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简介

她家系名门,天资过人,过目不忘,十六岁名扬诗坛;

她精通音律,琴棋书画,博弈之术,无一不精;

她耽于学问,锲而不舍,文章传世,令须眉汗颜;

她天生丽质,厌于矫饰,柔情似水,对爱情忠贞;

她是非分明,爱国情挚,不畏皇权,批权者昏聩;

她心忧国难,痛斥投降,秀木独立,迎风摧之患;

她幼年丧母,中年丧父、亡夫、失国,一生无嗣;

她历国破家亡,经颠沛流离,终是故乡难觅,愁船难载,老来凄惨;

然而,明月照佳人于星汉,清风散暗香于词林,大宋已去,词人永存!

她,就是一代才女、旷世奇女——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今属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人,北宋与南宋易代之际的著名女诗人、女词人。

以李清照四十三岁南渡为界,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

出身书香世家的李清照,颇有诗文禀赋。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为元祐后“苏门四学士”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系出名门,其高、曾祖皆为进士,其祖辈、父辈皆为朝官,王氏本人则善文学。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热情开朗、博览群书,并对社会对历史持有独到的见解,尽管待字闺中,却文名远播,为世人瞩目。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咏史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等。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十八岁,嫁给大她三岁的东武太学生赵明诚。赵父赵挺之,是山东密州人,当朝吏部侍郎,从三品官,后来位至宰相。赵明诚为赵挺之的三子,以金石收藏在学问家云集的北宋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婚后,与丈夫琴瑟和鸣的李清照在享受幸福婚姻的同时,倾心于提升文学造诣与收集研究金石文字。徽宗崇宁元年(1102),北宋朝中新旧党争加剧,宋徽宗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一百二十人为“奸党”,李清照父名列党籍,遭罢官并被遣返回乡。李清照为救父亲,以诗上呈赵挺之。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出仕,同时立志撰述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的《金石录》一书。李清照少女时即以诗名声动京师,“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嫁给赵明诚后,与赵明诚的伉俪情深又成为她诗词创作的强大动力,这时的李清照常生相思之苦,词作中笼罩着化不开的离愁别绪。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行香子(草际鸣蛩)》《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满庭芳(小阁藏春)》《多丽(小楼寒)》等。

徽宗大观元年(1107),蔡京被恢复丞相一职,赵挺之卒。蔡京因为赵挺之曾为元祐大臣所荐,追夺所赠赵挺之的一切官职。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夫妇二人共同校勘金石古物,不染官场,尽得其乐。李清照借着陶渊明《归去来辞》的意旨为青州的居所取名“归来堂”,为自己取号“易安居士”,以表明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志趣。青州十年,赵明诚基本完成了金石学著作《金石录》,其中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两千多种,共三十卷,赵明诚也借此成为宋代最杰出的金石专家之一。《金石录》是李赵幸福婚姻的结晶,青州十年,是赵明诚夫妇生活最安逸的十年,更是李清照一生最惬意最幸福的十年。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念奴娇(萧条庭院)》《点绛唇(寂寞深闺)》等。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赵明诚兄弟先后离开青州出仕,李清照一人留守青州。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宣和三年(1121),四十一岁的赵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夫妻得以团聚。此后又自莱州移官淄州。在此期间,李清照与赵明诚二人的婚姻生隙。一则二人结婚二十载不曾育有一子一女;二则赵明诚蓄养侍妾与歌伎,对李清照心生冷落。敏感多情的李清照在情感上备受煎熬,种种隐痛化作诗词。然而很快,共同的志趣爱好、曾经的美好过往又将二人重新唤回相濡以沫、惺惺相惜的人生乐境中。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等。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人铁蹄南下,宋王朝腐败无能,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开封。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人废黜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王朝灭亡。同年三月,徽、钦二帝以及三千多赵氏宗室及大臣被押往金国。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宣布继承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南宋王朝建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剧烈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的命运。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三月,赵明诚的母亲郭氏在江宁卒亡,赵明诚离任赴江宁奔丧。为躲避战火,赵明诚运输满满十五车文物抵达江宁府,李清照回青州老家看管剩余藏品。同年十二月,青州兵变中,仅极少数珍贵文物被李清照带出。赵明诚知江宁府,李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1129)三月,赵明诚守城叛逃被罢知江宁,先后于安徽芜湖、当涂一带盘桓,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时接到皇帝圣旨,被任知湖州。赵明诚将李清照暂置池阳,旋即回转建康晋见宋高宗,夫妇二人就此分手。同年七月底,李清照忽然得到赵明诚书信,被告知赵明诚身患疟疾。李清照连夜从池阳赶往建康。可是,李清照见到赵明诚时,赵已是病入膏肓。八月十八日,赵明诚病卒。这一年赵明诚四十九岁,李清照四十六岁。李清照大病一场后,把大批文物转运至洪州,委托给时任兵部侍郎的赵明诚的妹夫保管,然后将小部分价值连城、便于携带的古籍图书文物放在身边,和在朝为官的弟弟一起跟随宋高宗所带领的朝廷逃难。当年十二月,金兵攻陷洪州,由赵明诚的妹夫保管的两万卷古籍图书、两千多卷金石碑刻拓本,转眼之间又化为乌有。李清照倍加珍惜剩余文物,但为了洗却“赵明诚玉壶颁金”之诬,将手中大部文物直接上交朝廷。但交付不久即于战乱中全部流失。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忆秦娥(临高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

李清照随后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赵明诚卒世五年后,绍兴四年(1134),李清照承夫愿,对《金石录》做了认真系统的校勘整理,并在著作先前的序文之后,撰写了一篇《〈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上表于朝。期间,李清照再嫁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的小官张汝舟。婚后,很快张汝舟意识到李清照并不如他所期有许多贵重的文物,于是对李清照不吝以拳脚相加。李清照不惜以坐牢为代价和张汝舟离了婚。幸运的是,得贵人相助,李清照只在狱中待了九天。晚年的李清照来往于金华、临安两地,境况很是凄凉,在乱世中目睹了山河破碎、朝廷苟且偷安的李清照最终抑郁而亡。这个时期李清照诗词的代表作有:《春残》《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题八咏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并序》《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清平乐(年年雪里)》《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数变丛生,这一切使得李清照的词作带上了极悲凄的色彩,其词“沉哀入骨,有泪彻泉”(唐圭章《李清照词鉴赏》)。

李清照词集《漱玉词》(一称《漱玉集》),各本辑录卷数不一,大多亡佚。清代王鹏运辑《漱玉词》,共辑录五十首,为近代李清照词辑本的始祖。后有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王延梯《漱玉集注》等。

李清照另著有《词论》一篇,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李清照现存的作品中,词作五十余首,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的词在中国词坛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词承正脉,词风婉约,早期闺中词缠绵悱恻、委婉动人、清新明丽、意境优美,中、晚年词情切意深、沉郁凄怆,使其成为婉约词之代表人物,千古不朽的一代词人。

李清照现存诗作十余首,诗风激昂慷慨、雄浑悲壮、激荡人心。

限于本套丛书仅选诗词,李清照文暂时不予入选。本书选录李清照词五十二首,诗十一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