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感伤、感动和感恩

废墟上的感伤、感动和感恩

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一线采访报道期间,记者无时无刻不被眼前发生的一幕一幕感动着。

受灾受难的雪域,人间关爱在流淌,感恩的心灵在倾诉。在令人心痛的废墟上,我端起相机,留下了感伤、感动和感恩的影像片断。

感伤:美丽的草原遭受重创

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正在北京出差的我知道消息后很难相信,那片美丽神奇的玉树草原,“三江之源”“歌舞之乡”会遭受地动山摇的重创。尽管之前仅仅去过两次玉树,但那里壮美的雪域风光,热情奔放的康巴歌舞,都已让我为之倾倒。在我眼里,玉树是“世界之巅”的香格里拉,如梦如画的地方。

我立即预订了当天回家的机票。同时,也接到了摄影部值班领导和编辑的电话,要求我以最快时间通联地震现场的照片。我随后赶紧与分社同事取得联系,通过各种关系通联现场照片。

由于当时地震灾区距离省会西宁较远,再加上当地电力、通信中断,通联照片难度很大。后来,经过多方协调,分社同事终于通联到了一名目击者在地震灾区现场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尽管照片效果不佳,然而却是从玉树地震灾区向国内外发出的第一组新闻照片。

乘坐飞机连夜赶到西宁,15个小时后,进入海拔3800米的地震重灾区结古镇,这座千年的雪域重镇,映入眼帘的却是那样的陌生:到处是废墟,到处是灰头土脸的受灾群众。有一家民族商贸城,当初也是镇上标志性的藏式风格建筑,而今却成为一堆碎砖乱瓦。救援人员和幸存的当地群众在废墟间寻找生命迹象,我与他们一样,期盼和希望着废墟下生命信息的出现。

玉树州医院临时医疗救治点。我在一处帐篷里发现一名护士正在为怀里的女婴喂牛奶,还不到1岁的女婴眼睛纯亮,对着护士甜甜地笑着。可是,幼小的她却在地震中永远失去了妈妈,妈妈在倒塌的那一瞬间用身体护佑着心爱的宝贝。在拍摄这一场景时,我考虑到孩子很小,没有使用闪光灯,用帐篷内的自然光拍到了护士喂养这名地震孤儿的照片。

带着尚未擦干的泪痕,我在灾区的帐篷里发出了当天的第一组照片《结古镇大救援》。所发稿件从救援现场到喝奶的女婴,我没有选择过多的场景照片堆砌内容,因为我感觉这些就足够了。

感动:人间关爱在雪域流淌

在玉树地震灾区,我注意多方搜取信息、线索,拍摄期间注重抓典型,讲故事,使图片报道更具人性化,故事性强。4月16日,在结古镇的一条街道上采访拍摄救援现场时,突然有人跑过来问我:“你是记者吗?”我立即做了答复。而后,情绪激动的他马上向记者讲出他的同事在地震中救人的故事:一名重庆小伙勇敢地救出7名藏族居民。看到23岁的“80后”重庆小伙杨阳时,偏矮瘦小的身高体重,时尚的韩式发型,拘谨的言谈举止,让我很难与救人英雄联系到一起。

在见证者的叙述中,在当事人的辨认中,我看到了阳光、果敢的杨阳。面对废墟下的生命信号,杨阳选择了施救,靠着双手和臂膀成功救出7名废墟下的藏族居民,并在寒冷的那天早上将自己身上的外套和拖鞋送给了瑟瑟发抖的两位藏族姐姐,而他却在救援途中被发狂的家犬咬伤了左大腿,鲜血染红了他的牛仔裤。忍住疼痛,杨阳光着脚又投入到救援的队伍……

关于杨阳的事迹,我于当天发出一组照片《勇敢救出7名藏族居民的“80后”重庆小伙杨阳》,被国内外多家媒体、网站采用。在玉树地震灾区的各个救援地点、医疗救治点和灾区群众安置点,活跃着很多女性救援者、志愿者,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耐力温暖着这片土地,是地震灾区最美丽的天使。采访期间,我选择了医务人员、志愿者、翻译、老师等作为重点拍摄对象,精心拍下了她们美丽而坚强的身影,得到了国内外很多报纸媒体的大幅采用。

2010年4月17日,在杨阳实施救援的倒塌民居前,藏族老人百加(左)竖起大拇指夸奖见义勇为的杨阳。杨阳在地震中救起多名藏族居民,他说:“在地震中,我们活着的人伸出援手,这是做人的本分。”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 摄

在灾难面前,让人感动的场景能给人无穷的力量。采访期间,晚上睡在冰冷的地铺上,夜间的寒气经常把我冻醒。抚摸着酸痛的臂膀,却想起白天亲历的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于是心里“暖乎乎”的我又睡下了。

感恩:这片土地回报着救助者的关爱

在大灾大难面前,相机镜头不是纯粹的机器,它是眼睛,是心灵,受情感的支配。从感伤、感动到感恩的心,我在地震灾区经历着别样的情感历程。海拔4300米的玉树灾区上拉秀乡。我在这里采访时,遇到一位漂亮、大方、眼睛会说话的藏族小姑娘代青巴措。今年13岁的代青巴措不仅是好向导,还是表达能力极强的小翻译,她帮助来到当地参加救援任务的解放军叔叔,在雪山草原间寻找居住分散的受灾群众。

连续四天,代青巴措跑了60多公里山路,即便感冒了,她还是执拗地跟着解放军叔叔到处寻找受灾的乡亲。代青巴措身上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她用纯真、坚强和执著回报着灾区救助者的关爱。我试图多拍一些有关她的照片,可小姑娘还是跑开了,留下的是天使般的笑声。也许,这是我在地震灾区最遗憾的一段经历。没有留下小姑娘很多的画面,可她却铭刻在我的心里。

无情的地震损毁了美丽的家园,生离死别的苦痛折磨着玉树人的心。然而,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玉树人用微笑和坚强回报着。在震后的采访中,我没有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他们选择了擦干眼泪和挺起脊梁。在废墟中,我发现很多当地受灾群众开始扒挖碎砖石块,搜寻生产生活物品开始自救;在海拔4300米的上拉秀乡,当地藏族小学生在搭建的帐篷里上课学习,清脆的读书声和一张张笑脸足以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我看到了重新焕发生机的玉树草原。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