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夏秋冬,四季而已。如果简单地这样看,也就没有了春的温馨、夏的狂热、秋的收获和冬的冷峻。我说的是一种感觉,是那文人纤细敏感的神经,不断跳动的结果。

正因为文人赋予了春夏秋冬、风雨落花更加丰富的内涵,才使得诗作具有了把玩的价值,像文物一样,具有超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文化的价值。

这首著名的唐诗就是用人们最为熟悉的春、鸟、夜、风雨、花,编织了一幅冷暖画卷,让温馨和寂寥同时跃然纸上,让读者各取所需,增加了诗作的创意空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什么人能有这样的生活和心态?闲人?仙人?总归是有闲心体悟春花雪月的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虽然孟浩然是隐居之人,想来也应衣食无忧,不然怎会这样超脱,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考虑生计问题呢!不过,开车有开宝马的,也有开夏利的,衣食的无忧并不代表富贵,富贵的忙着腐朽,没有咬文嚼字的功夫。

除了物质的无忧,我想,要有前两句诗的心态,可能还得说到修养。该放下的要放下,失眠往往是因为有不该背负的负担。欲念多而得不到实现,往往就沦落到下两句诗的下场。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很冷,夹杂着风雨,和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白天,夜是让人恐惧的,因为没有光明。人生要是没有了光明,剩下的应该只有寂寥。加之风雨这外在的不利雪上加霜,那可怜的花呀,等不到结果,就无奈地落了下来。多惨!

人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每天都是前两句诗的感觉,欣赏生活的美好。另一种是消极的,每天都是后两句诗的寂寥,感慨生活的无奈。

不知道为什么,读这首诗我就会想起三顾茅庐时的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那时的诸葛亮正应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境界,无欲则刚。可惜到后来,纵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因夜来风雨,不得不发出花落知多少的感叹。

我不得不提的是,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书名用了诗的最后一句。那时这几个字给我的感知就是无奈的悲伤。从三毛的作品中我读到爱情的甜蜜浪漫,也尝到失去爱人的心酸苦涩,但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我的爱情观,我从此知道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爱情,值得一生追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