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月星辰

第二章 日月星辰

【主题概述】

日月星辰是人类观察自然界时最直接、最广大的对象,它们在中国文学中的出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尚书》云:“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正因为中国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度,只有掌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目标。因而在古人的宇宙观念和日常生活里,日月星辰既是密切接触的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国家制度的运行,与政治、社会和精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文学从诞生开始就已经注意到日月交替的现象,并且对昼夜之间的巨大变化产生兴趣。太阳、星星、月亮,这些自然物象亘古以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远古人民赋予了它们神秘的色彩,将其与力量、自然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日月被视作有神性的存在,因而成为祭祀与歌颂的对象,《礼记》中就有鲁国作“日月之章”用于郊祀的记载。儒家还以“日月”来形容时光流逝,继而生发出时不我待的感慨。在此后的文学作品里,“日月”与四季的更迭联系在一起,被视为长时间段的代表。与此同时,由于日月象征着宇宙间极广大的事物,因而文学中也经常将其比为宏大宽阔的气势。

日月星辰的运行带来昼夜的改变,在文学世界中的寓意也有与其本质相关的不同呈现。例如,太阳的光辉灿烂使其成为至高无上的自然和人类力量的象征。《说文》云:“日者,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字从口一,象形也。又君象也。”太阳被视作至大至刚的阳气的象征,继而借指皇帝、皇权等;相比之下,月亮则被视为阴性、宁静、温柔的意象。太阳与月亮的相对意义也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早在《易传》中就提道:“阴阳之义配日月。”也就是说,日月既指广义上的岁月,也在各自的意象内涵上存在着对立的意味。与白天相比,黑夜在文学中的意涵更为丰富,诗人的情感与想象得到无限延展。而星辰作为夜空的点缀,则更增添了文学作品中的浪漫情结。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

【文论摘录】

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王半山评欧文云:“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又称老泉文云:“其光芒烂烂,若引星辰而上也;其逸驰奔放,若决江河而下也。”(明·杨慎《升庵诗话》)

第一节 杲杲出日

【中心选文】

一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1],入日[2]。渴,欲得饮[3],饮于河、渭[4];河、渭不足,北饮大泽[5]。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6]

《山海经·海外北经》

【作者/出处简介】

《山海经》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大致成书时间在战国初至汉代初年。经过汉代刘歆父子整理之后,全书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山海经》以山为纲,以海为线,记录了古代地理、历史、民俗、动植物、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还出现在其他先秦两汉的子书里,如《列子·汤问》有相似的记载。

【作品解析】

本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追逐理想的执着精神。与西方的太阳神崇拜不同,中国神话主要关注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夸父逐日的故事描述夸父执着地与太阳追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表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勇敢、力量和气魄的歌颂。从文字中记录的“河”“渭”等地名来看,这则故事记述的是古代北方黄河流域的生活经验。夸父逐日在《山海经》的记录中也存在细节的差异,例如《大荒北经》云:“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虽然对于夸父追逐太阳的细节记述不同,但最终夸父的结局皆是因为口渴而死。这说明夸父逐日的故事虽然存在想象和夸张之处,其记述仍然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夸父为什么要追逐太阳,《山海经》这两处记载均未说明原因,这就给后世神话学研究提供了解释的空间。夸父逐日的举动从本质上来说反映了先民探求自然的好奇精神。《山海经》在描述神话故事时使用简朴的语言、夸张的修辞手法,影响了后世散文和小说的写作风格。

二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7],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8],杀九婴于凶水之上[9],缴大风于青邱之泽[10],上射十日而下杀猰,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11]。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

【作者/出处简介】

见第一章第一节《女娲补天》,对《淮南子》的简介。

【作品解析】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淮南子》《尚书》《楚辞》等书中均有记载,今本《山海经》未见,但古本中有记载。唐代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淮南子》此篇的记述更为具体生动。

文中塑造出后羿这类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形象,反映上古先民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后羿据说是五帝时期的人物,善于射箭,也是另一个神话故事人物嫦娥的丈夫。在描述后羿消灭猛兽的过程时,这则故事使用了排比和铺张的修辞方法。故事既渲染了上古时十日并出、灾难横行的惨状,又凸显了后羿射日的英雄形象。而后羿这个英雄形象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神话原型学曾将后羿射日的故事与古代的祈雨仪式联系在一起,即古代出现干旱时,为了祈雨会通过将巫师扮成旱神,使其在阳光下晒死或烧死来驱除灾殃。太阳为万物生长提供必须的条件,因而中国古代不乏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部族。然而一旦日照时间过长,温度太高,就会给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每当这个时候,能够驱除灾害,降低温度过高带来的损害,就会成为迫切的需求。后羿作为应需求而生的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上古社会对于平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期待。

三 日五色赋[12]

李程

德动天鉴[13],祥开日华。守三光而效祉[14],彰五色而可嘉[15]。验瑞典之所应[16],知淳风之不遐[17]。禀以阳精[18],体乾爻于君位[19],昭夫土德[20]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