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优势转化战略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优势转化战略

胡和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清华大学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站在清华新百年的新起点,面对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清华优良的育人传统,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努力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同,有共性规律,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随着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大学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大学分层逐渐形成。同时,大学的职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成为重要任务。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正逐步成为“多元化巨型大学”。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深入总结和凝练过去好的做法和传统,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的有益经验,认真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体系、支撑条件、文化氛围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关系,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促进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以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促进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促进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思想品德的修养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属于通识教育要实现的目的之一,而文化知识则包括基础性的知识和专业性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关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争辩由来已久,孰优孰劣始终没有定论。事实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对立,而是需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一种成熟的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二者均不可或缺。最早的大学是以通识教育为主的,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分工的细化,逐渐出现了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不断发展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仅有专业知识,仅开展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只培养“工匠”,要培养人。于是很多大学提出要回归通识教育,事实上,无论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很好的教育理念,问题是我们能否将二者很好地结合。

不同学校不同时期在二者的结合上可以有所侧重,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做到位。这两种教育理念都有各自完整的逻辑体系,在以一种教育理念为主的同时要兼顾另一种。以清华为例,新中国成立前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梅贻琦校长《大学一解》中指出: 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他的理由是,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为谓全部人生即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苏联,强调专业教育,辅以通识教育,蒋南翔校长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为国家工业化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结合,都有很多成功经验。关键是要把两种教育理念都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的服务,并与特定的社会需求和人才特点紧密联系起来。

无论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要同我国的教育传统与实际相结合,在借鉴中有所创新。很多学者在考察了国外通识教育后,认为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太少。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语、体育等课程都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识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学分太少,而在于如何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多样的思维方法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要更适合于学生获得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化的科学方法和专门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救国强国、民族复兴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始终贯穿在清华大学育人过程的始终,这也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所在。

2.以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促进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各种知识理论和进行的思维训练为创新打下了基础,而创造力的激发和创新的最终实现更多的是依靠课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各种社会、科技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要通过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内教育重要,课外教育也重要。课内教育侧重知识传授,课外教育侧重能力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二者各有分工、又要相互补充。课外教育和课内教育一样也需要全面谋划、精心设计。学生至少有一半时间在课外,忽略或轻视课外教育,也就丧失了一半的教育机会。因此,组织好、利用好课外教育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从我国实际来看,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是其主要的几种形式。社会实践是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外教育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清华大学也一直坚持注重实践教育、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并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清华大学坚持实践教育不断线,要求“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涌现出中国农村能源调查、中美大学生教育扶贫等一批精品项目。目前,学校每年有1.3万多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于激发科研创新兴趣,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学校以首创的“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展览为龙头,形成了日趋完善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1989年,“挑战杯”走向全国,现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平台。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学生课外文体活动,20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集中住宿的文艺社团和体育代表队。对于课外教育,每所大学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但相同的是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

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要有机衔接、密切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在我国的很多高校中,学生一入学就按系分班,班集体成为课外教育的重要载体。清华在课外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班集体建设,让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全国率先评选学生先进集体。注重班集体建设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对育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不断发扬。国内外一些名校虽然没有像我们这样严格的行政班级概念,但是都在学生集体建设中有各自独特的成功做法,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我国香港中文大学为了同专业性学院区分,称为书院。学院、书院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组织集体活动、锻炼各方面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平台。法国有一所大学为了增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学生视野,按体育爱好来分班,每周在一起锻炼两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从职责分工看,课内教育更多由任课教师主导,班集体建设等课外教育更多由班主任和学生工作系统引导。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两张皮”现象,就会影响人才培养整体成效。因此,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要结合好,两个工作系统必须结合好,充分沟通和协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培养人的工作成为有机统一体。

优秀的大学文化也是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教化、熏陶和引领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极活泼、崇尚探索和追求新知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踏实严谨、崇尚实干和追求卓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百年来,清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文化和精神,既有“行胜于言”的校风,也提倡人文日新的精神,无数清华学子在这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位清华校友说,他入学后第一次看到大礼堂前的大草坪时,印象非常深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能正是因为大礼堂前这个环境,使他感觉到清华园是一个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殿堂。所以,校园环境除了要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要静谧,使学生能够潜心、踏实地学习。所以,大学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弘扬大学精神和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3.以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学校既要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要通过与学生特长和特点相适应的个性化课程和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新时代青年。所以,我们要通过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共性教育是指对于学生的一般性要求,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之中,是普遍性规律的反映,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个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矛盾特殊性的反映,指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拘一格,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一般性的要求,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就难以充分发展。

做好共性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适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共性教育体现在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清华大学从1953年开始召开全校性的教学讨论会并形成传统,后来更名为“教育工作讨论会”,定期讨论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可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另外一方面可在讨论中使师生达成共识,为教育教学改革做好理念上的铺垫。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组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2010年,我校邀请国际专家对12个学科进行评估,专家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总体评价很好,认为学生基础扎实,但是指出基础课讲授的内容陈旧,与现代科技联系不紧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例如一些基础课教材多年不变,与世界科技前沿的联系讲得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专业课来看,则存在开得太多、太散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并开始修订本科生培养计划,希望把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设得更好。

做好个性教育关键在于建立灵活的机制,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在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上改变管得过死、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为多样性思想的产生创造良好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百年清华,不拘一格育英才,留下了许多佳话。比如中文、历史考满分,物理5分、数学0分的钱伟长先生,在清华后来念了物理;钱钟书先生报考时数学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而被录取;仅是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先生因发表一篇数学论文,被清华破格聘用。这些故事都体现了过去在招生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灵活性。最近,学校在全面修订各学科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同时,也在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吸纳选拔各类优秀学生,使得一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在个性教育上要非常重视机制和空间,根据学校实际选择适合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

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必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良好的教育一定是二者的高度协调和统一。蒋南翔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倡导建设“三支登山队”,政治登山队指辅导员队伍;科学登山队是因材施教的业务尖子;文体登山队是体育代表队和文艺社团,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对某一方面特长的培养和充分发挥。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学习必须优秀,对文体代表队也强调学习要求,有一门考试不及格就要退出;对因材施教生,又强调政治和体育的要求,要多做社会工作,多参加社会实践,坚持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二、实施优势转化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促使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大学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逐渐积累形成了各方面的办学优势。大学应大力推动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汇聚和转化,最终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优势,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贡献,这是我校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取得的共识。为此,学校出台《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势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既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创造、集聚优势,又要积极主动地将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1.优势转化是坚持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大学兴起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欧洲中世纪时期以博洛尼亚大学以及巴黎大学为代表,运用社会化组织形式批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改变了师徒相承的传统教育方式,被称为“博洛尼亚传统”,确立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原初使命。19世纪初叶,德国的“洪堡理念”认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创造知识,在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人,确立了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职能。通过在大学建立研究所、实验室,推广教学-科研研讨班等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德国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形成了今天被称为“研究型大学”的模式。19世纪后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威斯康辛精神”,以服务国家需求为指向,在社会服务中培养高层次人才,不仅使大学的自身发展获得活力,也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博洛尼亚传统”到“洪堡理念”再到“威斯康辛精神”,大学职能虽然不断丰富,但根本点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体制化人才培养是大学服务国家、社会的根本形式,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都是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效率。这也是威斯康辛思想的提出者范海斯的原意,而不是像一部分人那样误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列起来。教学等三项职能都是为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服务的,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即是重要性顺序。教学是大学的基本活动,也是与人才培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职能。科研,是大学办学水平(也包括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活动,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指大学直接参与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活动,是直接体现大学社会性的一项职能。大学师生通过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研究与创造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职能不断丰富,大学直接参与的社会事务增多,包括数量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展,这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大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对大学的职能常常容易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人们的认识上变得模糊了,甚至偏离了,最终有可能导致“失去灵魂的卓越”。如果大学把人才培养仅仅视为最低限度的义务,教学活动就会变成敷衍塞责的应付性行为,甚至出现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如果大学以科学研究为根本取向,教师热衷于单纯搞科研,那就与专门的科研机构没有区别。如果大学过于突出服务社会的职能,则与以服务社会作为主要职责的企业无异,而且有流于追求利益的危险倾向。如果把各项职能、各种活动、各类资源与人才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无法很好地完成,则大学的各种办学优势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荡然无存。

国内外很多大学的实践证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开展得好,不仅可以直接为人才培养服务,而且可以促进教学,从而间接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因此,科研、社会服务与教学并不矛盾,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更不矛盾。相反,搞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可以为大学汇聚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好的软、硬件环境,形成更多的办学优势,最终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优势。当然,各种办学优势不会自动地向人才培养积聚和转化,而需要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师生员工有意识地加以推动和利用。为此,清华大学在近年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强调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动摇,并在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优势转化”这一重要战略,努力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2.从新时期高校的发展变化中全面把握办学优势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我国广大高校,特别是“211”、“985高校”在办学的目标、定位、机制、水平等多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日益呈现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显著特色。对此,我们要注意从高校的发展变化中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不断累积形成的办学优势。这是我们实施优势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一是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等校自觉进行综合性学科布局或者部署、建设新兴学科。进入90年代,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很多高校通过与其他高校合并和重组,成为了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很多高校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契机,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以院校合并、内涵发展等多种方式主动调整学科布局,从理工科、文理综合或单一学科发展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世界上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把所有学科分为22大类,清华大学有6个学科进入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学术机构的前50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各有5个学科进入了前50名。进入ESI的学科数和进入全球前50名的学科数都比几年前显著增加。这表明,我国大学不但学科门类更加齐全,综合性大学布局更加完善,而且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部分学科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是向研究型大学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很多大学科研规模扩大,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深入研究社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以“211工程”高校为例,承担了全国1/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1/3的“863”项目;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大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大项目,针对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最近10年来,“211工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的数量占全国的1/3。按照ESI的统计,2000年以来累计发表论文数量,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四。在材料科学领域,我国达到了世界第一,有1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120位,论文总数占我国总数的44%以上。同时,近年来科研经费的迅速增加,也说明高校争取和承担科研任务、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例如,1998—2008年,清华大学的年度科研经费从4.13亿元增加到22.16亿元,浙江大学从3.81亿元增至20.65亿元,北京大学从1.05亿元增至8.71亿元。科研规模的增长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促使我国一批重点大学基本实现了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变,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明显提高,为开展探究式、研究性的教学创造了条件,积聚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优势。

三是走向开放式办学。社会进步催生了现代大学,向社会开放是大学发展的动力。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很多高校确立了开放式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从封闭的象牙塔走向开放式办学,面向社会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了直接来自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的大量任务,与社会的关联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从社会的边缘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同时,积极面向世界,加强与国外大学、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积聚了国内外丰富的资源优势。以清华大学为例,通过“985工程”二期的重点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几年来,清华大学海外科研合作经费迅速增加,2007年到款经费是2002年的5倍;在校学生赴境外学习实现规模化、成建制的效应,2009年博士生、硕士生赴境外学习的人数分别是2003年的3.1倍和2.3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从2003年以来累计聘请了来自美国和欧洲、日本等著名大学的175位知名学者,共开设163门研究生课程;2009年年底学位留学生已达1909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留学来源国达到114个国家,其中研究生895人,人数和所占比例均为在京高校之首。

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我们不难从以上这些显著的变化中进一步发现许多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例如,综合性学科优势、前沿性学科优势、高水平科研优势、高素质师资优势、开放式办学优势、校园文化和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些办学优势,对于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把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和影响因素,高校要通过有意识地宣传和提倡、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做法、抓住和推广典型案例等方式,有力地促使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积聚和转化。从清华大学和有关高校的初步探索来看,优势转化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综合性学科优势的转化。综合性学科是学生全面成长的沃土,有利于开展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有利于在专业教育中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人才。清华大学按照“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和管理学科发展,完善人文、社科、艺术学科布局,争取在生命学科方面有所突破”的指导思想,到2002年完成了综合学科布局调整,已经覆盖了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和医学门类,综合性学科优势开始显现。清华在招生环节尝试打破文理分科,在教学计划上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设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近百门,注重发挥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是前沿性学科优势的转化。学科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平台。学科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的平台。我国高校学科进步显著,2008年有34所“985”高校的140个学科入选ESI数据库,进入学科前沿,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例如,清华大学的力学学科拥有多位院士、长江学者等领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及多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群体,为研究生开展前沿性研究、做出高水平成果创造了环境和条件,目前已产生9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占全国力学学科优秀论文的一半多。根据ESI,清华大学材料学科SCI论文数和引用数分列全球高校第2和第8名,也已涌现出5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说明,发挥高水平学科所积累的创新团队、学术氛围、研究基础、硬件等综合优势,是高水平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证。

三是高水平科研优势的转化。凝练前沿及交叉学科方向,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近年来高校科研快速发展,大量科研可能冲击教学、影响学生培养,但是丰富的科研资源对于开展讨论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参与科研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又有重要作用。清华大学70%博士生能参研两项以上“863”、“973”等项目,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占全校总数的60%。为使得本科生更直接地参与科研实践,清华大学利用科研和实验室资源优势,2007年3月起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在全校实验室筛选一批典型科研成果,组织学生轮流到相关教学单元实验室,由高水平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以科普语言和各种直观形式全方位展示科研过程,很受学生欢迎。最近,清华大学在原有“顶天、立地”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指导原则,就是希望进一步把高水平科研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

四是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势的转化。各校近年来纷纷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在“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支持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一流学者荟萃的优势,通过名师上讲台、教授担任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等措施密切师生互动,加强教书育人,使得更多学生直接受益。清华大学目前共有两院院士69人,长江学者134人,均居全国高校首位。本科生“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分别邀请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数学大师丘成桐,中科院院士朱邦芬、张希,优秀青年教授施一公、郑泉水等担任计算机、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力学等学堂班的首席教授,遴选有潜质的学生,提供最好条件,创造浓厚氛围,希望入选学生能发挥“领跑者”作用,就是优势全面转化的一个新探索。

五是开放式办学优势的转化。新时期我国高校与社会的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长足进步,特别是与国外大学、企业等的实质性合作日益增多。坚持开放式办学,一方面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社会实践机会和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另一方面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包括与国外大学互派交换生、短期访学、吸引海外师资、涉外科研等,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国际意识,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目前,清华所有本科生至少可以参加一次校外社会实践,50%的博士生、部分院系40%以上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海外学习或交流。

六是优良大学文化与校园环境优势的转化。很多高校有着长期积淀的优良文化,近年来在国家支持下基础设施、图书信息、实验设备和校园环境也大为改善。挖掘校园环境和硬件资源优势,发挥大学文化的作用,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清华大学“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特色,以及入选《福布斯》全球最美大学排行榜的清华校园,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成长起到了深刻影响。为迎接百年校庆,清华大学以学校传统文化的“清华”、“学堂”、“明德”、“新民”、“至善”、“日新”、“光华”等为校园道路命名,引起了很好反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优势转化战略,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要转化为清华大学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自觉认识和实际行动。我们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仅为学生作学习传播知识的表率与楷模,还要作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表率与楷模,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们要深入思考、勇于实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刻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作者简介

胡和平: 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教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