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天语物道:李政道评传》是一位后辈物理学家为一位著名前辈物理学家撰写的传记,也是学生为老师所做的传记。该评传以纪实为主,辅以作者的评述和注释,将李政道的一生徐徐地向世人展开。我阅读了全书,对该书高度评价并向读者推荐。
这本书记述了15岁的政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别亲离家逃亡大后方,一路上艰难求学,1946年赴美国留学拜得名师费米,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直到登上物理科学巅峰的不平凡历程。本书作者用平实无华的语言,每个事件都经过仔细调研和考证,深具厚重的历史感。本书史料翔实,学术论证准确,参考资料丰富,来龙去脉清晰。若非作者在物理领域造诣深厚,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深度。作者精心组织了全书内容,采用传奇小说的文体,将略显枯燥的一位伟大物理学家的学术生涯和对物理学科的贡献,变为既互相独立,又承前启后的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故事。读了这本评传,你就看到一个真实的政道,就能够理解政道的学术贡献。
1957年11月1日,中国报纸在头版刊登消息:“留美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被授予世界科学家最高等级的荣誉。”当时我读到这样令人振奋的消息并不意外。我和政道等同学在西南联大校门外茶馆小楼上,围坐八仙桌一人一杯清茶,挑灯夜读、谈天论道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当年西南联大同学中政道虽然年龄最小,但他学习勤奋,其数理学科的知识范围和理解深度远远超过其他同学。政道的成就除去来源于他本人的才华和勤奋,与他受到多位名师的教育、引领和提携也是分不开的。其中也包括束星北、吴大猷和我的叔父叶企孙教授。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政道的求学经历可以说是最为坎坷的。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政道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都没有系统地完成。他依靠自己敏锐的悟性和在困境中奋争的精神,建立了特有的思维方法并逐渐获得独立破解难题的能力,做出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成绩,并在学术生涯中屡屡创新。
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政道开始频繁地访问祖国。他利用自己在美国学术界、教育界和政界的影响,努力促进中国与美国的科学交流,帮助落后的中国科学快速进步,为中国科学事业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努力推动其实施。为了祖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政道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用去了大量宝贵时间。政道所做的这些工作繁难艰辛、成效卓著、影响深远。我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亲身感受了40余年来政道为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不辞辛劳、殚精竭虑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实效,以及政道对于科学和艺术交融的追求、忠厚诚信的为人处世态度和人格魅力。
政道1972年第一次访问中国时,面对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停顿倒退的状况,直接向中国领导人陈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促成了科技期刊的恢复出版,并初步改善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工作环境。1974年10月政道第二次访问祖国,当面向中国领导人提议创建培养科学人才的少年班。同年,政道开始介入中国高能物理学科的发展。对此政道投入的精力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事务之繁杂,所获得的成果之卓著,难以言表。中国高能粒子加速器的研制自20世纪50年代起,历尽周折。政道不辞辛劳奔波于大洋两岸,函电无数,协调中美双方政府和技术专家凡七年。1981年,政道直接向邓小平提出建议,使得符合中国国情、科学意义重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获得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于1984年开工,1988年按计划建成。这期间我正担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主持了这一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科学装置的建造。在与政道的合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他的远见卓识、筹划组织能力,以及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工作风格。
从1979年直到1989年,政道推动“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使得916名中国物理学学生得以赴美国一流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批学生中不少成了中美物理学科的领军人物,也有不少人转行在其他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1985年,政道建议中国政府成立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建立的“博士后”制度,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1986年,政道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并亲任主任。我自1996年起在该中心担任学术主任,协助政道组织各项活动。该中心30年来组织了2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近千次各类培训班和国内学术会议,小规模的国际、国内科学和技术交流活动难以计数。这些学术交流对于提升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起了相当可观的作用。其中粒子加速器学校由政道亲自邀请数十位美国粒子加速器顶级专家,在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培养了一大批加速器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很多人成了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上海同步辐射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领导人和技术骨干。政道历年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在学术会议及各大学举行讲演和系列讲座。感受过其大师风范的学者、学生不可计数。1996年,夫人秦惠去世后,政道以私人积蓄创建“秦惠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基金”,至今已泽及数千青年学子。政道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组的首席科学家,一直活跃在学科前沿。2011年,85岁的政道退休之后在美国安享晚年,但依然关注着中国科学教育事业,亲自推动了李政道图书馆和李政道研究所的创建。我衷心祝愿政道身体健康,松鹤长春。
赵天池的《天语物道:李政道评传》重点讲述1962年前政道青年时代的学术成就。我要感谢天池的努力,也希望他再接再厉,在本书的续集中,对1972年之后政道的学术成就,以及他为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所做的贡献也能做出更完整的记录。
叶铭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1945—1946年在西南联合大学与李政道是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