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周刊》停止印刷说起(随笔)

从《新闻周刊》停止印刷说起(随笔)

在网络和电子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某家纸质媒体宣布停止发行或改出网络版,恐怕已经不能算是新闻。当美国《新闻周刊》18日宣布将在年底结束为期80年的纸质发行史时,人们依然不免惊讶。

对于习惯翻阅和摩挲光滑纸张的读者来说,纸制版《新闻周刊》凝聚着一份岁月的情怀:这份创办于1933年的刊物素以深度报道和精辟分析见长,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无远弗届,深入人心,在其最辉煌的时期,曾创下全球300万份的高发行量,并成为不少政要案上床头必不可少的一本杂志。

然而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时代周刊》的弱点也暴露无遗——只消几分钟,互联网等新媒体便能将重大新闻事件传遍全球,周刊却需要读者付出一周的等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别说等一周,恐怕一天的时间也会让人迫不及待。正因如此,《新闻周刊》的订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间锐减一半,广告收入也大幅下滑。媒体老板毕竟是生意人,不可能让杂志长期亏损,转型自然顺理成章。

在这股大浪淘沙式的数字化浪潮中,《新闻周刊》并不是第一家被迫转型或面临淘汰的媒体。2008年,坐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等重要媒体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业集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转型或是关门——这似乎已经成为纸质媒体的最终归属。

明年1月,《新闻周刊》的电子版——《环球新闻周刊》将与读者见面。它不再有国内和海外版之分,而且实行网上付费阅读。

八十载风行天下,一朝绝别油墨,《新闻周刊》的转身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科技的进步。而对那些喜爱阅读纸制报刊的人们来说,类似的故事还会在未来继续上演,虽然难免伤感,却又无可逆转。

2012—10—19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