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冥府:斗则生存
有了如意金箍棒,孙悟空在花果山将四个老猴封了“健将”:两个赤尻马猴唤作“马、流元帅”,两个通背猿猴唤作“崩、芭二将军”——元帅封在“健将”之后且是红屁股(“赤尻”),将军叫个“崩、芭”,是与“哼哈二将”对应,还是故意与“从下部出矣”的不雅之声相谐?猴儿不伦不类、令人喷饭的封官许愿,把人乐晕!《西游记》“复善谐剧”,信手点染,妙趣横生。
接着,孙悟空权力下放,让将军、元帅主事,自己遨游四海,广交贤友,结拜牛魔王等七兄弟,“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日子过得正舒心,没想到地府勾魂使者来了。
孙悟空打败混世魔王后,曾向小猴吹嘘:老祖传了他“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这长生不老的牛皮很快被阎王殿戳破了。喝醉了的孙悟空被两个勾魂使者索了去,踉踉跄跄,抬头看到“幽冥界”,我不是长生不老吗?怎么到阎王殿啦?勾魂者要拖他进去,孙悟空一棒将勾魂使者打成肉酱,一路棒打进幽冥府。十代冥王整衣来看,叫着“上仙留名”。孙悟空教训冥王:“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冥王在如意金箍棒前只好谎称“敢是那勾死人的错走了也?”孙悟空世事洞明,来了句市井俗语:“官差吏差,来人不差”,坚持要冥王拿生死簿看。果然看到生死簿上“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孙悟空说:“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要过笔来,勾掉了自己的名字,“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自从“阎罗殿”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来,孙悟空闹冥府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被他人掌握命运者对掌握者一筹莫展。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三界”总汇合。其幽冥界描写与此前小说大体相似,又多处呈现调谑性和搞怪性:
1.《西游记》写冥王、判官欺软怕硬、趋炎附势。
十代冥王,确切地说是十殿冥王,对世间万物有“最后裁判权”的冥王,在孙悟空的棍棒下状如伏鼠。孙悟空被勾魂者勾到幽冥,一棒打死勾魂者,自解其索,抡着棒打入城中,唬得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孙悟空催促冥王“快报名来,免打!”十王老老实实报上名来:“我等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孙悟空“执着如意棒,径登森罗殿上,正中间南面坐下”,命冥王查档案,冥王立刻让判官查,查了出来,孙悟空一笔勾销!冥王的正座,被孙悟空大模大样占领;生死簿上的名字,孙悟空说勾就勾,似乎孙悟空成幽冥界的临时主宰。在“造反有理”棍棒下,森罗殿苍白无力。
如果说孙悟空“棍棒之下出权力”,唐太宗就“皇帝虽死权威在”。唐太宗因泾河龙告状,进入冥府,十殿冥王焚香提烛、“降阶而至”,“出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按传统说法,任何人死了,都得到阎王殿接受生前功过考核,可《西游记》里唐太宗不是到冥府接受审判,而是来做客了!
在孙悟空面前十分猥琐、在唐太宗面前十分谦和的十王如何分工?哪位级别最高、权力最大?《西游记》语焉不详。根据民间传说,泰山王应是老资格鬼王。汉武帝时,已有人死魂归泰山旁之蒿里的说法。汉乐府《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所有鬼魂都要聚集到蒿里,也就是聚集到泰山,归泰山王“领导”。佛教传入中国后,地狱概念有了较大改变。宋代后,有了更完备的鬼魂之都,四川酆都城,有天子殿、鬼门关、阴阳界、奈河桥、十王殿、东西地狱、无常殿等,幽冥界构造更繁复。其王为北阴大帝,又叫阎罗王。《西游记》中,秦广王是领头的,阎罗王在十王中排名第五,泰山王还排他后边。
冥王在人世皇帝跟前直不起腰,判官为大唐皇帝上下其手。冥府判官是魏征之友,唐太宗手握魏征“介绍信”见到崔判官,魏征“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崔判官查生死簿,“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立即取过笔来,在“一”字上添了两画,应死于贞观十三年的李世民,又获得二十年阳寿。魏征照顾了崔判官在阳世的亲属,崔判官照顾了入冥府的唐太宗,以徇私舞弊来投桃报李。
2.《西游记》对传统阎罗殿做颠覆描写。
《西游记》第十一回唐太宗进入冥府,看到个碧瓦楼台、壮丽辉煌的森罗殿:
飘飘万迭彩云堆,隐隐千条红雾现。
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
门钻几路赤金钉,槛设一横白玉段。
窗牖近光放晓烟,帘栊幌亮穿红电……
阎罗殿居然如此“光明”、如此“洁净”、如此“透亮”,没有阴风,没有煞气,倒有彩霞,有红雾。吴承恩是调侃性将大明皇帝的宫殿“嫁接”过来?还是想说明:地狱比现实光明?
3.《西游记》描写了冥府“领导”地藏王菩萨。
孙悟空勾掉了生死簿之后,幽冥十王去翠云宫,拜地藏王菩萨,“商量启表,奏闻上天”。地藏王菩萨修好表之后,由秦广王到玉皇大帝那儿汇报。鬼王归神佛领导,地藏王菩萨是神佛界在幽冥界的钦差大臣。
4.《西游记》出现了一个有特殊功能的动物“谛听”。
第五十八回六耳猕猴变作孙悟空模样,南海观音不能辨别,玉皇大帝的照妖镜照不出,两个“齐天大圣”对打到幽冥界找十殿冥王辨别真假。地藏王菩萨让案下伏着的“谛听”兽听了出来,但不说到底是什么妖精,怕假猴王搅扰冥府,只是提醒“佛法无边”,让真假猴王到如来佛跟前辨别。
孙悟空闹冥府说明,须菩提的长生不老术不灵。真灵的,是如意金箍棒。闹地府体现了斗争哲学。斗则胜,则存,则回花果山称王称霸;不斗,则败,则亡,在阴冷的地府参与轮回。
传说中,十殿冥王决定世间万物的生死,孙悟空居然抡着如意金箍棒打上阎罗殿,这是多么大胆的造反精神!孙悟空闹冥府被研究者赋予各种美妙评论,比如,“他的英雄行为,恰恰是对那表面上神圣庄严世界的强烈反抗”(李希凡语)。孙悟空闹地府可以解析为反抗社会公认的神权。在《西游记》产生的时代,人们相信宗教迷信,相信人死后有鬼神,相信幽冥界有十殿阎罗、判官、小鬼,相信地狱无奇不有的惩罚:上刀山、下油锅……这种迷信观念成为一种威慑力量,迫使老百姓听天由命,将自己的一切不幸归之于前世罪孽深重,直到二十世纪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仍是反映这种精神枷锁的深刻典型。而孙悟空闹地府,表现出神猴的大无畏精神,吓得十殿阎罗唯命是从,是对阴森恐怖的阴曹地府、凶恶狰狞的阎罗王的嘲笑。这是乐观精神,当然,是理想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