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卢斯
元帅
弗雷德里克·威廉·保卢斯(Friedrich Wilhelm Paulus,1890—195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德国第10集团军参谋长、德军副总参谋长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的名字是与斯大林格勒战役联系在一起的。
1890年9月23日,保卢斯生于德国黑森的布赖泰瑙。他的父亲乃是普通的记账人。1909年高中毕业以后,保卢斯投考海军学院,因为没有贵族血统未被录取。于是保卢斯到慕尼黑大学学习法律。1910年加入第3巴登步兵团,次年晋升为少尉,1912年,与21岁的罗马尼亚女贵族埃列娜·罗塞蒂—索利斯库结婚。生有两男一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保卢斯历任第3巴登步兵团营副官、第2普鲁士步兵团(1915年)参谋和阿尔卑斯军作战参谋。先后在东线、西线和罗马尼亚参战。1915年晋升为上尉。
尽管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的军队规模实行限制,但保卢斯仍保留了军职。先任第14步兵团副官,后于1922年在柏林接受参谋训练。1924年至1927年,到驻斯图加特的第5军区任参谋,1928年至1929年任第13步兵团连长。至此,保卢斯业已基本形成自己的军事指挥风格,即从容冷静、深思熟虑、忠于上级,但缺乏果敢和决断。这些风格在以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得到集中体现。
1930年,保卢斯成为第5步兵师的战术教官,以后很快就晋升为少校。1934年,作为中校的保卢斯担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1935年6月晋升为上校,同年9月前往柏林,接替古德里安出任机械化部队司令鲁茨的参谋长。或许就是从此开始,保卢斯引起了陆军部武装部队局的沃尔特·冯·赖歇瑙的注意,后者对保卢斯的军事生涯有着重要影响。保卢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任职是第16摩托化军参谋长,负责指导德国的4个基本轻装师的训练与扩充。此时的保卢斯已被公认为摩托战专家和相当能干的参谋军官。1939年,保卢斯晋升为少将。
1939年8月26日,保卢斯被任命为赖歇瑙指挥的第10集团军的参谋长。第10集团军是德军实施波兰战役的主要空击力量。保卢斯充分发挥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和讲究策略的长处,与精力充沛、勇猛果敢而又厌恶图上作业的赖歇瑙合作得相当默契。因此,第10集团军(攻占华沙后改称第6集团军)在对波兰、比利时和法国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攻克法国后,保卢斯晋升为中将。
保卢斯在苏德战场前线
1940年9月,保卢斯出任德军副总参谋长,负责所有德国陆军的组织和训练。他曾到北非会见隆美尔,亦曾与匈牙利领导人商讨入侵南斯拉夫等问题。但是,保卢斯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制定入侵苏联的战略计划。保卢斯认为,为了打败苏联,德国决不能允许苏联军事力量撤到内地,要选择战略要地对苏军进行分割包围,夺取莫斯科尤为重要。保卢斯还强调必须绝对保证后勤补给和预备队的支援。
1941年12月3日,被任命为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赖歇瑙元帅迅即向希特勒推荐保卢斯接替其第6集团军司令之职。长期渴望得到野战指挥职务的保卢斯对此项新的任命甚感荣幸。1942年元旦,保卢斯晋升为装甲兵上将,4天后接任新职。
保卢斯尽管具有出色的参谋才能,但他实际上并不适合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因为在此之前,他担任的部队最高指挥职务只是摩托化营营长。他过分拘泥于细节,缺乏果断坚决的气魄。最重要的是,他坚持认为希特勒是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保卢斯或许可以根据赖歇瑙的命令而违背元首的旨意,但他决不会自作主张地如此行事。
不过,保卢斯担任第6集团军司令后与苏军的第一次大较量却获得成功,1942年5月,保卢斯在哈尔科夫一带包围20万苏军。
到5月28日,据称俘虏苏军24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2026辆、大炮1249门,保卢斯因此而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1942年7月,希特勒将南方集团军群划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他命令利斯特率A集团军群往南突向高加索,魏克斯率包括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内的B集团军群朝斯大林格勒突进。但是,希特勒将补给的优先权给了向高加索进军的A集团军群。
保卢斯于1942年8月率第6集团军(辖第4军、第8军、第11军、第51军和第14装甲军)25万人马在德国第8航空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的协同下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料,速度比较缓慢。8月11日,第6集团军与苏联第1坦克军和第62军交战。经过激战,歼灭和俘虏苏军5万人。8月18日,保卢斯前进到距斯大林格勒只有35公里的地方。但此时该部的燃料又出现危机,直到8月21日,保卢斯才率部进到斯大林格勒城下。此时,苏军已在斯大林格勒投入强大的兵力,而且不断得到兵力和补给方面的加强。形势表明,德苏两军在斯大林格勒将有一场恶战。
8月23日,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攻抵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伏尔加河,给斯大林格勒造成严重的威胁。26日,第6集团军突破斯大林格勒西北防线,当晚突向伏尔加河西岸。但第6集团军也遭到了苏联守城部队的顽强抵抗。9月13日至15日,保卢斯命令再度向市区发动猛攻,一支先头部队冲进城区西北部的工业区。22日,第6集团军经过反复争夺,终于抵达中心码头区的伏尔加河西岸。苏军与德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10月中旬,斯大林格勒战役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第6集团军不断地向市区发动进攻,每次都遭到苏联军民的坚决反击。这时整个战役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斯大林格勒气温下降,初雪降临,严冬将至,这使德军的处境特别是冬天的供给开始出现困难。为了迅速结束战役,11月11日,保卢斯集结重兵发动最后一次严厉攻势。苏军在被分割的困难条件下继续坚持战斗。这时,德军虽已占领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市区,但在苏军不断打击下,已经精疲力竭,只得逐步转入防御。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屯兵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陷于困境。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前沿阵地
正在此时,苏联最高统帅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在认真分析战役进程的基础上,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主持制定出详尽周密的反攻计划。随即,苏军迅速调遣100万兵力在顿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集结待命。11月19日,苏军按照最高统帅部的作战计划开始反攻。各路苏军相互配合,频频得手。22日,苏军对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保卢斯部实施钳形包围。保卢斯在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以研究对策。会议决定第6集团军坚持固守并呈请希特勒迅速加强空中补给。然而日益严重的局势迫使保卢斯及其将军们考虑突围。于是,保卢斯电呈希特勒,陈述突围理由,希望希特勒批准。但希特勒仍旧命令固守。保卢斯不敢违抗希特勒的旨意,只好再次征求下属的意见。大多数将军坚持认为突围势在必行,纵使违背希特勒的严令,也必须突围。但保卢斯根据希特勒关于固守的命令表示,军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服从命令,而且他相信希特勒关于空中补给的许诺。
以后的情况表明,纳粹德国空军根本就无法对保卢斯部实施补给。几周之后,空运补给的行动几乎完全停止,饥饿和寒冷严重威胁着德军被围部队。德国最高统帅部为了挽回德军在南方的败局,加紧组建顿河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划归顿河集团军群序列。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斯坦因计划打开一条通道,帮助保卢斯部死里逃生。12月12日,曼施坦因指挥的救援行动开始实施。23日,德军竟推进到离斯大林格勒仅40公里的地区。
苏军顽强地顶住增援德军的进攻,迫使曼斯坦因不得不放弃解救第6集团军的计划,第6集团军渴望解围的梦想完全破灭。显然,第6集团军的前景是灾难性的。但是,迷信希特勒并坚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保卢斯既不敢自作主张地突围,也不愿向苏军投降,惟一能做的就是要求补给和增援。而保卢斯所盼来的,只是希特勒授予的上将军衔。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实施巷战
1943年1月8日,苏军正式向第6集团军劝降。保卢斯不敢自作主张,请示希特勒却遭到严词拒绝。就这样,保卢斯及其第6集团军的最后机会失去了,等待他们的是彻底灭亡的命运。1月10日,苏军发起最后的攻击。德军的防线立即土崩瓦解,被苏军分割成两个包围圈。1月26日,保卢斯急电陆军总司令部要求投降,希特勒再次拒绝,并命令坚守阵地直至最后一人一弹。1月31日,保卢斯接到希特勒晋升他为元帅的命令时,只是平静地叹息道:“元首真是慷慨。”此时保卢斯的部下开始陆续投降。保卢斯终于下定决心向苏军投降。1943年2 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结束。在这次战役中,苏军俘虏9万多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以保卢斯为首的24名将军。保卢斯本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位被俘的德军元帅。
保卢斯被俘后,起初拒绝了苏军让他对德军进行反法西斯广播的要求。但到1944年,保卢斯接受这个要求,并加入德国军官反法西斯联盟和“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的“德国军官同盟”,公开反对希特勒及其指挥下的战争。结果,保卢斯在德国的家人遭到希特勒的逮捕。
1946年,保卢斯奉召前往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作证。1953年,保卢斯从苏联的战俘营被释放,并定居于东德的德累斯顿。1957年2月1日,保卢斯因长期患病而去世。
(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