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临川小子登台,亮瞎你的眼

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历1055年2月27日)晚上十时左右,晏殊撒手人寰,走完了六十五年的辉煌人生路。

看到文坛大咖晏同叔的微信公众号销号,四海震惊,九州哀悼,很多公众场所下半旗致哀。晏殊门生、文坛泰斗欧阳修得知噩耗后,悲痛不已,挥笔写下了三首诗,题为《晏元献公挽辞三首》。其中一首写道:“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一时闻望朝廷重,余事文章海外传。”

纵观晏殊的仕宦之路,虽略有波澜,起起落落,但整体较为平稳,一生经历了少年成名、青年得志、中年显达、晚年遭贬几个阶段,最终仍然获得宋仁宗的厚爱。与北宋多数大臣的沉浮不定相比,欧阳修以“富贵优游五十年”概括晏殊五十年的宦海生涯总体恰如其分。而后人也给晏殊贴了不少标签,譬如“太平宰相”、“富贵宰相”、“宰相词人”等等。

话说回来,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很多人看到了晏殊“富贵优游”一面,却不想一想一个来自乡间的草根少年凭什么位极人臣?光环背后的辛酸和汗水他们看到了吗?

一 临川小子登台,亮瞎你的眼

神童从天而降,抢尽了风头,临川再次为天下士子所瞩目。

此前,王羲之、谢灵运、颜真卿、戴叔伦、冯延巳等文化大咖,曾先后在这块山明水秀的土地上担任父母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有几人了解神童背后的艰辛呢?

而当晏殊顺利进入秘阁,师承一代名儒陈彭年时,我们知道,一条金光大道已然伸展到晏殊的脚下。

1.这个小孩不简单

什么叫神童?天赋异禀,迥越超伦。说直白一点,就是年龄小本事大。放眼历史,中国是一个盛产“神童”的国度。从项橐、甘罗算起,曹冲、孔融、元嘉、王勃、杨炯、刘晏……英才辈出,俊采星驰。

在晓春看来,其中最令人佩服的是王勃。理由嘛,不必在此赘述,上百度百科搜“王勃”词条,再多读几遍《滕王阁序》,你就会同意我的说法了。有专家统计,773字的《滕王阁序》使用典故46处,使用成语40个,其中不少是因为王勃“临幸”才被认可为成语,而华章丽句,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不读《滕王阁序》等于没有读过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

步入北宋,肇始于唐朝的“童子举”得到传承和进一步规范,尤其在宋真宗时期风生水起。

原因很简单,真宗皇帝好这一口。

据《宋会要辑稿》统计,宋太宗朝二十一年“童子举”仅两次,但宋真宗朝二十六年“童子举”达十二次。由此可见,宋真宗赵恒对“神童举”情有独钟。且不说以前的资深“神童”贾黄中、郭忠恕、杨亿、谭孺卿,单单宋真宗亲试的“神童”,就有段祐之、邵焕、重轲、陈炫、张待用等。

稍晚于晏殊的北宋神童汪洙曾写诗述及当时的氛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呵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也太快太神了!是的,就是这么快、这么神!当时的大气候正是如此,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我们再看看当时江西的情况。

唐朝后期,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评论江西说:“江西七郡,列邑数十,土沃人庶,今之奥区,财赋孔殷,国用所系。”

什么意思?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白居易就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加了一句:“银子大大的有,国家财政的靠山。”

而从五代十国时期到北宋,江西战乱比较少,社会发展没有中断,经济实力继续增强,且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终于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地区。

据许怀林先生《江西通史·北宋卷》统计,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80年前后),江西人口为65.9万户,占全国人口的10.79%。但一百年后即元丰三年(1080),江西人口骤然增至172万户,绝对值净增106万户。同时,教育事业兴旺,书院发展迅速,北宋时期见于史志记载的书院即有53所。相应地,登进士第的读书人大幅度增加,北宋一朝,江西考中进士的士子达1729名,平均每县26.6名,说“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并不是自我麻醉的大话。

抚州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仍然按照上文的统计口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抚州(含建昌军)人口约8万户,到元丰三年则增至27万户,增速超过江西其他地区。而北宋时,抚州(含建昌军)考中进士的读书人达391人,占江西的22.6%,远远超出其人口在江西的占比。

尤为重要的是,此前,王羲之、谢灵运等文化名人给抚州播撒下了生命力强大的文化种子,成为临川文化之肇始。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所写“光照临川之笔”指的正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这些文化大咖对抚州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临川文化得以快速发展。

据虞文霞、王河《宋代江西文化史》统计,“两宋时期江西有进士5442名,其中临川文化区域就有1180名”。

有人要质疑了,“临川文化区域”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把大半个江西都包进去吧?

当然不是打糊涂牌的意思。现在,抚州市的辖区达九县二区,包括北宋时的抚州及建昌军(治所在今江西抚州市南城县),“临川文化区域”指的正是这九县二区。其中南城县两宋时期有进士437名,临川区为395名,分别列江西省第一、第二位。

而另外一个口径更为惊人,抚州(含建昌军)在两宋时期的进士数量为1282名,遥遥领先,居全省第一,且其中文学家的人数多达69人。这正是后世将抚州称为“才子之乡”的原因。

当然,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江西考中进士的学子不多,仅53名。抚州(含建昌军)也不多,名气较大的有乐史和他的儿子乐黄裳、乐黄目、乐黄中,以及陈彭年和曾致尧。

晏殊正是在这么一种大背景下横空出世,登上历史舞台的。这注定成为抚州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至今日,在晏殊的家乡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奇故事。

譬如说他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走路,可就在家人将他视为废物、打算扔掉的关键时刻,他突然开口了,而且舌灿莲花,出口成章。

另一个说法是,晏殊三岁了还不能说话、走路,适逢村里挖了新井(今晏氏古井),自从晏殊喝了新井里的水,就变得伶牙俐齿,健步如飞。

这些说法显然难以让饱读诗书的帅哥美女相信,估计是后人为了突出显示晏殊“天赋异禀”而以讹传讹,甚至刻意编排的桥段。

类似桥段在关于解缙的传奇故事中也能看到。解缙四岁时仍是哑巴一个,且矮小瘦弱,在他父亲将要把他活埋时才打开金口说话。而“千古完人”王阳明的传说也差不多。他出生前,其祖母做了一个奇梦,兆头很好,可他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一个路过的高僧指点说:“好个宁馨儿,可惜道破。”为此,其祖父将他的名字由“王云”改为“王守仁”。自此,王阳明不仅能开口说话,还聪明机灵,博闻强记。

从资料看,晏殊在私塾读书时善于对对子倒是事实。

有一次,私塾先生出上联“圣贤书中求富贵”,小晏殊应声而对“龙虎榜上争魁豪”,赢得一片喝彩。下联对仗工整还在其次,关键是他的格局、气度,非凡夫俗子所能及。

也许有人会说,格局、气度如何是比较主观的事情。好,那晓春另外抄录一首诗让大家感受一下,所谓的格局、气度并非虚无缥缈。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怎么样,感受到诗中的霸气和杀气了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晏氏宗谱》记载的晏殊第一首诗:

白塔青松古道栖,塔高松矮不能齐。

时人莫讶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

这首诗本身未必好到什么程度,但如果出自一个牙牙学语的五岁孩童之手,就相当难得了,至少让人感受到他的远大志向。你想想,农村这个年龄是不是还有一些孩子正站在妈妈的胸前啃乳头呢?

当然,《宋史·晏殊传》和欧阳修《晏公神道碑铭》等多数史料记载,晏殊七岁时善于写文章,被誉为神童,而不是五岁。

可惜的是,因时间久远,晏殊诗文大多散佚,“举神童”之前的文字更是稀少。

《晏氏宗谱》记载了他七岁时写的一首“吟松”诗:

矮矮青松倚曲栏,标姿无奈雪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擎天仰面难。

此诗与上面那首诗取意相似,也有可能是小晏殊五岁时已声名远播,七岁时县令听说他是小神童,善于写诗,故意再次以“吟松”为题,小晏殊随机应变,化用前诗。

不管真实原因如何,至少《宋史·晏殊传》中“七岁善为文”的说法没有争议。

在晏殊故里,时至今日,仍流传着他七岁时如何解救一个遭遇家暴的女子的故事。

一天,小晏殊走出书斋,来到二仙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女人哭声。

怎么回事?

小晏殊站在桥头,竖起耳朵仔细听。

哭声来自桥边一幢飞檐高耸的大宅子。

小晏殊走进宅院一看,只见一个相貌堂堂、身穿长袍的男人正手持马鞭抽打一个年轻女人。看起来,他们是一对夫妻。

听到女人哭得可怜,小晏殊来不及多想,上前阻止:“叔叔,别打了。”

男子停手,回头一看,呵斥道:“傻小子胆敢干我家政?”

耶!是个读书人嘛,那就好办,我给你来个以文会友。

小晏殊朗声答道:“好大叔岂可挞汝贤妻!”

男子听到小晏殊出口不凡,一惊,又说:“大人事小孩休管。”

小晏殊上前一步,理直气壮地说:“皇帝错子民可规。”

男子见小晏殊有礼有节,对仗工整,心中有了几分怜爱之情,又想看看这小孩到底有多大能耐,便加大了难度,问:“妇人家岂容与我争长论短?”

小晏殊见男子语气和缓,拱手施礼:“男子汉理宜同他辨是明非。”

男子见晏殊小小年纪,才思敏捷,很是佩服,便把自己搞家暴的原因说给晏殊听。

原来,男子也是一个读书人,本来夫妻恩爱。最近,他的妻子闹着要读书,甚至要外出会亲访友,游山赏景。这可挑战了这个男子的底线,一顿争吵之后,顾不得读书人的身份,抛开斯文,将妻子一顿胖揍。

小晏殊劝道:“叔叔,不论男女,读书怎么有错?访亲朋、观花草也在情理之中。那武则天也是美眉一枚,做皇帝不比男人差,婶婶这点追求,咋就过分了?何况你还是孔门弟子读书人,应该通情达理才对啊。”

男子惭愧地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我白读这么多书了。你真是神童!”

这个故事传开后,抚州城里没几个人不知道晏殊的大名了。

单单有天赋其实远远不够,王安石笔下的抚州金溪才子方仲永也是神童,可后来“泯然众人矣”。王安石为此分析原因说,即使天纵之才,没有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也会变回凡夫俗子。

晏殊就是晏殊,不是方仲永,吉人自有天相。他的求学之路丝毫没有走偏,日日早起晚睡,刻刻笔管在握。

到十三岁时,晏殊同学已然胸藏万卷诗书,口吐莲花字字珠玑。晚秋一日,天高气爽,抚州一伙文人在崇因寺雅集。

此时的崇因寺,枫叶似火,秋菊如金,林茂竹深,远处江面波光粼粼,恰巧前几天一场大雨,苔径上堆积了厚厚一层红叶,极富诗情画意。

文人在一起,当然要显摆显摆吟诗诵词。

第一个吟诗的是抚州市诗词协会吕副主席。

朗诵完毕,李副主席带头鼓掌:好诗好诗,真是我们大宋的李太白、杜子美!

小晏殊涉世不深,还没学会“装”,忍不住“扑哧”一笑。

吕副主席正想谦虚几句,听到晏殊的笑声,顿时一脸通红。

李副主席喝道:晏殊,你笑啥呢?我说错了吗?吕副主席的诗写得不好吗?

小晏殊无处可躲,上前一步,实话实说:“吕副主席年高德劭,可惜这首诗写得一般般,发挥得不好,才情贫乏,对仗不工。”

文人雅集无非图个热闹,你吹我,我捧你,一团和气。小晏殊此话一出,大伙儿当即被雷到了,无语!

好大一会儿,李副主席才恶狠狠地反击:“你晏同叔几斤几两,敢这样批评我们德高望重的吕副主席?”

旁边一位诗人起哄说:“人家是神童,想C位出道的!”

晏殊同学镇定自若:“我只是讲了一句实话。”

诗词协会主席老章为人宽厚,见气氛紧张,上前解围:“晏同叔七岁能诗,想必是有好诗的,拿出来分享吧。”

晏殊沉吟片刻,说:“本来还轮不到我这个晚辈,既然章主席发话,我献丑了。请各位指教。”

老章微微一笑:“好!”

晏殊先吟出两句:“萧寺林峦近水村,卓然幽境画难分。”

“很一般,平庸!”李副主席奚落道。

晏殊不为所动,继续吟诵:“卷帘山色眼前有,入夜涛声枕上闻。”

大家默不作声,这两句写得不错嘛。

晏殊接着又用抚州方言说:“苔径雨余堆落叶,石楼风斜入闲云。”

章主席听罢,叫道:“好诗,好诗!最后两句怎么说?”

晏殊不急不缓:“更期他日重游处,白马红缨顿贵群。”

听罢晏殊的诗,几个人纷纷称赞:“不愧是神童,有志不在年高!”

章主席问吕副主席:“你觉得怎么样?”

吕副主席点点头:“这首诗的确写得不错,只是怎么证明一定是晏殊写的呢?我们昨天就知道要来崇因寺,假如他请高人代笔,当然会很好哦。”

章主席摇摇头:“这怎么可能呢?不过,你的怀疑也有道理,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要么,晏殊,你再来一首?”

晏殊自信地说:“好,既然这样,我依照原韵,再来一首。”

晏殊稍稍思忖,一首新诗倾泻而出:

浮绿微茫水国村,四天垂贤地广分。

玄中鱼语龙还听,梦里钟声鹤不闻。

野日只今稀湛露,大风终古学浮云。

来过车马应无数,只讶红缨是出群。

晏殊话音刚落,众人齐声喝彩:“果然文思敏捷!名不虚传!神童!”

吕副主席也抱拳祝贺:“晏同叔才高八斗,真是当代曹子建、谢灵运,佩服佩服!”

章主席说:“神童,把你这两首诗题写到壁间吧。”

“那怎么行?不能多吃多占啊!我留第一首吧。”晏殊说罢,饱蘸浓墨,笔走龙蛇,题写在寺庙墙壁上。

2.做了大V,就不愁没有美女

咸平五年(1002),宋真宗签署了一道人事任命。

正是这个人的到来,让草根神童晏殊的人生命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人是谁呢?

北宋名臣、大孝子李虚己。

李虚己本来在朝廷担任尚书屯田员外郎,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

按理说,做京官挺好的,悠闲自在,可他偏偏请求外调到南昌。

宋真宗问他:“老李啊,怎么不想见朕了,还想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李虚己说:“皇上,我天天想见您呢,可奶奶年事已高,老爸又身体不好,我想去洪州服侍奶奶,把老爸也接到洪州来,尽享天伦之乐,请皇上一定要成全我啊!”

宋真宗立马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这样啊,好,大孝子!朕成全你。”

就这样,李虚己来到洪州担任通判,实际权力类似于现在的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兼副市长。

李虚己同志不但是一个孝子,还是一个能臣;不但是一个能臣,还是一个诗人。

孝子有什么好的表现?

有一次,李虚己被评为先进管理者,于是写了一首诗,自述他和他的父亲李寅的遭遇,顺带感谢祖母养育教诲之恩。皇帝很高兴,不仅赐给他五品官服,还赐给他祖母五十万钱。后来,皇帝因南郊典礼施恩封赏群臣的母亲和妻子,他又请求把妻子受封的资格转授给祖母。而这次放弃京官不干来南昌,也是为了侍奉祖母和父母。

怎么样?授予一块大孝子的牌匾没问题吧?

我们再看看他是不是一个能臣。

先看他的一段履历吧。为便于大家理解,晓春直接把地名换成现在的地域,把官职换成相当于现在的岗位。

考中进士后,先担任安徽临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接着,被提拔到陕西城固县做县委书记兼县长。然后到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大型国企任职。转完一小圈,又回来任地方官,担任四川遂宁市委书记、市长。主动要求下派到南昌之前,在国家农垦局担任副局长。

可能有读者忍不住要问了,李虚己同志本是遂宁的一把手,怎么左弄右弄搞成副市长了,莫不是犯了错误?

当然不是,相反,是受到朝廷表彰了。

可同样是地级市,咋干成副市长了?这和北宋复杂透顶的官制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北宋地方官制,府比州大,州又有州格之别,依序排列为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刺史州,官阶品级也依次递减。打个比方说吧,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是副省级城市,而锦州、台州、抚州、漳州是地级市。当时,遂州(今遂宁)是节度州,而洪州(今南昌)是都督州。

除了孝子、能臣这两个标签,李虚己另外一个标签就是“诗人”,以他的诗歌赢得无数崇拜者,甚至频频和当时的诗坛老大杨亿唱和,羡煞旁人。

身兼多重身份的李虚己同志到了南昌以后,就深入群众,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很快,他听说抚州有一个少年才子,年仅十三岁,写诗很是了得。于是,老李同志关注了红极一时的晏殊小朋友,搜到小晏殊的诗读了又读。接着,老诗人李虚己同志做出判断,晏殊小朋友才华横溢,将来有可能接替杨亿成为新的文坛泰斗。

放下手机,看到自己的女儿乌黑发亮的飘飘长发和日渐丰满的胸脯,李虚己同志的脑袋嗡的一声:如果这个神童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该多么好啊!

他清楚,在当前形势下,能诗善文的背后是一条金光大道。笔杆好就可能进入办公厅、政研室,然后可能做秘书、做大秘,直到位极人臣。

主意拿定后,李虚己不再顾虑小晏殊的草根身份,主动联系小晏殊。

很快,小晏殊和诗坛名家李虚己取得了联系。

一切都按照李虚己设计的情节推进。小晏殊长得眉目端正,和自己漂亮的女儿一见钟情。

李虚己对晏固说:“老晏,你儿子的诗写得很好,但还要想办法提高,我来帮他,让他拜我为师吧。”

晏固感激地说:“好,同叔遇到贵人了!谢谢李通判,我们晏家八辈子祖宗都谢谢您!”

晏殊赶紧跪下:“谢谢师父!”

李虚己上前扶起小晏殊:“不要回抚州了,就到我家住下,我天天给你上课。”

就这样,李虚己同志开始把几十年的写诗心得尤其是诗歌音韵之法传授给小晏殊。

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官员,李虚己同志深知,单单靠实力是不够的。如同身在官场,下面要有人推,上面还得有人拉,甚至得有同僚挤一下。有些哥们或许觉得不好理解,哪天去江西龙虎山看一看“悬棺”怎么安放就知道了。

说干就干,全方位地大干。小晏殊负责苦读诗书,李虚己同志负责疏通关系,开展公关。

要找就找一个大腕来站台。推荐给谁呢?

李虚己决定推荐给自己的福建老乡、文坛泰斗、西昆体诗歌的带头大哥杨亿。

毋庸讳言,李虚己同志给予了小晏殊巨大的帮助。

首先,李虚己好不容易悟透的诗歌音韵之法是无价之宝。有人写的诗词朗朗上口,有人写的东西晦涩生拗,原因是后者不得其法。会飞的鹅叫天鹅,会飞的蛇叫飞龙,而音律就是诗词的翅膀。如果音律不协调,再好的东西也传之不远。李虚己也是读到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关于诗歌要“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的主张后,才茅塞顿开,打通了音韵之法的玄关。试想,晏殊学到这样的绝招,该少走多少弯路啊。

其次,高级领导干部李虚己同志四处为小晏殊摇旗呐喊、广而告之,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小晏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何况,李虚己同志来自上层社会,父亲李寅、弟弟李虚舟都是当朝官宦,素有清誉。

可以想象,以李虚己家族丰富的人脉资源助推草根神童晏殊的前程发展,该是多么强大的一种力量!至少能为晏殊争取更多、更高档次表现的机会。这正是饱读诗书而出身寒微的晏殊所最需要的,或许他将因此迎来人生中“鲲鹏展翅九万里”的光辉时刻。

3.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孩子

事遂人意。李虚己同志敏锐地发现,千载难逢的机会悄然来临。

怎么了?

钦差大臣要来南昌了。

景德元年(1004),江南大旱,宋真宗派张知白前往江南安抚。

张知白是谁?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是一个牛人,堪称北宋名臣。

据《宋史》记载,张知白在担任宰相时,使用车服爵号很慎重,没有任何私心。他经常告诫自己不要骄盛自满,虽然已是达官显贵,但清廉节俭如同寒微的读书人。

当然,此时张知白的职位还只相当于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办公厅主任,但深得宋真宗的器重。李虚己同志清楚,如果钦差大臣张知白愿意把小晏殊推荐给朝廷,那就非常有可能获得宋真宗亲试的机会。

张知白抵达南昌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赈济灾民、安抚百姓。而李虚己同志则全力协助,冲锋在前,兢兢业业。在工作中,两个年龄相仿的同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在闲暇之余,李虚己同志不动声色地通过多种途径让张知白了解晏殊。所以,张知白大人不仅知道有晏殊这么一个神童,还听到大街小巷不少人吟诵晏殊的诗歌。

一天,李虚己同志郑重地对张知白说:“张大人,下官有一事相求,请大人帮忙。”

张知白赶忙说:“李大人,别客气,有事请讲,愿效犬马之劳。”

李虚己说:“张大人听说过晏殊吗?”

张知白点点头,说:“在洪州、抚州听到很多人说起这个神童,的确能诗善文。”

李虚己故作迟疑不决状:“下官有一个女儿,和晏殊年龄相仿,本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又怕识人不明,误了女儿的终身。”

张知白一惊:“我看过晏殊的诗文,真是一个神童!这等人才做你的乘龙快婿,你还犹豫什么?”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