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耕耘副刊散文的园地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吕岩松
为纪念《人民日报》创刊七十周年,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编选了这部《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
回溯《人民日报》七十年,文艺作品是其中缤纷靓丽、值得反复回味的精彩章节。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战地文艺、星期文艺、人民文艺、人民园地等副刊,到一九五六年七月开辟副刊,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战地”,以及延续至今的“大地”,副刊名称数度变化,《人民日报》对这块园地的重视却一以贯之。七十年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刊发了大量文学作品。多年传承,“大地”已成为中国报纸综合性文学副刊的著名品牌之一。
这里是中国文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阵地,曾首发开国元勋们的诗词文章以及老、中、青几代作家的名篇佳作,为广大读者源源不断地送去丰厚的精神食粮。这里的很多名专栏,如“长短录”“金台随感”等,一直为各界人士津津乐道。众多文学爱好者在这里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代又一代的副刊编辑为繁荣这片园地奉献了青春和才华,使这片园地成为党报副刊的排头兵,成为《人民日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散文是其中佼佼者。相对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散文通常篇幅短小、笔法灵活,既适应报纸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需求,又能以文学的审美韵致表达思想与心灵,因而一直备受副刊尤其是文学性副刊的青睐。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刊发的文学作品中,散文数量最丰,几乎每期都有。广阔的发表空间,吸引了大量散文创作者。丰富的散文作品,尤其是其中不断涌现的名家名篇,引领散文的创作风向。
翻阅七十年来《人民日报》发表的散文,我们能发现众多熟悉的名字。茅盾、老舍、沈从文、郭沫若、冰心、巴金、孙犁、王蒙、汪曾祺、贾平凹、陈忠实、铁凝……许多当代最重要的作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散文作品。《况钟的笔》《荔枝蜜》《临江楼记》《丑石》《黄河精魂》……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从这里走进读者的视野。刘白羽、杨朔、秦牧、吴伯箫等许多代表性的散文作家也是在这里脱颖而出,成为散文创作的中坚。
作为散文这一文体的实践者,1961年,《人民日报》副刊还曾发起“笔谈散文”大讨论并开辟专栏,成为中国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的重要节点。该专栏先后发表老舍的《散文重要》、李健吾的《竹简精神——一封公开信》、吴伯箫的《多写些散文》、师陀的《散文忌“散”》、凤子的《也谈散文》、柯灵的《散文——文学的轻骑队》、蹇先艾的《崭新的散文》、秦牧的《园林硥扇画硥散文》、许钦文的《两篇散文,两种心境》、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菡子的《诗意和风格》等一系列文章,探讨与分析散文文体的多重问题。
正是在这次讨论中,年轻学生肖云儒写下题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提出“形散神不散”的理论主张,得到众多读者和研究者的认可,被纳入不少教材和理论著作,成为散文写作一种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主张,并对后来的散文写作与研究形成深远影响。在中国散文发展的关键时刻,《人民日报》副刊担负起推动“散文复兴”的重要角色,以刊发的作品和理论倡导,直接影响了散文写作的路径,繁荣了中国散文创作。所以,也有人把这一年称为“散文年”。正是在这一时期,散文作家开始成为一个明晰的作者群体;散文不再是作家偶尔涉及的文学样式,创作散文开始成为一部分作家的事业。
七十年不凡岁月,时代大潮奔涌。与时代同步、伴人民前行。作为党报副刊的一部分,《人民日报》的散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些散文篇章里,我们可见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可见时代脉搏与作家心路。
“作为新闻的延伸”,报纸副刊天然比纯文学杂志更讲究与新闻性、时效性的结合。散文也不例外。相比一般文艺副刊,《人民日报》副刊的散文更强调关注国家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发展变化。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这些散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阔读者视野、传递时代声音。
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感知融合,将文学与现实连接,是这本文集中许多作品的精彩之处。1988年,汪曾祺在《人民日报》“燕舞”散文征文中写下《吴大和尚和七拳半》,从个人见闻折射出四十年变迁。2017年,刘庆邦在“逐梦这5年”专栏中发表《井下新宫》,以一个老煤矿人的视角观察资源枯竭煤矿的转型利用与发展……个体的人生经历、成长见闻、日常生活与家国命运牵系在一起,成为历史最鲜活的见证。
近年来,随着文化形态日益丰富,作者、读者的写作和阅读也面临更多选择,一些报纸因此选择停办副刊或者把文学副刊转型为更具有新闻与娱乐色彩的副刊。相比之下,“大地”始终坚持文学副刊的历史传承,坚持以散文等文体滋润心灵、凝聚力量,始终挺举着当代散文中副刊散文这面旗帜。
弘扬社会主旋律,凸显正能量,是《人民日报》散文的又一鲜明特点。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一部分,副刊的职责在于涵养人文内蕴,传播先进文化,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无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篇《第二次考试》《可贵的山茶花》,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丑石》,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次拥抱》等作品,无不传达出对真善美的服膺与讴歌。以议论为主的杂感也被视为散文的一部分。《况钟的笔》等长久流传的作品,以犀利的文字针砭现实中的某些不良倾向,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等进行讽刺与批判,达到祛邪扶正、弘扬主旋律的效果。《初冬过三峡》等以写景名世的作品,情景交融,使人从文字间感受山河壮丽,受到美的陶冶。
可以说,《人民日报》副刊是一块当之无愧的散文沃土。七十年来,它在变化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栏目设置,探索散文疆域,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品格。它为散文联结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探索空间,使这种文体样式始终保留着与社会、时代的有机联系。这里留下大量名家名篇的印记,扶植见证许多散文作家的成长,直接推动散文新文体的演变,促进中国散文的发展。这一切,也构成《人民日报》的散文星空,成为中国散文发展繁荣道路上重要的一支力量。新时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要求,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继续发挥好党报副刊的作用,收获一批与时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又富有新时代光彩的散文精品力作,这将是编者、作者要共同完成的课题。
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广阔实践,必将给报纸副刊的散文提供更为丰富的创作资源。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们翘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