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格律诗写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第二编 格律诗写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第五章 意境的创造与传情达意

第18讲 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学习目标:意境和意境的创造

◎学习重点:创造意境

◎学习方法:学·悟·用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包括情和景(或物、事)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则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了情,就失去生命;而情又需通过一定的景(或物、事)来表现。情和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定的意境,就能使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境界,即作者描写的景物。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这就是意境。诗里的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意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

诗歌意境的创造,不单纯是艺术技巧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是诗人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境界的问题。如果诗人没有大量生动的生活素材,对所表现的景物缺乏创作激情,对生活缺乏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就不可能有什么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也就不可能创造出那种深邃感人的意境来。诗歌意境的创造,即是情与景的结合,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是即景述怀,直抒胸臆

例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白日依山尽”,写无限的西,“黄河入海流”,写无限的东,这东西之间的距离是广阔的,胸间非常开阔。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更具体而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下方的黄河涛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诗句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之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写高,高了还要高,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

总之,诗四句,写了横的距离,又写了纵的空间,便织成了一个立体,这是个场景宏伟,气吞山河的立体。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阔,襟臆浩荡,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弘的政治气度。有了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二是寓情于景,使人心领神会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这首七绝是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作者是怎样创造诗的意境呢?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点明当时送行的地点在丹阳(今属江苏)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诗人内心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友人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伫足在江边长时间地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绝句妙语连珠,寓情于景,使人心领神会。它既能把淳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三是感性体验,引入意境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秋”字为入韵倒置句末。以“秋”字形容月色的美,正应了秋高气爽,月色皎洁的自然规律,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进入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平羌江在峨眉山的东北部,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观月的也顺水而去。因此这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第三句中人物出现了,他正连夜从清溪驿站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刚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此诗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歌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没有更具体的景物刻画,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成为诗情的诱导物。诗境中处处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处处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意境妙入化工。

第19讲 传情达意的种类

◎学习目标:传情达意的种类

◎学习重点:以情观景、虚实相济、涂抹色彩、以动写静

◎学习方法:赋客观以生命,给人活力

文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形象反映思想感情,用意境来传情达意。剧本、小说一类,通常以人象来反映思想感情;诗歌、散文一类,则通常以物象来反映思想感情。透视各种形象反映,意境的传情达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情观景

何谓以情观景?这一知识点的讨论,要结合心理学的理论作解释方能说得清楚。

在心理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共鸣现象的解释往往停留在直观的经验性猜测中,大都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科学地解释共鸣现象提供了初步的基础。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心理实验证明,人的心理是由各种功能先天地(读轻声de)构成的动力系统,他称之为心理图式。这种图式具有在实践中(人与外物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解、自我变化的特征。人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图式所作出的反应同时兼有顺应与同化这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于反应的全过程。顺应是主体尽量使自己的心理图式适应外物的客观必然性,是被动的;同化是主体尽量用自己的心理图式去改造、包容、吸收外物,使之适应于人的目的性,是能动的。人的需求、欲望、情感等因素在人对外物的同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人类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顺应和同化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在理智的科学思维中,人对客观外物的顺应占主导地位,同化也是为了达到准确地顺应(认识客观规律、服从客观规律);而在情感的审美思维中,人对客观外物的同化占主导地位,顺应是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同化(认识主体自身、确立人的自由)。触景生情的被动的情感反应与以情观物的能动情感观照往往发生于同一瞬间,能够触景生情者必是以情观物者,甚至可以说,只因以情观物,物才会含情。

现以笔者的这方面的体验做例子,可能更贴近自学者的心理,更加有说服的力量。

一天,游玩长沙市洋湖湿地公园,见白鹭飞旋下湖觅食之全状,我蓦然生发天赋感觉的自然反应。即刻将以情观景获得的美感和美识化为一首五言绝句:

洋湖观鹭

杨祥雨

白鹭降湖滨,虾鱼遁远渊。

同台非共舞,自影更孤怜。

笔者让描写的对象“白鹭、虾鱼”人情化、人格化了,使我们阅读时有一种“相处不相容”的真情实感的体验。恰似与白鹭同语,与天与湖对趣,与鱼虾有同仇敌忾的心理……情入于其中而出乎其外,新意使人兴来如答,物在其中,我在其中,难解难分。

由上例可见,意境的产生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功力,这是一项寓主观意识于客观事物的创造性劳动,一切有赖于作者的感知联想,在于心境和语境的有机结合。舍此,就不能“物我同一”,做到人和艺术相乘,人和自然相乘。

由上例可知,字炼好了意境就非常清新。如:“孤伶”和“孤零”,都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之意,“伶”和“零”的读音同是líng,与诗的承句“渊yuān”字不在一个韵辙。而“孤怜”含有二意,“孤”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怜”与“孤”组词,在此它有“别人不喜欢”之意。“孤怜”一词,把人间“霸道者和霸权者”的丑态形象描绘无遗,世上有的人是如此,有的国家何不是如此!再说,“怜lián”与“渊”同一“言前”辙的“an(安)韵”。

虚实相济

对于诗词艺术来说,要能够较好地传神写意,除了如实地摹写生活,使之成为能代表事物本质的鲜明的个性形象外,还要善于造境,用“虚”的方法达到“离形求似”的艺术效果。即是说好意境常在虚虚实实的朦胧之中,不但要以形写神,而且要天象外摹。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事实上,任何“实”的手法中也无法避免“虚”的成分,而任何“虚”的手法也逃不脱“实”的制约。李白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深刻地悟察到了这一点。现在用他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来讨论。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夜宿高山楼寺,这原是一个较为平实的题材,若出于平庸之笔,也许会写得兴味索然。然而李白在处理这类题材时特别注意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

首句“危楼高百尺”,他起笔就用虚实相生的想象手法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这里的“危”和“高”用的是实写。紧接用数词“百尺”续写寺楼的峻峭,给人的想象就更为丰富了,因为“百”是个概数,并非实指,他首句就把人们引入了虚境的艺术门槛。

诗的后三句就完全进入虚境了。作者想象的翅膀忽地飞到了灿烂的星辰身边,造出了一个人间绝无的仙境。在这种境界中,他既可伸手摘星星,又生怕惊动星星,干扰神仙们的工作和休憩,不敢高声说话。这些描写虽然完全是虚幻的,但又有人间的事实作为基础,那就是作者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怕惊”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而明白了。这里,诗人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涂抹色彩

所谓“涂抹色彩”,即诗人利用色彩的深浅、光泽、质感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美感的抒发。其特点是抓住物象的细微差异和观察的不同角度,加以区别和比较,恰如其分地创造出一定的意境,让读者从中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色彩描摹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法之一,古人对此十分重视。

例如: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写尽江南一张有形的绿如画卷似的图画,随着温暖的春风舒展新生,迎来春的勃勃生机。

以动写静

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桂花落”,以花落写人闲心静。诗人对桂花的描摹与常人手法不同,常人写花摹其形,传其味,而王维独得一意写桂花落时之态,一个“落”字,花瓣飘零击地的细碎之声敲击在诗人的心坎上。诗人之所以看到花落之状,听到花落之声,因为“人闲”。正因为人闲,才能久久伫足涧边细察花落之态;也正因涧寂,才能觉察到残花飘落击地之细声。所以这个“闲”字,既写出了诗中主人公隐居生活的闲适,也点明了周围环境的寂静。这样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就自然引出了“静”与“空”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是此诗的主旨所在。其中的“夜”是对“静”的进一步渲染,而“春山”则是对“空”的反衬。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是写明月中天,山鸟受到惊扰,误以为天明,因而啼鸣不止。鸟鸣声在春夜显得分外清脆,不但可以反衬鸣时四周的寂静,同时也暗示鸣后的四周又将陷入更深的空寂之中。这两句正是寓静于动,寓静于声,这样愈见其静。

总而言之,诗人在这首山水诗里,创造了静谧的意境。诗中写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不仅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诗人抓住“月出”和空谷“鸟鸣”两个富有特征的动态进行描写,寓动于静,寓声于静,以动态、音响显静,在动与静的对立统一中,让读者从空谷鸟鸣中聆听到了静的“声音”,从疏淡的笔墨中体味出“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从而将有些抑郁的寂寥感转化为一种富有情趣的幽雅静谧的美感。

第20讲 掏生活醒悟点和启动第三思考层

◎学习目标:掏生活醒悟点

◎学习重点:掏心如何掏出生活醒悟点

◎学习方法:启动第三思考层

生活的醒悟点,是指作者的独特感受,作者的一得之见。它是作者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取的真知灼见、哲理、新的创造物。它是作者生命中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的个性卓见,而且用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诉说方式传达。

要写出诗歌的美,启动第三思考层是思路开阔的必要途径。受此启示,我们会得出一种肤浅的见解:思维上升到第三思考层是不是就到了顶点呢?其实这只是在理论上作一个简单的分层,为了便于叙述罢了。人的思维是无止境的,所以说,在第三思考层上思维可以无限制地延伸,直至达到自我感觉最佳的境界,或者说你所有最佳效果的思维开发统称为第三思考层。那么,怎样启动第三思考层,掏心掏出生活的醒悟点?

物我同思,思与境偕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一首极富巧思的即兴之作。写的是人们习见的雨后花落的残春小景,但平淡中却见奇崛,诗趣盎然。

“花”是春色的象征,诗的前两句即从花着眼。雨前,含苞欲放的花儿蕴藏着一片生机和希望;雨后花已凋谢,空有满枝的绿叶。字句间流露出对春光短暂的惜春情思。设若只写出雨对春光的摧残,那实在是太平常了,再高也超不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之意境。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蝴蝶。他摄取了骤雨方晴之后一群蝴蝶的活动,通过蝴蝶对花落春残的反应,映带出诗人自己的独特感受:被苦雨久困的蝴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舞去到小园,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的芬芳。遗憾的是小园无花空有叶,在失望和懊丧之中只能悻然飞走。百花凋谢,已足使人伤感,何况连蜂飞蝴舞的情景也不复见,越发加强了惜春之意。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赋予蝴蝶人的情感。蝴蝶觅花原是它的本能,此处花落自然飞往别处,但诗人不作如是观,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蝴蝶,刹那间诗人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这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现,令人顿时耳目一新。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毕竟墙高挡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等候着蝴蝶的仍然是“全无叶底花”的失望,因此,诗人这才用上极有分寸的“却疑”二字,将蝴蝶犹豫、疑惑而又充满向往的神态活灵活现表现出来,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它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它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总之,这首惜春诗写得惜而不悲,别有一种情趣。诗写的是暮春景色,几日急雨,花枝成空,风雨送春归去。蝴蝶儿见此地无春可采,纷纷到别处去追逐春光;同样地,诗人的心也被蝴蝶儿带走,一起去追寻春色。此之“物我同思”。诗人,蝴蝶,共同感悟的春归境界是:春天是美丽的,它永远留在人们的心底。这就是“思与境偕”。

诗人写作《雨晴》这首诗,“疑”是生活的醒悟点,又是它启动了第三思考层。

用感觉物色鲜活感觉,目击道存

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①短篷:有篷的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②藜(lí):草木植物,古人常用它制作手杖。

此诗是说:在参天古树浓阴下,系了小船,我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着藜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形象鲜活,更有美感,更高于画意。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怎么不叫人耐心惬意地春日远足呢!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拐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来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等他解缆回寺呢。

总之,本诗写对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诗歌一气呵成:在古树阴里系好小船,拄着拐杖过了桥,霏霏细雨淋湿不了衣裳,杨柳风吹到脸上没有一丝寒意。诗人对杏花丝雨、杨柳轻风的美妙感觉,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其“美妙感觉”正是诗人写这首诗的生活醒悟点,“用感觉写感觉”启动了第三思考层。“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表达了诗人独到的、妙不可言的个人感受,此谓之“目击道存”。“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二句,也同样能激起我们心中鲜活的感觉,仿佛春天就在身边。

美好的诗句常给我们无穷的享受,博大的启迪,这首诗就是这样。

在心灵震颤点上找源头活水

心灵震颤点即生活醒悟点。在寻找心灵震颤点过程中,由直觉获得审美对象的表象一旦出现,表象所触发起的情感(触物生情)和表象中所包含的情感(以情观物)就会调动起人心的联想功能,将记忆中与情感相关的记忆表象一一唤起,与此同时,情感也唤醒了沉睡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便沿着特定的审美情感运动的方向、广度和强度,将由直觉获得的审美表象和由联想唤起的审美主体的记忆表象重新分解和组合,创造出审美意象。在这审美意象中,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形成了交流与共鸣的即是诗人要寻找的心灵震颤点。源头活水,即心灵震颤点所包含的内容。例如: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素有“虎踞龙盘”之称的豪华胜地,已成一座“空城”,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诗人以情观物,与诗人形成交流与共鸣的有四个心灵震颤点: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

第一、二个心灵震颤点: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这句说: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第二句写水: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句意思是说:潮水拍打着“空城”,虽有巨响,却显得分外凄凉,便又寂寞地退去了。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了两个醒悟点:月照、空城。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一个“还”字,意味深长。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读之怆然。

诗人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