年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位研究生。由于他入校前就已发明制作了可以收到几百米以外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检测器,而受到实验室主任汤姆生教授及剑桥大学教师们的赞赏,闻名全校。

卢瑟福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是对原子物理学起重大作用的放射性研究。他研究了铀和镭所发出的射线,发现了穿透力很强的射线,这就是命名为α、β、γ的射线;并且证实了α射线是带正电的氦离子流。1898年由汤姆生推荐,卢瑟福到麦基尔大学实验室任物理教授。在此期间,他于1900年又发现了从钍中逸出的气态放射性物质,这就是他命名的“射气”。他在研究钍射气和镭射气及它们的放射沉积物以及放射性元素钋时,发现这些放射性物质在某个特定时间的若干年之后,便失去放射性,即放射性是逐渐衰变的。其衰变速度均可用一个公式表示。通常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速度,是以衰变到原来一半数量时所需的时间,即半衰期表示。半衰期成为识别放射性核素的特性。例如镭的放射性核素衰变到原来数量的一半时需要1620年,即它的半衰期为1620年。卢瑟福还与索迪合作,发现从钍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放射性核素也都会发生衰变,依此,他们确立了核素衰变理论“放射性既是原子产生的现象,又是新生物质化学变化的产物”。例如放射性元素钍,经过一系列的衰变反应,最后得到稳定的同位素铅。卢瑟福和索迪合作更重要的贡献,是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原子并非不可破”。

1904年卢瑟福的名著《放射性》一书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科学界的普遍推崇。1905年卢瑟福与博特夫德合作,第一次提供了测定远古矿物样品年龄的方法。1907年卢瑟福开始主持曼彻斯特实验室的工作,该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实验室。在此期间,他的重大发现是以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为基础建立的“含核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在它的周围旋转,由于原子核和电子在整个原子中只占有很小的空间,因此原子中大部分是空的。1908年他因在核化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八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1911年他正式提出“行星系式”原子模型,在世界科学史上第一次打开了原子的神秘大门,使原子结构理论得以继续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这一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首先发现有原子核存在,并据此提出核型原子模型,这是他对科学的最大贡献。1912年玻尔来访,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加上普朗克的量子论得到玻尔原子模型,计算结果与由实验得到的氢原子光谱完全一致,玻尔因此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根据卢瑟福原子理论绘制的锂原子模型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1919年,卢瑟福首次进行了人工核反应实验,成功地用高速α粒子轰击氮原子14N,结果氮原子转化为质子和氧原子17O。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实现了改变化学元素的人工核反应,很快就成为人们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核技术的重要手段。1920年,卢瑟福曾预言重氢和中子的存在。1921年他接替了汤姆生继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这座实验室培养了包括卢瑟福在内的诺贝尔奖得主共25位,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的摇篮。卢瑟福1922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最高奖章——科伯莱奖章;192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31年被封为勋爵,英王乔治五世亲赐卢瑟福一等功的最高荣誉。卢瑟福一生贡献卓著,然而他从不居功自傲、十分谦虚。他总结一生有三项发现:一是为汤姆生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二是放射性;三是指导他的学生莫斯莱发现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它产生的X射线波长之间的关系。他首先提出了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首先完整地阐述了具有核结构的原子模型,并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元素的人工嬗变。在物理和化学两大领域均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放射学的开拓者和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

卢瑟福一生培养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包括玻尔、威尔逊、莫斯莱等,其中有12位获得诺贝尔奖。这位揭开原子秘密的伟大科学家,于1937年10月19日在英国剑桥大学逝世,享年66岁。

著作:《放射性》(1904)、《放射性的转变》(1906)、《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1913)、《新点金术》(1937)等。

1971年苏联发行的卢瑟福诞辰100周年邮票

1909

奥斯特瓦尔德

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德国化学家,1853年9月2日生于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后入德国国籍。他少年时代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72年他进入多尔帕特大学学习,1875年获学士学位,1877年获硕士学位,1878年获博士学位。1882年担任里加大学化学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奥斯特瓦尔德是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的支持者,并以此理论研究了溶液的电导和酸的催化作用。1887年奥斯特瓦尔德担任莱比锡大学化学系主任。1888年他提出了“稀释定律”和酸的催化理论,还将质量作用定律应用于电解质的电离,引入了“离解常数”的概念,并提出了“溶度积”的概念。这些定律和概念,对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奥斯特瓦尔德对分析化学也有研究,著有《分析化学基础》,对分析化学有精辟的解释。1901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现代催化剂概念:凡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不进入化学反应最终产物的分子组成中的物质,称为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达到平衡的速度,而不能改变热力学平衡。1902年研制成功用氨制硝酸,并获得专利,具有重大工业价值。由于奥斯特瓦尔德在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909年他成为第九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与范霍夫于1887年合作创办了世界第一份《物理化学》杂志。他一生对物理化学学科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对他有“物理化学之父”的称谓。

位于帕多瓦大学内的奥斯特瓦尔德纪念碑

奥斯特瓦尔德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哲学家,对哲学和心理学都有研究。他主张用能量来解释物理现象。但是,他不相信有原子存在。1906年他从莱比锡大学退休后,大部分时间是在莱比锡附近的乡村过隐居生活。1932年4月4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他的次子C.W.W. 奥斯特瓦尔德也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胶体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1995年安提瓜和巴布达发行的奥斯特瓦尔德纪念邮票

著作:《普通化学》(1885)、《物理化学基础》(1887)、《原子论基础》(1889)、《分析化学科学原理》(1894)、《电化学》(1896)、《普通化学大纲》(1899)、《普通化学史》(1906)、《科学的发展过程》(1908)、《化学基础理论》(1909)、《现代化学基础》(1909);《自然哲学》(1910);《化学导论》(1910);《无机化学原理》(1912);《哲学的评价》(1913);《现代自然哲学》(1914)等。

1910

瓦拉赫

Otto Wallach

瓦拉赫(1847—1931),德国化学家,1847年3月27日生于德国普鲁士。就读于格丁根大学,1869年获博士学位。1870年在波恩大学任教,讲授药物学,1876年任教授。他是一位实验技艺高超的化学家。他对药剂中难以分离和分析的挥发油进行了反复蒸馏,把这种复杂的混合物分离,对这些组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鉴别了许多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并且发现了这类化合物的归属类别。1889—1915年任格丁根化工学院院长。1931年2月26日在格丁根去世,享年84岁。

瓦拉赫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脂环族和萜烯化学研究的基础,是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工业的奠基人,也由此获得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1895—1905年,他在对萜烯的研究中成功合成香料、分离和提纯出香精油,并确定出其结构成分。他首先用亚硝酰氧等试剂与萜烯类化合物形成固体加成物,从而系统地制备出纯净的萜烯类化合物并对萜烯命名。他还测定出萜烯的结构是由五个碳原子组成的异戊二烯单体聚合物,并指出在强酸和高温作用下,萜烯能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这为以后人工合成萜烯奠定了基础。

人工合成的橡胶颗粒,其性能更优于天然橡胶,在化学工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瓦拉赫一生获得诸多奖励和荣誉:1911年获德国皇鹰徽勋章,1912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比利时化学会和德国化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并被选为德国化学会会长,1915年获德国皇家荣誉勋章等。

著作:《甲苯同系物的位置异构现象》(1869)、《在氧化偶氮苯上浓硫酸的作用效果》(1880)、《萜烯和香精的转换》(1887)、《萜烯研究总述》(1891)、《萜烯类化合物组分结构测定》(1895)、《萜烯和樟脑》(1909)等。

1911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居里夫人(1867—1934),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全世界科技界人人皆知的科学家楷模。我国科技界和青年学生都十分熟悉她的成就和高贵品质。她的事迹激励了几代人为科技事业奋发进取。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因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早在1903年就双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她本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5年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和女婿弗雷德里克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一家共三次、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不愧为科学之家。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科罗多夫斯卡(Marie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玛丽在俄国的一所高级中学学习时就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曾获金质奖章。玛丽为了让她的姐姐布罗尼亚去巴黎上学,自己放弃了学业而当了家庭教师。布罗尼亚毕业后当了医生,玛丽才继续求学。当时,波兰被沙皇俄国占领,玛丽抱着要以科学振兴祖国的愿望,于1891年离开波兰,到巴黎大学的索尔本理学院学习,当时她已24岁。玛丽靠着不多的奖学金,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昂贵的学杂费,课余时间还要干杂活求得一些补贴。然而,她学习十分勤奋,物理学成绩名列第一,受到物理学家普恩卡莱的赞赏,物理学家李普曼向她开放了自己的实验室,使玛丽有机会开阔眼界,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1894年玛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的学士学位。

1894年4月,玛丽结识了巴黎理化学校物理实验室主任皮埃尔·居里。由于对科学事业的强烈共鸣,两人产生了感情,第二年成婚。玛丽·斯科罗夫斯卡改称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他们成婚后不仅是终身的伴侣,而且也是攻克科学堡垒的亲密战友。1896年,玛丽在物理学家贝克勒研究“放射性”的启发下,对当时已知的80种元素,逐个进行了“放射性”实验,除证实了铀的放射性,还发现了钍的放射性。同时,她还发现了沥青铀矿和辉铜矿的放射性比推算的结果要更强。为此,她在皮埃尔的支持下,夫妇共同对沥青铀矿进行了艰巨而又繁重的研究工作。他们夫妇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终于发现了沥青铀矿中除含有铀、钍元素以外,还含有铋、铜、铅等元素,并且在1898年7月还发现了放射性很强的新元素。玛丽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将新发现的元素命名为Polonium(Po,中译名为钋)。居里夫妇在沥青铀矿的进一步富集研究中,又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并且命名为Radium(Ra,中译名为镭),其含义是射线。1902年他们还在几万千克沥青铀矿残渣中提取了0.1克的氯化镭,终于完成了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最艰巨的伟大壮举。1903年6月,36岁的玛丽·居里在巴黎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居里夫妇戴维奖章。由于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在发现放射性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03年同时授予他们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于1905年6月才领取此奖)。

1906年4月19日,居里不幸死于车祸。居里的突然死亡对玛丽是一个严重打击,但也是她研究生涯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她要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单独完成夫妇二人所曾进行的科研工作。玛丽是一位十分坚强的人,她一个人继续承担起了两个人未了的事业。1906年5月13日,她接任丈夫死后留下的教授职位空缺,成为在巴黎大学任教的第一位女性。1908年成为荣誉教授。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