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取义舍生欣所得,不顾人间唤奈何!
传略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22岁起,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携生平著述3种,跟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他以此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疏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1927年4、5月,北伐军进抵河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革命形势空前高涨,于6月2日写就遗书,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投颐和园内昆明湖自沉而死。
王国维的学术著作,以史学为最多,文学为最深,文字学为最基本,并涉及其他许多方面。其殷周制度史、宋元戏曲史、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学者。主要著作:《哲学辨惑》、《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红楼梦〉评论》、《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
大师
当王国维在北京招国学研究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来到清华大学,都想看到日夜思慕的大导师王国维,因为王国维当时的名声太大了!大家都在教室里盼望着……进来的将是什么样的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铃声响了,踏进门来的王国维使大家很吃惊!很失望!只见一个五短身材,蓄八字须,戴缀有红帽结的瓜皮小帽,后面拖一根长辫子,着一件长袍,外套马褂的人缓步走入教室。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就是我们仰慕的伟大的国学大师?但是等到王国维一张口,一说话,一表述,一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就把这些学生领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新学问、新天地!这时候,同学们都会由衷地佩服他。
在清华园两年多时间里,王国维学术指导的范围主要在经学:书、诗、礼;此外,尚有训诂、古文字学、古韵;上古史;中国文学等。其授业弟子徐中舒对王国维当年学术指导的情形有过生动的描述:“研究院于公共课堂之外,每教授各设一研究室,各教授所指导范围以内之重要书籍皆置其中,俾同学辈得随时入室参考,且可随时与教授接谈问难。先生研究室中所置皆经学、小学及考古学书籍。此类书籍,其值甚昂,多余在沪时所不能见者,余以研究考古学故,与先生接谈问难之时尤多,先生谈话雅尚质朴,毫无华饰。非有所问,不轻发言;有时或至默坐相对,热卷烟以自遣,片刻可尽数支;有时或欲有所发挥,亦仅略举大意,数言而止;遇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者,先生即称不知,故先生谈话,除与学术有关系者外,可记者绝少也。”
杰作
人们可以不知道王国维的皇皇巨著《观堂集林》和《古史新证》,却不能不知道《人间词话》。
这是一部东西合璧的杰作,它将美国人禄尔克的《教育心理学》,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都融化在这本讨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论著中。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核心概括,并把这一反思和概括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这同时也成了年轻的王国维,乃至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与座右铭。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心血之作,薄薄一本小册子,凝聚了王国维毕生的才华和感悟。在书中,他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主观的、具有强烈个人审美情趣的唯我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人间词话》时,仿佛如观看杜鹃啼血、黛玉葬花一般,在感受绝美的同时也凝蕴了无尽的忧愁。《人间词话》之所以不同于前朝词话,就在于它融贯中西,在容纳西方比较文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的中式“境界”说。王国维不仅将“境界”说视为做人成事的标准,还将之视为诗词创作的原则和批评的标准。书中,无论是研讨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典论作品的优劣和词品的高低,均由“境界”入手,开创了中国诗话、词话史的新篇章。
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叔本华、尼采等人西方哲学的学者之一。他曾长期研究西方文化和哲学,在研读了叔本华的大部分哲学和美学著作后与之产生了思想共鸣,并由此陷入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的深渊而难以自拔。在《人间词话》中,我们即可以看到诸多类似的痕迹,《人间词话》虽名为词话,实则是王国维哲学思想的载体。
扬镳
王国维青年时考取了秀才,在父亲望子成龙的强烈心愿下,他曾经两次参加府试,因心思根本不在科举考试上,落榜则是必然的结果,出于对八股文那种俗套的厌恶和对金石史学的喜爱,他下定决心不再参加科考。为了养家糊口,他在乡间谋了一份教书先生的职务,后接替同乡许家腥去上海《时务报》任文职书记。当时管理《时务报》的汪康年和汪诒年兄弟并没有看重王国维的才华,给予王国维的薪水也要比许家腥任职时少得多,王国维因此较为苦闷,几次想要离开《时务报》,由于要在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日文,不得已才继续工作。
罗振玉(1866—1940),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在甲骨文考释和筹办新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和《殷虚书契考释》等书。在15岁时考取了秀才,但在乡试中并没有及第,然而他的志向也并不在那些陈腐的八股文、故纸堆里。与王国维一样,也毅然决定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选择他喜爱的金石文史,并在这方面深有造诣,成为当时名震一时的年轻学者。甲午战争之后,罗振玉致力于新学,自筹资金创办了学农社和《农学报》。看到当时日本因明治维新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后,他认识到翻译日文著作,把日本的成功经验介绍到中国来是当务之急。于是,他自己出资聘请日本人藤田剑峰翻译东洋的农学著作,并成立了学习日文的东文学社。当王国维看到罗振玉的东文学社在邻近的新马路梅里福开办时,便产生了学习日文的想法,虽然留学的梦想因为家境贫穷的原因破灭了,但是学习日文也同样可以接触到很多新学的知识,于是在征得汪氏兄弟的同意下,他每天可以在东文学社学习三个小时的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