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问 凤姐与谁有染呢

第七十九问 凤姐与谁有染呢

积年老奴焦大,只因醉后一骂,便成名流,知名度几乎与贾家主子并驾齐驱,他那一骂也成千古绝唱,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祢衡击鼓骂曹,却知道焦大这一骂。可是他这一骂却有一个谜让人难解,就是那后半句话:“养小叔的养小叔。”养小叔是婚后妇人干的事情,这个妇人在贾府又必是出头露脸之人,这才值得焦大一骂,若是璜大奶奶之流养小叔,焦大骂她作甚?在荣宁二府,够上这样资格的,上一辈的有邢、王二夫人,书中没见任何蛛丝马迹,下一辈的,一是李纨,一是凤姐,一是尤氏。李纨已是心如槁木死灰,冰清玉洁之人,不会干那个事情,尤氏也没见书中有任何暗示。再下一辈还有一个秦可卿,已是和公爹有染。这个养小叔的,非王熙凤莫属。王熙凤是荣府现任当家人,秦可卿是宁府未来接班人,这样两个人才够得上焦大太爷一骂。

但是这个小叔是谁?贾家贾琏下面玉字辈的尚有多人,但都层次很低,够不上王熙凤的青睐,唯一的人选,就是与王熙凤同坐一车听焦大骂的贾宝玉。甲戌本《红楼梦》在这句话旁边有批语曰:“宝兄在内。”而且在焦大骂完之后,还有一条批语道是:“用背面渲染之法,揭出正文,读之便不觉污秽笔墨。此文字三昧也。”这样一来凤姐与宝玉有染几乎就成铁案了。

可是宝玉当时才九岁,凤姐已有二十,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书中从头至尾,除了这一回,再也没有任何文字暗示凤姐与宝玉的隐情。这个矛盾就很大了,大到匪夷所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我觉得还是要从《红楼梦》一书的成书过程来找答案。

按书的开头楔子所示,这部书乃是大荒山青埂峰下石头自记经历之文字,后有空空道人经过,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名《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我们看这部书曾有五个名字,曹雪芹恰恰增删五次,说明每一次增删都有一个书名,而每一个书名都标示着书的主旨与情节走向人物重心的变化。《风月宝鉴》是其中一个书名,也标示着修改过程的一个阶段,这个“风月宝鉴”还在贾瑞死时直接现身,它的正面是美人凤姐,背面是一具骷髅。这是著名的《心经》中那几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形象说明。“色”在这里当然是指女色,但大多场合是指一切物质现象。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性,当体即空。翻译成现代语言,也许可以说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结合而成,没有自身固定之性质。比如一块手表,是由各种零件结合而成,拆除这些零件,就没有手表这个东西了,因而手表是虚幻不实的。现象是“有”,本质是“空”。佛教僧徒具体修行当中,也有“不净观”、“白骨观”等种种观想之法,就是观想人身不净,人身是空,这个宝鉴也是这些修行方法的具体说明。从这个宝鉴的寓意到贾瑞照鉴而亡的过程来看,在《风月宝鉴》这个阶段,书的主旨是要告诉人们不要妄动风月之情,风月是空,当你追慕美色的时候实际是在追慕骷髅。其中定会有大量风月描写,“传情入色”之后,再去“由色悟空”。它描写的是青年男女的风月故事,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比目前所见要大,贾宝玉与王熙凤的隐情应是这个阶段的故事。曹雪芹在后来的修改当中,为了突出纯情,减少风月笔墨,把书中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的年龄缩小,这就出现了书中人物年龄与情节不符的混乱现象。在缩小年龄的同时,相关情节也做了调整,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贾宝玉与凤姐的私情描写了。

从全书描写来看,凤姐是没有什么婚外情的,她是一个专注于俗世事功的女强人。可是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书中却为我们留下一段很暧昧的描写。那是贾蓉借了玻璃炕屏之后,已经起身出去,凤姐又把他叫回来,书中这样描写:“那凤姐只管漫漫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吧,晚饭后你来再说吧,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她与贾蓉的关系,也只在这里有这一点儿逗漏,这也应该是旧稿中的东西。

那么,曹雪芹干脆把焦大那一句“养小叔的养小叔”删去,岂不干净利落?我们不要忘记目前所见各种抄本都不是最后定本,曹雪芹在这个阶段还没有考虑好如何处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与以后的情节大有关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