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决策与规划

一、中央决策与规划

●江泽民指出:在贫困的大西南,修建铁路的历史使命将继续下去。

●朱镕基说:我目前主要抓4条铁路的建设,一是南昆,二是株六,三是内昆,四是南疆。

●国务院指出: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复工建设内昆铁路。

中央计划修建内昆铁路

1996年6月,江泽民在西北考察时提出:

现在是开发西部的最佳时期。

1996年10月25日,江泽民视察贵州省毕节和六盘水地区,听取了昭通、毕节、六盘水、宜宾4地市要求复工修建内昆铁路的情况汇报。

江泽民沿着山路,来到一个少数民族集居地,他见乡民们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房,缺吃少穿,家里连张像样的床和被子也没有。

江泽民心情格外沉重,他把一床床新被子送到这些贫困村民手上。随后,江泽民对当时陪同他的铁道部部长韩杼滨说:

一些地方坚持开发式扶贫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是对的。但是还要坚持政府扶贫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和加大科技投入相结合的方针,发挥铁路扶贫的优势,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江泽民明确指出:

在贫困的大西南,修建铁路的历史使命将继续下去。

这样,内昆铁路建设也就自然而然地列入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时任总理的李鹏视察四川宜宾,宜宾地委、行署的领导向李鹏汇报会说:

宜宾要搞的重点工程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内昆铁路复建。

李鹏当即对内昆铁路建设作了重要指示。

早在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要照顾两个大局:

第一大局是先加快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第二大局就是要带动西部地区的大发展。

从建国之初,国家就非常重视西部的发展。内昆铁路续建之前,共进行过3次西部大开发。

第一次开发高潮是在50年代。建国初期,为逐步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状态,在全国各地适当地调整了工业的生产力布局,国家集中力量对西部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大开发。

在新疆成立建设兵团,屯田戍边,同时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支援西部地区建设。但是,那次的西部大开发,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带有强烈的,史无前例的“拓荒”色彩。

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60年代,国际有了新的变化,首先集中建设大三线,作为全国战略的大后方。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战略角度出发,规划经济建设。对沿海企业实行“停”、“缩”、“搬”、“分”、“帮”政策,少数国防尖端工业按“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建设。

1965年,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大批量沿海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从四面八方迁移到了千百条沉睡的山沟里,先后持续了17年。这次巨额、密集的资金投入和沿海企业的大规模迁入,又一次把现代经济植入西部。

1977年至1983年,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安平生到昭通考察后,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建议国家统一开发金沙江下游资源。新华社以《国内动态》上报中央,胡耀邦、李鹏、安平生作了重要批示。

1984年5月国家计委对金沙江下游进行考察,国务院下发文件,指出:

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复工建设内昆铁路。

现在,国家重新又把第三次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掀起。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西部不发展,就会造成整个整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九五”以来,内需不足,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西部有2亿多人,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13%,西部的购买力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7%,还赶不上沿海农村地区的一半。

交通不便造成闭塞和贫困。据1995年统计,附近27个县,21个为贫困县,昭通地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因为路难行,山货出不去,信息进不来,山民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西部大开发,也是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距昭通市区20多公里的宁边村,是中央领导曾经视察过、并给予很大帮助的村庄,这里盛产洋芋,但运输问题一直困扰洋芋销路。

村支书王登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汽车把洋芋从宁边运到四川内江、重庆等地,每吨运费需180元。

王登容对人说:“我们在运费上损失不少,依托铁路运输,不但快捷方便,而且经济实惠。”

王登容还说:“另一个受惠的产业是无烟煤,无烟煤在昆明每吨售价高达228元,但在宁边出矿价仅为每吨60元。运输的难度是造成高额差价的主要因素。”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铁路大会战带来了难得的大好机遇。

宜宾解放前没有一条铁路。清末,为筹资修筑川汉铁路、成渝铁路,铁路最终没有修成,但宜宾人却被强征了一笔笔修路款。

民国时期,云南和宜宾人民渴望修筑叙昆铁路,也被国民政府征派了粮、税无数。后仅于民国二十八年6月1日开工,在宜宾南岸坝黄葛坡设立机关,以毛某为叙昆铁路材料厂厂长,规划两年之久。结果,只建成一段长约半华里的路基,建成1个简陋的涵洞而已。后借口日机轰炸而停工。

宜宾解放后,1952年7月成渝铁路通车后,国家即派出勘测人员前来宜宾,对当时设计的内昆铁路线进行了勘测设计。

1953年,一批苏联专家也参加了此项工作。后决定先修内宜段。

1956年1月15日,内宜段铁路在江北吊黄楼正式开工。

1956年秋冬,内宜线上最大铁路桥宜宾岷江铁桥,在宜宾城北岷江对岸锁江石和城北半边寺之间动工。

1957年夏初,内江至自贡段建成。

1958年5月23日,全长112公里的内江至吊黄楼段铁路竣工。地、市、县各界举行庆祝会。从宜宾吊黄楼开出的首次列车直使内江。

1958年10月1日,主桥长364米的岷江铁路大桥和长513米的真武山隧道竣工,宜宾火车站正式营运。宜宾第一条铁路内昆铁路内宜段建成。

西部大开发,铁路要先行。交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全国14个铁路局,西部仅有6个。新中国成立前,西部地区铁路只有1000公里。

建国以后,国家对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十分重视,相继建成了成渝、成昆、南昆等20多条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是建国前的16倍。

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说:

中国铁路要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积极实施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不失时机地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做好先锋。“十五”期间,西部铁路投资1000亿元,到2005年,西部铁路将达到1.8万公里,占全国总里程的24%,新增铁路3100公里。

1997年9月1日,云南省昭通地区行署、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给李鹏写了这样一封信:

尊敬的李鹏总理:

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在您的亲切关怀下,加快了前期工作步伐。于去年3月通过了铁道部主持的可研报告评审,修改补充后的可研报告已经完成;通过今年8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对项目建议书的评估,评估报告即将报国家计委;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并在今年6月经铁道部鉴定中心专家组现场考察,提出修改意见后,已修改定稿,准备接受铁道部主持的部内评审。

当前影响内昆铁路进程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一是资金及资本金的落实问题……

二是业主落实问题……

上述问题是内昆路安梅段审查、立项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影响整个工作进程的两大难题。三省不可能出面协调三省之间的关系,铁道协调也难以奏效。由哪一个省去向国家计委汇报,出于种种顾虑,也难办到。

为此,我们内昆铁路沿线地、市政府向总理建议:请总理指示国家计委领导出面,召集一部三省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解决有关问题。

内昆铁路是川滇黔三省的资源开发路,也是沿线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路、致富路和幸福路。由于内昆线是经四川盆地爬升至云贵高原的山区铁路,其地形地质复杂、工程艰巨、造价较高,在建设资金筹措和以后运营初期将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在内昆路建设上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一、云贵川三省出资的建设资金仍按10亿元承担。

二、建议增加国外低息贷款用量。

三、建议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部分给予适当延长还款期和降低利息的优惠。

我们热切盼望内昆铁路能够在今年开工并建设。

请总理放心,一旦国家决策内昆铁路开工建设,我们沿线地方政府将齐心协力,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支持铁路建设,在大西南“建百年奇功、创千秋大业”的壮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至此,内昆铁路建设终于列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朱镕基视察内昆沿线

1995年深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到内昆沿线的昭通地区视察。

1995年10月6日下午。浓雾和毛毛雨如同往常笼罩着偏僻贫穷的宁边村。

村民们觉得今天好像有些不寻常。许多小汽车辗过崎岖和泥泞来到了村里,很少有这么多外地人一起来,于是大家离开了朝夕相伴的火塘,好奇地围到了村中央。

这群外地人下了车,一位官员率先朝围观的村民们走来,脸上充满了慈爱和笑容。

有人向大家介绍,这就是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一个年轻的村民悄悄说他在电视上见过了,不过大家不知道朱镕基为什么要来宁边村,来干什么。

朱镕基用带点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向村民们询问:“大家都是什么民族?”“这里粮食收成怎么样?够不够吃?”等等,让村民们很新奇,觉得他很亲切,很有人情味。

一名大约5岁的小女孩挤在人群中好奇地仰望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朱镕基伸出宽大的手掌握住了她的小手。他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女孩眨眨眼,并不害怕,她对朱镕基说:“我叫小琴琴。”

朱镕基弯下腰把耳朵凑近小女孩:“叫小琴琴吗?”

“是的。”

随后朱镕基直起身,笑了。舒心的笑声在清凉的空气中荡漾。

回族老人马二健坐在低矮漆黑的茅草屋里,围着火塘取暖,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70多年。

朱镕基弯腰低头才得以进入他的屋中。马老人告诉朱镕基自己每年只有100多块钱收入,有600斤主粮收成。但主要是洋芋,只够吃半年,每年都要领用政府的补给,油盐钱只能靠卖鸡蛋换来。

朱镕基向屋子里打量,他看到马二健的家里只有1口破锅和用几块木板支起的床铺。

大家发现,朱镕基从马二健家出来时,脸上没有了微笑,嘴唇紧闭着,嘴角两边的沟纹更深了。

村民杨长才前几日被马踢伤了左腿,到现在还站不起来。

朱镕基挨着他坐到了火塘边的木板上,火塘里火光红红的,塘边上正烤着洋芋。

朱镕基就这样和杨长才一问一答交谈起来:

“早上吃什么?”

“吃洋芋。”

“午饭吃什么?”

“吃洋芋。”

“晚上吃什么?”

“吃洋芋。”

“一天三顿都吃洋芋吗?”

“是的。”

朱镕基的眼睛蓦地湿润了,他在这阴暗的茅草屋里呆了20多分钟。朱镕基一边询问,一边思考,嘴唇紧紧地咬着。

朱镕基弯腰走出这低矮的茅草屋,他和夫人劳安掏出400元钱留给了杨长才,留给了宁边这个贫穷的高原小山村。

小龙洞乡乡长马明亮那天穿上了自己唯一的中山装“陪领导”,尽管衣服有些旧了,却是当时他最好的衣服了。

马明亮在一旁听完朱镕基对杨长才的问话,他觉得很平常,但他却诧异地看见朱镕基眼眶里转动着泪花,在火光照映里闪烁而过。

宁边村公所属当地的“办公机构”,房屋依然破烂不堪。不久前村里有了一笔钱,却先建盖了小学教学楼。

听到消息的老师和学生们在钢筋混凝土新建的教室前拼命向朱镕基挥手和鼓掌。朱镕基向师生们挥手致意后伸出了大拇指:“希望就在这里!”

后来朱镕基和乡村干部们合影留念。随后,朱镕基坐到了启程的车里,就要离开这个小山村了,但他的脚步却怎么也难于踏上面包车。朱镕基打开车窗,他看到窗外是衣衫褴褛的贫困村民,他们都在风雨和浓雾中表情复杂地静静围观,身后是破旧的房屋。

朱镕基鼻翼翕动了一下,大滴大滴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涌出了眼眶……

村民们第一次见到了共和国的总理,他们心里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幕。

随行的中央领导和地方领导都说,西南之所以如此困难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这里97%是山地,而且多为高寒地区,交通极为不便。

他们认为,要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大西南走出封闭的大山,走进现代生活,就要改善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回昭通的路上,朱镕基一言不发。他心里在想:人均收入不足100元,一年收洋芋、包谷还不够一家人吃半年。这样的人家,宁边718户中就有610户,昭通总人口中就有192万。

6日晚,朱镕基和中共云南省委领导以及昭通地区领导人谈话,一直谈到深夜。

第二天8时,朱镕基听取各方面汇报。按计划,10时朱镕基一行将飞赴下一站德宏,汇报会只能开到9时30分。但在9时整,从德宏传来消息:那里正在下大雨,而且雷电交加,预计15时以后才能降落飞机。

汇报会延长了一会,朱镕基一行看了录像片《贫困的昭通》,听取了地委、行署的汇报。

杨传江专员汇报说:

昭通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成为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求复工建设内昆铁路。

朱镕基一边听,一边在地图上查看着内昆铁路的地理位置和线路走向,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最后朱镕基说:“昨天看了一些贫困的家庭,大家都感到非常难过,非常同情。当时的心情就好像是身上带有多少钱,都想全部掏出来,给这些贫困的兄弟。但这是感情不是改革扶贫,扶贫要靠中央的政策。”

朱镕基把扶贫归纳为4句话: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各方支持,共同富裕。

朱镕基稍一停顿,他又说:

昭通的困难在什么地方?关键是交通不便,97%的山区交通不便,而且是高寒地带。因此,中央和地方要共同来解决,逐步解决昭通地区的交通问题。路不通,昭通就无法富裕起来。因此,我赞成刚才所讲的恢复内昆铁路的建设,赶快修通这条铁路。南昆铁路明年是高潮,后年可以建成,就可以把这支队伍调上去建设内昆线,在1999年底把内昆线建成通车。请陈同海同志回去和铁道部商量做好这个可行性研究。

朱镕基离开昭通后,仍牵挂着内昆铁路这条扶贫线。11月15日,他来到广西百色,在南昆铁路建设汇报会上,发表了“铁路建设要雪中送炭”的讲话。他说:

建设铁路要多考虑雪中送炭,不要急于锦上添花。最近我到云南昭通地区去看了一下,人均年收入只有260多元,最穷的只有100多元钱,真是苦,看了以后,我们都掉了眼泪。在那里我跟计委等有关部门商量,大家同意恢复内昆铁路的建设。这路一通,云南就有两条出省的通道,昭通地区的贫困才能够解决,这叫雪中送炭。

朱镕基强调说:

修几条战略性的铁路,来解决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的问题,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一个投资方向、战略方向的问题。为了巩固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现在做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子孙后代都会记住的,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留下的丰碑。

1996年5月4日,朱镕基再次吐露他的心声:

我目前主要抓4条铁路的建设,一是南昆,二是株六,三是内昆,四是南疆。

1998年2月6日,铁道部向国家计委上报《1998-2002年铁路建设计划建议》。

2月7日,朱镕基在铁道部专报上专门写上“内昆线”,提醒铁道部重点安排,并指示道:

规模似可,关键在今年要抓紧。

1998年3月8日,昭通地区行署在《信息专报》上报送了《昭通行署贯彻落实朱副总理视察昭通时所作指示的情况》,朱镕基看完后,他在《信息专报》上批示:

告昭通地区负责同志,我已看到简报,希共同努力,为昭通脱贫而奋斗。

3月17日至20日,就在朱镕基批示37天后,国家开发银行党组书记、副行长屠由瑞,与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率开发行和铁道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29人,到云南、贵州、四川省现场调查,对内昆线的线路走向、等级、技术标准、资金配置、组织领导、实施步骤等进行现场定案。

3月28日,铁道部召开加快铁路建设动员大会,作出的新部署是:

决战西南,强攻煤运,建设高速,扩展路网,突破7万。内昆铁路是“决战西南”的首战目标,并列为五年计划11项重点工程之一。

成立内昆线工程指挥部

1998年5月8日,铁道部内昆铁路指挥部在昆明举行了简朴的挂牌仪式。

云南省副省长牛绍尧亲自为指挥部揭牌,并宣布内昆铁路大会战即将打响。

指挥部有人写了一副对联,表达他们坚决要把内昆铁路修建成功的志愿:

决战西南再展筑路者风采,

建设内昆造福云贵川人民。

早在1998年3月下旬,铁道部召开“加快铁路建设动员大会”,作出“决战西南”的部署,将修建内昆铁路作为决战西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30日,铁道部决定成立内昆铁路指挥部。

紧接着,铁道部下达了领导成员任职令,并确定了“4月组建班子,5月完成招投标,6月重点开工”的近期工作目标。

4月7日至13日,指挥部全体领导成员率有关技术人员与铁二院总体设计负责人一道,进行了全线施工调查,决定了“一站”、“一场”、“四桥”、“五隧”为第一批开工工点。

4月到5月,先后向云南、四川、贵州省人民政府领导汇报了铁道部加快内昆铁路建设的部署。

此前调查时,还同六盘水市、毕节地区、昭通地区、宜宾市进行了商谈,得到地、市、县领导的支持。与铁二院多次会商,确保6月开工设计文件的及时供应。

4月、5月,铁道部指挥部先后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成都铁路局3个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总承包协议,并组织了招投标工作。

5月6日,监理人员进点。决定建设指导思想是:

总体设计、固本简末、逐步完善、加快建设,在总工期内修建一条高质量的山区铁路。

铁道部内昆指挥部提出全线施工组织的总体部署是:

南北齐进,全线展开;突击越岭,猛攻重难;站前站后,统筹安排;奋战4年,全线建成。

同时,铁道部内昆指挥部还提出了质量目标: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项目管理,增强质量意识,狠抓质量通病,建设精品工程,争创全线优质。

铁道部内昆指挥部提出内昆铁路工程特点为:

桥隧密,桥墩高,限坡大,地势险,地质差,气候恶。

铁道部内昆指挥部还及时制定了1998年的工作目标:

6月重点开工,年内全线展开,首批工程创优,完成投资10亿。

铁道部内昆指挥部为了加强内昆铁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还成立了内昆铁路领导小组,组长由铁道部派出,副组长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派出,由铁道部计划司、建设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四川、云南、贵州有关厅、局、铁道部内昆指挥部、成都铁路局共14个单位组成。

6月12日8时30分,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内昆铁路工程指挥部挂牌仪式在宜宾金沙江宾馆举行。

中铁总公司总经理秦家铭和宜宾市委书记高万权为内昆铁路工程指挥部揭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