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第一章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以灵魂的形态去接近自然,感知世间万物的力量。

独居生活(节选)

[美国]梭罗

春秋两季频繁的暴雨,让我偷得人生当中最欢欣愉悦的时光,因为只有瓢泼大雨才能让我心安理得地待在家中享受闲暇,任由思绪从拂晓徜徉到黄昏。

东北部的大雨是猛烈而又强悍的,一旦降临,必将使村子受到严峻的考验。八年前的一次雷阵雨中,一道来势汹汹的闪电便“吻”上了瓦尔登湖对岸的一棵苍松,从上到下留下了一个深一寸,宽约五六寸的痕迹。

这个螺旋形的痕迹就好像利器上开凿的血槽,不由让人产生敬畏。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女佣们便会准备好水桶与拖把,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洪水。不过,我却不怎么担心,因为我的小房子有一道坚固的门,它就矗立在那里,给我带来一份牢固的安全感。

然而,却总有人对我说:“你在这种地方生活,不会觉得孤独与寂寞吗?难道在狂风骤雨的日子里也不会想要与人亲近吗?”

对于这样的疑问,其实我很想这么回答——在我看来,你说的这些都不是问题,为什么非要觉得自己孤独又寂寞呢?就好比我们人类,也不过是一群孤独者。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无非是浩瀚宇宙中最渺小的一个点。假使宇宙中存在着其他生命,那也是我们用最先进的天文仪器都无法观测到的。

实际上,我早就意识到了,空间上的亲近并不意味着心灵上的亲昵。

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车站、街道、学校,甚至是人声鼎沸的会场、酒吧,喧嚣也往往不能够打败孤独与寂寞。意识到这一点的聪明人反倒会选择回归自然,在勃然的生命力中接受心灵的慰藉。就好像倔强生长的树木那样,总是将自己的根伸向生命的源泉……

可有的人明明身怀宝藏却浑然不知。比如,我在瓦尔登湖畔的邻居,他明明拥有着瓦尔登湖这个无与伦比的财富,却舍近求远,总是在黑夜的泥泞之路上赶着牛车前行,只为到遥远的闹市中排解寂寞。

有意思的是,他还邀请我一起去找乐子。而我只能告诉他,现在的生活才是我最大的乐趣。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感官动物,会因为外界的诸多因素影响情绪,有些会让我们产生不可言喻的欢乐,有些则让我们陷入无尽神伤。但不论如何,这些因素都将使我们分心。可是对于逝者来说,这些外界影响就不复存在,因为他们是以灵魂的形态去接近自然,感知世间万物的力量。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如果有机会能够像逝者那样纯粹地用灵魂去感知世界,那么,我将竭尽所能去获取这个机会,逃离尘世的浮华。但如果你以为这不过是孤独者的厌世而已,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孤单。诚如孔子口中说的那样:“德不孤,必有邻。”

另外,主观思想可以左右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因为我们并不是把自己的一切全部融于客观事物之中。只要我们有下意识的思考行为,那么外界对我们的感官刺激就会受到影响。就好比我们既可以像激流中荡漾的浮木那样,让任何细微变化绷紧我们的全部神经,也可以像九天之外睥睨天下的帝释天那样,即使生死攸关的大事也不能在我们心中掀起些许波澜……

总之,作为可以掌控情感的人类,我们可以让自己拥有双重人格,当主人格拘泥于当下时,就让第二人格跳脱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审视自己。这样,就算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我们还可以保持理智去寻找希望。但值得注意的是,用双重人格去感知外界,有可能让我们很难交到朋友。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独处或将是一件对自身有益的事情。因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厌倦的时候。到了那时,以往的深情厚谊就变成了负担,反倒是孤独与寂寞变成了人生路上难寻的良伴。

要知道,在人生路上有所追求的人,即使把他置身于闹市之中,他也是孤独的——孤独地面对一个个迎面而来的艰难困苦。而这样的孤独者很像剑桥大学里的学子,虽然剑桥大学里拥挤的学生就像沙漠里数不尽的沙子,但真正勤奋的学生却是不折不扣的孤独者,独自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些孤独者,譬如独自在山间田头劳作的农夫,他们可以一个人在那里忙活一整天,但是到了晚上可以休息的时刻,他们却不甘寂寞,总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消遣一下,像这样的人就不能理解那些独自探索知识的学子,不明白这些学子是怎样才能挨过孤独的时光。然而,农夫们没有意识到学子虽然独身一人,却有知识相伴,他们也享受到了和常人一样的社交快乐,只是形式不同于常人罢了。

孤独学子的这种社交非常有价值,相反很多人频繁与他人接触,餐餐都有酒肉朋友,但他们的社交却往往没有什么价值。这就好像工厂里大批的打工女孩那样,她们在同一个工厂里工作,同一个宿舍里居住,彼此之间却没有形成该有的礼仪与规则,空间上的亲近反而成了她们之间相互理解的障碍。有这样的社交还不如不去社交。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社交的价值并不是人与人之间实质上的触碰,而是心灵上的交融。

我曾听说有人在森林中迷路,久久不能出去,最后又累又饿瘫倒在树下。这时,由于身体的虚弱,他产生了种种幻想,并且信以为真。这件事说明,当一个人的身体及精神处于低迷状态时,他感觉不到身边唾手可得的鼓舞,因而会沉浸在孤独中。

但反过来,当一个人的身体与精神处于巅峰状态,即使独自一人置身森林深处,他也不会感觉到孤单。

就拿我来说,居于瓦尔登湖,平日里鲜有朋友到访,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几个,但是我并不孤独。瓦尔登湖陪着我,湖中长啸的潜鸟陪着我……

甚至这瓦尔登湖,也从来都不是孤独者。这块碧蓝的湖面,除非是乌云覆盖,否则也会有三足金乌为之雀跃。而瓦尔登湖也总是能够及时回应,用湖中倒影来响应这毋庸赘言的默契。

魔鬼才成群结队,而上帝总是孤身一人。

随风摇曳的毛蕊花孤独吗?

牧场上飞舞的蒲公英孤独吗?

豆叶、酢浆草,甚至马蝇、大黄蜂……它们孤独吗?

风信鸡,北极星,南面吹来的暖风,四月的阵雨,一月化开的冰冻,或是惊蛰时节第一只醒来的蜘蛛……它们又孤独吗?

其实,我与它们一样……

漫长的冬夜里,当狂风怒雪肆意侵蚀森林的时候,一个总是被大家认为已经死去的老者会不时地来拜访我。据说,这位老者就是瓦尔登湖的缔造者,他还沿着湖畔种上了松树,铺上了石子。我与这位老者总是能够相谈甚欢,即使没有下酒菜与苹果酒,我们也能度过一个个愉快而又美好的夜晚——实际上这位老者虽然总是孤独一人,却是一位最聪明且幽默的朋友——他比你知道的所有智者通晓更多各种秘闻。

还有一位住在我附近的老太太,虽然大部分的瓦尔登湖居民都接触不到她,但是我却很乐意到她的香草花园里一边收集药草,一边倾听她的话语。因为这样的一位孤独者却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超凡记忆力,能把她年轻时发生的每件琐事描述得一清二楚。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位孤独的老太太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样子要比她膝下的孩子活得还要长久。

夏去冬来,风吹雨打,大自然总是用难以形容的仁慈与恩泽包容我们。它孜孜不倦地给我们提供着快乐的源泉,同时予以无与伦比的同情。当我们因为某些原因而悲痛的时候,阳光会变得忧伤,风儿在我们耳畔叹息,云里坠下同情的泪水。就连树叶都会萧瑟,仿佛诉说着无尽的落寞……

大自然如此诚意地对待我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投桃报李,与这份心意息息相通吗?毕竟我们人类是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

自然母亲赠予我们保持健康、心情平静、易于满足的良药。这种药并不是那种来自恶魔的诱惑,需要付出代价才能享用。它随手可得,可能是一道黎明的曙光,一口纯净的空气,任由人们尽情地索取,却功效惊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