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

东城里越来越感到春天的气息,纱绸般的波纹迎接着画船的游弋。绿杨如烟,衬着几朵朝云轻快地浮起,缀满花朵的红杏枝上闹腾着春意。这忙碌的一生总恨欢娱无几,岂肯吝惜千金而把快乐轻弃?为你举杯向夕阳进劝一语:在黄昏的花丛间多留一会,莫要忙着离去。

【注释】

⑴縠(hú)皱:有细匀皱纹的纱。这里形容水波细匀。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⑵浮生:人生。因人生无常,故云。

⑶肯:岂肯。

⑷且向句:本唐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返照”句。

【品赏】

本词词牌一作《玉楼春》,题《春景》。词写作者在城东湖上游春时的所见所感。上阕写景:已经入春,风景日渐变得美丽。和风吹拂下,水波细匀。船行湖上,看岸边景色,春意盎然,绿杨似烟,红杏绽放。虽然寒意尚未退尽,但春天的喧闹已使人不觉得这丝丝寒意。这里,一个“闹”字,运用通感手法,借听觉感觉写视觉所见,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及其带给人们的喜悦感受,历来为人们所激赏。清人刘体仁云:“一‘闹’字,卓绝千古。”(《七颂堂词绎》)王国维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作者也因此被时人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下阕由景入情,情因景生,格调随之一变,由对春景的赞美联想到春光易逝,而兴起人生苦短、欢娱恨少的感叹。这也是历代诗人常有的感叹,唐代李白就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之句。人生的这种无奈是无法摆脱的,词人也只能做到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抓住大自然中这一美丽时刻,留下生命中这一段欢乐的记录。词人的感情是理智的,因此使全词呈现出闲雅的风格。全词着墨不多,而描景生动、写情真切,情景的过渡十分自然。

【作者素描】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累官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修《新唐书》列传。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词仅存6首。

(高克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