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巧遇打工妹

打工巧遇打工妹

今年春节,远在广州打工的侄偕女友春回来结婚。春也是打工妹,家住贵州从江,侗族;虽然眉清目秀,但因个儿低,与挺拔、潇洒的侄形成反差。贵州口音与我们差异很大,春说的话我们听起来十分吃力,我们浓重的豫西方言她也听不懂,侄就当了翻译,译给我们听时用乡音,译给春听有时用普通话,有时用粤语。两人十分亲昵,春伴着侄寸步不离,时刻用臂弯拐着侄的胳膊,像缠树的藤。家人对他们的恋爱原是不支持的,勿说春个儿低,主要原因是春家在贵州,与河南远隔千里,亲戚往来诸多不便。但看他们粘乎的样子,谁还能再说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家的人是想让侄娶同村姑娘兰为妻的。兰长得漂亮,个子高挑挑的,嘴又甜。兰的父母通情达理。知根知底,都是乡村的朴实人,婚姻成就,亲邻叠合,岂不好上加好。兰对侄亦颇属意。侄少年丧母。其父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不幸前年也病逝,侄失去家庭的温暖,早早肩起生活的重担,只身前往南方打工。最初的日子里,侄与兰三天一个电话,五日一封信件,很热络。侄并为兰在广州也找了一份工作,让兰也去打工,但兰父母封建保守,坚执不让兰去。渐渐的,侄电话少了,信也没了,后便传来侄与贵州姑娘好的消息,直到这次结伴返回举行婚礼。这消息轰动了全村,邻居们纷纷来家观看,逗姑娘说话,想听听异乡口音;春只看着侄笑,笑久了也说一两句别人听不懂的话。村人既稀奇学问不深、家境贫寒的侄施了什么手段,为乡村引来远方的姑娘,又遗憾姑娘容貌与兰作比逊色几许,私下议论侄娶了兰岂不更为般配。

也是的,山野乡村,几无新闻发生。社会在发展,人们的通婚范围理应逐步扩大,但偏偏村人一直喜欢嫁娶都在三五里内,甚而同村,越近越好;为的胳膊连腿腿连筋,相互帮忙,有个照应。粗略计,十年间,弹丸小村即有15对通婚。娶外省姑娘为妻,小村亘古只一例,娶的是四川女,由媒人引来,付了几千元的介绍费。据说媒人原是意欲骗婚,但川女娘家住在深山,太穷,劳动强度又大,落在我们小村,自然条件好许多,于是就养儿育女,一心一意把日子过了下去。若论自由恋爱,娶亲的路途之遥,当属侄为最。

我曾私下问侄:兰也不错的,你怎么就中意了春?侄一直强调说:春对他好。并举了很多例子予以证明。我明白,失去父母之爱,又远在异乡,侄的那份孤独和寂寞是难以排遣的;春也一样,情窦初开,无所依傍,两颗飘泊的心一经碰撞,就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还哪管它家隔千山万水?

不少人认为,爱情的产生不在远近。交通的便捷,信息的灵动,使人们扔掉笔,靠一个大拇指沟通。但实际上,距离隔开了肌肤之亲,患莫大焉,长期的离别会使干渴的心田枯萎,一旦有奇花异葩挤进来生长,很容易绽放。耳鬓厮磨,才能使情爱深厚持久。我理解侄的选择。千里姻缘一线牵,牵的还是情。

在侄的婚礼上,我念了两副自编的联语,衷心地祝福他们。

一曰:

打工巧遇打工妹

幸福农家幸福多

一曰:

南北联姻大融合

中原喜开并蒂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