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
不能胜寸心,安能战苍穹
人间似道场,人生即修行,心学的核心要义是破心中之贼。
人类的很多竞争其实并非对抗,而是各自射箭。那些百发百中之人,都是苦练箭法的奋斗者,只跟自己较劲,没空管别人。而把他人当成对手严防死守的,则鲜有能成功者。
因为,成功属于摆平了内心的人。
人心若被外在的东西牵制,临事便易患得患失。而那些私心了无的人,至诚如神,廓然大公,做事往往全心全力。任何人的起心动念,在他面前都一览无余。
南赣的土匪和叛藩朱宸濠,个个被王阳明牵着鼻子走,只因摆开阵势前,已在心上输了——悟道后的王阳明如天心圆月,无所不照,“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由此可见,修己治人,本无二道。
事实上,修己的目的是觉醒,治人不过是副产品而已,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酣睡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人为创造的概念世界里,远离真实,甘作傀儡。比如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其本质无非是忽悠出来的价值,收的是智商税;再比如一些极端女权主义者只享受权利,不承担责任,在谎言和假象中自得其乐,不可断绝。殊不知,即便是已被扔进故纸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首先强调的也是责任而不是特权——君要负起为君的职责,父要履行为父的职责,权责对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人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带来“风气浮嚣”“世道浇漓”的流弊,王阳明笔下“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的乱象层出不穷。
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不安其分,凌空蹈虚,社会必将走向笑贫不笑娼的虚假繁荣,结果便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最后房价畸高,乏人接盘;网贷公司“爆雷”,遍地狼藉;大龄青年孤芳自赏,有价无市。
董仲舒曾说,利以养身,义以养心。幸福安宁的源头不在身体上,而在心灵上,故由外在物质带来的快乐总是难以持久。养心之“义”即“适宜”,换言之,做任何事都求个心安理得。
儒家认为,人唯一能控制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念头。因此,一个人的心是什么样子,生命就是什么样子。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故而,人须“辨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内心没有主宰,只能听凭命运安排;志既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面对一关过后一关拦的人生,决不退缩。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就不会为眼前的琐事烦恼,迷茫焦虑;也不会被蝇头微利和蜗角虚名牵绊,一往无前。
可惜,大部分人明明想让车发动,却一脚踩着油门,另一脚踩着刹车,任凭能量和动力在空转声中无谓地消耗。
天人交战并不独属于内心戏丰富的人,而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赶风口,追随变化,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离“道”却越来越远,陷入“理障”。
观古人造字,“知”上有“病”就是“痴”——知道的多了,人也就痴了。“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以致“朝无鲠直之臣,野无守正之士”,人心趋于诡诈,世风流于侈靡。
对此,王阳明开出的药方是“心即理”。
我心即天理,意味着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一套区别于客观世界的“我的世界”。一旦摆脱外界的束缚,远离人云亦云,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就应运而生。
同时,“我的世界”绝非闭门造车,而必须和客观世界产生感应,将天理投射到万事万物上,赋予其意义。例如,环境恶劣的龙场驿就是王阳明的客观世界。当他发现无论怎么痛苦、怨恨都不能撼动其存在后,索性主动赋能,将不堪入目的住所命名为“玩易窝”与“何陋轩”,世界也就逐渐光明起来。
由此可见,心能成就宇宙,前提是澄澈心之天理——良知。
良知是是非之心,是每个人先天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它包含良心,又不止于良心。好人难以成事,就是因为只有良心却缺乏对人对事的判断。而良知则是一种决断的智慧,既告诉你正道,又告诉你如何行道,抵达成功的彼岸。
作为人类最厉害的直觉和本能,良知知善知恶,总是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惜,很多人的良知长期处于尘封状态,凡事跟着欲望走,沦为他人的棋子;或虽选对了路,却无法坚持到底,知行分离。
究其原因,在于不良习气的熏染,私欲之灰的遮蔽。
私欲者,情(喜怒哀乐忧思恐)之过与不及也。因爱生恨与薄情寡义皆不可取,只有用良知的理性之光约束情绪而不是任其发泄与耗散,才能在恰当的时机收放自如地表达,获得情感的质量和速度。
未开之镜,何以照妍媸?恢复良知是挣脱私欲奴役,打开全局视野的唯一办法,具体途径则是“诚意”。
诚意者,不自欺也,去私欲也,笃定地按照良知的判定去践行,不为杂念所左右。
当然,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实实在在的功夫不可或缺,这便是“静坐体悟”与“事上磨炼”。
无事时检视内心,体认良知,对往来胸中的念头“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有事时事上炼心,用行动验证良知,用良知影响外物,循环往复。
没有静坐体悟的事上磨炼,往往是心不在焉的瞎忙,身心俱疲;而没有事上磨炼的静坐体悟,又容易陷入虚无,一逢事便方寸大乱。
只有合二为一,方可称“致良知”。
“致”者,“使之至”也。向内至,明觉良知;向外至,推行良知。良知感应神速,无须等待。一遇情境,便即发动。本心之明即知,不欺本心之明即行。
一个致良知的人,就是知行合一的人。
知行合一极大地提高了人生的效率。遵循良知的指引做事,充实喜悦,正气凛然,其势能甚至可以感染冥顽不灵的蛮夷和一毛不拔的懒汉。而违背本心行事,将时时刻刻受到良知的折磨,自我怀疑,畏首畏尾,即便事情勉强做成,效果也已大打折扣。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功不是成事,而是一种身心境界,包含“自尽于心”“自得于心”和“自快于心”三重。
所谓自尽于心,即做任何事都全神贯注,哪怕是端茶倒水的小事。那些三心二意、提不起精神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做事的意义。
只有自尽于心,人才能琢磨出干事的理论来,团结具有相同信念的人。这种信念是坚如磐石的,因为它深入骨髓,自得于心。而有了共识,方能共创,从而上下同欲,如臂使指。
比自得于心更高的境界是自快于心,即王阳明告诫弟子的“常快活便是功夫”,亦即连接共享、成己达人后价值得到体现的心满意足。
王阳明相信“心体同然”,只要每个人都“克其私,去其蔽”,最后势必回归到相同的本心,“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晚年在给内阁首辅杨一清的信中说:“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这就好比风平浪静时,船上的人都觉得自己才堪大用,足以掌舵,于是一拥而上,争权夺利。突然,黑云压顶,浊浪排空,眼看船要倾覆,所有人都抱头鼠窜。此时,谁能站出来操舵,无论能力大小,心虚与否,众人都会投之以赞许的目光,听其安排,共克时艰。
担当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但也只有不畏险阻,无惧毁谤,勇于承担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从自立到自省,从灵魂拷问到化育天下,心学的力量苍天可踏。
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