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这里所谓的“子曰”中的“子”即孔子,“子曰”即“孔子曰”或“仲尼曰”。“‘子曰’类文献”即包括《论语》在内的先秦两汉等记载孔子言论的文献。古代文献中的“子”并非都是“孔子”,这里所说的“子曰”专指以孔子名义所说的话。这些话的存在形态多样,有“子曰”、“孔子曰”、“仲尼 曰”等。本书把这些话统称为“‘子曰’类文献”。综观古代典籍中的“子曰”类文献,相比较而言有价值的主要集中在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现有的孔子资料汇编基本上也以此时间为下限。

把“子曰”文献合起来作为一个类别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谈论孔子思想的时候,或者引用《论语》来说明,或者使用《春秋》等来说明,或者引用《孔子家语》中的材料。因为使用的材料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自然千差万别。其中《论语》中的“子曰”使用率和认可率高,被认为是孔子的思想言论。但《论语》对孔子言行记载相对简单,加上历史上的注解较多,单纯从《论语》文本自身的资料出发有的时候很难确定孔子言论的具体内涵。《论语》中的“子曰”往往缺乏相关背景或情景的说明,而其他文献中的“子曰”往往和《论语》有互补性,这使得合起来进行研究显得很必要。

“‘子曰’类文献”有很高的哲学价值,从丰富和发展中国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如下三点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其一,有助于比较全面系统地勾勒孔子的哲学思想。其二,有助于全面研究孔子弟子的哲学思想,勾勒早期儒学的哲学全貌,勾勒早期儒家哲学思想发展线索和脉络。其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先秦儒家和其他相关各家的关系问题,从一个宏观的思想平台上把握先秦哲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四,有助于回答秦汉尤其是先秦主流文化及其流变的相关问题,总结主流文化建设的经验。中国哲学史的每一次创新,总是和对不同经典的关注和挖掘有关。有理由相信,对“‘子曰’类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引申出大量的学术话题和现实话题,从而提供先秦两汉哲学史研究创新的动力。

本书以《论语》为参照系考察了儒家经书中的“子曰”,其中包括《左传》和通行本《易传》中的“子曰”。《礼记》中的“子曰”内容丰富,并且非常复杂,本书选取《礼记·仲尼燕居》等篇章为例分析了其中的思想和《论语》相关思想之间的关系。诸子文献中有大量的“子曰”文献,本书以《庄子》、《孟子》、《韩非子》等文献中的“子曰”为例进行了阐发。

“子曰”类文献有较强的理论张力,因为这些文献出现在不同时代的文本中,出现在不同学派的文献中,加上有真有假,其中包含很多的矛盾和不合。其中包含学派的矛盾,时代的矛盾,真假的矛盾。这些因素导致了“子曰”类文献有丰富的理论取向。本书选取几个角度对这种矛盾进行了阐发,主要是:仁爱原则与功利原则、出世与入世、君子道和统纪的张力。

诸多的“子曰”文献真假难辨,本书以对《论语》为基本参照,从启发与定义、意义世界与事实世界、开放与排他、示范与规范等角度来分析,认为孔子哲学包含多个面向,这些张力包含伪托等因素在内,但也要关注孔子哲学的多角度、多层次性。

本书命名为《“子曰”类文献思想初论》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是文献范围不完全,还有很多文献没有纳入其中。关于《论语》,我有专门的著作问世,即《〈论语〉哲学》一书,该书构成了阅读本书的基础。本书只涉及《礼记》和《庄子》中部分“子曰”,《孔子家语》和《孔丛子》尚未系统纳入,其他“子曰”文献还有很多。新出土文献就更不用说了。对“子曰”文献相对完整的研究需要很多的精力,需要有续集。其二,因为文献的完备性不够,自然还无法把文献包含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本书只是对文献进行分别的探讨。不过这个“初论”还是很必要的,相信当其他文献得到进一步研究时,相关的问题会逐步明朗起来。我对得到一些系统的看法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对这一专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书还有很多的缺陷,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克服。

  1. 周海春:《〈论语〉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