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节选)

项羽本纪(节选)

西汉·司马迁

太史公[1]曰:吾闻之周生[2],曰“舜目盖重瞳子”[3],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4]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5]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6]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7]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8]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9]

【解题】

“本纪”是《史记》的一种体例,是按照年代先后的顺序,叙述历代帝王政绩。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因此司马迁将项羽的传记列入“本纪”中。

【注释】

[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2]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

[3]舜:虞舜,我国上古时代的帝王,“五帝”之一。盖:原来。重瞳子: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

[4]苗裔:后代子孙。

[5]陈涉:名胜,与吴广一起发动农民起义,反抗秦朝的统治。首难:首先(向秦朝)发难。蜂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胜:尽、全部。

[6]非有尺寸: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

[7]“及羽”句: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念楚国而东归,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做了这些失策失人心的事,却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想要成就霸业,就很困难了。

[8]“自矜”句: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仿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再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寤:通“悟”。

[9]“乃引”句:项羽竟然用“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种话来自我开脱,不是太荒谬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