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走过山间》的随想

《夏季走过山间》的随想

一、关于约翰·缪尔

约翰·缪尔(John Muir,1838—1914),1838年4月21日出生于苏格兰的丹巴(Dunbar)。缪尔在他的自传《我的青少年生活》(The Story of My Boyhood and Youth,1913)中写道:“在苏格兰,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十分喜爱一切带有野性的东西,这种对荒野景物的热爱伴随了我的一生,有增无减。”他从童年开始,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每天阅读《圣经》,最终,他把3/4的《旧约全书》背了下来,而《新约全书》则能百分之百地背诵。1849年他11岁时,随全家移民至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温泉湖,然后迁至波蒂奇(Portage)附近的山核桃山(Hickory Hill)农场,在那里缪尔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他钟情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醉心于与植物动物为友。1860年他22岁时,开始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内的学者只是说他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国内学者的介绍几乎众口一词,说缪尔大学学习成绩优异,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想当然,认为像他这样的优秀人物自然应该学习优异;一方面有可能出于“为贤者讳”的心理。事实上缪尔半工半读,独立支付读书费用,在4年的时间里只读了两年的书。而他“读了两年书,其排名从来没有高出于一年级的学生”。档案记录表明他在班级的地位属于“逾越常规的男生”(irregular gent),其原因是缪尔不循规蹈矩,他的“选课异乎寻常”,属于戛戛独造、与众不同的“另类”。这使人想到,有人艰辛劳瘁,不遑暇时,却是书虫——只知道死啃书本,因此矻矻终日,兀兀穷年,苦不堪言,却所获有限。可是,另外一种所谓“读书种子”,善于独辟蹊径,学习生活有张有弛,每天看似轻松潇洒,却深得读书三昧;他们举重若轻,乐在其中,却能终成大器。我们觉得,缪尔正是后一类特立独行、善于读书的创造性人才。他虽然最终也没能大学毕业,但是他所有的朋友和为他写传记的作家以及史学家都认为,他两年的大学学习已经让他掌握了足够的地质学和植物学的知识,为他日后在漫游中时时进行的地质学和生物学思索以及他后半生的研究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一生的辉煌成就中,次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发明,他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直到现在,在威斯康星州的历史学会所组织的缪尔发明展览所展出的43个展品中,有27项都是他的发明。而且所标的年份大多集中在他还没有离开大学的1863年。他于1866年3月开始在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立斯(indianapolis)的一家生产载客马车部件的工厂当工程师。他在改造机器、改善工艺流程和工人生活等方面做出几项发明,都对工厂贡献良多。这说明他的创造性才能使他不断取得成功。1868年在优胜美地,他设计了水动力的铣刀,专用来切割倒伏于地的树木。他还沿着优胜美地溪建造了一座小木屋,让溪水流经屋中的一角,使他可以听到溪水流动的琮琮声响。他在这一小屋中度过了两年的光阴,1870年才离开。

缪尔于1871年首次提出,峡谷的出现是源于冰川运动。这一观点挑战了当时的主流观点:峡谷源于地震。当时,美国地质学的领军人物路易斯·阿加西(Louis Agassis)认同缪尔的观点,并称赞他是“我所发现的第一位具备充足冰川运动概念的人”。就在当年,缪尔在默塞德峰(Meced Peak)下面发现了一处活跃的高山冰川,这一发现使得他的冰川理论得到证实。

除了地质学的极高造诣之外,缪尔还用了两年的时间考察内华达山区的西翼,研究高达300多英尺,直径为10~15英尺的巨型红杉(giant sequoia)树林的分布和生态。1876年,他把考察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这又为他确立了作为植物学家的地位。

缪尔还以探险家的名义著称于世。1864春天他26岁时,离开学校,前往加拿大,在忽伦湖(Lake Huron)一带的森林和沼泽地徒步旅行,搜集植物。这是他成年后的第一次探险性旅行。1867年9月,他开始了从印第安纳州到佛罗里达州的1600千米的旅行。一路上,他尽量寻找“最荒凉、最多树木、最杳无人迹的路”。缪尔于1879年和1897年两次在阿拉斯加探险旅行。几十年的光阴里,他的游踪遍及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南美的绝大部分国家、非洲的一半以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在亚洲,他到过西伯利亚、海森崴,到过中国的满洲里和香港,还到过朝鲜、日本、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等。

缪尔生前出版了9卷著作,去世后又出版了5卷著作(这14卷著作包括他发表在各类杂志上的300多篇文章)以及两卷书信集。他的“生态作家”的地位正如Rod Miller所说“对美国文化有着永远的影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亨利·梭罗、约翰·缪尔等人的作品是“可以并存于书架上的自然文学典范”。

缪尔对美国文化以及全世界的最大贡献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主义的宣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极大成效!缪尔痛恨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掠夺大自然、破坏森林的行为。1889年6月,他与在美国有着重大影响的《世纪》(Century)副主编约翰逊(R.U.Johnson)一起在优胜美地地区的托鲁姆涅草场露营,他让约翰逊看到了羊群对草地的极大破坏。约翰逊从此在《世纪》上发表缪尔所有主张禁止在内华达高山地区放牧的论文。缪尔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向国会提交议案:模仿黄石国家公园,将优胜美地地区列为国家公园。1890年9月30日,国会根据缪尔在《世纪》上发表的两篇文章通过了这项议案。1892年5月28日,缪尔组建了环保组织“塞拉山友学会”(The Sierra Club),被选为首任会长,并且连任到他逝世为止。缪尔在189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加利福尼亚的山峦》,1901年把他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文章以《我们的国家公园》为题出版了,以后连续6年6次再版,该书的主题就是保护荒野。他的呼吁以及在上述的多卷书中直接或间接表达的观点造成了重大影响。1903年春天,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请求65岁的缪尔带他旅行4天。在优胜美地,他们在帐篷中度过了促膝长谈的一个夜晚。他对缪尔说:“我们建设自己的国家,不是为了一时,而是为了长远。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极大的繁荣,同时要考虑到这种繁荣是否建立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以保证未来的更大成功。”正是由于得到了总统等人的支持,在缪尔生前就由国会立法,圈起了6个国家公园,使得这些地方保有原始生态,制止了垄断集团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美国人亲切地称缪尔为“我们的国家公园之父”;一致认为他是美国“最著名的、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保护倡导者”。事实上,他也是全世界环境保护的先驱。

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期,美国的精英人物都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同一环保阵营有两个派别,一个是以缪尔的朋友——先后担任国家林业调查委员会主任和国家林业长的平肖(Gifford Pinchot)所代表的节约(Conservation)派,另一个就是以缪尔为代表的保留(Preservation)派。节约派尊崇的是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c)的环保伦理,认为“万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能帮助人们改造自然;主张对自然资源进行“明智的利用和科学的管理”,森林收归国有不只是为了保护它们,而是让它们得到合理的开发。概而言之,他们是资源保护主义者。而缪尔的保留派信奉的是超越功利的生态中心主义的(eco-centric)环保伦理观点。他们认为,万物“和我们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没有人,世界将是不完全的;没有栖息在我们自负的眼睛看不到的和认识范围之外的那些微小的动物,世界也是不完全的”。他们坚持“地球第一”(Earth First)的主张,认为“大自然的系统具有独立于人类功用之上的内在价值”。概而言之,他们是自然保护主义者。请思索:我们现在的口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保护所有物种!拯救濒危物种!”不都是脱胎于缪尔的这些超前的观点吗!缪尔的保留派还主张让人们到国家公园这类地方,去认识大自然的美学价值。而这正是与工业等有着同等重要性和经济价值的旅游业思想的滥觞!可是,19世纪末叶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自然资源满足发展的需要是居于首位的硬道理。所以缪尔的思想在当时还很难成为主流思想。可是100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缪尔思想的超前和超卓。据2003年的统计,到这一年为止,缪尔创建的“塞拉山友学会”已经有65个支部,365个地方组织,130万会员,是一个对政府政策有着最大影响的草根环保组织。仅以一例说明这一学会影响的卓著。上世纪60年代,为了防止建造大坝,使大峡谷的一部分被淹没,该组织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用整页图文并茂的广告抗议国家开发局意欲建造两个大型水坝的政府行为,导致全国的抗议信如雪片般地递交国会,最后阻止了大坝的兴建。上世纪50年代,我们国人把麻雀当成四害之一,敲锣打鼓,使之不能停落,让数以万计的麻雀在飞行中累死;想一想我们为了贯彻“以粮为纲”,几十年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大量减少;毁林造田,造成森林的破坏,甚至还有什么“围海造田”“围滩造田”……上周我读过一篇《绿色的悲怆:大炼钢铁武宣毁绝千里原始森林纪实》,讲的是在大炼钢铁的狂热中,广西柳州武宣地区千里原始森林被毁的经过;还读过一篇报道,该报道说:“云南生态环境的忧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件,全球最大造纸企业即印尼的金光纸业集团(APP)大规模进入云南;第二件,云南澜沧江、怒江、红河等大大小小河流上大规模的极其盲目的破坏性水电开发热潮。”我们甚至至今还在使用耗费森林资源的一次性木筷。反思和面对这一切,我们真是愧对100多年前缪尔的这些真知灼见。

为纪念缪尔,美国人和苏格兰人在20多个地方以他的姓名命名。例如美国人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州、田纳西州和威斯康星州的3条山路命名为“缪尔小径”,在阿拉斯加州有缪尔冰川,在威斯康星州有约翰·缪尔公园,在华盛顿州的润涅山国家公园有缪尔营地;在加州有缪尔海滩、缪尔树林国家纪念碑、缪尔山、缪尔杉树林、缪尔莽原、约翰·缪尔学院、约翰·缪尔医疗中心,还有挨着沙斯塔山(Shasta)的缪尔峰;在加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有4所约翰·缪尔小学;在加州和威斯康星州有4所约翰·缪尔中学,还有一颗小行星命名为128523 Johnmuir。苏格兰的缪尔家乡丹巴有约翰·缪尔国家公园、东洛锡安(East Lothian)有约翰·缪尔路,在爱丁堡的赫里奥-瓦特(Heriot-Whatt)大学有缪尔生命科学学院大楼。

1964年,美国发行了约翰·缪尔纪念邮票;2005年发行的加州25美分纪念币上刻着加州神鹫、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面的半穹隆丘(Half Dome)以及约翰·缪尔的形象。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环保百合花奖章的背面,刻有缪尔的一段名言。2006年12月6日,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及其夫人玛丽亚·施莱佛将约翰·缪尔请入位于加州历史、妇女、艺术博物馆的加州名人堂(California Hall of Fame)。直到今年,即2010年4月9日,即不到1个月前,苏格兰政府和塞拉山友学会还为庆祝“苏格兰的光荣儿子暨塞拉山友学会创建者约翰·缪尔光辉一生和遗产”联合举行一次植树的特殊庆典。

二、关于本书《夏季走过山间》

1868年3月,缪尔到达三藩市。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他前往优胜美地的一周旅行。这次旅行使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地区。1869年6月,曾经雇用过缪尔几周的牧场主德莱尼(P.Delaney)再次雇用缪尔。在随后这一年夏天的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直跟羊群在优胜美地区域活动。我们翻译的这本书就是他这3个月的山中日记,这本日记到了43年后的1911年6月才正式出版。我想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谈一下本书的特点。

1.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激情

正如上文所述,缪尔是最早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当代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人类沙文主义)的学者,他认为,人类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他说:“岩石、山峦、溪流、植物、湖泊、草坪、森林、花园、鸟雀、野兽和昆虫似乎都在召唤我们,邀请我们到它们中间去,去学习它们的历史和相互的关系。”(0901日记,下面的援引均省略“日记”二字)这本书处处表现了缪尔对大自然中万物的热爱。例如“森林,还有湖泊、草地和快活歌唱的溪流也似乎非常熟稔,似乎亲密无间。我愿意永远生活在它们之间。在这里,只要有面包和水,我就能心满意足了。即使不允许我漫游或者攀登,而是将我绑在哪片草坪或者树丛间的树桩或者树枝上,我也能永远感到满足。每天沐浴在这样的美景下,观看群山变幻无穷的表情,欣赏低地人永远梦想不到的闪烁星斗,体味四季的轮回变换,倾听水、风和鸟儿的歌声,那陶然之乐是无涯无际的。”(0820)对自然美的感性体认和浓浓的爱意能达到如此程度是十分感人的。此外,他对水滴(0719)、对瀑布(0804)、对各类松树(0727)、对蜥蜴(0613)、对松鼠和林鼠(0701)、对蚂蚱(0721)、对鹿(0722)、对花栗鼠(0731)、对高山鹌鹑等鸟(0801)近距离的描述也表现他对大自然的激赏、赞叹,对维护自然生态重要性的理性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他细腻的感觉和他精致的笔触。

2.杰出的批判精神

缪尔对人给大自然造成的损害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他说人是熊的“险诈兄弟”(0721);他认为放牧给草地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他把羊叫作“长蹄子的蝗虫”(0616)和“长着羊毛的蝗虫”(0618;0710);他直接批评淘金热给土地造成伤害(0616)。有时候他在描述动物时会像挥舞钩连枪似的,顺便钩上人类的劣根性:“狮子、豹子、狼、土狼和美洲狮因饥饿所迫也会吃人。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也许在陆地动物中,老虎可以说是唯一的一种吃人的动物,当然,我们没把人类自己也计算进去。”(0814)这种对人的批判是何等的入木三分!缪尔的笔尖蘸着对自然万物的无尽的爱,但是有时候他会借着描述动物的机会间接地批判人类。例如他描写山中的小黑蚁,说“它们那弯曲的像冰勾(ice-hooks)一样的颚占据了身体的大部分,为这些武器派上用场似乎是它们生存的主要目标和乐趣。……我不能理解它们凶残的勇气有什么必要,似乎毫无道理可说。……它们却是无时无刻不在战斗,在任何能找到下口的地方撕咬。”这与我们人类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斗争”心理何其相似乃尔!缪尔继续评论:“当我思忖着这样凶残的生物能够分布得如此广泛,壁垒如此森严牢固之时,我认识到,要想把世界置于全面的和平和友爱的规则之下,我们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0613)这种批判的矛头是十分尖锐的。一天,有一群羊走失了,找到他们的时候,缪尔写道:“我们来到那怯生生挤作一团的沉默羔羊身边。很明显,它们在这个地方待了整整一夜加上整整一个上午,不敢出去觅食。就像我们知道的某些人一样,它们虽然逃离了管束,却又害怕获得的自由,不知道该拿自由怎么办,所以似乎很高兴地回到原来熟悉的牢笼中去。”(0617)这种对普世价值的直接评论说明缪尔不是浑浑噩噩或者良知匮乏的精神聋瞽。他是对正义人类普世价值的热情歌者!

3.渊博知识和科学精神

“云占了整个天空的百分之……”,缪尔常常用这样的方式记录每天天空的云量,让人有一种感觉:他是在写科学报告。他每到一处都要估算山峦的高度、溪流和瀑布的长度和流动速度,丈量各种树和花的高度和直径,甚至一一统计某种花所开的总数。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如下的记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发现了另外一棵华美的金杯橡树(goldcup oak),直径有6英尺;另外,我还发现了一棵道格拉斯云杉(Douglas spruce),直径有7英尺,同时还有一株蔓百合(strppholirion),枝茎身长8英尺,开了60朵玫瑰色的花。”(0615)。他如数家珍地记录和描述百种以上的花卉、几十种不同的树种以及各种林中动物和鸟雀。上文谈到过,他于1871年首次提出的峡谷的出现是源于冰川运动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也有不少具体而微的描述:“湖泊和草场,位于古老冰川流经航道的最陡峭部分的底部;在那里,冰川当年对大地挖凿铲轧得最为严重。……圆顶丘、山脊和横岭的形状也显示了冰川所带来的影响……冰川在或覆盖似的扫荡,或流经,或向下铲磨时产生的最大压力和气势,造成了它们现在的形貌;它们得以幸存,要么是抵抗力最强大,要么就是位于最有优势的地理环境下。”(0901)这样的学术论断充分表现了缪尔作为优秀地质学家的学术自信。

4.高超的文学才能

缪尔的文笔有时候十分幽默,例如“特别是他的裤子,由于油脂和树脂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变得格外地有黏着力,所以松针、树皮的薄片和纤维、头发、云母片、石英石和角闪石的微粒等,羽毛、种翅、蛾子和蝴蝶的翅膀、无数昆虫的腿或者触须,甚至整个的昆虫,如小甲虫、蛾子和蚊子,花瓣、花粉的粉尘,简直可以说,这整个地区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质的小块都黏附在他的裤子上,并且非常牢固地嵌在里面。尽管他远不是什么博物学家,可是他收集了所有东西的残缺标本,变得很富有,这是他所不知道的。而且,由于空气纯净,标本又都压在松脂的含有沥青的‘温床’中,所以其保鲜都还过得去。人类是一个小宇宙,起码我们的牧羊人,或者说他的裤子标明了这一事实。他这套珍贵的工作服从没脱下来过,没人知道这裤子他穿了多少年头了,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裤子的厚度和同心圆的结构猜出一二。这裤子没有越穿越薄,反而越来越厚,其逐渐堆积的层理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可是不小的噢。”其文笔的诙谐和风趣难道不让人拍案称奇?

有时候缪尔会夹叙夹议,“现在,我们身处群山之中,群山也融入我们的体内,点燃我们的热情,拨动我们的每一根神经,填满我们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我们这血肉之躯对于身边的美似乎像玻璃一样透明,仿佛真真切切地成为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空气、树木、溪流和岩石一起在太阳的光波中震颤。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既非老态龙钟,也非青春年少,身体既非罹病,也非康健,一切都进入地老天荒的永恒之中!就在这个时刻,我同大地和蓝天一样,没有食物或者呼吸那样的肉身需求。这是多么神秘的突变啊!如此幡然,如此彻底!过往的形骸物欲之累在记忆中已经恍惚,依稀只是作为立身阅世的凭依。此时在生命的卓异新境中,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如此地历久弥新!”(0606)这段融记叙、描写和议论于一身的文字间流露出他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文笔。至于他几乎无处不用的隐喻尤其表现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出机杼的诗人情怀!

5.诚挚的宗教热情

大科学家牛顿说:“上帝的《圣经》是最崇高的哲学。我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实多过任何淑世的史书”。大政治家杰弗逊说:“我曾屡次说,且要继续说,精读《圣经》可以造就更好的公民、更好的父亲、更好的丈夫。”在这里,我们不是作《圣经》和基督教的宣传,只是想说,我们可以不信基督教,不信别的宗教,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如上的真诚信仰。人类一切伟大的信念都来自于信仰,一个信仰真空的国度必然是腐败充斥!必然是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的破坏!上文讲到,缪尔自幼接受了严格的宗教训练,他对上帝的信仰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热情。例如“在它的光照下,万物都似乎同样神圣,仿佛打开了千百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上帝”(0623);“这是收获颇丰的一天,没有刻意的预计就开始了,又结束了。尘寰中的永恒,仁慈的上帝送给我的一份礼物”(0721);“念及这一点,不由感慨生命的如斯短暂。不过,没有关系。在这样神圣的天国荣耀中哪怕停驻一天,那么生活、辛劳和挨饿也都是值得的”(0804)。而下面的评论尤其令人深思:“这些山丘和树林是上帝的第一圣殿。越是砍倒树木建成各类大小教堂,上帝本身似乎离得越远,身影越是模糊。用石头做的教堂也是一样的后果。”(0724)缪尔在这里把大自然当作“上帝的第一圣殿”,把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同上帝的旨意合而为一!而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本身的这一思想正是19世纪斯宾诺莎泛神论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不信上帝,可以不信斯宾诺莎,但是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也是国粹的题中应有之意,“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及“天之道,利而不害”是从正面阐述“敬天”的道理;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都是强调要尊崇自然之道,不要一味地追求“人定胜天”,一味地“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一味地“向大自然进军,向大自然索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重要的是不要“口惠而实不至”,要超越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在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方面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中,作一丝不苟的努力。在这个领域,约翰·缪尔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刘英凯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