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浆樱桃大唐春
近日偶翻韩偓诗集,发现“银杯自透蔗浆寒”[《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歧下)》]一句的“蔗浆”,注家解释为:“以甘蔗的汁水比喻樱桃,形容樱桃味之甜。”这是个小小的误解吧。
通过唐人诗,大抵可以明白蔗浆是一种“前砂糖状态”的甜料,被唐人用作浇汁。典型如杜甫《进艇》一诗,写“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一家人乘船到江上消闲,诗末说“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还同时带去了家中的茶水和蔗浆。看起来,蔗浆这东西,在唐时,家家都会储备一些,是一种日常消费品。
蔗浆其实牵涉到蔗糖史这样一个大题目。关于制糖技术的成熟,历来多以“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取熬糖法”等记载为根据,认为这一技术在初唐已经传入中国。不过,从文献来看,冰糖、砂糖到了宋代才真正变成家家户户的日常用品,在唐人生活中尚未普及开来。《齐民要术》把“甘蔗”列为“非中国物产者”,并引《异物志》:“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可见直到北朝晚期,北方地区还不了解冰糖的炼制工艺,以为只是把甘蔗汁熬一熬、晒一晒而已。从唐诗中所提到的蔗浆来看,把甘蔗汁通过熬和晒的简单加工,使之浓缩为稠浆状,然后加以保存,在唐代始终是非常通行的办法。如王维《敕赐百官樱桃》一诗中,有句云: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说明宫廷中要收贮大量的蔗浆以供使用,并且将之保存在冰井中加以冷藏。
唐人认为,蔗浆,特别是经过冰镇的蔗浆,有驱除内热的功效: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可以把它浇在冰块上作为一道冷饮:
碧碗敲冰分蔗浆。(唐彦谦《叙别》)
甚至可以作为饭食的浇头:
蔗浆菰米饭。(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不过,在唐人当中最负盛名的吃法,还是用冷冻的蔗浆浇在新春的樱桃上,在《杨太真外传》中就有这样的细节,唐玄宗晚年因为过度思念杨贵妃,以至茶饭不进,“张皇后进樱桃、蔗浆,圣皇并不食”。
唐时,在樱桃初熟的时节,天子赏赐百官以内苑樱桃,是一件大家都特别喜欢的热闹事。从“大(太)官还有蔗浆寒”一句可知,同时赏赐的还有出于皇家冰井的冷冻蔗浆(以及乳酪),让百官浇在樱桃上吃个香甜。“银杯自透蔗浆寒”之句正让我们明白了“樱桃、蔗浆”的具体吃法——蔗浆盛在银杯里,吃时酌量浇到樱桃上。由于蔗浆经过冷藏,所以寒气甚重,沁透了金属杯壁,触手生凉。
在同一本诗集中,《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之“酪浆无复莹玭珠”之句,注家同样解释为:“即使奶酪也无法与之相比。”然而,此句之下有韩偓自注云:“湖南无牛酪之味。”很明显的,诗人此处是在怀念长安春时品尝樱桃的另一种流行吃法——在樱桃上浇乳酪。
蔗浆浇樱桃、乳酪浇樱桃,是唐代长安人在春天最看重的“尝新”甜食,让今天的读者了解到这样的细节,对于他们体会历史,想来该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