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说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下接无比丰富又无限开放的当下和未来的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新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文学形态。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哪儿起始即通常所说的“起点”,迄今以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就学科史而言,一般都认为它滥觞于五四新文学不久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梁实秋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928),再到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1929—1933),杨振声在燕京大学、西南联大讲授“中国新文学简史与创作实习”课程等(1929—1938),作为一门学科正在逐渐酝酿发展。但初步确立并开始做强做大,逐步成为大学中文系主流学科的,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先是在当代“前三十年”(1949—1979),“现代文学”因自身超强的政治性以及新政权修史的需要,而一改以前“没有地位”、备受“压力”的窘迫处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继之是在当代“后三十年”(1979—现在),“当代文学”凭借日益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与当代社会政治的密切关联,也迅速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与中国现当代历史和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又可分可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昂然出现在等级有序的大学校园里。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述这一状况,决定了它与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整个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随着中国政局的急遽变化而大起大落,历尽艰难曲折。这就不仅造成了该学科内在的紧张以及与学科外部关系的紧张,而且对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思想艺术取向也产生了深刻的制约和影响。学习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先必须了解这一点,否则很有可能对之造成过分高估或不必要的酷评,这不利于学科发展,也不大符合文学事实。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料选》力求从“作品”与“史料”两个方面客观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帮助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程时,能阅读到最有代表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相关史料;通过“作品”与“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和参照,培养学生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思考钻研一些问题,使之具有初步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是本教材编选的目的所在。
本教材的编选,主要基于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秉持以文学性为主,兼顾其文学地位及社会影响的标准。“文学性为主”,这是前提,它实际上是给作品的筛选设定了一个“入场券”;但“为主”不等于“惟一”,它同时还要“兼顾”该作品对当时及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这就表明其所确立的标准是有弹性的,它将现当代文学的复杂性与复杂的现当代文学问题充分考虑进来了。这样,不仅像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老舍的《茶馆》等经受住历史考验,堪称百年文学乃至三千年中国文学史的“文学经典”入选,而且像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作,包括像杨沫的《青春之歌》、柳青的《创业史》、杨朔的《雪浪花》、样板戏《沙家浜》、刘心武的《班主任》等当年曾在文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而以今天的观念来看其思想艺术方面有明显欠缺或不足的作品,也被纳入视野。史料编选也如此,主要立足与文学互动互补的关系,看它对当时和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学史上的代表性,来进行筛选。如周扬的《新的人民的文艺》、胡风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它们从“原态事实”层面向我们印证和说明了文学在诸种因素下特别是在政治因素的合力影响下如何艰难生存和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等其他学科不同,从诞生那天起就与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了难以切割的血缘联系,如果过于拘囿于作品的文学性,用所谓纯粹的审美标尺去“包打天下”,恐怕不那么合榫,也有悖于我们力求客观全面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编选初衷。
第二,注重文学演变,体现文学史家既严谨又恢弘的眼光。本教材对“作品”与“史料”的选取,立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总体规律,反过来也服膺并客观地表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本身的发展流程。如“现代文学”作品的安排,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穆旦的《诗八首》等,总共有50篇(含中长篇小说和戏剧存目),其中“第一个十年”14篇,“第二个十年”16篇,“第三个十年”20篇。之所以这样安排,这里有时段、地域等因素的考量,也有作家、主题、风格等因素的权衡,它主要突出文学历时演变尤其是文体由简单向复杂演变的本源性意义(在“三个十年”中,愈到后来,文体复杂的中长篇小说和多幕剧愈多),也更符合文学史家的趣味。同样道理是“当代文学”史料的编排,从开篇的日丹诺夫的《关于枙星枛及枙列宁格勒枛杂志所犯错误的报告(节录)》,到结尾的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在这六十余年所选的26篇史料中,它由高度的政治化渐渐向泛政治化、多样化嬗变,这不仅为我们解读“异质同构”的当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客观事实,而且让我们具体切实地感受到文学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脉动。这与当下有些纯粹以“诗学价值”为指归的“选本”是不大一样的。它可以让我们超越狭隘的“审美城”,从更深邃开阔的思维视野评价和把握现当代文学。而这,我们以为是比较适合中文专业的教学用的。
第三,吸纳现有的研究成果,还原中国现当代文学丰富复杂的存在。在这里,既编选进了夏衍的《包身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等具有较浓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并不为迎合社会上这些年来非政治化、去政治化“时尚”而故意冷淡或忽视它们;同时也涵纳周作人、张爱玲、沈从文、王小波以前曾被遮蔽而在前些年“重写文学史”、“重排文学大师”时重新解蔽、今天广孚影响的自由主义文学;而且还注意引进像高行健、孟京辉的实验文学,今何在的网络文学等顺应今天时代社会文化潮流和载体之变和读者阅读需要的新的文学形态,构成新的“文学共同体”。反映在“史料”的选择上,不仅注意大量的固有的政治化方面史料,包括社团流派、理论论争、报纸杂志、文件报告、讲话批示,而且也注意新月社、《文学周刊》和梁实秋、朱光潜等撰写的政治化色彩较淡的史料;不仅注意胡适、陈独秀撰写的带有公共性性质显在的有关文学革命的史料,也注意挖掘如沈从文日记等带有私人化性质的潜在的史料,不仅关注国内的丰富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存在,也注意引进如日丹诺夫、顾彬、唐小兵等域外的史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尽管存在难以掩饰的一体化倾向(特别是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但这并不等于铁板一块,没有异质的存在。在这里,任何的夸大或缩小都不合乎事实,也有失偏颇。如同其他所有文学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毕竟也是一条包纳百川的大河,它有主潮就有次流、小溪,有明流就有潜流、伏流。我们需要的是立足高远,以开放开阔的视野和胸襟予以包容,理性地给予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篇幅的限制,一些重要的长篇小说和话剧剧本无法入选本教材。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在目录中罗列了相关的存目,供读者参考。以“作品”与“史料”并置的方式编选“选本”,用作中文专业学生的教材,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比如“作品”与“史料”各自的选目问题,“作品”与“史料”的彼此关联问题,尤其是“史料”遴选如何甄别、如何求新、如何使用问题,这看似容易,但因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伦理、道德等诸多敏感复杂问题,具体操作具有相当的难度。我们期待各位同仁和广大师生不吝赐教,多多给予批评和指正。
最后,借此机会对章涛、刘杨两位研究生谨致诚挚的谢意,他们付出的辛劳和贡献的智慧,为本“选本”编选增添了不少色彩。同时也对责编宋旭华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对学术思想特有的学术敏感,以及自始至终的热忱参与和大力支持,也为本“选本”最终顺利出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编者
201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