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

邶风

式微

式微式微【1】,胡不归【2】?微君之故【3】,胡为乎中露【4】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5】,胡为乎泥中【6】

【1】式:发语词。微:指天黑,昧。

【2】胡:疑问词,为什么,怎么。

【3】微:非。君:指君主,或谓奴隶主。

【4】中露:指露中,即露天。

【5】躬:身,这里指本身。

【6】泥中:指污泥之中。

重章叠咏,在《诗经》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广泛运用的艺术手法。本诗中,这一手法体现得更为明显突出——诗虽仅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却读来爽口,别具风味,个中意味颇耐人咀嚼。

“式微式微,胡不归”重复出现两次,表达了一种急切发问的语态,而发问的目的则是引出“微君之故”——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这种有话不明说,而以发问、应答的对话形式道出,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谓本诗“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此话似道出了本诗的另一深层含义,不过,要体会这层含义,就不能不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对此我们今人不免会有一定困难。

简兮

简兮简兮【1】,方将万舞【2】。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

硕人俣俣【5】,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6】

左手执籥【7】,右手秉翟【8】。赫如渥赭【9】,公言锡爵【10】

山有榛【11】,隰有苓【12】。云谁之思【13】,西方美人【14】。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1】简:威仪勇武之貌。一说指鼓声。兮:语气词。

【2】方:正要。万舞:一种舞名,先武舞,模拟战术,手执兵器;后文舞,手拿鸟羽和乐器,模拟鸟的春情。

【3】日之方中:日在正午。

【4】在前上处:指舞者是处于前列上头者,是领舞者。

【5】硕人:身躯高大者。俣(yǔ)俣:魁梧的样子。

【6】辔:马缰绳。组:丝织的宽带,一说指织布。

【7】籥(yuè):古代管乐器。

【8】秉:执。翟(dí):野鸡的毛羽。

【9】赫:颜色红得鲜明。渥:湿润,这里有涂饰意。赭(zhě):赭石,赤土。

【10】锡:赐。爵:古代一种酒器。锡爵,指赏赐一杯酒。

【11】榛:榛树。

【12】隰:低湿之地。苓:甘草。

【13】云:发语词。一说谓。

【14】美人:指舞者。西方美人,意谓舞蹈者是西方人。西方似指西周。

从诗篇的描述可以见出,舞者是高大魁梧的美男子,而看上他、赞美他的乃是一位贵族女子。此诗是以一位贵族女子的观舞角度写出,别具一格。

描写舞者的外貌、舞姿,十分形象真切,似有跃然纸上之感;而写贵族女子的观后心态,则大胆而直率,毫不掩饰,体现了上古时代民歌的淳朴风格。

此诗为后世留下了专门记述古代“万舞”——一种武舞与文舞相结合的舞蹈资料,是上古时代宝贵的艺术史资料。相传这种“万舞”是上古时代一种大规模的舞蹈,它的表演适用于朝廷和宗庙,只是我们今日已不可见,只能有赖于出土文物的发掘了。

静女

静女其姝【1】,俟我于城隅【2】。爱而不见【3】,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5】,贻我彤管【6】。彤管有炜【7】,说怿女美【8】

自牧归荑【9】,洵美且异【10】。匪女之为美【11】,美人之贻。

【1】静:贞静,安详,不轻佻。姝:漂亮。

【2】俟:等候。城隅:城之一角,一说城上角楼。

【3】爱:此处指故意隐蔽,爱同“薆”。

【4】搔首:用手搔头。踟蹰:来回走动。

【5】娈(luán):容貌俊俏。

【6】贻:赠送。彤(tóng)管:红色的吹奏乐器,一说指笔。

【7】炜(wěi):红色发亮。

【8】说:通“悦”。怿:喜。女:同“汝”:指彤管。

【9】牧:郊外。归:即馈,赠送。荑:白茅。

【10】洵:真,确实。

【11】匪:非。女:同“汝”,指荑。

诗中的静女,无疑是一位理想的恋人,静者,已表明了她的品质,加上“姝”,则两全其美了。静女对心中喜欢的男子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心理,诗中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尤其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令人拍案叫绝!

诗中爱情信物的描写,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真诚与执着,这种以物表情的手法,在这里显得自然而又贴切,既极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又开启了后世描写爱情的新手法。

对本诗的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引发过一番争论,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第三册)曾有记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