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这首诗约作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作者去年应举下第,本年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诗当作于此时。
“倚杖望晴雪”二句,入手擒题,写远望雪晴的壮丽景色。“倚杖”表明作者在出游之中,一个“望”字,表明“晴雪”是远景,也就是在夕阳照耀下山峰、积雪浮于空际,有唯余莽莽之势。而增添了雪峰之壮丽的,是横在山腰、罩在溪上的云烟(“溪云”),竟然多至“几万重”。皎然诗云:“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溪云》)如非深山巨壑,是很难看到这样壮观的雪霁晴景的。元人方回评:“晚唐诗多先锻颈联、颔联,乃成首尾以足之。此作似乎一句唱起,直说至底者。”(《瀛奎律髓》一三)
“樵人归白屋”二句,写夕阳下山时的情景。“樵人”的出现,其作用相当于山水画中的人物点缀。他挑回的一担柴火,会给“白屋”增添些许温暖,则是画中的诗意。而“白屋”不仅是指白茅覆盖的寒舍,更是积雪压在屋顶上的感觉。“寒日下危峰”,是一个短暂停留的画面,也是一个时间节点。夜幕即将降临,樵子应该回家了。“归”“下”二字给画面增添了生气和动态。古人说“夏日可畏,冬日可爱。”“寒日”却给人以更多惨淡的感觉,似乎发出的都是冷光,而在它靠近山峰时,积雪的反光会更加耀眼夺目。正是诗中有画。
“野火烧冈草”二句,写畬田的情景。句中的“野火”“断烟”,不是森林大火,而是山民刀耕火种即畬田时,在人的控制下的放火烧山。这种景象,唐诗中多有描写,如“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杜甫)、“渔沪拥寒溜,畬田落远烧”(戴叔伦)、“湿云和栈起,燋枿带畬余”(顾非熊)等。因点燃冈草而起的火光,和缭绕在石松之间的烟雾,给山中增添了人气和温度。这些是诗中的反衬元素,其作用是突出画面整体上的素静和清冷。所以清人李怀民认为“二句中有雪在”。(《重订诗人主客图》)
“却回山寺路”二句,写作者在钟声的召唤中,归寺的情景。前六句所写,都是视觉的形象。最后两句加入听觉的元素,显得非常重要。夜幕渐渐降临,诗人兴尽而返,这时山寺也响起了钟声——“闻打暮天钟”,似对出游的人发出了归寺的召唤。唐诗中的古刹钟声,是个常见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一是刻画环境的宁静,二是象征大自然或宗教的召唤。此诗也不例外。
总之,此诗超然物外,描写在远离城市的山林中,晚望雪晴的孤独享受,流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渴望皈依的思想感情。晚唐司空图描述“疏野”诗品:“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如是诗者,可谓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