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怀古
乡关何处是,古郡傍滹沱1。
燕赵膏腴地,巍巍有城郭2。
汉祖名真定,人文荟萃多3。
北方称雄镇,南越赵王佗4。
子龙忠义将,常山舌不磨5。
三山难见影,九桥不扬波6。
四塔八宝刹,九楼舞婆娑7。
牌坊二十四,金光映嵯峨8。
隆兴隋代始,炎宋大悲阁9。
千手观音像,万众礼佛陀10。
物阜风雨顺,商贾似云萝11。
民安社稷稳,世风尚淳和12。
哪堪战乱苦,飘摇旧山河13。
历尽劫波后,今唱太平歌14。
1.赵王佗:西汉南越国王赵佗,真定人,传说享年106岁。
2.赵云:三国名将,常胜将军,字子龙,真定人。
3.常山舌不磨:常山:指唐玄宗时的常山太守颜杲(gǎo)卿。磨:消失。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骄奢淫逸,对安禄山极尽纵容与宠信,致使安禄山大权在手、重兵在握,遂觊觎(jì yú)大唐锦绣江山。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举范阳之兵造反,陷东都洛阳。颜杲卿,琅邪临沂人,摄常山太守。时从弟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相与起义兵拒贼。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攻常山郡,颜杲卿率军民守城抗贼。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城破。史思明杀吏民万余,血流成河。颜杲卿父子等为贼所执,送于东都。安禄山怒甚,将颜真卿割舌凌迟,杲卿比至气绝,仍大骂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明末清初岭南东莞(guǎn)人张家玉,毁家纾(shū)难,率众抗清。后兵败,身中九箭负重伤,不愿被俘受辱,遂投野塘而死,时年三十三岁。他曾在《自举师不克,与二三同志怏怏不平赋此》诗中写道:“落落南冠且笑歌,肯将壮志竟蹉跎。丈夫不作寻常死,纵死常山舌不磨。”
什么叫忠诚?这就是忠诚!什么叫伟岸?这就是伟岸!什么叫气节?这就是气节!颜杲卿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悲歌;张家玉用灿烂的青春诠释了生命的真谛。伟哉,颜公,与天地齐寿;壮哉,家玉,共日月同辉。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4.古城正定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三山不见”指的是历史上正定曾叫中山、恒山、常山,三个名字中都有山,但正定却没有山。“九桥不流”说的是隆兴寺前面和古府、县文庙大殿前面各有三座石孔桥,但都是旱桥,桥下没水。“九楼四塔八大寺”指的是原城上的四座城门楼、四个角楼和城内的阳和楼;四塔是凌霄塔、华塔、澄灵塔、须弥塔;八大寺指的是隆兴寺、天宁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崇因寺、前寺、后寺。
5.嵯(cuó)峨:形容山高,这里用来形容牌坊高大雄伟。
6.隆兴:隆兴寺。“京南第一古刹”隆兴寺,为全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对该寺进行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幸驻跸(bì),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隆兴寺内仅康熙皇帝所题匾额就达十九处之多。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即造型独特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坐五彩悬塑观音;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设计巧妙,富于变化,做工精细堪称我国一绝的铜铸千佛墩。而其中尤以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最负盛名,隆兴寺又称大佛寺即由此而来。这尊铜铸大佛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高22.28米,铜佛金身修长,比例匀称,铸有42臂,姿势各不相同,神态恬静端庄。这尊室内铜佛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最高大的铜铸佛教造像,直到1914年西藏扎什伦布寺建造了总高26.2米的铜铸弥勒佛像,她才让出了中国最高大铜佛的位置。
7.云萝:形容云集,众多,兴盛。
8.社稷(jì):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要祭社稷,后因以“社稷”代指国家。
9.战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014年孟春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