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果然,田忌赢了千两金子以后就向齐威王推荐了“赛马兵法”的创始人孙膑。(点评: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作为司马穰苴的后人、立志成为一代霸主的齐威王一听“兵法”两个字就两眼放光,马上忘记了输掉千两黄金的疼痛。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天才兵法毕业生孙膑终于得到被大王面试的机会,并且以自己超凡的见识和谈吐一举征服了齐威王,被齐威王拜为国师。
不是冤家不聚头,在田忌赛马以后的某一年,庞涓效命的魏国讨伐赵国,赵国顶不住魏国的强悍攻势只好向齐国求救。立志当老大的齐威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出头露脸的机会,于是,他想起了天才青年孙膑,当时的孙膑已经是齐国国师了。他想拜孙膑为将,而在此之前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孙膑的恩人田忌担任的,可见当年庞涓的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丧心病狂。孙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上位的机会,然而,此时的孙膑并没有欣喜若狂,他非常坚决地推掉了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表现出了一代名将的“智”和“仁”,他说:“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点评:除了形象的考虑以外,更重要的是孙膑对田忌的尊敬,田忌没有看错人。)根据《史记》记载,由于行动不便,军师孙膑当时的形象是“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后来《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显然是抄袭了孙膑的这种形象,只是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诸葛亮的这种形象包装实在有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除了耍酷、摆谱以外看不出有什么实用价值。一个过于重视形象包装的人显然更适合当明星而不是兵家,难怪诸葛亮七出祁山惨败而归,搞得蜀国国力衰败,最终亡国。田忌上任后马上提出了率领齐国大军赶到赵国救援的计划,这是最常规的方案,然而却不是天才的方案。这个常规方案立刻遭到了天才兵家孙膑的反对,他提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方案:“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自己虽然想不出这么天才的方案,但他能判断什么才是好的方案,而且他非常习惯采纳更好的方案,不论这个方案是谁提出来的。作为一个领导者,没有什么比这种习惯更好的素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田忌堪称大将之才。(点评:田忌、孙膑都颇有自知和知人之明,即便孙膑没有残疾,从个人性格能力以及团队分工的角度考虑,或许最合适的分工仍然是田忌当总司令而孙膑当参谋长。)
在田忌的统率下,齐国大军很快就在魏国边境出现,进攻方向直指魏国首都大梁。跟孙膑设想的一样,魏军果然从赵国首都邯郸的外围仓皇撤退,日夜兼程,回师大梁。
魏军后路被抄,未战军心已乱。为了及时赶回大梁保卫首都,魏军在长时间围攻邯郸不胜之后又不得不拼命行军,全军上下不仅心智大乱,而且体力透支。齐魏两军尚未开战,魏军已是强弩之末,败相已显。与此同时,齐国大军在田忌和孙膑的率领下正在有条不紊、以逸待劳地等待魏军,这种等待就像一个贤惠的妻子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打扮漂亮等待从远方归来的丈夫。
桂陵,在这个魏军回师大梁的必经之地,齐国大军准备好了一切等待魏军送上门来。
孙膑的祖先孙武在《孙子兵法》里说过:“勿击堂堂之阵。”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需要,心烦意乱、疲惫焦虑的魏军不得不冒着兵家大忌硬着头皮钻进了桂陵,仿佛一个从来没有用心读书的学生背负着家长的殷切希望走进了考场。
《孙子兵法》上还说过:“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田忌和孙膑领导下的齐军准备好了一切迎接胜利,所以齐军显然是胜兵,这场军事对抗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悬念。
《史记》记载:“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孙膑的“围魏救赵”计划取得完胜,一战成名,后来孙膑首创的这种天才战术不仅被收录进了后来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案例著作《三十六计》,而且围魏救赵还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中医理论。
《史记》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在“围魏救赵”的案例当中魏军的统帅是不是孙膑的老同学庞涓,但是结合上下文,似乎也只有算到庞涓头上才最合逻辑。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孙膑在与老同学庞涓公平较量的第一个回合取得了胜利,这次孙膑公私兼顾地取得了胜利,一代名将此时已经初具规模、长势喜人。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最深刻的时代,也是最混乱的时代,当然并不是每个混乱的时代都深刻。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的混乱好像人类的生理周期一样,虽然偶有紊乱,但是从宏观上来看非常规律,画成曲线图完全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股市变化。
如果一定要解释春秋战国为什么混乱得如此深刻,恐怕只有用多元来解释。多元而又混乱的时代没有强加于人的价值观,一切如同自然界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多元而又深刻的时代,所以盛产英雄和大师,但是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很不安定,生灵涂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孙膑靠着“围魏救赵”的威力维持了十三年的和平,这实在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