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足够的状态,过轻松的生活

第一章
禅的金钱礼法
心怀喜舍,轻松生活

“喜舍”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舍弃自己内心深处的执着心念。

以足够的状态,过轻松的生活

自知满足,内心便可轻松而自由

在禅语中,“知足”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词汇。所谓“知足”,即“自知满足”。禅借用这个词向每个人的内心发问:你是否清晰地知晓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对于已经拥有的一切,你是否觉得足够,是否感到满意。人的内心状态,常常因知足心的有无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然而,由于欲望的存在,想要的东西哪有足够的时候呢?生活过得稳当顺心,不知为何总觉得缺点什么;明明已经足够了,却总是想要越多越好;甚至根本不需要的,也希望有则更好。

欲望就是这么麻烦的东西。我们经常会忘记已经足够的状态,只把目光投向尚显不足的事物。未达到满足状态的东西只消在眼前一闪,就会勾起人的欲望。不足而求之,求之却不得。小小的不满渐渐积累起来,最终会像洪水一般决堤而出。这些不满除了会滋生欲望,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打个比方,假如你每个月有二十万日元的工资收入。如果你是一个人生活,那么每月十万应该足够。也许无法生活得太过奢侈,但是也绝对不至于为钱所困。也就是说,你已经处在一种“足够”的状态。而这种足够的状态,会让你的生活变得轻松、自由。

可是,当你习惯了二十万的金额,就会开始觉得不满足。你也许会想,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再多五万日元。不,如果有三十万的话,就能够生活得更加富足。当你有了三十万的欲望,二十万便显得不再够用,你也会渐渐发现,以前的那种轻松感慢慢在消失,自己陷入了一种纠结的生活状态。

何不问问自己,想将增加出来的五万日元用于何处?“想去高级餐厅享受一下”“想买个新手袋”“想买一件昂贵的衣服”……对这五万日元,你会考虑很多种用途吧?在考虑的同时,想必也是能感觉到快乐的。

那么再请问,用五万日元去高级餐厅吃饭,可以为你带来幸福吗?新的手袋中会装着幸福带给你吗?穿上昂贵的衣服,就可以获得漂亮的人生吗?

少许奢侈有时确实可以带来满足和快乐。但是请不要忘记,它们都只是暂时的。

不可否认,第一次踏进高级餐厅,是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的。但是如果它成为日常,那种新鲜的幸福感就会荡然无存,你只会想着去更加高级的餐厅;新买的手袋,不出三个月就会变成旧货。不是说手袋本身变旧,而是你对手袋的喜爱之情会变得陈旧;即便再贵的衣服,一旦过时,或不喜欢了,就摆脱不了收进衣柜暗无天日的命运。当新鲜感消失,人会渴求新的东西。尽管你曾努力填补过“不足”的缺憾,但是更多新的“不足”又涌现出来。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反复,心灵将永远得不到满足。

多余的欲望是轻松生活的大敌。二十万日元就足够了的生活,多出来的五万便是“不必要的金钱”。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它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珍惜善用,生活方能丰富而充实

人需常怀一种知足心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好想再多五万日元;再多十万日元就好了……如果这种话说出来就能得到,那尽管说就是。但是你要知道,愿望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东西。而经常把这些不能实现的愿望挂在嘴边,人的内心会越发变得贫穷乏味。

“我很穷,我没钱”,这句话已经成了当下一些人的口头禅。这样的话其实只是对自己并不富裕的生活的一种调侃,若真要说穷到什么程度,那也未必。往往,这些人的生活并不贫穷,没有借款也没有债务,可是每次见面都会嚷嚷着“没钱”,听得多了,也不免觉得厌烦。

我想,把“没钱”“穷”常挂嘴边的人,即便是得到了足够多的钱财,也不会感到满足吧。相反,只会胃口更大,想得到更多,欲望像无底洞一样扩张,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少钱才会满意呢?

不是去追求不足之物,而是善用自己身边所拥有的一切,珍惜它们。

花森安治先生说:美好之物与金钱和闲暇无关。创造出最美之物的,总是那些经过打磨的感知力,注视日常生活的慧眼,还有不懈努力的双手。

所拥有的东西,运用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发挥到最好的状态。在物尽其用的同时,生活也会因为不用奢求太多而备感轻松,心中也不再萦绕“这个不够,那个不足”的多余情绪,徒生不满和烦恼。比起追求无有之物,将现有之物用到极致,才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吗?

这样的生活方式才称得上美妙多姿,不是吗?

一直在身边,融入日常生活的事物,最美。

知足,满足,珍惜,善用。

心怀喜舍过生活

舍弃内心深处的执着心念

我担任住持的建功寺,从两年前开始实施正殿的重建工程。建功寺拥有四百五十年的历史,在这四百五十年当中,正殿曾经有过一次重建经历。如今又因为关东大地震的摧残,损坏相当严重。我想尽力去实现重建正殿的愿望。这也是我的曾祖父,即上溯三代时就开始有的愿望。

重建正殿,并非是为寺院自身考虑,不是为了能骄傲地炫耀而特为将正殿修建得豪华气派。我们寺院有义务守护世人与其先祖之间的亲缘。世人之先祖长眠于寺院的墓地中,如果寺院消失不再,那么人们与先祖之间的缘分也将随之消失。我们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将先祖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之间延续至今的亲缘继续下去,是寺院肩负着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

重建正殿的愿望,从三代之前的住持就开始有,作为第十八代住持,我终于决定实现它。但是,实现这个愿望并非易事。

建功寺的正殿建在一座小高丘上,那里林木四合,葱茏蓊郁。虽然上佳的环境深得大家赞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为建筑工程增加了不少难度。周围很多树木如果不移植的话,重型机械就无法运进来。与那些位于平地上的正殿相比,这里的重建要耗费多出数倍的时间以及劳力。

而最令人感到为难的是重建所需的资金问题。因为数额庞大,远非寺院自身的积蓄所能承担。而且,也不能从各位檀越那里强制征收。最后,我们只有采取募捐的方法,仰赖有心捐助之人的奉纳·喜舍(捐赠)。从决定重建那年起,在建功寺里也开始了请求捐赠的活动,还贴出了告示,恳请大家为了正殿的重建给予协助。

在这里,“奉纳”或“喜舍”这些看起来比较难懂的词汇自会出现。“奉纳”是指向供奉自家祖灵的菩提寺舍献净财,“喜舍”是指虽然并无自家祖灵供奉,但是因为有缘参拜而向该佛寺舍献净财。

向寺庙奉香资,在佛教中被称为“喜舍”,意为“欢喜舍弃”,这就是香资的意义所在。它是与人们常说的“寄付”捐赠略有区别的一种行为。

香资要投入功德箱。为什么呢?当然是怀有“请给有困难的人使用”“请用来修缮寺庙”“请拿去为僧侣们添些生活必需品”等想法。

某位施主看到了告示。

那是一位年长的女士,每个月都会到寺中扫墓祭祖。她找到我,诚恳地表达捐款意愿。

“听说你们要重建正殿,我想奉纳一些钱款。”

这位女施主提出的金额,对个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一刻,我以为她一定是个有钱人。但是她接着说道:“不过,我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请允许我分期奉纳。从现在开始,两年的时间里,我会每个月都带一笔钱过来。”

听闻此言,我马上对她说:“不,请千万不要勉强。如果为了奉纳而影响到您本人的生活,对我来说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您没有义务这样做。本寺在此郑重接受您的一番心意,仅此便足矣。”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