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缘灭西班牙

缘起缘灭西班牙

三毛此生不知为何能与西班牙结了那样深的缘分。在她还是少年时,就曾因为喜欢毕加索的画,于是希望自己赶快长大,好来得及献身给那个远在西班牙的旷世绘画名家毕加索。因为想要医治失恋带来的苦涩,三毛背井离乡,选择在美丽的大西洋畔埋葬那段感情。西班牙的留学生活果然治愈了她初恋的伤口,但是世事难料,在辗转七年后,经历了爱人的背叛,未婚夫的突亡,她心里的伤疤似乎又更深了。再次回到马德里,心情却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离乡背井的伤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归乡的喜悦和辛酸。三毛和一生最爱的丈夫荷西相识于西班牙,定居在西班牙景色怡人的加纳利群岛,因为一次意外丈夫荷西永远地沉眠在了这块曾经让她决定在此终老的土地。至爱的突然离去让这个对漂泊情有独钟的女子再次孤身启程……

现在人们在地图上、电视上、旅游手册上看到这个欧洲的普普通通的国家时,想到的可能是斗牛士的潇洒帅气,可能是喧闹街道上铺天盖地的西红柿,还可能是在很多年以前,一位有着乌黑至腰的长发,喜欢穿着斑驳陆离的长裙,在地中海沿岸呼吸着清新的海风,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的东方女子……

西班牙,一个能承载任何一种有关艺术的梦想的地方,不论它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不论是艺术本身还是如艺术一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何种时代、何种风格的文化艺术,皆能在这里生根发芽,春暖花开,一如这里的天气,四季若三月般温暖。那里澄清透明的阳光,湛蓝的海岸,肌肤光滑细腻的女人们,给了我们一个仿佛天堂般的梦幻,让我们只可去憧憬而无法具体想象的景致。

属于三毛的足迹

第二故乡——马德里

“我决定来西班牙,事实上这是一个浪漫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比较我过去所到过、住过的几个国家,我心里对西班牙总有一份特别的挚爱,近乎乡愁的感情将我拉了回来。事实上,七年前离家的我尚是个孩子,我这次再出来,所要找寻的已不是学生王子似的生活了。”

——三毛

西班牙,一个对于三毛来说,充满着泪与欢笑的地方。一切都从这里开始,也将从这里结束。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三毛认识了荷西,一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三毛第一眼看见荷西时,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也就是那一眼,成就了三毛一生的爱情,也成就了马德里在三毛心中的重要地位。不管过去多少年,马德里总是三毛时时挂念的地方,是三毛“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

流浪远方,流浪 。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

当三毛第二次来到马德里时,心境与儿时为抚平失恋的伤悲而求学至马德里是截然不同的:

“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离乡背井的伤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归乡的喜悦和辛酸。”

在这里,三毛与荷西再次重逢,荷西没有变,依然是“有少见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贵的童心的男孩”,最重要的是经过六年,他对三毛的爱依然没变,于是,荷西终于实现了他“一生最幸福的梦想”。

三毛最爱逛马德里的旧货市场,认识荷西以前自己去逛,认识荷西以后两个人一起去逛。星期天起个大早,不用坐车,走半小时的路就到了,只有星期天才有的集市,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露天市场之一,面积大到不像话,足足占了十几条街,不管是新货还是旧货都种类齐全,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感受浓郁的马德里人文气息以及当时欢快而舒畅的氛围;而且,旧货市场整体的物价并不高,在这里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许多很有个性的东西,比如:设计新颖、款式独特的衣服或配饰,各种稀奇古怪的小东西等等,这些都极大满足了三毛喜爱淘旧货、捡“破烂”的古怪习性,当然,也可称之为节俭。三毛是基督徒,所以教堂是经常去的,距离旧货市场不远处,恰好就有这么一个,于是,在三毛逛完市场之后,总会去那所教堂,不干什么,只是闭着眼睛,安静地坐在那里,在教堂古老的管风琴音乐中徜徉自己的思绪。

马德里最多的就是广场,算下来,大大小小有300多个。其中,马德里的中心位置就是一个广场——太阳门广场,广场周围有七条街道由中心向四周以放射状扩展,的确犹如太阳的光芒一般,而在广场的中央自然就是马德里的城徽了——一只抱着树的棕熊,寓意不得而知,只知道那是一个很精美独特的雕塑。另外一个有名的广场要属塞万提斯广场了。三毛在未来马德里之前,对于西班牙的了解只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毕加索以及比较贫瘠的地理知识了,但三毛与塞万提斯的缘分却远不止这点,因为不久的将来,三毛的作品将获得一项极高的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

马德里,三毛梦中的橄榄树,为什么一定要是橄榄树呢?也许与西班牙盛产橄榄是有点关联的,毕竟,西班牙种植橄榄的历史已经非常的悠久了,橄榄也是西班牙人民每餐必备的开胃点心。在马德里的郊外就种有大片的橄榄树林,远眺而去,一片绿色。橄榄树都不太高,再加上圆球形的树冠,有种说不出的可爱,橄榄树的叶子是细细长长的,如果说柳树是披着飘逸长发的少女,那么橄榄树就是梳着板寸的精神小伙,微风拂过,细叶抖动,似高兴,似兴奋,带着流浪的味道及风情。

西班牙的建筑风格是五花八门的,尤其是在马德里,这一点更是被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纵观马德里的繁华大街,一条街就是一个建筑博物馆,各种建筑风格在这里争奇斗艳,只有你叫不出的,没有你想不到的。哥特式的、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巴洛克风格的、现代主义的……多种风格并存,空气中飘荡着流浪与时尚相互结合的味道。

三毛第一次来马德里是为了留学,她要在马德里大学哲学系进修两年。马德里大学,西班牙名校之一,建校已经700周年了,堪称元老级大学,是欧洲精神文明的支柱。三毛为何要选择马德里大学?又为何要学哲学呢?三毛是个随性的女子,一切跟着感觉走,她曾经听过一张西班牙古典吉他唱片,优美的音乐引发出了她的无限想象:蓝天,白云,村庄,田园,牧场,以及茂密的葡萄园。于是她来到了西班牙,来到了马德里。三毛曾经说过:“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应该到那里看一次,然后把哲学里的苍白去掉。”那时的她,备受失恋的煎熬,于是,她来到了马德里大学,不是为了学习哲学,而是为了把哲学里的苍白去掉,把心里的伤痛抚平。

浓缩西班牙绘画经典——普拉多艺术馆

西班牙人都说:想要真正了解西班牙的绘画艺术,就一定要到普拉多艺术馆来。如果你是冲着对西班牙艺术的无限向往而选择去西班牙,那么你就必须到位于马德里普拉多大街的普拉多艺术馆去走一走,去逛一逛。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皇家美术馆坐落在一条幽静的林荫大道上,左右两翼一排拱形门廊,气势宏伟却显得非常宁静安详。

三毛曾经在《雨季不再来》中提到过她在学生时期到普拉多艺术馆的情景:

“……后来发觉艺术课原来并不只是在学校内上课,改成去普拉多(Prado)美术馆了……在那个快乐得冒泡泡得美术馆里,认识了大画家哥雅(Goya)、葛列柯(El Greco)、维拉斯盖兹(Velazquez)、波修(Bosch),当然还有许多许多台湾比较不熟悉的宗教画家。”

三毛喜欢毕加索,喜欢他画中的感觉和意境,多年以后当她留学西班牙时,对于普拉多艺术馆热爱的形式都与毕加索那么的相似。据说,毕加索少年时在马德里学画,常不上课而到普拉多美术馆看画,而三毛自己也承认过:

“后来,艺术课上成了一种迷藏,学校的文哲课都不肯去了,只借同学的笔记来抄。每天出了宿舍就往美术馆走——不坐车……也不理有课没课,死赖着不买票也就一样进去……因为美术馆是校外的教室,逃了别的课,不过是又进了一幢大教室,内心十分安然,丝毫没有罪恶感。”

看来两个人还真是挺像的,都会逃课去那个著名的艺术圣殿。

三毛对于普拉多美术馆是充满了赞叹之情的,喜爱也是溢于言表:

“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据称是世界上藏画最多的一个美术馆。例如说,巴黎的卢浮宫内,不只是藏画,也收藏了其他的物品。而普拉多美术馆,画是主要的,当然,还有雕塑。”

诚然,普拉多艺术馆展馆非常大,全部展品加起来足有3000件左右,分别在艺术馆的基层、地面、一层以及二层展览,而每一层又分为了内圈和外圈,每一圈中又再分出第几室;馆内的分类展品包括12-19世纪的西班牙、德国、法国、意大利、北欧绘画,还有各种室内艺术品以及雕塑。普拉多艺术馆里的收藏主要还是以雕塑作品以及欧洲油画为主,风格多样,应有尽有,从严肃而古板的中世纪风格到新颖奔放的文艺复兴风格,从古典的写实主义再到浪漫的抽象主义,还有印象画派与抽象画派,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分别通过绘画以及雕塑为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让人们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们对美的理解,以及他们各自对当时历史的描述。艺术馆内除了700多尊雕塑以及1300多幅油画,还收藏了5000多幅精美的素描作品以及2000多幅印刷品,除此之外,1000多种钱币和徽章也被收藏馆内,普拉多艺术馆内的乾坤自然不止这些,馆内的2000多件主题广泛的装饰品及艺术品也是备受参观者的喜爱。所以进入普拉多艺术馆后一定要拿张展览分布图,免得漏掉精彩内容;而且,由于馆内藏品之多,如果每一样都细细看来恐怕三天三夜都看不完,真是一座艺术宝库啊!

异域飘香的风情文化

兔子和鸡蛋的派对——复活节

“复活节总是诗意的天气,那时,正是花开遍地的时节。”

——三毛

在富有西班牙风情的街道上,从远处走来一群人,他们穿着长袍,戴着高高的尖帽子,帽檐一直延伸下来遮住脸,只露出两只眼睛,手中举着十字架,他们全身是白色或者是黑色,光着脚在古老的石板地上走过……看到这些千万不要觉得恐怖,这是复活节中特有的游行。复活节是基督教节日中最古老且最有意义的节日之一,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复活而设定的。据《新约全书》上记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复活节因此而得名。在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中,它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庆祝这一节日,身为基督徒的三毛也不例外。

关于复活节的具体日期,基督教会曾经争论不休,引起了一时的混乱,直至公元325年的教士大会上才决定把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作为节期。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要推迟一个星期。所以复活节可能是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不过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有自己的复活节节期(一般多在三、四月间),西班牙定在了每年四月举行该节的庆祝活动。

在西班牙,每年四月随着复活节的到来和天气的渐渐转暖,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酒吧和餐馆把餐桌摆到了外面,人们都喜欢出来散散步,或着随意喝上几杯,街道上人多了起来,城市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就如开篇讲到的情景一样,人们身穿长袍,头戴面罩,他们打扮成基督教的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的歌曲。每到复活节游行,全城人民基本全部出动,你很可能在街上遇见很久不见的朋友,游行过后,人们纷纷涌进就近的酒吧、餐馆,把节日的气氛进行到底。节日发展到如今,游行已经失掉了历史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中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过去复活节的那天,基督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所以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现在到了复活节,人们会纷纷换上漂亮的新衣。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打扫房屋,穿戴新衣,把过去的不快和颓势统统扫掉,迎接新生活的开始,是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表现。

复活节这一天,人们要在教堂前点烛以表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千家万户。人们会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孩子们三两成群奔跑着把圣火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晚上人们会放焰火,点点圣火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复活节是一个兔子和鸡蛋的疯狂节日,可爱的小兔子和画得五彩缤纷的鸡蛋是复活节的主角,也是主要的象征。兔子的繁殖能力惊人,因此被人们视为新生命的创造者;而鸡蛋中包含着一个生命。复活节意喻为新生,这两个和生命有着极强联系的事物自然而然成为了复活节的“代言人”。

在欧洲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野兔是一种终日不闭眼的动物,它们能在黑夜里观察四周的情况和其它的动物,因此,野兔就代表着那黑夜中一轮皎洁的明月。再加上复活节日子的计算是以春天月圆为基准的,于是就将在春天里繁殖力强的野兔视为复活节的一个象征。这习俗传入美国后,美国人还为兔子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把它叫做复活节的邦尼兔!节日中,家长往往会生动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复活节彩蛋是兔子生下的。许多家庭还会在自家的花园草坪里放置些彩蛋,让孩子们玩找彩蛋的游戏。

鸡蛋坚硬的蛋壳无法阻挡里面正在孕育的新生命的成长,所以基督徒们把它看作是耶稣的象征,他们相信新的生命一定会从各种束缚和限制中冲脱出世。耶稣为了人类的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葬在坟墓里,坟墓就好像是束缚住他的枷锁一样,但是坟墓是无法关住他的。耶稣在第三天复活了,耶稣的复活让相信他的人,因此得到新的生命。从此,彩蛋,成为复活节的象征物之一。

大约在十二世纪的复活节,有的天主教徒把鸡蛋涂成红色,请神父祝圣,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复活节都要送彩蛋的最早起源。复活节当天以及节日期间,人们按照传统习俗会把鸡蛋煮熟后涂上红色,代表耶稣受难后流出的鲜血,也表示着复活后的快乐。有很多人将煮熟的鸡蛋用颜料画上与复活节相关的图案,比如画上庄严肃穆的十字架、美丽绽放的百合花、可爱的兔子等等,装饰的五彩缤纷,然后互相交换,提醒耶稣的复活。也会有孩子喜欢玩寻找彩蛋的游戏,大人先悄悄地将彩蛋藏在花园草丛中,再让小朋友们去找,找到彩蛋的孩子还要说出彩蛋上图案的意义。比如,耶稣为人类的罪而钉死在十字架上,兔子是因为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被视为创造生命的神灵,百合花是因为花的球茎在地下腐烂后孕育出新的生命,比喻死亡之后复活。大人和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他们把彩蛋放在地上或土坡上滚,谁的彩蛋最后破裂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人们相信,彩蛋在地上来回滚动可以使恶魔不断惊颤、倍受煎熬。胜利者可以得到所有参加游戏的人的彩蛋。这种游戏非常普遍,即使是白宫,也要在复活节中组织这种游戏,不过白宫是将彩蛋放在草坪上滚来滚去罢了,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西班牙过复活节的热闹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由于平日工作繁忙不能见面的亲戚朋友在节日里会见面并互送祝福,亲友之间互赠彩蛋,特别是长辈会给孩子准备一些精心的小礼物。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很大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都是送礼的上上之选。在复活节中,父母还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会为朋友和家人准备的鸡蛋进行着色,细细地打扮一番,这些彩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却只是空空的蛋壳。就如圣诞节早晨在床头袜子中找到礼物一样,复活节那天早上,从睡梦中醒来的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复活节也是向你所关怀的人们赠送鲜花、盆景、胸花等的节日。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成年人则往往互赠贺卡或小礼品以表自己的心意。

勇敢者的游戏——斗牛

提到西班牙,你脑海中会闪现出什么词汇?斗牛,没错!那首闻名于世的《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所传达出的激昂、兴奋,勇士们的无所畏惧依旧在我们耳边回响着,斗牛士那优雅潇洒的转身,帅气地挥动手里的红色斗篷引着公牛为观众献上一场精美绝伦的表演。公牛发出阵阵粗喘,在地上磨着前蹄,愤怒的眼睛中好像要燃烧起烈火,当发疯的公牛低头用锋利的牛角向斗牛士冲来,斗牛士不慌不忙双手提着斗蓬做一个优美的躲闪动作,公牛的利角擦着斗牛士的衣角而过。这生死之际的优美一闪,让全场的观众如痴如醉。

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风靡全国,享誉世界。就连三毛也很关注斗牛的海报,在西班牙面对一个陌生的游客,三毛会毫不犹豫地向他推荐斗牛,“我说——你下午还可以去看一场斗牛呢。”尽管从保护动物的观点上看目前人们对此项活动还存在着争议,但是这并不影响斗牛这项古老的活动,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保留到了现在,并且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近年来每年有5000万世界各国的游客选择到西班牙去旅游,而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是奔着看斗牛表演而来的。壮观的斗牛场面,惊心动魄地格斗,富有强烈的刺激性。千百年来,这种人牛之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更是现代西班牙旅游业的重要项目之一。在西班牙没有不斗牛的节日,也没有不爱看斗牛的地区。斗牛季节是每年3月至10月,在属于斗牛的季节里,每逢周四和周日各举行两场;如果遇到节日和国家庆典等重大节日,每天都可以观赏到精彩的斗牛表演。

两千多年以前,西班牙就出现了斗牛这项活动,可谓历史悠久。当时的西班牙人先是把野牛作为猎获的对象,而后把公牛用来游戏以做娱乐,最后便将这些公牛投入战争。很早以前,所谓的斗牛基本上是为了显示勇士杀牛的剽悍勇猛,仅仅只是单方面的屠杀。直到马德里正式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才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带有民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现在,在西班牙全国各地共有400多个斗牛场,其中以首都马德里的范塔士斗牛场最具规模,整个斗牛场是古罗马式的建筑,既富有历史味道又显得壮观堂皇,不仅如此,还可同时容纳三四万人观看斗牛表演,完全是一个美观与实用并存的建筑精品。在这里,每年的斗牛次数可达5000多场。斗牛所用的公牛是专门喂养的,在农村放养,极少见人,这也是要求之一。放养4—6年之后,就可以参加斗牛比赛了。

在西班牙历史最辉煌的时期,斗牛就已经是大众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约在600多年前,当时只有西班牙的贵族才被允许饲养公牛,然后在国王和其他宫廷显贵面前斗牛献艺。在斗牛历史上,伟大的佩德罗当之无愧的获得了“现代斗牛之父”这称号。佩德罗左手持穆莱塔(一块缀在一条二英尺长的木棍上的红布),右手持利剑,只见他一边挑逗对面的公牛,一边寻找机会下手,一旦发现机会,便飞起一剑快速刺下,动作干脆利落。二十多年间,被佩德罗杀死的公牛大约达到5600头之多,最为惊奇的是他自己却从未受过伤,就身体保护程度而言,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斗牛士可以与他媲美。这就是斗牛术最基本的形式,表演的目的就是将牛杀死。今天,随着披肩以及穆莱塔的使用,斗牛技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艺术化了。表演本身充满了壮丽、传统、色彩、惊险、大胆、刺激、血腥以及崇高的艺术成分,斗牛表演已经显示出了值得人们细细观赏的价值。

现在进行斗牛表演时通常要举行斗牛入场式。入场式开始,乐队奏出了雄壮奔放的乐曲。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斗牛士们入场。只见他们上身穿绣花紧身衣,下着紧腿裤,头上戴着三角帽,颇为英姿飒爽。斗牛士一般有2O名左右,由两名骑士率领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观众们会发出激动和崇拜的尖叫,之后由主持人宣布斗牛开始。一场斗牛表演要有6头公牛出场,每头牛的名字、年龄和体重都由主持向观众一一做介绍,最重要的是向观众介绍勇猛的斗牛士。每当介绍到有名气的斗牛士时,全场都会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一个斗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术,而且还要看他是否有能力一剑杀死公牛。凡是能一剑结果公牛性命的斗牛士,主持人会当众宣布褒奖斗牛士牛耳一只;如果他挑逗动作非常出色的话,还会另外奖给他牛尾一条。

海明威曾经说过:“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就如海明威的话一样,很多人都认可,斗牛作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代表着西班牙人的粗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说,这是他们的天性,来自于他们的生存环境,而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也可称为斗牛士般的爱情。从斗牛中我们能够看到西班牙人的不屈服的精神,寻找快乐的乐观精神。也许生活不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西班牙人不会等着这样苦闷的日子压倒自己,而是勇敢地拿起剑来向命运挑战,寻找机会让命运向自己低头。

古城中的疯狂——潘普洛纳奔牛节

牛追人的游戏,是一场对生命的刺激玩笑。疯狂?没错,这是一个疯狂的节日,只有疯狂的西班牙人才能想出这样的玩法。除了疯狂,我想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这场嘉年华!但是人生有多少时刻是能让你疯狂的,让你真正放下你的头脑,放下你的身份,放下你的顾及去放松一场的?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偶尔疯狂一下,我们怎么能发掘出自己内在的潜能?虽然循规蹈矩下去不是不好,只是我们会少了一种经验,相对的就少了一种体会。

潘普洛纳奔牛节是西班牙的传统节日,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及勇士们前来一睹盛况。它的官方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城的保护神。说到奔牛节的起源还与西班牙的国粹——斗牛有着直接关联。据说,当时在斗牛以前,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后来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面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最终,这种奇怪的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岁月流逝,习俗却传承了下来,只是狂奔的公牛,如果知道死亡在尽头等待它,那它还会不会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或许有些生命总是没有选择的,它注定要成为人类的游戏工具,它们的存在仅仅只是为了让自欺欺人的人们觉得快乐唾手可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处境也是极其可悲的。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