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工作经历篇

上外工作经历篇

改革英语教学,适应新形势需要——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改点滴

戴炜栋

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春风吹绿了上外校园。探索一条专业外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路,是我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长期以来,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以下简称“英语系”)培养规格是英语口笔译人员、高校师资和研究人员。教学以听、说、读、写、译为主要目标,辅之以专业必需的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英语国家概况。这种教学体制确有其优点:便于组织教学,学生的基本功较扎实。以学生质量为例,1982年以来,英语系学生在历次全国性统测中名列前茅,词汇量测试也成绩优异。毕业生都以其扎实的基本功,流畅的口笔语获得使用单位的好评。1985年一批留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在教育部组织的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出国进修选拔考试中成绩突出,获得有关部门表扬。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单一的语言教育体制正在逐步暴露其固有的缺陷:培养方向不够明确,培养目标一直是翻译、师资和文学的混合体。由于培养目标过于宽泛,教学计划针对性差,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毕业后工作适应性差。“四化”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要求培养新型英语人才,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而且要懂得有关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所以,改革陈旧的单一语言教学体制势在必行。如何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又能使英语系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多方面的要求呢?近年来,英语系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带着这个问题摸索英语教学改革路子,在调整专业结构,增设课程,加强基础教学,培养第一流的师资队伍,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活泼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本文拟就这些改革作点简要介绍,并就英语教学调整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调整专业结构,增设选修课程,实行主修、辅修和双学位制

为适应“四化”建设需要,英语系的结构和培养方向已作了战略转移:逐步减少培养高校师资、通用翻译的比重,增设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承担培养和轮训大学专业英语和大学公共外语骨干教师的任务;为经贸、外轮等部门的涉外人员和科技人员举办大专班,以培养大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才,例如:

1.增设国际新闻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英语的新闻工作者。择优录取已读完三年专业英语的本科生,再进行三年新闻专业训练。该专业开设各类英语新闻的写作技巧、新闻史、编辑、采访速记、广播新闻等二十门专业必修课,以及有关新闻、外交、国际法、宗教等十九门选修课。学生必须修满130学分并撰写论文和参加实习,成绩合格者将被授予英语和新闻两个专业的双重学士学位。

2.开设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英语和对外经济贸易基本理论的专门人才。学生在前两年的听、说、读、写、译实践技能训练基础上,再要进行两年的对外经济贸易专业训练。该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行情、外贸函电与谈判等十九门必修课和西方经济学、对外技术贸易、商品学、市场学、国际信贷与投资等二十门选修课。绝大部分选修课均用英语讲授。经济贸易专业学生既掌握了英语这个利器又有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就能如虎添翼,为“四化”建设做更大贡献。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牢固地打好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进入高年级后实行主修、辅修制。学生可主修英语语言或英美文学,辅修新闻或经贸,也可视本人兴趣选修其他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力,将大大超过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体制下的毕业生。

4.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大量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文科类的基础外围知识。从1980年以来,英语系开设的各类选修课已近四十门,内容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经贸、新闻、外交、法律、宗教等。专业选修课都用英语讲授。此外,还开设了诸如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

下表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必修和选修课程:

表1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级课程

二、加强基础训练是一个战略性问题

加强基础教学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如不给予高度重视,就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危险。有些教师认为教基础课是大材小用,另一部分青年教师只想教一年半载,然后出国进修或在高年级开一门选修课。部分学生对基础阶段学习不肯下苦功,眼高手低,求泛不求精。看来,加强对基础教学的领导,严格把好质量关,稳定基础课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是加强基础课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从1985年起我们已采取了以下措施:

1.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都要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或召开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限期解决;对好的经验要及时表扬或推广。

2.基础阶段的教学是培养英语人才的奠基阶段,需要优秀、有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这一任务。鉴于目前普遍存在着不重视低年级教学的倾向,我们规定补充师资队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在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下从事若干年的基础教学,取得经验后才能讲授其他课程。对从事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在一定时间内力求稳定。

3.把对基础教学态度的好坏列为今后教师升职、晋级的依据之一。凡教学态度不好的,在提升职称时暂缓考虑。

4.鼓励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探讨教学法,撰写基础教学论文,每年出版一次基础教学论文专辑。

5.设“基础教学优秀奖”,每年评选一次。

6.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拟按新设计的教学大纲举行标准测试,目前先在第二学年结束时举行。测试包括语言技能(理解、说、读、写)测验(proficiency test)和成绩测验(achievement test),前者主要测试实践能力,后者测试课文内容。设计的考题要能反映考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测试不及格者不能升入高一年级。

7.更新教材。从1985年秋季开始使用教育部委托我系编写的《新英语教程》。该教材编写体系新颖,有助于基础训练。

三、提高师资素质,培养一支第一流的教师队伍

为四个现代化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则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这几年来,英语系在扩大招生、师资严重不足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1.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学术带头人,使他们进入学术二、三梯队,并重点培养。

2.实行青年教师业务定向培养。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本人的兴趣和特长,青年教师可在文体修辞、文学、语言史等二十个领域内选择一个专业,在有较深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题进修,力争三年后在讲授基础课的同时,能开设一门选修课。

3.通过遴选去国外进修,报考在职研究生或进我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办的助教进修班等途径,力争在五年时间内使所有青年教师都能达到研究生水平。

4.制订教师工作规范,对不同职称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出明确要求,并定期检查,限期达到标准。

5.设立教师科研奖,每年评选一次,对高质量的科研或翻译作品给予重奖。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活泼

加强基础教学,增设选修课程,实行主修、辅修和双学位制等,是为了给学生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宽厚坚实的基础和熟练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造能力的辩证关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机动灵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开创型人才。为此,英语系试行了以下做法:

1.增加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低年级周课时不超过24节,高年级周课时掌握在20—22节。

2.改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免修和免听制度,即学生经过自学,掌握了某课程内容,可申请免修考试。另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可申请免听。这样就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由他们自由支配。

3.试行“本科生硕士生一贯制”。成绩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直升我系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4.新生入学后参加水平测试。凡必修课成绩和英语实践能力已达到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跳级。他们在选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后,成绩优异的,可提前直升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5.试行优秀生工作条例,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他们指定导师,重点培养。他们可以免修某些课程,参加教研室学术活动,使用教师参考室。他们还能获得奖学金和书报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生的可直升研究生。选满规定学分的优秀生可提前毕业,优先选择工作单位。对尖子学生不搞终身制,每年评选一次,不合条件者取消其优秀生资格。

6.在英语系设立“颜氏学术奖金”,用我系颜棣生教授的捐献款设立学习优秀奖,奖励学习成绩优秀,专业基础扎实,品德优良的学生。除按规定发给奖金外,同时发给“颜氏学术奖金”证书。

以上是英语系教学改革的不成熟的做法,不揣浅陋,提出来请行家指正。

(本文刊发于《外语界》1985年第3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