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感情与理智的冲突
将仲子
《诗经·郑风》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首诗讲一个女子爱上一名青年,但又怕父母、兄弟的反对,怕邻居的闲话,不敢与之相见。可那个男子却很大胆,要翻过墙来同她幽会,于是女子就说了这段动人的话。
“将仲子”的“将”就是“请求”的意思;“仲”是老二,可能那个男子排行第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请求你——小二哥”。“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逾”就是超过、越过、翻过的意思。“里”有点像现在的“里弄”,与第二节“无逾我墙”的“墙”,第三节“无逾我园”的“园”,意思相似。不过圈子一点点缩小,先是超过里,接着翻过墙,最后进入园子。
把整首诗翻译一下: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里弄,不要折断我家的杞树。不是我小气啊,是怕我父母。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父母的话我不能不有所顾忌。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的墙,不要折断我家的桑树。不是我小气啊,是怕我的兄长。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兄长的话也是要听的。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的园子,不要折断我家的檀树。不是我吝啬啊,是怕众人多言。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众人的话是那么可怕。
这样一翻译,再读回原诗,就显得有趣多了。当然这里面还反映出了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理性之间的矛盾。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的人,也就是动物的人,有很多欲望,他希望随心所欲;但作为社会的人,他必须约束自己,要受理性制约,这里的“爱”就有了社会属性。女子虽然爱这个小伙子,却不敢让他来找自己,因为人言可畏。
“人言”就是社会理性的象征。人类的本能欲望、情绪、活动无不受到各种“人言”的制约。“人言”的力量是强大的、可怕的。人就是生活在“人言”的制约中,“不怕”也得“怕”。
《将仲子》所表现的正是这种人类内心世界情与理的冲突、灵与肉的交战。正是这种理性,使人由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种理性,人类常常陷入各种困扰和苦恼之中。
◆大胆热烈的爱情诗
野有死麇
《诗经·召南》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野有死麇》是一首爱情诗,而且表达爱情相当大胆。它是《召南》里的一篇,召南地处南方的荒蛮之地,不像北方、中原地带受过教化的熏陶,自然比较大胆,表达爱情赤裸裸,不加掩饰。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野外打死了一只獐子,我剥下了獐子的皮,又割下了白茅草,把它包好,想送给那心上人。有位美丽的姑娘满怀春心,那男子再三再四向她献殷勤。“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森林里灌木丛生,有一头皮毛漂亮的小鹿掉到了陷阱里,小伙子割下了白茅草,把它包上。这位姑娘真像美玉般温润动人。这两节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用鹿皮作为礼物去引诱她。有一次,他们又相遇了,那个男子见四周无人,终于大胆地上前拉拉扯扯。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几句是当时的方言。“舒”,慢慢地;“脱”是方言,也有缓慢之意;“感”通“撼”;“帨”(shuì)就是佩巾;“尨”(máng)是多毛而凶猛的狗。这是女孩子的话,说你不要那么性急,不要拉我的衣服,别惊动了狗。钱玄同曾把它译成苏州话:“耐勿要过来,耐勿要拉我个衣裳,耐看惹得狗也叫哉。”
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但使我们看到了两三千年前男女恋爱的方式和心理,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方言。这样一首小诗很值得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好好琢磨一阵,也值得语言学家研究一阵子。可见《诗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观察角度,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它,可以获得不同的收获。所以有人说《诗经》是一本活的档案,是最古老的文物库。
◆热烈的誓言 奇特的想象
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采自民间的情诗,这是一个女子向她的心上人表达爱情的誓言。男女相爱最深挚、最炽热的时刻,往往会互相海誓山盟,是很自然的。开头三句,主人公迫不及待地直抒胸臆:苍天啊,我愿意与你相爱,直到永远。“长命无绝衰”,就是永远不变,永相恋,爱情之花永不败。
开头讲“长命无绝衰”,可是结尾却说“乃敢与君绝”,就是说“才敢和你断绝”。这一首一尾,意思好像全然相反,一个“无绝”,一个“要绝”。但结尾的这个“要绝”,是有条件的。
第一、二个条件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山也没有了,江水也干了。第三、四个条件是“冬雷震震,夏雨雪”——冬天打雷,夏天下雪。(“雨”作动词用,是“下”的意思。)季节混乱了,颠倒了。第五个条件,“天地合”——天地再度成了混沌一片。这五个条件,其实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自然界的变异,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这女子好像在层层递进地发挥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出奇,一件比一件不可思议,直到“天地合”,她的想象力似乎是漫无涯际地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都不存在了。而这恰恰是“乃敢与君绝”的条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成了“与君绝”的条件,“与君绝”当然也就不可能了。
现在再看,这个“与君绝”与“无绝衰”不但不矛盾,而且更坚决、更强化了。如果没有这几个假设条件,整首诗就会显得平铺直叙,未免太平淡、太简单了,她的情感力度也要减弱许多。
这种方法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不直说,兜个圈子,设置一些条件,然后再把意思表达出来,会显得更生动、更鲜明、更有力度,这就叫欲擒故纵。
◆一曲离别的交响乐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其主题多是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得志,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行行重行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是一曲离别的交响乐,全诗共十六句,可以分成一个序曲四个乐章。序曲忆别,第一乐章远别,第二乐章久别,第三乐章疑虑,第四乐章祝愿。序曲为开首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回想当年离别的情景:妻子送丈夫远游,送了一程又一程,难分难舍,仿佛这就是永别了。丈夫远去的身影永远铭记在妻子心中,不论时间多长,一想起来便历历在目。屈原《九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表达的也是同一种情感。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是第一乐章——远别,写夫妻分别两地相距之遥。“万余里”并非实指,说出了一个“远”字。面对这“各在天一涯”的现实,主人公喊出了无可奈何的哀怨:“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路不仅远,而且中间有阻碍。一个“长”字,一个“阻”字,再次把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倾吐了出来。
接下来,作者又写了“胡马”“越鸟”,“胡马”是指北方的马,“越鸟”是指南方的鸟。这个比喻隐含着不忘本、不忘家乡之意。这就等于在说:动物尚有思念家乡的感情,人为什么还不知回归呢?至此可以揣摩一下女主人公的身份,她也许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妇女,丈夫为了求学求官而背井离乡,可是在动乱的年代,前途充满危机,主人公的思念也因此越来越深切。所以下面便奏出“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第二乐章——久别。
长期的思念使主人公一天一天消瘦了,可她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情愿“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在思念中,有时也难免产生种种疑虑、猜测。丈夫为什么久不归?是不是变了心,被“浮云”遮住了?这就是第三乐章——疑虑。
她到底是个善良、单纯、宽厚的妇女,总相信丈夫不会是“薄情郎”,他的久久不归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她想,即使自己被抛弃了,也祝愿丈夫能平平安安,努力加餐,盼望再有相见之日,这就是全曲的高潮——祝愿。
不过,这最后一句,还有一种解释,是说主人公因被抛弃而茶饭不思,于是只好自我安慰,努力加餐。不管哪一种理解,都深深地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哀伤。“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一个女子的哀怨,却折射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对人们感情的摧残,又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痛苦和追求,所以千百年来,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情怀激越 笔力雄劲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烽火”是古人报警用的烟火,头两句写了主人公听闻边疆警报,军情紧急,心中不能平静。他再也不能坐在这书房里了,立志要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牙璋”是皇帝调兵遣将用的符信,分凹凸两半,分别掌握在皇帝和将官手中。“凤阙”是雕着龙凤的门墙,这里代指皇宫。这句意思是说将士们奉命雄赳赳地整队出城。“龙城”是匈奴的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铁骑绕龙城”就是说,我军冲上去一下子包围了敌人。刚出城就获得大胜,真是势如破竹。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战场上下起了大雪,战旗在昏暗中,连颜色也分辨不清了,只听得呼呼的北风中夹着战鼓声,昏天黑地,短兵相接。
面对着这悲壮的场面,主人公没有丝毫畏缩,反而十分向往。最后两句写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宁可做一个率领一百人的小队长,也胜过现在关在书斋里,做一个没用的读书人。这就把他决心投笔从戎,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爱国之情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首诗共八句,有六句是一一对仗,显得整齐雄壮,让人仿佛是在听激昂的军歌、战鼓,不能不为之震撼。就是在这雄壮的节奏中,形势的紧急、将士的风貌、主人公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淡之中见深挚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国古代有一批田园诗人,比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都写过不少优美动人的田园诗。优秀的田园诗作品,不光展现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更蕴含着淳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就是这方面的杰作。
有很多五言律诗往往字斟句酌,紧凑严密,这首《过故人庄》却很自然平淡,写的是眼前景,用的是口头语,正体现了孟浩然诗歌平淡中见韵味,自然中含深挚的特殊风格和追求。要达到这样的风格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它并非诗人不进行锤炼和推敲所得,而是锤炼和推敲得不露痕迹,臻于化境。用这样自然平淡的语言去表现田园风光和人际关系正好相得益彰,最恰当不过了。
先看前两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所谓“鸡黍”就是杀鸡做菜,煮黍为饭,这是田家待客的方式,没有什么排场和客套,所以诗人也就一“邀”即“至”,显得既亲切又舒畅。
诗人并没有写吃饭时的各种情形,因为诗人也好,邀请诗人的主人也好,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吃饭,而是为了叙旧聊天,重温友谊,所以主人准备的饭菜尽管说不上丰盛,但在这前后所展现的友谊和人情美,却要比最醇厚的美酒还要来得醉人。
诗的中间两联写得很有层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诗人进村前后的所见所感:诗人信步走来,只见绿树环抱着整个村庄,显得别有天地,异常宁静;进到村里,向远处一瞥,却又看到青山在城外逶迤而过,增加了一抹动人的背景和色彩。总之,诗人所到的这个村庄坐落在田野间而又遥接青山,既宁静而又开阔,毫无孤僻逼仄的感觉。
前两句是写进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就是写诗人到了主人家里,登堂入室后的情景和气氛了。“开轩”就是打开窗户,这里自然是主人亲切地招待诗人坐在窗边,并把窗户打开,让诗人留意窗前的那片开阔的打谷场和碧绿的菜圃,处处显得生机盎然。
接着主人和诗人临窗喝酒,频频举杯,无拘无束地聊天,而聊天的中心则是“桑麻”之类的农事,仿佛主人有意要让诗人分享即将到来的丰收,这种场景多么温馨,彼此关系多么和谐!难怪诗人最后要主动向主人表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到重阳佳节来临,我还要来欣赏菊花呢!
今天农村的环境虽然和唐代大不一样了,但是这首《过故人庄》所展示的那种亲切和谐、不讲究客套做作的人际关系却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情景交融话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名诗,另外有一个题目叫《渭城曲》。这是作者在送朋友远行时写的。一二两句是写景,清晨时分,细密如丝的春雨洗去了路边的轻尘,浸润了掩映在客舍边的杨柳,在这新鲜而湿润的春天气息中,古都咸阳驿道边的客舍显得更清新可爱,连路上柔嫩的柳枝也显得更青翠。这两句不但交代了送别的时间——早晨,送别的地点——渭城客舍前,送别的时令特点——春雨,而且反映出诗人内心涌动的思绪和情怀,细雨绵绵,杨柳依依,突出了惜别之意。
在这样惜别的氛围中,自然引发出后两句著名的抒情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你再饮一杯酒吧,向西走出了阳关以后,在人烟稀少的途中,再也见不到亲朋好友了。此时此刻,思乡、怀旧、畏途、叹远,亲朋故友之恋,边塞寂寞之感,这一切的一切都一齐涌上离别人的心头。而这恰恰从送别人的口中吐出,这包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多少深情啊!
在唐代,虽说边塞动荡、交通艰难,只能凭双脚、马匹做交通工具,跋山涉水,羁旅茫茫,但毕竟不是生离死别,王维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凄楚悲凉呢?同样写送别,高适的《别董大》就写得豪爽乐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实这与他们的经历和主观感受有关。
王维出身于仕宦家庭,诗、画、乐兼擅,才华非凡,出入于王公贵族门庭,又靠权贵引荐科举成名,可称少年得志,一帆风顺。所以他的感情特别脆弱,中年以后一旦遭到不幸、打击,就难以承受,即使在友人离别时,也会发出这样惆怅的哀怨叹息声。高适就不同,他幼年丧父,深知世路艰辛,靠自己努力,四十六岁方得科举成功,所以在遇到挫折时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笑脸相迎,在离别时当然不会凄凄切切,相反发出了豪迈的“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勉励之词。
◆脱口而出 幽思深远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多人儿时读过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首好诗,可是要说具体哪里好,又说不出来了。要想知道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我们可以先从题目看起。
“静夜”是万籁俱寂的深夜。设想一下,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白天为生活或别的原因在奔忙,没有闲暇想念家乡和亲人,到了晚上,一身的疲乏在客舍嘈杂声中随酣甜的小睡而消除了。夜深人静,忽然从梦中醒来。看着孤寂清冷的客房,望着异乡皎洁的明月,寂寞凄清,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正是写作者在睡梦中醒来看到清朗月光洒落客房的情景。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一个“疑”字用得特别准确,抓住了游子在静夜明月下的特殊感受,“疑”是一个错觉。造成这种错觉有两个条件:一是月色确实清白,对他的视觉刺激;一是寒气浸入,对他的感官刺激。这样一句话就把月色的清朗、游子的凄凉写了出来。游子定神之后,明白这原来不是霜,而是异乡的月光,孤寂凄凉的感觉更加重了,又怎会不怀念自己温馨的故乡呢?
到了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顺理成章了。“思”是全诗的主题,是诗眼所在。他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许在思念自己的童年时代,思念旧时的朋友、同学,也许还会思索今后的前程。还会思念年华易逝、人生易老,还会想到宇宙人生……这“低头思故乡”,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找到各自特定的思念对象。无论孩子、青年、老人,这“思”字说出了人们心里想说而没说出的话。
可见这首诗好就好在脱口而出,朴素自然,不工而自工。有人说这首诗没有说出的比说出的多得多,比刻意求工的诗写得更工,我是很赞同的。
◆一“惊”一“忆”见真情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我们读小说,常常为小说中逼真的细节描写所感动。抒情诗就不一定了,它重在抒情,不一定要有细节描写。但是,有时诗人们为了要把自己的爱憎喜怒表达出来,就难免要交代一下背景,捕捉一两个动人的细节。
李益的这首五言律诗就捕捉到了很感人的细节。开头两句先交代了这样两点:诗人和外弟(即表弟)分手之前都还是孩子,这次重逢是在经过十年的离乱之后。这里的“离乱”指的就是震动大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乱中,广大人民颠沛流离,音信阻隔,诗人和表弟一样吃尽了苦头,现在总算重逢在一起了。
表现重逢的场景时,作者写到“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个“惊”字用得颇有些戏剧性,说明当时诗人和他的表弟已不相识了。诗人的表弟此番是专程来访,当然有思想准备,而诗人因为事先不知道表弟来访,看到一个陌生的客人,对客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劲儿大约还会感到奇怪呢,这大约就是诗中“惊”字的由来吧。
“忆”字也用得很好,诗人和表弟分别已久,印象本已模糊,如今一旦知道来访者是表弟之后,就一边称呼表弟的名字,细细端详表弟的容貌,一边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往日对表弟的印象,如此越回忆越感到温暖和亲切。
遗憾的是这次重逢时间不长,明日表弟就要向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出发,彼此之间又会隔着几重秋山几道秋水了。这真是一次极难得的重逢又极匆忙的分手。在以人生离合聚散为题材的诗歌中,李益此诗是相当出色的一首。看来这是和诗人善于交代背景、捕捉细节分不开的,这一“惊”一“忆”多么生动传神!
◆不可复得的美好事物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清明节这一天,崔护因落了榜,一个人到郊外游玩散心。来到一个小村庄,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门敲了好久,才有一个少女开了一点门缝,问:“是谁啊?”崔护说:“我是来游春踏青的,口渴了讨点水喝。”那女子就开了门,招待他。作者见她在桃花丛中妩媚多姿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第二年清明节,他又特地到了这郊外人家,门却紧闭着,再没见到那个女子,他十分惆怅,就在墙上题了这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少女美丽的脸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把春天写活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现在这美丽善良的少女不知哪里去了,桃花却依旧在春风中飘荡。这个“笑”字写得很传神,把桃花在春风中可爱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首诗有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踏青遇美”,第二个是“重寻不遇”。短短的四句诗,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美好感情的向往,同时也写出了他失落的情绪。去年今日伫立在桃树下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微笑,脉脉含情,而今,人面杳然,桃花依旧,怎不令人伤感!
这里面不仅包含着一种好景不长的人生哲理,还有一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当你刻意去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得了。
◆真挚的友谊 凄凉的景色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中国人十分重视友谊,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关于友谊的故事和佳话。锺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就拿唐代诗人来说,杜甫和李白,白居易和元稹,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有怀念对方的动人诗篇。元稹的这首绝句就是其中一首。
诗题中交代了作者怀念友人的原因。“闻”是听说;“乐天”就是元稹的好朋友白乐天——白居易;“授江州司马”就是到江州担任司马。白居易有首著名诗篇《琵琶行》,最后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提到了自己的官职。“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市,“司马”的官职不大,在地方上不负主要责任。白居易在815年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迫离开京都长安,被贬到又潮湿又遥远的江州当司马。
在几个月以前,元稹也因为得罪了权贵和宦官,被贬到通州当司马,通州即今天四川省达县,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而且元稹在通州还染上了疟疾,病了很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就是他在生病期间写的。
白居易和元稹都关心人民疾苦,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由此而结成的友谊自然格外深厚。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一句“残灯无焰影幢幢”,说明已是深夜了,灯火将灭,风摇烛光,影影幢幢,一派凄凉的景象。第二句“此夕闻君谪九江”起了交代背景的作用,意思是今天晚上我听到你被贬到九江的不幸消息。第三句“垂死病中惊坐起”叙述了一个强烈的反应:自己病得要死,忽然听到友人的不幸消息,大吃一惊,赶快挣扎着坐起来。
一首好诗不能平铺直叙,一览无余。从表面上看,此诗第二句只是平实的交代,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没有这个交代,读者就不懂得发生了什么事,何况紧接着第三句既有“受惊”的表情,又有“坐起”的动作,两者合在一起,语气由平实到突兀,就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了。
开头“残灯无焰影幢幢”是“以景起情”,结尾“暗风吹雨入寒窗”可说是“以景结情”。此诗第三句写作者忽然挣扎着坐了起来,按理说,接着应该写诗人担心受惊的具体内容,但这又如何用三言两语写得清呢?所以诗人刻画了一个“风雨入窗”的画面,和诗人动荡的内心互为表里。“风”无所谓明暗,诗人却说“暗风”;“窗”无所谓冷暖,诗人却说“寒窗”。这显然是诗人倾注了感情的结果,也是和当夜残灯黑影、凄风苦雨的特定场景相吻合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感情之深了。
◆无声的特写 有声的画面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古代诗人在怀念亲友时常常采取一种“从对方写起”的表现手法,明明是自己在怀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却故意少写或不写自己这方,偏偏从对方写起,说亲人和朋友在想念自己。这首诗就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诗的题目交代了地点邯郸,时间是冬至的晚上,还交代了诗人在怀念家中的亲人。这里所交代的地点和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邯郸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而冬至在唐代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不像现在这样不大为人们所重视。当时到了冬至这一天,朝廷里要放假,老百姓要穿上新衣服,互相赠送饮食,以表示祝贺。按照这个习俗,诗人应该出去串门访友,好好热闹一番才对。可他却独自一人住在外地,远离家乡和亲人,所以外面越是热闹欢乐,自己就越是感到孤单寂寞,特别是到了晚上,那就更不好受了。
诗人对着室内的一盏孤灯,感到又寒冷又寂寞,只好用双手抱着自己的膝盖,久久地枯坐。室内没有其他人,只有墙上映照出诗人的影子和诗人默默相对,这种气氛真是凄凉极了。
问题是接下来该怎样写呢?倘若照直写凄凉、难受,就难免一般化、概念化了。这首诗好就好在诗人忽然宕开一笔,写下了这么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想到家里的亲人此时正坐在一起,互相谈论着远行到外地的自己。这种写法就是开头所说的“从对方写起”了。
如果说此诗前两句刻画了一个无声的特写,那么后面两句就展示了一个有声的画面,这两者合在一起,显示了一种明显的反差。家里的亲人团聚在一起,而诗人却没有可以倾诉感情的对象和地方,只能看着墙壁上的影子发愁。这么一对照,思家的感情就格外强烈了。当然,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家中的亲人也好,在外地的自己也好,都在深切地怀念着对方,所以说这首诗先写自己,再写对方的写法,取得了有同有异、同中见异的艺术效果。
◆在比较中展现感情的变化
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人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生活的,人的感情的变化也离不开地域的变迁,要读懂刘皂的这首诗,就得先弄清楚诗中的地名。先看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并州”是今天山西省太原市。诗人说他离开家乡,寄居在并州已经有十年了。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咸阳”就是今天陕西省咸阳市,在西安市附近。诗人在说这十年间他日日夜夜都想回到家乡咸阳去。诗人离开家乡已有十年之久,更何况在并州只不过是一个客居的游子,在事业上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不留恋并州。
可是没有想到诗人的生活又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无端更渡桑干水”。陕西咸阳在山西太原的西南,而桑干河则在太原的东北方,古时属于“塞上”。诗人要回故乡,理应从太原往西南方向去才对,结果诗人却是被命运所捉弄,渡过北边的桑干河,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去。
此时诗人对并州的感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却望并州是故乡”。竟然强烈地怀念起并州来,觉得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于自己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亲切,把并州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诵读整首诗,读者仿佛跟着诗人经历了几个来回,先从咸阳到太原,又从太原到桑干河,再从桑干河频频回首向太原遥望……
诗人在结尾处只提了并州,而真正的家乡咸阳却未再说到。可见诗人对于返回家乡已经不抱幻想,完全绝望了。正是在绝望的前提下,他把太原和桑干河这两个地方放在自己感情的天平上进行比较,越比较越觉得并州亲切可爱。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平时我们对某些东西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往往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譬如说,人们喜欢甲,不喜欢乙,但相对于丙来说,却又觉得乙要好多了。此诗正是将这种比较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生动细腻地展现了这种心理变化。
◆一首表现人们普遍心态的好诗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扬起,百花凋零,树叶黄落,眼看一年很快就要过去,这时候最容易激发起人对家乡的怀念,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题《秋思》点明了诗作的时间与主题,诗作的情感就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来了。
“洛阳城里见秋风”,按理说,秋风是只能直接听到,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是秋风过后,那满地的落叶,光秃秃的树干,冷清清的山水,无时无刻不呈现于诗人的眼前,进而震撼着诗人的心灵,这一个“见”字,就把诗人感情的分量显示出来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要说的话很多,可一旦拿起笔来,却又千头万绪涌上心中,不知从何处下笔了。这里一个“欲”字,富于动态,很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知从何处着笔而踌躇的心情。
更为细腻微妙的是下面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知道这次托人带信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所以不管怎么写,总觉得有点不放心,唯恐漏掉点什么,即使到了送信人快要动身的时刻,还是忍不住把信封拆开来再看一遍。倒也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漏掉了什么,而是突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深,唯恐信中有所遗漏。
其实这种心态是古今相通的,虽然现在人们通信的手段更丰富也更快捷了,但是对长久不曾联系的家人或者朋友,因为心里重视而经常不知从何说起。这首诗作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它的知音,就因为它用朴实真切的语言表达了人们的普遍心态。
◆羁旅之人 先闻秋声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经常在道路上奔波,形成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景观。知识分子是读书人,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当然想要做官。没做官的,为了功名,要去县城、省城、京城赶考;做了官的,又要去赴任,或者被贬。所以在通衢大道上,常常有他们的身影,这就是所谓的游子。既然是游子,就会有羁旅之思、游子之情。所以古人写思念家乡、抒发羁旅之苦的诗特别多。
那时交通不发达,路上一走就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思乡的念头自然特别强烈了,不过一般都是直接写思乡之情的。刘禹锡的这首《秋风引》,从字面上看一点都没有写思乡,却把思乡之情写得十分强烈,入木三分。
“何处秋风至”,突如其来地发问:秋风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秋风来到你身边,你却不知它在哪里。下面一句就自己作了回答:“萧萧送雁群。”秋风来的时候,发出萧萧之声,它是随那南归的雁群来到的。紧接着,作者写道:“朝来入庭树。”一大清早秋风就吹到了庭院里,在庭院间徘徊,秋风一来,黄叶飘落,一年又要过去了。第二、三句,从天上写到地面,使读者渐渐地感到秋风来到了。
然而,首先感到萧瑟秋风的,是诗人,是天涯游子。所以作者最后一句写道:“孤客最先闻。”为什么孤客最先听到秋风的消息呢?因为他们对秋的到来特别敏感。他们时时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时在计算着日子,想早日回家,所以秋风一起,就首先感觉到了。
可见此诗表面上写秋风,骨子里却是每一句都在曲折地写思乡之情。
◆来回反复 情深意切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这首诗时,李商隐客居在四川的巴山之畔,他的友人留在京都长安,长安在四川之北,标题就用“北”字代替友人。友人问诗人何时回去,诗人回道“君问归期未有期”。绝句字数很少,一般来说应避免字面重复,这里却连用了两个“期”。朋友来信当然说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询问“归期”,诗人回信也会说上很多,不过最要紧的仍是“归期”。这个“期”字的重复出现,正好说明“归期”对于友人和诗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句却又荡开一笔,写到了巴山一带秋雨绵绵,池塘涨水。实际上,它表面上是写景,其实仍是抒情,夜深人静的巴山之畔,那连绵不断的秋雨不正像诗人对友人绵绵不断的思念?池水在涨,诗人怀念朋友的心潮不也在涨?
更妙的是这幅“巴山夜雨图”并没有一晃而过,它在诗的后半部分又出现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和你同坐在西窗之下,剪烛夜谈,把现在的巴山夜雨当作话题,那才有意思呢!从现在预想将来,又站在将来的角度回想现在。在空间上也经过了从巴山到长安,再从长安到巴山这么一个来回。所以说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就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来回反复,表达真挚的怀念之情。
最后要补充一点,也有人考证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即妻子。是诗人为想念留在家中的妻子而作的,倘是这样,这就是一首表现夫妻之情的动人诗篇了。
◆深宫女子的怨情和渴望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的宫女韩氏所作。关于此诗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据说在唐宣宗时,宫女韩氏在红叶上题了首诗,红叶被从宫中与外界相通的流水带到了宫外。有个叫卢渥的应考举子正好路过,捡起了这片题诗的红叶珍藏了起来。若干年后,韩氏有幸被遣出宫外,嫁给了一名士子。新婚的时候,她在夫君的巾箱中发现了那片题了诗的红叶,原来当年捡到红叶的应考举子卢渥,就是她日后的夫君。本来只是排遣寂寞而题诗的红叶,却成全了这段美妙的姻缘。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宫怨诗”。唐代出现了大量的宫怨诗,但几乎都是宫外之人所作,虽然也能代抒怨情,但终究不如这首诗能让读者直接体会到当事人的想法。“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深宫里的人终日闲闷无聊,使她们感到“御沟”里的水却是流得过于快了。一个少女,长年被幽禁在宫中,难免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度日如年之苦。一动一静,互为映衬,怨恨包含其中。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情真意切地感谢红叶,希望它能带着作者的题句回到人间。言下之意,宫里不是人间,外界被隔绝。“殷勤”,道出了诗人急切的心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身受幽禁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她渴望冲破樊笼的强烈愿望。虽然题诗的宫女成就了美妙的姻缘,可是,在当时千万个宫女中,又有几个会有她的幸运呢?
◆芳草含情 白云有意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
诗人都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如果缺乏感情,对任何事情都很冷漠,又缺乏想象力,对任何客观对象只能就事论事,不能生发开去,这样的人是很难成为诗人的。诗人就不同了,他们情之所至,放眼望去,连花草鸟兽也会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这也是诗歌创作中的“拟人”手法。
拟人就是将物比作人,这里所说的“物”,既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没有生命的山川河流等。罗隐的这首《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就运用了诗歌的拟人手法。诗人曾经和蔡氏两兄弟两次游览锦江,一次在东风拂面的春天,一次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都是适合游览的季节,所以诗的开头说:“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锦江”在四川成都市南面;“绵州”即今天四川绵阳市,约在成都东北二百里;“绵谷”在绵阳东北约三百里,即今广元市,离成都就更远了。诗人在成都锦江和蔡家两兄弟共同游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如今离开成都向东北走去,越走越远。此诗就是诗人到达绵谷后回忆往事,回寄给成都蔡氏兄弟的抒情佳作。
诗的中间两联是诗人回忆同蔡氏兄弟从游览到分手的情景。“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诗人妙在不说自己和友人一起骑马缓行,流连忘返,而偏说“芳草有情”,似乎芳草有意绊着诗人和蔡家兄弟的马蹄,好让他们多留一会儿。诗中也不说远处楼台耸立,赢得游人驻足观望,而偏说白云舒卷,似乎白云理解诗人们的心情,特意在那里美化楼台,使得楼台看上去格外掩映多姿。将物比作人,正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觉得芳草、白云特别可爱,和人们特别亲近。
同是运用拟人手法,其中也有高下之分。倘若作者水平不高,想象力不够丰富,就不会让芳草去绊住马蹄,让白云去遮掩楼台,而写上“芳草含情”“白云有意”之类的话就完了。虽然这也是运用拟人手法,但由于缺乏鲜明的动态的表现,效果就一般了。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诗人要和蔡家兄弟分手了,在他眼里锦江的山峰好像因此而牵绕着别恨,锦江的水也似乎带着离情,一直流到自己梦中。明明是诗人和蔡氏兄弟充满了感情,到了难舍难分的程度,却不直接道出,而把这份感情让给了锦江山水,这样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很巧妙的。
读完全诗,只觉得绿的芳草、白的云朵、高耸的山脉、弯曲的河流一起迎面扑来,它们有声有色,形神兼备,正在散发着无限的情意。
◆小松自有凌云志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诗,作者在借松树而写人,托物讽喻,寓情于物。第一句“自小刺头深草里”,“刺头”是指长满小松树的松针,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面冲刺。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松树刚破土而出,非常弱小,路边的野草都比它高。这个“刺”字真是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树的外形特点,而且还刻画出了它坚强不屈的性格,显示了小松树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要长大长高,脱颖而出。
“而今渐觉出蓬蒿”,“出”就是超出,这个“出”字不但和前面的“刺”字前后呼应,而且是后面“凌云”的前奏。“渐觉”是渐渐觉得它长高了,长高的过程是看不出的,可是有人“渐觉”了。只有关心小松、爱护小松的人,才能“渐觉”,至于那些对小松漠不关心的人,是谈不上“渐觉”的。所以作者接着就发出深深感叹:“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一般的人没有看到这是一株将要凌云的小松树,只是等到它高耸入云时,才称赞这松树的高大。
作者通过对松树在幼小时不为人识的感叹,揭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才华、有个性的人,当他幼小时常不被一般人所看重,甚至还不如路边的野草,遭到摧残、砍伐,因此有多少栋梁之材,有多少“千里马”,遭到怀才不遇的悲惨命运。作者杜荀鹤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却无人提拔,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成了埋没在深草里的“小松”,这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作者正是通过这首诗告诉人们,识见是何等重要,埋没人才是多大的损失。
◆一曲亡国君主的哀歌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金陵城被宋兵攻陷,李煜请罪而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里,过起了亡国之君的生活。
幽禁他的庭院幽深,月牙儿照着院内的小楼和梧桐。但在一个失去了自由,整日屈辱地生活着的亡国之君看来,这景色不仅不美,而且有点可怕。这里的一景一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染上了他浓重的感情色彩——亡国之愁。
“无言独上西楼”,独自一人默默无语地上了西楼。他是囚徒,独自幽禁在这里,亡国之痛能向谁诉说?自然是“无言”了。“无言”与“独上”勾勒出他形单影只的身影。“月如钩”,那是有月光的晚上,他睡不着,怀着满腹的愁绪登上了西楼。月牙是“缺”的月,正象征了诗人满心的缺憾,正适合表露他的亡国之情。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站在小楼上,向深院望去,只见重门深锁,梧桐树影斑驳,院里一片清冷死寂。“锁”字用得极好,字面上看,是说深院内锁住的是清冷的秋景,实则锁住的是他这个亡国之君。作者“无言”“独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锁清秋”更是寂寞。上段所写都是亡国之君眼中之景,这景冷落凄清而寂寥,正是他亡国心境的写照。
李煜自从做了亡国奴之后,常靠追忆往事打发时日,真是越想越痛,越想越愁。过去的欢乐已一去不返,他不想再回首了,想一刀斩断愁丝,但愁是千丝万缕,哪里剪得断?那么索性想个透,把它理出个头绪来,但离愁别恨像一团乱麻,岂有头绪可理,真是“理还乱”。“离愁”跟所有的情感一样,是一种极其抽象的东西,然而在下段里被他写活了,写得可以想象,可以捉摸了。
那夜的李煜最感悲苦不过了,他的亡国之悲苦在这特定的月夜、特定的环境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这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这种涌上心头的滋味就连他自己都是可意会而难以言说的。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西夏人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他的词却写得如此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这篇词由着力描绘秋景展开。“碧云天,黄叶地”,秋高气爽,落叶纷纷盖住了大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碧色的天空、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秋江,江波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寒烟”指深秋时江上弥漫的烟霭,本来它是白色的,因上接碧天下接绿水,所以成为翠色的。
作为铺垫,作者继续写道:“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夕阳照远山,水天相接,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不到的天边。而从“芳草无情”开始,则是进入主题了。古人往往以芳草萋萋来写离情别绪,例如王维有诗云:“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范仲淹当时镇守在陕西一带,属宋代的西北边境,为防止西夏入侵,所以离家多年。深秋时看到芳草碧连天,自然禁不住思念家乡了。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承着“芳草”,开始展开抒情。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他乡的愁思重重叠叠缠绕心头。夜里除非有偶然的好梦使我得到点安慰,否则长夜难眠。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夕阳西下,明月高挂,本来正可以倚楼远眺,但在明月下独倚高楼,会更加愁绪万种,所以不要“独倚”。夜不能寐,只好借酒消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的触发下更加浓厚,词也在这种难以为怀的情绪中结束了。
◆残花中酒 隔墙送影
青门引
〔宋〕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初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与范仲淹带有悲凉慷慨之气的词相比,宋代还有另一类风格的词,就是婉约词,比如张先的这首《青门引》。“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初定”,“乍暖”,天气忽然回暖;“轻冷”,微微感到有凉意。天刚暖又冷下来了,因为有风雨忽然袭来,到了晚上才停下来,这是春季。李清照《声声慢》词里有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的就是春天,大概是受了张先的影响。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庭轩”,庭院、走廊;“中酒”的“中”(zhōng),是指喝酒太多而身体不适。这三句是说:时近清明,庭院里寂寞,词人悼惜花残春暮,喝酒过量,又犯去年之病。这病是心头之病,是对美好事物无情逝去的落寞之情酿成的感情之病,甚至是相思之病,因此无法医治。词人眼见“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会“中酒”。
再看下阕,“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楼头”,城门上登高望远的戍楼,古代用以观察军情;“画角”,军中的号角,涂了色彩所以称“画角”;“重门”,一重重深闭的院门。这两句写那动人心魄的号角声、微微带有寒意的晚风,使酒醉之人醒了过来。然而,他孤独徘徊在院落中,夜幕降临了,重重深闭的院门更增添了幽静的感觉。正在百般愁绪无法排遣时,“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溶溶月光把隔墙那秋千的影子送了过来,更令他心中一片惘然。后人称这最后一句为“神来之笔”。
作者没有说破这荡秋千的到底是谁,让人产生了朦胧美妙的联想。词中描写的主人公可以认为是一名男子,而荡秋千是当时贵族少女们的活动。可见荡秋千的可能是某个宅院里的贵族少女,给诗带去了另外一层意境。
当时有人称张先为“张三中”,因为他善于写年轻人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先却回答说为何不称我为“张三影”?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有几句名句都带有“影”字:“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如果加上“隔墙送过秋千影”,可以算是“张四影”了。
◆借水言情 深婉含蓄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词,明白如话。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出色,但此词倘若仅“明白”得“如话”,而无深婉含蓄的另一面,也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只有将每一句都联系起来吟咏,透过平实的字面,才能发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写出了有情双方的空间距离——隔了千山万水,这就含蓄地写出了相思之情的悠长。那个多情的女子说,我每天思念着你,却又见不到你。紧接着“共饮长江水”的含意更深更妙。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日日思君而不得见,我们却共饮着一江之水。每天共饮着一江之水的人却不得相见,这已不只称之为憾事,简直是一桩无情的恨事,道出了离隔之恨、相思之苦。也可以理解为尽管我不能见着你,好在我还能与你共饮长江水,这给了我少许慰藉。总之,上阕中词人道出了“不见”与“共饮”的事实,到底作哪一种讲,由读者去想象,去选择。
整首词借水言情,下阕就更显现了这一点。“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悠悠东去的长江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息,我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作者以上句喻下句,希望长江水停息是为了言明心中的离恨赶快停止。滚滚滔滔的长江,它会有停息之日吗?当然,她的思恋、她的离恨也无终结的一天了。这是用客观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来强化主观上不可抑止的情感,词的深婉含蓄可见一斑。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对你的思恋已似长江水一般不可停息,那么我渴望你能像我一样,一定不要辜负了我们的相思情。江头江尾的自然阻隔纵使不能逾越,但“共饮长江水”的一脉之情应永远相通。整首词到此形成高潮,情感得到升华,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整首词以水为线索,水,成了多情女子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词既写了悠悠长江水,又写了悠悠相思情,不失为一篇咏物言情的上乘之作。
◆化凡为奇 以故见新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鸿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开头两句是写诗人与朋友相隔之远、相思之深。《左传·僖公四年》有这样两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黄几复是黄庭坚的同乡好友,在广州四会做县令,黄庭坚在山东,都在沿海地区。这“我居北海君南海”就是从这里借用的。后一句也是活用,是说连鸿雁传书都不可能。“谢”就是谢绝、拒绝,这是用拟人的手法,请鸿雁传书,鸿雁却谢绝说:“不行,不行,太远了。”这些都是化用古人词语而翻出新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