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秋日

辋川秋日

王维诗的内容很广泛,但他最擅长的自推山水诗。他诗的体裁五七言古近体兼备,但最出色的还是五绝,而这和他的一些山水诗的题材是相适应的。稍纵即逝的一个感觉、一个印象,也只有用一首小诗来抓住它。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诗,还工画,懂音乐。中国画和诗之间,在艺术气息上又有有无相通的互相补充之处。唐会昌时人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上,曾说王维“复画《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这是说,他是宁愿做画家而不愿做诗人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如果以画来比,便是画面以外的东西了。他爱好音乐,曾任乐官,在听到自然界的一些音响时,就比别人容易引起美感上的反应,形成一种诗化的听觉。一串黄莺的啼叫,一天秋风吹动落叶的声音,在音乐家听起来,就跟别人不同。所谓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那种音乐上的高妙境界,同样适用于诗境。王维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山水诗里含有形而上的禅味的特点,多少和他的信佛教有关。他喜欢写静境、写独坐、写“人不知”,这和佛教徒所谓“入定”,未始没有相通地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种水和云的无心交换,使他感到宇宙之无穷,也给他以某种信仰上的暗示。他诗中表现的空间的不可捉摸的流动性,多半是在这种精神世界里写成的,而在空间的变化中,又体现着时间追踪逝去。他的这些作品,虽然是在静止状态下写的,但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却始终在运动着,只是对他也许又产生了无常、色空的观念。其次,在他的某些山水诗里,人等于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小单元,例如上述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和《山中》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人是为了要使空翠实现它的愿望才出现的。

王维山水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使用光线,《白石滩》的“家住山东西,浣纱明月下”,通过月色的映照,使人物和自然表现出和谐之美。《终南山》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又以明与暗的对立,写出了各山之间光度上的差异。月亮上升时如何惊动山鸟,夕照如何穿过深林又投到青苔上,在无人知的幽深的竹林里,明月如何找到了诗人。光线在王维诗中常常占着主宰的地位。他笔下的光线并不强烈,但读者一见到他的光线在山谷和竹林间过来时,情绪立即活跃起来。

说王维晚年写的山水诗缺乏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事实,这除了主观上的“万事不关心”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题材上的原因。山水诗总是以乡村为对象的,乡村比起城市来有它恬静纯朴的一面,但从反映现实内容上说,也就差些。诗人越是把水乡禽语、竹林幽谷写得美感欲溢,紧张复杂的社会内容必然要削弱。如果把这一类山水诗集中起来的话,在情调上也确实感到单调狭窄。不过,有一点还是应当肯定的,姑以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为例,那种庸俗恶浊的东西却也很少。

下面试把《辋川集二十首》中的十六首,用散文形式作一蛇足式的改写(原诗见附注):

孟城坳的周围显得有些荒凉,几棵古柳在秋风中摇曳着,像是在怀念旧日的主人。诗人登上山冈,只见鸟向秋色中飞去,接二连三地出没着,好像大家约好似的,要在无穷的宇宙中找一个最合适的归宿地方,然后安心歌唱。他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见到它们,带着惆怅走下了山冈。沿着山径向文杏馆走去,他闻到了香茅的气息,看到精致的屋梁,想起郭璞《游仙诗》里“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的诗句,但愿这些栋里云都飞出去化为人间雨。

隔了几天,他想往更高地方走去,就步上了斤竹岭。那里不但秀竹成荫,连水纹都泛起青翠的皱晕。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进入商山了,可是樵夫又在何处呢?

寂静给他以快感,于是来到了鹿柴。山上果然见不到人,奇怪!隐约间却传来了人语声,就像“鸟鸣山更幽”一样。这种看不见、听得到的玄妙感觉,又使诗人对深山密林发生更深厚的兴趣。他看看落日的余晖,山石的青苔上却闪着微茫的光泽。

在木兰柴里,夕照在渐渐地收敛,它已经替人间遍照了一天。一只飞鸟在紧张地追逐前面那个伴侣,在它身边又流动着翠色的山气,也不知要漂泊到哪里去。

辋川的秋天尤其可爱,一簇茱萸已经在水边结成红果绿叶了。如果山中人好客将他留下,他很想喝几杯茱萸酒呢。

他到宫槐陌的时候,恰巧秋雨之后,大概他好久没有去了,门前已堆满着落叶,他赶快将落叶扫去,生怕山僧到来时看作不恭敬。

到了这时候,他接触到水了。

在临湖亭边,一叶轻舟载着一个客人从湖上驶来。他迎接客人进入轩中,开怀畅饮,四面荷花为他们而开得更盛。月亮在轩子前徘徊着,远处传来谷口的猿啼声

主人将客人留下,第二天,轻舟又载着他们驶向南垞。隔着盈盈湖水,遥望对面人家,可惜不认识。在游欹湖那一天薄暮,他们在箫声中分手了。目送着友人的背影,他又在湖上回过头看看白云,白云却被青山卷走了。

在栾家濑的秋雨中,跳跃着的水珠溅到正在觅食的鸬鹚身上,鸬鹚陡地吃了一惊,立即逃去,可是刚才快将入口的鱼儿却撩起它的食欲,它又飞下来了。

在白石滩,几个浣纱女向滩边走来。因为月色分外皎明,诗人从她们来时各自的方向上,知道她们有的住在水之东,有的住在水之西,为了都想趁着月色来浣纱,于是她们在一起碰头了,诗人因而对这天月色印象特别深。

在南垞时,他就想起了北垞,但北垞很远,没法同时去。这一回,他终于来到了。几行葱茏的树木映着红色的阑干,南川的水流脉脉地蜿蜒而去,落日的余晖在林间时隐时现。他觉得北垞果然没有使他失望。

接下来是竹里馆和辛夷坞,那里的幽僻和恬静使他的心灵获得更大的满足。便独坐在竹林中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诗人是懂得音乐的,无须知音,他为自己奏着最美妙的心曲。

高大的辛夷(木笔)花也已发苞。诗人漫步到山间水边,四顾无人,只是眼看辛夷花又将在盛开后凋谢了,它开的时候就像荷花一样可爱,可是来去为什么这样匆促?

  1. 《辋川集二十首》: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共二十首,分别以辋川的二十处景点为题。辋川,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2. 孟城坳(ào):辋川的一个地名。
  3. 鹿柴(zhài):辋川的一个地名。柴,指栅栏、篱笆等。
  4. 原诗中的“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的“上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但因为裴迪《同咏》中有“当轩弥晃漾”句,这里姑且解为指诗人的客人,也可能就是裴迪。——作者注
  5. 垞(chá):小丘。南垞即湖南边的小丘,北垞即湖北边的小丘。
  6. 欹(qī)湖:辋川的一个湖泊名。
  7. 原诗云:“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按唐人诗中也以“夫君”称友人,如孟浩然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的“夫君”,即指王白云。王维诗中的那个客人(夫君),固然未必就是临湖亭的客人(我将他缀合在一起,只是一种想当然的主观说法),但总之不能作为丈夫解。而且妻子吹箫送丈夫,也不大说得通。——作者注
  8. 濑(lài):水流很急地流过沙石。
  9. 鸬鹚(lú cí):水鸟名,俗叫鱼鹰,善捕鱼。
  10. 原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四说辛夷“紫苞红焰”,故第一句是说辛夷像芙蓉花,即荷花,并非指木芙蓉。——作者注附注:〔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华子冈〕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斤竹岭〕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杯。〔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北垞〕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