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齐全的《丛书集成初编》

不齐全的《丛书集成初编》

张元济为商务印书馆主编《四部丛刊》正续编及三编后,又致全力于《百衲本二十四史》的校刊。此后就把丛书的整理工作,交给了王云五。王一方面主编《万有文库》一、二集,一方面又从事《丛书集成》的编辑。这时尚在一九三五年,选定最有学术价值的丛书一百部,先行出版,定名《丛书集成初编》,嗣后再出二编、三编,和《四部丛刊》《万有文库》一样,陆续出版,以期集古今丛书之大成。当时曾刊《丛书集成初编目录》一书,作为宣传,刊载辑印丛书集成初编缘起,原文很长,兹摘录一段如下:“半载以还,搜求探讨,朝斯夕斯,选定丛书百部,去取之际,以实用与罕见二者为标准,而以各类具备为范围。别为普通丛书、专科丛书、地方丛书三类,各分为若干目。普通丛书中,宋代占二部,明代二十一部,清代五十七部。专科丛书中,经学、小学、史地、目录、医学、艺术、军学诸目合十二部。地方丛书中,省区郡邑二目各四部。其间罕见者如元刊之《济生拔萃》、明刊之《范氏奇书》《今献汇言》《百陵学山》《两京遗编》《三代遗书》《夷门广牍》《纪录汇编》《天都阁藏书》等,清刊之《学海类编》《学津讨原》等。虽其中间有删节,微留遗憾,要皆为海内仅存之本,残圭断璧,世知宝贵,今各图书馆藏书家斥巨资求之而不可得者也。至若清代巨制,如武英殿聚珍版、知不足斋、粤雅堂、海山仙馆、墨海金壶、藉月山房、史学、畿辅、金华等,原刻本每部多至数百册,内容丰富精审,皆研究国学者当读之书,所谓合乎实用者,其信然矣。”又云:“综计所选丛书百部,原约六千种,今去其重出者千数百种,实存约四千一百种。原二万七千余卷,今减为约二万卷。以种数言,多于《四库全书》著录者十之二;以字数言,约当《四库全书》著录者三之一。命名《丛书集成》,纪其实也。”

原来初编丛书百部中,如有一书,频见于数丛书中的,就取最足之本。同属足本,没有校注的,取最早出之本,有校注的,取最后出之本。名同而实异的,兼收并蓄。名异而实同的,择善刊入,而注其异名。缘起谓六千种去其重出,实存约四千一百种,实则四千一百种,确数为四千零六十四种。排印以五号字为主,有不宜排印的,那就改为影印,版式宽市尺三寸五分,高五寸二分,与《万有文库》完全相同。纸张用道林纸和新闻纸两种,普通本分装四千册,精装本分装一千册。一九三五年五月起发售预约,预约价普通装道林纸本四百六十元,新闻纸本三百元。精装本道林纸的一千元。自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起,原拟每隔半年出书二期,第一期一百三十一种,四百册,第二期五百零三种,八百册,第三期七百五十种,八百册。不料出至第三期后,“八一三”沪战爆发,商务印刷厂地处战区,无法继续印书。后在租界另设工场,并求助于香港分厂,把没有刊出之书,重行发排,但生产力已大不如前。直至一九三八年六月续出第四期书,三百零一种,四百册。一九三九年六月,出第五期书,四百三十五种,四百册。一九四〇年初,续出第六期,八百二十八种,六百册。尚有第七期书一千一百十六种,六百册,预计一九四一年可以如数出齐,奈香港沦陷,分厂无能为助,上海日寇进入租界,业务完全停顿。所有制成的书版,无法付印,已印成的书页,无法装订,东搬西移,损失很多。抗战胜利之后,第七期印成书,已为数不多,且须清偿预约户,加之逐年配发,逐年减少。解放后,发行移归新华书店,到一九五四年四月,商务转入公私合营,第七期书只留一百多种,六十七册,即前一至六期书亦告残缺。一九五九年古籍书店为了配成整部,供应读者需要,和商务联系,有补印《丛书集成》缺书之举。在征求预约广告中,有全部共计三千四百六十七册云云,实非全璧,尚缺约一千种,五百三十三册。初编丛书百部,未能齐全,确甚感遗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