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员小青

采购员小青

丁总刚承包了云山宾馆,小青就被丁总叫去当采购员了。

谁不知道,这宾馆采购员可是吃香的工作,是商家都要巴结的主。

在云山这座小城里,大多数宾馆的采购员都是老总的直系亲属。可小青不是,她的父亲和丁总是发小儿,如此而已。

所以,从小青上班的第一天,酒店的员工就纷纷猜测,这个采购员到底和老总是什么关系?老总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经济重地交给她呢?

小青心知肚明,可她从不多言,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去市场,没一个月,她便和小菜摊主、肉和鱼摊主、杂店摊主混熟了。凡是市场上的大小老板,没有不认识她的。小青很快就有了固定的老宾主。每次只要背着包,拿着酒店厨房里开的采购单在市场上转一圈,再到市场口叫一辆三轮车,不出一刻钟,那些肉、青菜就会被那些老板送过来堆满一车。等小青到达酒店,长沙来的彭厨师长和小徒弟早就站在磅秤前等着过秤了。这是规矩,说白些就是怕缺斤短两。

过秤是彭厨师长提的建议,是丁总的姨妹定的规矩。这丁总的姨妹是酒店的餐厅经理。

小青每次都站在磅秤边认认真真地看着他们过秤。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小青开始烦恼了,明明在市场上称好了的斤两,厨师长硬说这儿少二两,那儿少半斤,说得小青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让人看了好像真做了什么手脚。小青只好给市场上的摊主打电话,让他们补送过来,时间长了,那些摊主小心翼翼地对小青说:“因为是老宾主,想做长远生意,有时还称得多,怎么会缺斤短两呢?”小青听了,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可每天的菜都要厨师长过秤,那是规矩啊。

厨师长的话是有威力的。

小青照着厨师长开的单买,但他还非说不是他要的那个牌子,非得换,不然菜就弄不出好味道。

本来小青就不是丁总的直系亲属,让她做采购,哪有不揩油的?底下的员工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了。

丁总的小姨子也常对小青没有好脸色,小青心里很委屈。有一次宾馆召开大会,厨师长和丁总的小姨子特别提到采购这一块儿,要求各个管理人员每天两人轮流上岗,早上陪小青去买菜,并一个星期调查一次菜价。

小青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想做了,可要不做了,不是正中别人下怀吗?身正不怕影子斜,得硬着头皮把这事做下去,除非丁总开口不让做了,她就走。她这样想着,时间也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

这天,很久没有忙碌的餐厅生意很好,小青在市场和宾馆之间来回跑,快十一点了还没有吃早餐。这时,手机响了,让她去财务室一趟。

她一进门,龚会计就扶着鼻梁上的眼镜说:“小青啊,都说你这菜价和酒水价格偏高啊……”

龚会计话还没说完,小青看了看旁边坐着的厨师长和餐厅经理等人,反唇相讥道:“龚会计,上次大会要求管理人员去搞市场调查,你去了吗?”

“没有。”龚会计语塞了。

“既然你没有去搞市场调查,凭什么说我买的价格偏高呢?”小青说完摔门而去。

不久后的一件事,更让人觉得小青吃了回扣,那是二十多个老板结账,但来宾馆几次都找不到人。小青知道后,硬是在一天下午堵住财务经理,又打电话把那些老板一个个叫来,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结好了几个月的货钱。用小青的话说,货是她订的,就不能拖欠别人货款,市场上的那些老板很喜欢和小青打交道,而小青除了让他们做到货真价实,承诺的话从来都会想方设法兑现。可在厨师长和餐厅经理看来,那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小青还是走了。餐厅经理跑到素来不过问生意的丁总老婆面前告状,说:“酒店生意不好,主要是因为姐夫用人不当。”于是,丁总的老婆立即趁丁总还没回来开除了小青。于是,采购这一块终于落到厨师长的头上。

两个月过去,宾馆生意不见好转,但厨房的买单却日益增多,厨师长很内行地说:“菜,每天都要保持新鲜,而且种类要齐全,哪怕每天只有两三桌,也得味道鲜美。”

龚会计却犯了迷糊:“这账我做不好了,好像只出不进啊。怎么这些价格比小青那时还要高了呢?”

一天,彭厨师长回长沙老家了,大清早采购的事就交给他最得力的徒弟,这过秤的事只好由丁总的小姨子——餐厅经理做了。她从保管室推出大磅秤,正准备开秤时,只见一个小徒弟从厨房拿出几个二十斤和五十斤的铁砣放在磅秤上,把磅秤上的那几个拿下来,说:“师傅说了,每次要用这几个砣,这是最标准的,师傅这些年走到哪儿,都带着这几个宝贝。”

餐厅经理拿起那几个秤砣,看了看,掂了掂,待称完那些菜,和单子上一对比,发现不是少二两就是少半斤。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便叫小徒弟把刚换下的秤砣拿过来,又把菜重新称了一遍,发现不差一两,有些还多了二三两……

于是,丁总的小姨子又跑到她姐姐面前告了状。接下来,厨师长因为小徒弟的大意丢了饭碗,被辞退了,餐厅经理想找小青回来,可没有小青的消息。

年底,丁总回来了。他的身边多了一位酒店合伙人。小青也回来了,她就是那位合伙人的女儿。

小青还是做采购员,只是,再也没有人敢排斥她了,不知道是因为她爸爸的缘故,还是因为原来厨师长那几个秤砣的缘故。

刊于《邯郸文化》2017年第12期刊于《飞天文艺微刊》2017年第11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