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来时,边境的风光真奇异:南飞的大雁往衡阳去也不想停留一下。边地四面传来悲凉的声音,应和着军中的号角声,一时响起。在群山环抱中,长长的烽烟在落日中升腾;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关上了城门。

混浊的酒一杯在手,家乡已相隔千里万里。功勋尚未建立,要想回家也没有办法。在哀怨悠扬的羌笛声中,地上结满了浓霜。大家都睡不着觉,身为将军的我头发也白了,士兵们都在流泪。

注释

①塞下:边境,此指西北边疆。“衡阳”句:今湖南衡阳旧城南,有回雁峰,山似雁之回旋,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②边声连角起:边声,如风号、马嘶一类边地悲凉之声。角,号角。嶂:山峰状如屏障者,也泛指山峰。③燕然未勒:尚未克敌建功。东汉窦宪曾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勒石记功。勒,刻。④羌管:也叫羌笛,出自羌(少数民族)地。

赏析

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西安)。两年前,西夏元昊称帝,连续侵宋。北宋西北边陲长期不加警戒,武备松弛,仓促用兵,屡战屡败。在调范仲淹知延州前不久,西夏军已将延州外围据点一一攻陷,延州成了孤城。范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任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写边城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年老无功、忧患边防而又体恤士卒的复杂心情。原是数首相关的组词,今独存此首。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是总说。作者是苏南人,初到陕北,自然对异域的风光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与感受。次句以大雁急急地向南飞去,毫无停留之意,暗示边地的萧索荒凉,严寒将至;同时也衬托出戍者望归而无计的沮丧心情。提到“衡阳”,固然由于它正处在延州遥远的南面,更因为衡山的回雁峰有与雁飞相关的传说。写过所见,接写所闻,“四面边声连角起”以声音来渲染悲凉气氛,自然地引到戍守之事上来。末了以重色调画出群山之中的“孤城”,令人想见其险峻的地理环境与军事形势。

下阕以抒情为主。过片先写以酒浇愁,家乡遥远,暗中呼应前面的望断南飞雁。然后申明有家归不得的缘由,说出词之要旨:“燕然未勒”,戍边尚未建立功勋。肩负重任的主帅范仲淹清醒地看到形势的严峻,忧心忡忡,也曲折地透露出对北宋朝廷长期忽视边防的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实话实说,倒被后来不知边陲真实情况的欧阳修讥为“穷塞主之词”。其实,会说豪言壮语,表示要建奇功于异域的诗人文士,历来多多,未必都是国家安危系心、真知用兵的补天手。此后再插入一句景语“羌管悠悠霜满地”,极妙;既使地域、季节的特色一时显现,又使前后抒情更蕴藉丰满,不单调干枯。词的收结,非颓丧厌战语,而是忧国情怀与思家心绪的复杂交织。

全词苍凉悲壮,一扫唐五代花间派柔弱绮靡的词风,为后来苏、辛豪放词作了先导,是一首在宋初词坛上独放异彩的佳作。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出生于江苏吴县。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张政治革新,曾在陕西守卫边塞多年,对巩固国防很有贡献。诗、词、文都很出色。词传世很少,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古今传诵。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