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上”的情结
一
所有的追梦者都有他前行的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坐在我面前的贾兴民,亲切而又友善。他这样的目光,我在乡村里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过,比如,那些纯朴热情的乡亲,那些真诚善良的农家主人。他作为县委书记,我作为普通作者,这种交流,是带着期待的互相倾听;如同一棵庄稼,倾听雨声;如同一片蓝天,倾听鸟鸣;如同一条河流,倾听大地的呼吸。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论是谁,只要是他对脚下“这土地”怀着赤子情怀,无论他曾经听过多少次这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总会热泪盈眶,心潮难抑。贾兴民面带平静的笑容,目光直对着我,我可以感觉到他心中涌起的波澜。
是的,认识并了解“这土地”,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情,什么叫温暖,什么叫思念。或者,还有期望,还有寄托,还有播种,还有硕果。他的内心会一直不断地缠绕着土地的情结,旺盛着农民的情怀,并用全部的热诚和赤情,去拥抱它,去守护它,去耕耘它。
一个人爱他自己,就会把自己收拾得冰清玉洁,纤尘不染。当一个人爱他的庭院时,就会每天清晨打扫庭院,让它窗明几亮,满屋温馨。当一个人爱他的土地的时候,就会倾尽汗水,精耕细作,让它繁花似锦,遍地生香。
爱“这土地”,从爱它的环境开始。爱它的乡村,就如爱自己的眼睛。爱它的广袤,就如爱自己的初心。爱它,就给它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打扫的不仅是城市宽阔的大道,更应该是乡间那一条小路。栽下的绿不光有城市公园的风光,更要有我们百村万树的美丽。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付出的更多,是因为我们欠乡村的账太多。欠账要还,天经地义,应该尽快地补上,何况我们欠的是土地的账,是农村的账,是农民的账。乡村环境的整洁美丽,是百姓宜居生活的感情所寄,展现了我们对新时代的向往和热爱。
“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留住‘金山银山’”。
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我们无法把“贫困”两个字,从土地上搬走,从乡村里拿开。“贫困”是人们对乡村无法更换的印象。“贫困”给生活在、劳作在、挣扎在这土地上的农民,带来了难以诉尽的屈辱、鄙视、讥笑和痛苦。
脱贫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农民不脱贫,我们就脱不了责任。脱贫是群体的脱贫,一个都不能落下。那些因种种原因,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实现脱贫的,大家齐心协力,抬也要把他们抬进小康社会里。我们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先富起来的概念,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有的文化层次较低,起点也低,富起来为的是自己。我们现在支持和扶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种田大户,是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是农民企业家。他们把合作社建在村党支部里,这是党领导下的合作社,他们是可以把更多的农民吸引过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支持而先富起来的人。让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当老板,共同奔小康,这是新时代里新乡风。不能忘掉的是农民兄弟,要抬着贫困户奔小康!
乡村振兴,是睢宁人的百年梦想。在今天,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具体的睢宁乡村振兴,该如何实施?实际上,睢宁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睢宁人用自己的行动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证明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英明正确。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土地开始,哪一年的一号文件,说的不是农村、农民、农业?不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在实施。只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提法。当我们走进新时代的时候,乡村的要求不一样了,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要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要过让城里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实现睢宁乡村的全面振兴,要选准突破口,要立起精准的示范标杆,才能看得见、学得来、可复制、做得到,才能推动全县的整体振兴。乡村振兴,要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来实施,要有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来担当。姚集镇和高党村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而且事实证明,他们也确实担当起来了。那里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是睢宁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土地与人民。不是我们选择了高党,而是高党选择了我们。
二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从领导层面说,决策睢宁的乡村振兴,是睢宁县四套班子的集体智慧和魄力。
“支持政府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抓实抓牢,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坚持‘内涵提升’、注重质量效益,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在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上献计献策,把代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提升民生福祉上来。推动厚植生态文化,彰显人文之美,对‘两网协同’、‘百村万树’、‘263’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加强监督问效,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践行新时代睢宁精神,致力于新时代乡贤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推动走出一条具有睢宁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这是赵李作为睢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在睢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表述的话。他对我说,这一段话,是他在审定报告时,特别加进去的。
在这次大会上,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的决议(草案)》。
这个决议案在开头便申明:“会议认为,《实施意见》全面规划了新时代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睢宁实际的战略举措和生动实践,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体现了省、市委对睢宁发展的最新要求,反映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引领我县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尤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行动指南。全体代表经过学习讨论,表示一致拥护。支持县委正确决策,坚决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赵李主任的办公室里,我见到这位我感到亲切的老领导。
那时我还在睢宁报社副刊部工作,赵李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他交给我一个任务,写一部记录睢宁儿童画50年发展历程的书。睢宁县是全国唯一的儿童画之乡,正在筹备首届儿童画艺术节,写这样一部作品,当然是个很不错的创意。因为这个原因,我近距离与他有了密切接触。凡是采访写作需要的,他总是从细节上给予全方位的关怀指导。后来这部作品写成了,叫《世界太阳花》,这是第一部描述睢宁县儿童画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
赵李离开宣传部部长的位置后,无论是做常务副县长,还是县委副书记时,他工作的重心始终没有离开农业农村。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发力,开始故黄河的综合开发治理,获得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发展成为全省范围内的故黄河开发治理,要把横穿全省的黄河故道打造成美丽富裕的走廊。
他对我说,在睢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没有现成的模板,也没有现成的路径。我们只有依靠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全县农民朋友,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这项工作是项长期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迟缓等待。我们必须用开拓的精神,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落实好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我是睢宁人,一直从事农村工作,对这里的人民和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村工作,我还没干够,一直关注着乡村的发展和变化。乡村调查、提案,一直是县人大工作的重点。当县委、县政府提出全县乡村振兴三年计划实施意见,全体代表作了充分深入的学习讨论,一致通过决议,为全县的乡村振兴,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然后他望着我说,你写睢宁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要讲好睢宁人的故事。讲什么故事,讲哪些人的故事,要思考透彻,把新时代新农村真实记录下来,写得精彩,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带来激情和信心。
没有坐享其成的乡村振兴,也没有不用出力流汗的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乡村振兴,是拼搏出来的乡村振兴,是智慧谋划出来的乡村振兴。我希望你写出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睢宁乡村振兴的大书。
三
“当家才知柴米贵。”坐在朱明泉县长对面,倾听他关于乡村振兴的情怀后,我心里突然冒出来乡间老百姓常说的这句普普通通的话。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日子睁开眼天天过,过得平安顺畅不容易。一家人的吃穿住行,吃不穷,穿不穷,谋划不到就受穷。居家过日子,也有一个规划问题,统筹问题,收和支的问题。那么一个县的“家”,不更是如此吗?
1972年出生的朱明泉,已略现花白头发,脸庞泛着青春的红润,这让我感觉,他的面相,似乎比他的头发要年轻得多。他是平和的,沉稳的,也是机敏和睿智的。
我们的话题当然是从全县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上开始。
我们工作的重心和关注点,一直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一直放在如何加快推进上。乡村振兴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战略部署,睢宁是一个农业大县、贫困大县,在睢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上就尤显更加重要。改革开放的发展是如此迅速,而我们城乡的二元结构差距没有缩小,某些方面反而在加大。城市建设像欧洲,乡村发展像非洲。我们之所以落后,一是落后在基础设施上,二是落后在公共服务上。随着“空心村”“空巢村”的出现,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去城市务工,去经济发达的地方务工,农村已经出现了衰落迹象,老人身边无儿女,小孩身边无父母。这是令人担忧的。要富强农民,要脱贫奔小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村面貌必须改观,农民生活必须改善,农业产业必须改革。强富美高的乡村振兴目标,是党委、政府的大事,是我们唯一的也是必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