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醇的回味

香醇的回味

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了帷幕,但其美丽和博大,精致与细节,热情和开放,低碳与环保,科学和未来,梦想与行动,给我们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和难忘的体验。截取其中的几个片段,咀嚼回味更加的绵长而细腻,带给你我共同的身心愉悦。

文艺气息浓厚的意大利馆

欧洲展区,意大利馆是热门之选。在雨中,我们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衣衫湿透,终于如愿以偿大饱眼福。

进门大厅,整面墙壁上都是罗马雕像,大大小小至少有几十个人物,神态各异、表情不同,蔚为壮观。尽管我们对这些雕像的历史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仍然震惊刻画的精致和雕塑技法的神奇。

第二进大厅,极具个性的车展。美不胜收,色彩纯正、干净,红色耀目,白色洁净,绿色充满希望,无一丝的杂质。造型小巧流畅,简单实用。越野车霸气,轿车浪漫,摩托车酷感。

第三进大厅,时装展示。厅中央,一只特大号的高跟鞋,显示出意大利不同于众时尚之都的气质。有三层楼高的一面巨大的墙体上,几件超出正常比例的时装显示着雍容华贵和奢华精致。

大厅另一面墙体上,奇思妙想地布置了一个乐队乐池。各种乐器应有尽有,钢琴、小号、提琴、萨克斯各就各位,似乎随时准备演奏一曲交响乐。立体悬挂的效果出人意料。展厅地面上,一场男声小合唱演出正在进行。六个意大利帅小伙,嗓音醇厚、音质完美。一曲曲乡村歌曲带给人美妙的幻想。观众席上几位意大利姑娘,忍不住随着歌声扭动腰肢,伴着节奏欢声和唱。台上台下,互动的快乐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游客和观众。

手工作坊里,来自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名城的两位大师,现场展示着纯手工制作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制作过程和工艺。两张工作台,一些零碎的木材和工具,在两位大师的手下神奇的变成美妙的乐器。从制衣到制鞋再到小提琴制作,意大利享誉全球的手工艺制作让我们震撼。

二楼的展区,精美绝伦的珠宝展炫人眼目。来自意大利两个博物馆的珍贵珠宝和金饰品让观者大开眼界。历经千年的藏品,仍然极致奢华,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精巧的设计美轮美奂。这些珠宝饰品优雅的气质和高贵的品质,让你联想到如出一辙的意式生活。

100%纯净的新西兰

新西兰馆是我准备离园时顺便参观的,却让我享受了一次美的旅程。

大门迎宾区,放置着新西兰之魂:一块硕大的新西兰玉石在清清流水中更显纯净和晶莹。游客不但可以欣赏还可以亲手触摸,那清凉润滑的感觉带给你自然的心灵抚慰。

进入馆内,一道自下而上的“之”字形自动人行电梯带你游览新西兰的主要建筑,现代化的都市,美丽的乡村,纯净的大海,一切都好像一尘不染。人行道两边的大屏幕上演播着“一个新西兰家庭的一天”的故事,展示着这个美好国度里人民与自然亲近的幸福生活。一个窗格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墙体上是孩子们对未来的梦想画作。安宁平静是新西兰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屋顶花园是中国人的理想生活,而新西兰普通家庭早已享有。珍稀植物、有机蔬果,森林峡谷、热湖滚涌,源自毛利人的创世纪神话元素融入神秘花园,印证了新西兰馆的主题“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间”。

新西兰场馆内的设计,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新西兰人温情美丽的生活令人羡慕和向往。

夜色中的建筑之美

忙碌喧闹的一天结束了,绚丽光彩的夜色降临,世博园更加吸引游人。各个国家的场馆建筑在五光十色的灯光映衬下充满无穷魅力。

日本馆的建筑一开始看不出它的象征含义,经过志愿者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它像一只圆圆胖胖的蚕宝宝。紫色的外衣是一层能够发电的超轻膜,使得她在夜晚也能闪闪发光。像耳朵似的触角是为了能够接受阳光和雨露,与大自然通风透气。日本人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石油馆的建筑,立方体看似很普通,通体被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管道覆盖。夜色中,管道中的液体倏忽变幻着红黄蓝绿各种鲜艳的色彩,须臾不停地流动,似乎在提醒着我们:稀缺的资源需要我们保护。

英国馆的建筑,整个墙体被一层白色的细细小小的“绒毛”所包裹。微风吹拂,“绒毛”轻轻摆动,场馆好似一只巨大的蒲公英飘荡在空中,浪漫而唯美。据说,这些“绒毛”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们构建了一座会呼吸的环保场馆。

俄罗斯馆“金色塔楼”、荷兰馆“快乐街”、芬兰馆“冰壶”、沙特馆“月亮船”、阿联酋馆“沙丘”……在梦幻的世博园夜色里,建筑之美让人惊叹连连、心旷神怡。

在你身边的志愿者

“世界在你眼前 我们在你身边”,这是世博会志愿者口号,近八万世博园区志愿者和十一万世博城市志愿者,一千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的人员用他们阳光的笑脸和坚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众多的世博游人。

小杨和小丁,来自上海复旦大学。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矮个子一个高个子。他们不厌其烦地迎来送走一拨又一拨问询的人,同样的问题一遍遍重复回答,同样的路线一次又一次指明。小杨告诉我,上海每个高校都有招募的志愿者,按照会务安排上岗,每天3个小时工作时间,要尽可能地为游人提供便利服务。

地铁车厢里:“请问大姐,我们要去世博园,应该在哪一站下车?”

大姐还没有回答,一个身穿世博志愿者绿色衣衫的年轻女人很快走过来:“要到ⅹⅹ站下车再换乘8号线地铁,ⅹⅹ站就到了。”随后又补充一句:“我也到世博园去,你们跟着我走好了。”

“你也是志愿者吗?也是大学生吗?”

“对,我是志愿者,但我不是学生,我已经工作了。”

“那你什么时间去世博园服务啊?”

“每个双休日的下午。我坐车到世博园要两个小时。”

“很辛苦啊!”

“没关系,世博毕竟是短暂的,能为它做点贡献很开心的。”

10月23日,小雨沙沙,虽然不大,却下了一整天。路面积水很多。许多游客的鞋都泡在水里。夜晚来临,日本馆附近的广场上。一个柔弱而执着的身披绿色雨衣的志愿者身影一直站立在一抹黄色的灯光下。当她转身为一对老夫妇指路时,我发现那是一张并不年轻的脸,却笑的很好看、很甜美。只要有游客走向她,她便立即迎上前,拿着地图指指画画,帮助一对小夫妻暂时看管一会儿孩子,帮助走累坐下休息的游客去接一杯直饮水。

她薄薄的塑料雨披根本挡不住斜斜的雨丝,裤管湿透贴在腿上,一双旅游鞋显然也早已进水。没有人询问时,她偶尔会拿起旁边休憩长凳上放着的瓶装水喝上两口。而对于近在咫尺的长凳却视而不见,没有见到她坐下来休息一分钟。

世博会,因为人多因为排队,一开始我一直有抵触的情绪不想去。但是,当我在这里参观过两天之后,却打长途电话让正在学校读书的女儿请两天假也到上海来观看。世博会,她让我们离世界这样的近,她让我们对明天充满向往,她让我们的回味是那样的香醇!

2010年11月6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