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及其他

朝阳及其他

北京在文化古城时期,私立大学除教会办的燕京、辅仁及纯属私人办的中国学院而外,还有几所,虽然没有前面几所那样有成绩、有名气,或者人多。但在那个时期,这几所学校也一直在维持着,年年招生开学,社会上也均以“大学”呼之,有的也有其特色。这几所学校,就是朝阳学院、民国学院、华北学院。

对于这几所学校,在我的记忆中,感性的东西太少,自不能作详细的介绍,不过想来似乎也无此必要,因而将它们并在一篇,分别略作介绍,以存史迹。

朝阳学院有些年代里,叫作朝阳大学,但在文化古城时期,因为只有法科,按条例不能称“大学”,因而只叫学院。它的法律系最有名,毕业的人也多,在各地各级法院中供职,包括县政府的承审员、法院中的推事,以及一些开业的律师,不少都是朝阳法律系毕业的,在司法界中形成一个体系,互相都有照应。好像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在各个银行中形成一个体系一样,各届校友,互相援引,找起工作来——俗语叫“饭碗子”,是比较可靠的。因而朝阳学院虽然不算是名牌大学,而它在司法界中有影响,有实力,因而不但存在的住,而且考的人也不少。在私立大学中,也还是有可取的。

据一九三五年有关资料记载:私立朝阳学院,校址在东北城北小街海运仓北新仓。校长江庸,创办于民国二年九月。其建校沿革云:民国二年经汪有龄、江庸等创办,三年五月经前教育部(指北洋政府教育部)立案。十九年十二月复经国府(指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立案。学生人数:一千三百四十七人。学杂各费每年约需七十五元。分法科、商科两科。另外停办了预科,改立朝阳高中。

这里所记人数,有整有零,是比较真实的,按人数说,都超过当时北大和清华等国立大学的人数,也远远超过燕京、辅仁等教会大学,不过略少于私立大学中人数最多的中国学院。以人数乘年学杂费,则可得十万元。在当时各校开支,除去假期三个月,以九个月计,每月一万一千元,亦可勉强维持。自然比起北京大学每年九十万经费,那就差的很远了。

朝阳学校“七七事变”后,就没有了,到了大后方,不知流亡在哪里,抗战胜利之后,又复校了,但学生不多,影响不大,不几年后,朝阳便已成为历史名词了。有位名中大荣者,在一篇《记北平新学联》的文章中,回忆“七七事变”时情形,曾约略提到朝阳,其文云:

七月七日的夜间,忠社的一批理事正在朝阳大学刘东民的公寓里集会,会后打麻将,就听到炮声。向外打电话去问,哪里也打不通……

“忠社”是当时反动组织,“新学联”是这些反动组织的综合团体,全名“北平学生联合会”。当时朝阳学院学生多,进步学生与反动学生都各有组织,都很活跃。从这一小段回忆中,也可看出点滴“朝阳”学生的情况,不少已不是什么专门读书的学生了。

在朝阳学院简介中,创办人和校长,都提到江庸氏,的确如此,朝阳学院自始至终,和江庸氏是有密切关系的。江庸字翊云,是著名学术前辈江瀚先生的儿子,原籍福建长汀,但江瀚清末任四川和江苏藩司,宦游成都和苏州,因而江庸氏少时是在成都和苏州度过的。光绪末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法律,成绩优异。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归国,三十四年应清政府留学生考试(即所谓的考“洋进士”),题为“巫臣使吴,教吴乘车战阵,遂通吴于上国”。其文大为严几道所赏识,名列优等。其后即服务司法界,后以法律专家身份,编纂《六法全书》。北洋政府前期,出任司法总长。朝阳大学就是他任司法总长时创办的,其后一直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为司法界培养了不少人才。手头恰有一本一九三四年九月朝阳学院出版部出版的《趋庭随笔》,是他的笔记,前面序言道:

余生五十有七年,自垂髫迄今,盖无一二年离吾父母之侧,斯卷涉及经史,多习闻庭训,退而自记,经吾父所涂改者。人生年近六十,犹获依父母膝下,并世已罕见其人,矧父之于余,则父而师也……

江氏父子,并享大年,江翊云先生又是诗人、词人。手头另一本镇江吴眉生氏词集《寒芋阁集》,一九五七年后油印本,正是江氏题签,可见其当时尚健在,以年纪之,已八十余高龄矣。不过这些,和朝阳学院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不必多说了。

朝阳而外,尚有民国学院,社会上也习惯叫“民国大学”,最早成立于民国五年,先在湖广会馆筹办,后迁储库营四川会馆,有文、法、商三科,九年因风潮,还请蔡元培兼任校长。民国十二年租赁醇王府为校舍,民国十三年雷殷任校长,十六年张学良兼校长,自然挂名。而在当时,也因规模不够条件,只能叫“学院”。立案事曾被取消,后又恢复,逐渐巩固。这所学院地址在西城西南角太平湖,其校址是清代著名的王府,是光绪帝载湉出生的地方。清代是出生过皇帝的王府,就不能再住王公亲贵,或闲置起来,或改作他用。雍和宫便是。这里自从载湉作了光绪帝之后,他父亲醇贤亲王奕就另建了什刹海的府邸。可是这学校后来办的成绩不好,虽然一直延续到三十年代,直到“七七事变”,但并无特色,学生质量很差,即在私立学校,其名气还远不如中国学院、朝阳学院。文化古城时期,它也只有文、法两科,校长是鲁荡平。

同时还有一个华北学院,社会上随口也叫“华北大学”。一九三五年资料记载:

私立华北学院,校长马邻翼,成立于民国十一年十月。学生三百九十二人。校址西城羊皮市一号。

但是资料记载的校址,后来有了变化,就是这个学校的董事会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笔钱,买了西安门南面西皇城根的礼王府作为校址。我少年时在西皇城根住家,出门向北走,必然经过它大门口,挂着牌子,门房中也有人,但很少有人出入。从三间大红门望进去,里面的房屋还很整齐。沿着它整齐的围墙往北走,走到北头,少说也有二百公尺长,转弯往西,望上去一条长巷,还是府墙,单调而幽深,这时已经到了西安门了,那高大的五间宫殿式大门,右转可以去北海,左转可以去西四,这条路,前后十几年中,我真不知走了多少遍,可始终没有进入这所“大学”去观光一下。熟人中,也没有和这所学院有过关系的人。现在回想,也未免感到失之交臂,真有些怅然了。看资料它全校只有三百九十多人,也不过中国大学政经系一个班的人数,在私立大学中,未免太可怜了。据说,最早还是蔡元培先生创建的,并曾自己担任过校长呢。

在整个文化古城时期,北平的各种高等学校,基本上有如前面各篇所述。但也还有一些例外,如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原在沈阳,但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就流亡在关内,一部分到了北平,占用了西直门内大街原北洋政府陆军大学的地方,直到“七七事变”,又流亡到大后方,到了四川三台县办起了东北大学。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就是这所大学毕业的。

甘石桥灵境胡同口上,有一所孔教大学,那是民国初年陈焕章办孔教会时办的,但在文化古城时期,早已不是“大学”,甚至连小学生也没有多少,只剩下门口那四个大字了。

北洋政府时期,还有教会办的汇文大学。在文化古城时期,汇文大学早已并入燕京,汇文只剩下中学了,不过是有名的教会中学,留待谈中学时再说,在此不多谈了。北洋政府时期,还有人办过一所畿辅大学,而在文化古城时期,也早已没有,改作私立的铁路学院了。

这些有关大学的历史陈迹,在此约略一提,使读者偶然想到:啊,原来当年还有这么一个学校呢!试想,当其成立之初,也是有头有脸的名人活跃于一时,也有英俊少年作为学生跳跳蹦蹦地走进教室……这些而今又安在呢?历史也好,文化也好,原是数不清的活人生命的延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已很少人想到这些;如果再过半个世纪,又有谁去想它呢?如再想到英国牛津、剑桥等名校几百年的老传统,就更值得我们深思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