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赐名睦仁

第六章 赐名睦仁

1859年祐宫开始上学,有栖川宫帜仁亲王(1812—1886)被指定为他的书法老师。祐宫的第一位老师是一名书法家,说明写一手漂亮书法的重要性。书法对欧洲王子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在日本却是贵族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皇室成员展示书法技艺的场合相对较少,但是一旦动笔,书法技艺不仅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反映他的人格。不过,我们并不知道明治天皇最终对这项技艺有多么精通,因为他极少有书法作品保存下来。

实际上祐宫上一年就开始学习书法了,但显然只是随便学学。他今年八岁了,应该在合适的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书法(和其他科目)。有栖川宫帜仁亲王被选为亲王的书法老师,是因为他的家族很久以来就以书法著名。5月5日,有栖川宫帜仁亲王带来那首《难波津之歌》作为假名书写的范本。他和学生互换了礼物,彼此都送了对方一盒新鲜鲷鱼。在亲王的教育中,第一堂正式的书法课最为重要,也因此他们会交换传统上贺礼所用礼物的鲷鱼。

从此,有栖川宫帜仁亲王在指定的日子里每月来几次,教授祐宫书法。6月4日,祐宫将自己临摹的几个字交给老师评判,并赠送给老师礼物。到了8月10日,年轻的亲王显然对自己的进步感到非常开心,他开始向侍从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每次一两个字,通常是“中”和“山”。

与此同时,祐宫已经开始了另外一种学习——阅读儒家的经典著作。5月29日,伏原宣明(1823—1876)被指定为祐宫的阅读指导老师。伏原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将一段选自《孝经》的文章朗读了三遍。当然,你不能指望一个七岁的孩子能理解中国的哲学著作,即便是用日语朗读;然而过了不久,祐宫就能认字并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了。这种被称为“素读”的学习方法效果惊人,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学习汉语并能自由读写;但是对一名孩子来说,整小时整小时地背诵那些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词语,肯定无聊透了。

祐宫刚刚完成《孝经》的素读,孝明天皇就命令他阅读《大学》。在素读课堂上,年龄相仿的孩子之间至少有欢乐的友好竞争,或者可能有一起捉弄老师带来的乐趣,但是祐宫刚开始上课时并没有同伴。1861年,公卿里松良光(1850—1915)成为祐宫唯一的同学,那年他十一岁,未来的明治天皇十岁(采用日本的计算方法)。里松在一次谈话中回忆道:

我每天侍候亲王,从早起到他上床睡觉,不管是学习还是运动,从未离开他一步。亲王一般穿彩色的真丝绉长袖和服与白色的真丝裤子。他并非每天都穿新衣服,而是穿得很朴素。亲王梳着男孩子的发型,把前面的头发梳向两边,然后在头顶打个结。我和他发型之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他的头发两侧都是鼓起来的。

亲王的学习从素读《四书》《五经》开始。我是他的伴读。我们的老师是已经去世的伏原宣谕,但是偶尔阿野奥充会来代课。我们的课本都由伏原先生工工整整地誊写出来。每读完一本,伏原就向陛下呈上下一本。我们一起高声朗读,就好像是在旧式的寺子屋一样。

到目前为止,这些都不是正规教育,因为祐宫和同伴是在私塾里跟老师学习,但是1862年6月25日这一天,他们的正式教育开始了。孝明天皇命令阴阳师土御门晴雄定下开学的日子。一切都遵照1839年孝明入学时的仪式进行。在高级贵族的注视下,伏原宣明将《孝经》序言里的几句话朗诵了三遍,亲王跟读。

祐宫并不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学生。一些关于他不喜欢学习的轶事被保留下来。明治后来回忆说,母亲中山庆子对他相当严格,除非完成了当天的功课,否则就不给他吃午饭。再后来,1905年,天皇还作了一首诗回忆那些遥远的岁月:

我现在多么后悔

我的孩子气

那时我觉得

写作业是

浪费时间的无聊事情

下面这首作于大约同个时期:

我现在记得那些日子

那时我很不重视

写作业

因为我唯一的兴趣

就是骑竹马

另外一则轶事讲述了当时主管祐宫教育的中山忠能如何地怒不可遏。那天,这位学生上课时突然站起来,没有任何解释就走回内宫。忠能认为,假如亲王的行为如此不受管教,他已没必要继续教下去了(他为此付出了全部身心)。忠能写了一封辞职信,说自己不想再出现在亲王面前。儿子孝麿恳求父亲说,亲王还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而愤怒的忠能什么都听不进去。这时宫廷来旨,要求他速速回宫,但他固执地拒绝了。孝麿认为抗旨有违臣子的职责,最终成功地说服父亲,使他的脾气缓和下来。祐宫见到忠能时,向他道歉,说自己错了,并承诺永不再犯。祐宫说:“请您不要发脾气,而是像以前一样照顾我。”忠能深受感动。那天晚些时候见到孝麿时说:“殿下是一名开明的亲王。我太心急了。都是我的错。”说完号啕大哭。

这个故事以愉快收尾,但它说明祐宫也可能做出自私甚至残忍的行为。我们从他小时候的玩伴木村祯之祐口中知道,即使在孩提时代,祐宫心里已经很清楚自己对下属的权力:

亲王殿下个性极为冲动,而且非常倔强。一旦发生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他通常会抡起拳头,一拳打向那个倒霉的人。我记不清自己有幸挨过他多少拳头。不管怎么说,我比他小一岁,一般不怎么怕他,总是斗胆做出一些违抗他旨意的事情来,每次都会吃几个拳头。

有一天某个大名送了亲王一个金鱼缸,里面有五六尾金鱼游来游去。我非常好奇地在殿下身边观看。当他走进隔壁房间时,我立刻把手伸进金鱼缸去抓鱼,直到成功抓住了一条。令我惊慌的是,这条鱼死了,正当我不知该怎么办时,殿下回来了,看到了这一切。他顿时怒火中烧,大喊:“你这个笨蛋!”然后抡起拳头,接连往我的脑袋打了三拳。我逃跑了,但是他在后面追我,又赏了我一个拳头……

还有一次,忘了什么原因,但是我做了件淘气的事,惹得他把怒火都发泄到我身上,连续往我头上打了九下。回想这些事时,我知道是自己的淘气惹得亲王生气了,不过即使现在,我仍然能感到腋下冷汗浸浸。

另外一件令人不那么喜欢的轶事,则描述了一位年老的公卿是如何开始认为这个孩子太顽皮,自己管教不了的。这名公卿从祐宫出生起便负责照看他,正考虑提出由一名年轻的公卿代替自己。一天,祐宫在御所的一个水池边玩耍。他大声喊道:“爷爷,快来看啊!池塘里好多鲤鱼!”老人走到池塘边,但是没看到鲤鱼。他礼貌地问亲王鲤鱼在哪里,祐宫的回答是:“瞧,在那!在那!”老人弯下腰想看得更仔细些,这时男孩从后面推了他一下,老人跌入水中。池塘很浅,但是由于年纪大了,他费了好大劲才爬上岸。殿下随即大声喊道:“大家快来看呀,老人变鲤鱼喽!”人们赶过来将老人扶到岸上。据说,他跌入水塘时身上穿的那件沾满泥浆的衣服已经成为他们家族最宝贵的财产。

人们也许会纳闷,为什么这类轶事会出现在那些旨在增加明治天皇荣耀的作品之中。也许人们认为,亲王对待玩伴和无辜老人的粗暴(甚至残忍)的态度,是他成为一名严厉的国家统治者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要知道亲王不仅由女人抚养,长年以来衣着打扮也像个女孩。据说,这位被推进池塘受辱的老人后来写信给岩仓具视,要求更换别人。但是岩仓把他叫来,对他说:“你从殿下诞生之日起便服侍他,然而现在还不了解他的伟大之处。我能体谅你在这般年纪所做的付出,然依我所见,你自幼接受贵族教育,仅想教育殿下举止良好。但日本目前正处于非常之时,王政必将复古。届时,天皇仅有稳重性格并不足够。我从年幼的圣上身上看到面对任何难局皆能保持泰然平静的气象,暗地由衷欢喜。我不同意你的辞职。”

轶事收集者们强调小亲王的男子汉气概,说他随时准备用拳头对付一切有违自己意愿之事,因为他们不希望把祐宫描写成一个躲在屏风后面,连朝臣也看不见的模糊形象,或者是描写成一个身体虚弱,经常使周围人担心的亲王。他们似乎在说,尽管祐宫把老人推进池塘这件事本身并不光彩,但却是他有着刚强性格的表现。

祐宫其他方面所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不管是老师的指导,还是他在宫廷的观察体验。祐宫甚至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就已经开始创作和歌。他这个时期创作的诗歌有一首流传下来:

看到月亮

野鸭飞了起来

水中有月亮的倒影

这首诗并不符合韵律,表达的意象也很混乱,但它作为祐宫最早的诗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几年后创作的一首短歌则显示出他对韵律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黄昏的熹光之中

野鸭回巢了啊

在这个春日啊

我聆听它们的叫声啊——

他们的声音如此平静。

加强语气的助词“啊(ぞ)”的重复使用,主要是为了填满韵律,现代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好笑,但是亲王意识到了韵律要求,说明他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从这个时期开始,祐宫便常常会见父皇并接到一些创作短歌的题目。他将创作的成果给父亲看,本身即是一名出色诗人的孝明会给他修改。孝明将亲王的诗歌修改如下:

春日时

天空暮色熹微

野鸭回巢了

可以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叫得多么平静

孝明的指导对明治的正规教育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内容为日本所独有,是一项在平安时代便建立起来的传统,那时的天皇不仅创作和歌,还要精通和歌的传统。不久,祐宫就熟谙经典诗集。除此之外,他在文学上的喜好仅限于日本的武士故事和中国的英雄故事。祐宫的儿时玩伴里松良光回忆说,祐宫经常提到他非常仰慕英勇的丰臣秀吉和忠诚的楠木正成。这个时期祐宫似乎对历代天皇的事迹没有什么兴趣,也许因为他们不够勇猛,不符合他的品味。

祐宫的教育和父亲相比,或者说,和几个世纪前的祖先相比,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尽管孝明一直对西方侵略者忧心忡忡,但他并不认为有必要让儿子知道这些夷人的危险。祐宫并没有学习世界地理或是思考西方取得的科学成就。只有明治维新以后,他的教育才变得与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息息相关。

1860年4月,大家决定为祐宫举行“深曾木”仪式。这个修剪小孩头发的仪式通常在孩子三岁到八岁之间举行,然而1858年,就在明治即将举行“深曾木”仪式时,与皇室有密切联系的泉涌寺发生了大火,仪式被迫推迟。另一个名为“纽直”或“带解”的传统仪式,通常在孩子九岁(按日本算法)时举行。仪式上,小孩子第一次系上大人的腰带,而不是小时候的绳子。大家认为祐宫今年应该举行这两个仪式。在咨询过阴阳师之后,“深曾木”的日子定在5月9日的上午10点举行,十天后举行“纽直”仪式。

“深曾木”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天皇送给亲王许多套衣服,一些是在仪式上穿的,官方记录用了三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来描绘这些衣服。 “纽直”的仪式则要简单得多。这些都是8月16日即将举行的一个重要得多的仪式的序曲,这个仪式将正式宣布祐宫为皇位继承人。从此他将被视为孝明皇后的“亲生子”,宫里的地位也紧随其后,而且将与皇后住在同一座宫殿里。10月宫廷将正式宣布祐宫为皇族以及皇位继承人。

10月16日,孝明下令文章博士唐桥在光(1827—1874)为亲王拟一个合适的成年名字,唐桥提交了三个名字供选择——与仁、履仁和睦仁。第二天,天皇下令将名单提交给关白和左大臣等重要公卿,让他们从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

11月11日,宫廷宣布祐宫为皇太子,并向全体公卿公布了祐宫的新名字。天皇亲自写下了“睦仁”两个字。仪式过后大家喝酒庆祝,唱起了时兴谣曲和能乐,并送给亲王许多礼物。下个月将军送来贺礼时宫里又庆祝了一番。

热闹过后,睦仁被送回去上学。皇后不满睦仁在书法上的进步程度,命令中山庆子每天监督他练习书法。

这些事情可能为孝明天皇提供了一些消遣的时光,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件急事,使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那就是将军家茂请求娶天皇的妹妹和宫为妻。生于1846年的和宫是仁孝天皇的女儿,她在父亲死后五个月才出生。和宫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孝明关系似乎非常亲密,这也许可以解释宫中为什么极度不愿接受将军的求亲,即便这桩婚事在某些方面看来非常有利。1860年6月3日,宫廷收到江户方面发来的求婚书,上面说,婚事将有助于促进公武合体,而这正是孝明公开表示的政治立场。宫廷和幕府的关系自幕府与西方五国签订条约以来便跌入低谷,联姻将有助于修补裂痕。

1858年11月,左大臣近卫忠熙和刚刚上任的所司代酒井忠义首次讨论了联姻。近卫认为这桩婚事于国家有利,但是和宫五岁时和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帜仁之子)缔结了婚约,因此不可能与将军结婚。然而酒井却不愿放弃这个计划。第二年,酒井和关白讨论了这门亲事,并得到了幕府的肯定。最后,这些话传到了孝明那里,孝明回答说,不可能解除和宫与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婚约。他还说和宫很怕到江户去,因为在她年少无知的印象中,那里是蛮夷的聚居之地。孝明同情妹妹,不想迫使她接受一桩如此恐惧的婚姻。然而,孝明很清楚这桩婚姻在政治上非常有利,他在拒绝的同时无疑也感到一丝遗憾。

那年和宫庆祝了自己的虚岁十六岁生日。7月15日她参加了赏月仪式,这是女子的及笄礼,与男子的元服礼相似。看到赏月时的和宫那么天真无邪和美丽动人,我们不难想象孝明多么不愿失去自己唯一的妹妹。

但幕府不愿放弃将军与和宫的联姻计划。宫廷内部也有人支持这桩婚事。天皇问岩仓具视的意见,当时还是侍从的岩仓回答说,幕府的权力明显正在减弱,但是试图用武力收回皇权的话肯定将导致国内大乱,并可能引发外国干涉。目前最好是同意联姻,向全世界宣布公家和武家确实合为一体。这样一来,幕府不得不逐步废除那些与外国签订的和约。假如能够说服幕府同意从此以后一切国家大事在实施之前都必须获得宫廷的批准,那么幕府的权力将会回归宫廷。因此,对国家而言,和宫一人比九鼎更加宝贵。岩仓建议接受这门亲事,前提是幕府保证将废除条约。

7月6日,孝明就这门亲事给关白九条尚忠写了封信。信中的语气说明他受到岩仓意见的影响。孝明说自己对幕府与蛮夷签订和约深感不快,因为他无法在众神和列祖列宗面前解释这件事。另外,自己不愿让和宫,这位天皇的女儿,嫁到“夷人徘徊之土地”。但是,如果幕府显示出驱逐夷人的决心,他将试着说服和宫接受这门亲事。

幕府的回复使孝明放下心来。幕府说他们在一切事情上都和天皇的意见一致,完全同意驱逐外国人,但是要等到国家统一和武力强盛时,才有可能处理好这些外交问题。现在首先要向全国展示公武联合。这一步一旦成功,下一步则加强国防,对抗外国人。假如天皇同意内亲王和将军的婚事,国家的所有资源将以这种方式联合起来并得到加强,这样一来,渴望驱除夷人的幕府,难道还有可能与天皇相左吗?幕府承诺将在七到十年内,以谈判或者武力的方式废除和约,驱逐外国人。

这些保证使孝明倾向同意接受江户方面的求婚。9月4日,孝明要求关白请和宫的母亲和舅舅去劝说她接受亲事,并命令关白与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协商解除婚约的事。然而和宫不为所动,一再重申一想到要离开哥哥,就倍感凄凉。一个星期后,孝明给关白写信,告诉他和宫不愿下嫁到江户。孝明不忍强迫她接受,但是又认为自己有义务履行与幕府之间的约定。因此他建议用自己唯一活下来的女儿,只有一岁半的寿万宫代替和宫。孝明非常喜欢这个女儿,但是为了表达实现公武合体的渴望,他愿意放弃私情,和年幼的女儿分开。假如幕府不接受这个建议,他将别无他法,只好退位。

孝明这封信的副本也传到了和宫那里。和宫看到孝明将退位的字眼,知道如果自己成为哥哥退位的原因,一定会寝食难安。因此她决定接受孝明的建议,到江户去,但是幕府必须满足五个条件。第一条是在父亲仁孝天皇逝世十七周年的忌日(两年之后)之后再到江户去。此外,她还希望每年能够在仁孝的忌日回到京都,为他上坟,并向天皇请安。然而急于操办婚礼的幕府不愿再等上两年。和宫的第二个条件是,她在江户的生活环境要和御所一模一样。幕府接受了这一条。剩下的几条都与挑选随从人员有关。

孝明在写给幕府的信中列出了自己的六个条件:(1)接受和宫的五个条件;(2)即使老中发生变化,断绝与外国外交关系的承诺将继续有效;(3)告知全国人民,和宫下嫁并非为了保存德川家族一脉,而是为了国家需要和促进公武合体;(4)赈济那些因开国而变得一无所有的人民;(5)一旦和宫的婚事确定下来,任何与和宫待遇有关的问题都应该事先秘密向天皇汇报;(6)补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

即使在和宫同意下嫁之后,仍有一些公卿反对这门亲事。宫廷盛传着谣言,说天皇的亲信久我建通(1815—1903)收受了幕府的贿赂,并通过指使朝臣千种有文和岩仓具视,从中推进了这门亲事。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的孝明,指示关白将谣言压下去,因为一旦同意了联姻,孝明就不能容忍任何反对的声音。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最后同意放弃了与和宫的亲事。有个蓄意流传的谣言说,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对这门亲事并不热心,因为和宫生于丙午年(火马年),而这一年出生的女人命都不太好。后来发现年轻的将军也是这一年出生,于是又有说法说,两个出生年份都不吉利的人结合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吉利。

这个时期,睦仁的教育与和宫的亲事似乎完全吸引了宫廷的注意力。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1860年也是日本第一次向美国派出外交使团的一年。尽管为迎娶和宫,幕府做出了驱逐外国人的承诺,但他们仍不可避免地要走这一步——在闭关锁国两百多年后首次派遣官员出国考察。

  1. 他创作的十万首短歌都写在纸片上,然后由宫女将它们誊写在更加合适的纸上。原稿随后被销毁(花房义质,《先帝陛下に関する追憶》,322页)。唯一一名评价过明治书法的宫廷人员说,他的字很难辨认(日野西资博,《明治天皇の御日常》,第54—55页、第181页、第187页)。

  1. 该诗歌(以及翻译)请参见第五章。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167页。

  1. 鲷鱼(たい)还是一种有吉祥寓意的礼物,因为它的名字和“喜庆(めでたい)”这个词部分同音。

  1. 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5页。渡边引述了《忠能日記》的内容。“中”和“山”两个字组成了他母亲家族的姓氏,这可能是天皇选择这两个字的原因,不过他在刚开始学书法时也会学到这两个简单的字。

  1. 江户时期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只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但不解释文义。——编注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2页。1860年9月14日,他开始用素读的方法学习,并于12月23日读完了整本书。12月28日,他开始学习《中庸》(第231页),并于1861年7月23日开始用“素读”的方法学习《论语》(第257页)。

  1. 日本的民间私塾,发源于室町时代后期。起初为寺院开办以庶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泛指民间的私塾。——编注

  1. 木村毅,《明治天皇》,第91页。木村显然是在和里松良光交谈时得知这个信息的。

  1. 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页。亦可见《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45页,里面提到祐宫是如何偶尔欺骗母亲,让她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作业的。

  1. 两首诗都收录于《明治天皇御集》第二卷,第714页。第一首见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页。第二首中的“竹马”可能指的是“高跷”。

  1. 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4页。

  1. 木村祯之祐,《明治天皇の御幼時》,第22—23页。

  1. 渡辺茂雄,《明治天皇》,第4—5页。

  1. 渡辺茂雄,《明治天皇》,第5—6页。

  1. 根据帜仁亲王的描述,1857年底,才五岁的明治就已开始创作和歌(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上卷,第86页)。

  1. 短歌的格式是“五七、五七七”,这首和歌原文的前半部多了一个音节,因此不合韵律。——编注

  1. 木村毅,《明治天皇》,第92页。明治阅读的书籍包括《源平盛衰记》、《太平记》和《太阁记》。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199—202页。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1页。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3页。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28页。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06—207页。对孝明的答复的解释,亦可见《孝明天皇紀》第三卷,第379—380页。孝明说,由于和宫是另一个母亲所生,她可以不必听从他的命令。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页。亦可见武部敏夫,《和宮》,第39—41页。

  1. 简单的摘要见《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页;完整记述见《孝明天皇紀》第三卷,第410页。

  1. 《明治天皇紀》第一卷,第218页。亦可见武部敏夫,《和宮》,第44—45页。

  1. 武部称,驱逐外国人的承诺并非幕府的本意,而是迫于孝明“攘夷”的具体计划(《和宮》,第46页)。

  1. 石井孝,《幕末 非運の人びと》,第60页。石井认为,和宫的母亲观行院和舅舅桥本实丽的反对,加剧了她对这门婚事的抵触情绪。

  1. 武部敏夫,《和宮》,第48页。

  1. 根据石井的说法,九条尚忠(关白)的心腹岛田左近向和宫暗示说,如果她坚持拒绝的话,母亲和舅舅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幕末の天皇》,第61页)。他还诱使和宫的乳母劝说她接受婚事。武部说,关白的两名家臣密谋,让和宫乳母的一个亲戚告诉乳母,幕府已经决定处罚和宫的母亲和舅舅,以此来动摇和宫的决心(《和宮》,第51—52页)。总之,在说服和宫同意与将军结婚时,这些人似乎用了卑鄙的手段。

  1. 武部敏夫,《和宮》,第53页。

  1. 武部敏夫,《和宮》,第54页。

  1. 石井孝,《幕末 非運の人びと》,第62页。

  1. 《大宅壮一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59页;武部敏夫,《和宮》,第55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