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接受,要么走

一万个华丽的来日,也抵不过一个精致的现在。与其花太多心思去想遥远的未来,不如此时此刻好好相爱。

要么接受,要么走

别总说你忍耐了多少、迁就了多少,真正的包容才不只是说说而已,反而是静默的。

梦露说过一句很酷的话:“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差的一面,就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这真是一种霸气高冷的自知与诚恳,难怪有无数男人对她魂牵梦绕。

两人相处之初,都像走进了一个神秘葱茏的大花园,看什么都感到欣喜,无论对方为你做什么,你都觉得新奇和感激,似乎眼里只有这个人的好。可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彼此的了解日益深入,对方的缺点像豆粒儿一样次第蹦出,你从刚开始的“觉得有点儿不舒服”,一步步走向“越来越不欣赏”,甚至到了“就快难以忍受”的地步。你心中的失望在不可抑制地疯长,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排队,终于买到了那家被人交口称赞的桃酥,吃到嘴里又觉得“不过如此”,甚至脑中还会闪过“我真是瞎了眼”的念头。你开始忍不住指责,由此见到更多你不愿看到的嘴脸——但更多时候,其实你是在拿对方的缺点别扭自己。那么多的看不惯和计较,正快手快脚地把你在爱里的喜悦一点点搬走。

如果你肯把对一个人之前的认识全部擦除,用一颗客观的心重新审视对方身上的那些“缺点”,或许你会发现,原来一切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是的,其实他身上很多你眼里的“缺点”都无关痛痒,可能只是一些与你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而已,不关乎他的道德品质,更不会危害社会,并非那么不可宽恕。而那些之所以被你看到,让你那样揪着不放,只是出于你带有偏见的看法,是你那颗不清醒的心扭曲、夸大了它们。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之所以经常挑剔别人,嫌弃对方不够完美,归根结底有两大主因:一是不懂欣赏,二是自以为是。这都是人的通病。若能洞悉这些,并为自己换一个视角,你会发现,他身上某些被你认为的“缺点”,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变成了优点:一个人的“唠叨”未尝不是一种细心,一个人的“冲动”未尝不是一种果敢……只是你之前一直没有去那样理解和欣赏而已。就在你转念之间,整个世界也就跟着豁然开朗起来。

即便一个人身上确实有被很多人指责的缺点,那又何妨?你明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何况,你在别人身上发现的问题,往往你自己身上也有,否则你就不会那样“轻车熟路”地发现它们。

一个人的缺点自有形成的原因和道理所在,即便那让他看起来很不完美,但似乎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即便他这么多年来一直佩带着它们,他依旧成活得很好,完全不需要你去“挑破”和“开刀”。

你需要做的只是去正视、接受、理解并包容,而绝不该是忽视和企图改变。也千万别说什么“我爱他,所以也爱他的缺点”这样看似“博爱”的蠢话——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爱上对方,那只能说明你仍然没有做到正视对方的缺点,在为自己的无能找些“伟大”的借口。

嗯,要么泰然接受,要么安静走开。

《圣经》中写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这里的“忍耐”其实就是“接受”和“包容”的意思。别总说你忍耐了多少、迁就了多少,真正的包容才不只是说说而已,反而是静默的。

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在宽容自己。这也正为我们解释了,为何阅历越深的人,对人对事反而会越宽容——看似是对别人的接纳,实则是软化自我,压降戾气,这会让你的心更加宽厚豁达,学会在爱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当然,对恋人的包容也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沦为一种丧失原则的容忍和谄媚。对彼此的包容也应相互进行,否则亲密关系很容易脱离本然的平衡。

急啥,我们又不赶时间

真想跟你好好相处的人心里明白你们来日方长,只有想玩玩的人才惦记着早点儿得手尽快转移阵地。

“忘记一个人的最好方法是马上投入备胎的怀抱”,这句听起来蛮有道理的话,其实坑了不少心如死灰的失恋者和可爱无辜的备胎。

既然你都心如死灰了,还不快给自己放个“疗养假”,干吗非要勉强自己、祸害别人呢?又不是急着攒工分、收集七龙珠……

谈感情和盖房子一样,偷工减料、急于求成的肯定都不牢靠。既然不牢靠,那就干脆不要去盖。

我的一个朋友就有过一段被当作备胎的经历,那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他们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在QQ上接洽两家公司的合作事宜。他们交流得很融洽,于是,那次合作结束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约会。

我的这个朋友成熟精干,也属于很有品位的那种,一向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肯定能迅速俘获对方的芳心。他们吃了两次饭,看了一场电影,对彼此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他再约她就约不出来了。他自然识趣,也就不再叨扰。

可悲剧就悲剧在,他没俘获到别人的芳心,却把自己的给搭进去了,别提那段日子他有多郁闷了——而这也就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他们大概整整一年没有联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她的电话,看到手机屏幕上蹦出的那个名字,他的第一感觉是“她打错了”,但小小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接起了电话。

她说想找他叙叙旧。嗯,叙叙旧,多意义深厚的一个词儿啊。幸福似乎来得太突然,他晕乎乎地就跟对方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放下电话后,虽然他隐隐觉得其中“有诈”,但还是抑制不住那种心花怒放的感觉——那一年内他持续单身,偶尔就会突然想起她。而那个当初她为啥不再理他的“未解之谜”,也一直深深困扰着他——单冲着这个谜团的真相,他此行好像也是非去不可。更何况他自信的本色依旧没变,很快就断定她是因为错过他而懊悔不已,一年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挽回这份天赐良缘……

好吧,理由真是要多充分就有多充分,就好像有人反对他们重逢似的。

一年后再见的两人依旧谈笑风生,仍像当时那样吃饭、看电影,似乎并无任何间隙。而关于她当时为何突然不再与他联系,她给出的解释是: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突然没有了谈恋爱的心情——言外之意就是,现在又有心情了。

这对他来讲可算是个好消息,他似乎立即原地满血。为了不再辜负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他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又连着三天约她,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指给她看:“其实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想你,你瞧,这里写满了你的名字……”

于是在第五天,她主动提议去他家里坐坐,狂喜之余,他觉察出似乎有什么东西不大对劲……嗯,好像进展得有点儿快啊,奥特曼还没来得及灰头土脸,两招就打倒小怪兽了……

但心里嘀咕是嘀咕,他怎么可能对这样的提议说“不”呢?先一脚把油门踩到底再说!

可她的表现越来越让他不安。比如,没过两天,她又提出每天下班后要来给他做晚饭,他一脸幸福地答应后,她就真的拎了各种蔬菜水果打车杀过来了;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她偏要彼此喂对方吃……总之,她跟他做了很多看似甜蜜却又过于刻意的事,就像事先定好了脚本,男女主角第几场第几幕将它们表演出来一样。她好像是想靠这些密集发送的亲密举动,让他迅速感受到她对他的“爱”。

我说过,我这个朋友是个聪明人,即便一时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到两周他就跟她分手了。她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难过的情绪,而是一脸平静地问他为什么。

他说:“因为你根本就不喜欢我,你只是想迅速进入一段关系而已。”

我为他鼓掌,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高冷惊艳的台词来。

原来,他费尽心思找到了她的博客,发现她有写心情日志的习惯。而事情的真相让他愤懑到颤抖,他甚至觉得自己被人欺骗了感情。

是的,在她刚跟一个男人分手后,她经过综合测评、精心选拔,使他迅速成为了一枚金光闪闪的备胎。而她跟他做的那些甜蜜的举动,都是她跟那个男人一起做过的事情——他不过是她重温回忆的一个道具,一卷被她拿来包扎情伤的绷带而已。

这真让人伤心,尤其是在一个人真的很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

那段时间他萎靡不振,很少喝酒的他有一次竟抓我出来说要大喝一顿。他酒量不行,没喝多少就达到了脸红脖子粗的效果,然后开始激情澎湃、抑扬顿挫地向我抛撒内心的忧伤,还不时配以大幅度上肢动作,场面相当滑稽。

我从未见他如此失态过。

电影《志明与春娇》中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志明和春娇像做贼一样紧张兮兮地去开房,结果事情一团糟,志明不慎磕到了那地方,春娇又突然犯了哮喘。当春娇为自己的“扫兴”表示道歉时,志明只是安静地搂着她,闭着眼睛低语道:“有些事不用一个晚上都做完的,我们又不赶时间。”

且不论当时的志明到底是“不想”还是“不行”,单看那句“我们又不赶时间”,说得多好。

爱情应该自然而来,是在某一瞬间突然出现的心动感觉。好的感情也都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自然生长,一切都细水长流慢慢来,不急着说爱,不急着做爱,花足够的耐心去了解、去接受、去习惯对方,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到最后所谓的爱情只有一具空洞的骨架,没有值得记忆的血肉。

这好比两个人在跳恰恰,你一步,我一步,跟好节奏,互不影响,这才叫默契,才叫会跳舞。可在现实中呢,很多人往往在恋爱这场恰恰中急于表现,抢拍的结果就是绊到了对方的脚,样子难看不说,还可能跌倒。

更何况,真想跟你好好相处的人心里明白你们来日方长,只有想玩玩的人才惦记着早点儿得手尽快转移阵地呢。

我还想说,失恋了不要急着给自己找“下一棒”,永远别为了恋爱而爱。即便你感到受伤急需温暖,即便你寂寞缠身内心空洞,也千万不要饥不择食、随便凑合。

这就好像,你本来想下楼去吃石锅烤牛肉拌饭,却因为肚子太饿、身子太懒,吃下了手边的一个面包,以为这样也管饱,可没过多久却又发现,自己想吃的其实还是石锅烤牛肉拌饭——你能糊弄自己的胃,却没办法糊弄自己的心情。

也别太轻信“日久生情”这样的话。面对一个在“前几眼”过程中没让你心动的人,即便你再怎么聚精会神,想努力让自己爱上这个人,可能最终也还是爱不起来。你又何必急切地强迫自己去模仿一种深情,非但把自己折腾得狼狈不堪,还让对方又累又受伤,结局只能是不欢而散。损人不利己啊。

嗯,日久生的不是情,充其量只能生出习惯。那和爱情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即便你暂时觉得那种关系像模像样,也早晚有一天会从这种自我欺骗中觉醒过来。

其实你也未必非要拥有爱情,谁也不会离开爱情就活不了,你没谈恋爱的时候不也一样过?这世上值得去追求的美好有很多种,何必总把眼光拘泥于一处?换个视角,没准儿你就能领悟到暂时单身的好处——对,是自在。至少你可以让自己的心休息一段时间,不必马不停蹄地接着为爱情患得患失。

只有当你不再介意孤独,你才能遇见那个更平和、清醒、耐心、从容的自己。

也只有当你变得更好,你才会遇见并吸引那个同样更好的他,拥有一段更稳定的感情。

该来的总会来,重要的是看你会不会为自己的爱情施一把更有营养的肥,创造一场更“高级”的等待。

如果觉得无聊,失恋后不妨留点儿时间用来审视、调整、修正自己,把空窗期当成一个升华内心、重获宁静的顿点,你可以读书、写字,健身、美容,学一项新技能,交几个新朋友,捡起一件之前没办妥的事去认真完成,或是背起行囊为自己兑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总之要留出一段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有喘息和进步的空间,休整好了再出来爱,以免对他人不公,留下诸多祸患。

一段随随便便就开始了的感情,根本无法拯救满心伤口的你。如果你的心情没有焕然一新,那你的爱情就无法真正重新起航。

是的,如果想做好一件事,那就先学会慢慢来。急功近利是人生大忌啊。

你猜,他会爱上怎样的你

别人会对你有怎样的了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记得有一次看《非诚勿扰》,一个土豪男嘉宾的VCR里充斥着各种“低调”的炫富,因此众望所归地遭到了台上女嘉宾的轮番炮轰。而节目临近尾声时他那句“为什么你们只看到我有钱,不看看我的内在”更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后来,就连孟爷爷都看不下去了,说了句让我觉得极有道理的话,大意是:别人看到且评论的,都是你想让别人看到的那部分。那土豪男嘉宾一下子就闭嘴了。

是哦,别人会对你有怎样的了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别人喜欢或讨厌你的什么,也一定是你自己先在他们面前成为了那样的人。他们评说的,只是他们看到的那个你啊。

所以,别总抱怨别人不够了解和欣赏你,也别总觉得另一半爱你爱得不够全面、立体,多在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你展示自我的方式出了问题,然后把自己调整到你所期望的样子,这才是关键。

我认识一位前主播,他做的情感节目曾在本地风靡一时,后来他离开了电台,和别人合伙做起了买卖,当起了小老板。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凤凰男”,刚跟他比较熟的时候,他两次三番地跟我提起他生长在农村,而且话题插得很刻意突兀,就像是为了再三确认,别人得知他的出身后还会不会继续跟他做朋友。

我明白他骨子里的那种自卑,但我觉得他的这种“试探”大可不必,如果他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他是怎样的出身。更何况,生长在乡下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当时我怕伤了他的自尊,便拿捏着语气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他点了点头,说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不知道后来他跟别人交朋友时还有没有再刻意强调什么,只希望他能多少放下一些没有必要的心理负担。

后来他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相处得很融洽,他经常开车去她单位楼下接她下班,还邀请她参观他亲手设计装修的两居室。他跟我说过很多次,觉得她就是自己要娶的人,但他从未向她提起过自己在农村长大,更不知该如何开口带她去见父母。

我没给他太多建议,更多的只是为他打气,让他勇敢一点儿,毕竟最终还得靠自己去迈过那道坎儿。他仍然犹豫不决,每次和我见面,他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好在他的那个女友没有让人失望,他那段时间里的自我煎熬也就没有白费。有一天晚上他送她回家,下车前他终于鼓起勇气跟她说自己是个“凤凰男”,说完之后他紧张到连大气都不敢喘,车里的空气仿佛瞬间静止凝固,他像个犯人似的安静地等着她的宣判。他女友听完叹了口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一直以为我在你心里还没到那种地步,我等了这么久你终于跟我说起你父母的事了啊。乡下空气和环境那么好,有空记得带我去看望两位老人家。”

一直困扰他的问题,就这样冰消雪融了。

我真替他高兴,他从十几岁起就只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求学打拼,跌跌撞撞很不容易,终于寻到了一个足以温暖他的灵魂,能跟他携手共赴人生最重要一段旅程的人。如今他们已结婚一年有余,我和他见面的次数骤减,每次都觉得他的脸又胖了一小圈儿。我在他的笑容里看到了之前没有过的轻松和满足,以及那种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自信。

瞧,你觉得拿得出手的,别人未必待见;你藏着掖着的,别人也未必不感兴趣啊。

前途难卜,请别忘记好好相爱

未来还那么遥远虚无,真不适合拿到现在来谈论。

很多感情都是被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搞垮的,死得太冤了。

有一次跟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小聚,他向我提起一段遗憾的恋情。那个女生跟他不在一个城市,他们在微博上认识,从“点赞之交”到“有博必评”,从萍水相逢到一见如故。他们的各个方面都很合拍:相似的职业,相似的交际圈,相似的谈吐,以及不相上下的颜值——真是够美好啊,“金童玉女”亦不过如此吧,“天设地造”这样的词儿放在他们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虽然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但他跟我叙述他们相识相爱的初期阶段时仍是一脸幸福甜蜜的模样,眼里还有闪闪发亮的东西。我据此断定他是真的爱她,且至今也没放下。多年来他一直是桀骜的单身主义者,不是因为没有追求者,而是他挑剔的程度实在令人发指。竟然有女生入了他的法眼,且能令他如此上心,实属不易。

他噼哩啪啦说完一堆有代表性的甜蜜细节之后突然喝下一杯酒,又愣愣地发了会儿呆,能有半分钟。如我所料,随着故事的发展,他叙述时的情绪也急转直下:有一次他们在吃饭时不经意聊到了关于未来的规划,他不假思索地说出未来生活的宏伟蓝图——那是他很多年之前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他曾跟我说起过,确实美得令人向往。他没有注意到女生当时的表情,也没有听到女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两人便继续吃饭,又把话题牵到了别处。

而让他没想到的状况随即在夜里发生。激情过后两人相拥而眠,她把脸埋进他的胸膛,他能感受得到她轻盈平缓的鼻息。他自言自语般把分隔两地的思念毫无保留地说给她听,没过多久分明感觉到她的肩膀在微微颤抖。他轻轻扳起她的脸,温湿的一片,那种静默无声的悲伤让他不知所措。他关切地询问她怎么哭了,她就是不说话,只克制着啜泣,任眼泪一点点从眼里溢出来。

他心疼极了,问是不是他的哪句话说错了,却仍问不出缘由,也就不忍心再问下去。他把她重新紧紧拥进怀里,用无尽的温柔包裹她颤抖着的身体。而他心里特别慌乱,就像个做错了事又不知错在哪里的孩子,一点儿办法也没有。空调开得有点足,他提了提被子,盖住她冰凉圆滑的肩膀。

第二天他要赶飞机,他们起得很早。她又恢复了正常的状态,他想问昨晚的缘由,却还是咽了下去,仍旧一脸幸福地到楼下陪她一起吃早餐。但还是有说不清的什么东西变了,比如,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送她去上班,而是以怕耽误他去机场为由,自己招了辆出租车先走了。

出差的整个过程他都闷闷不乐,每次给她打电话时都察觉出气氛的不对劲儿来。他觉得自己就要失去她了。

那之后他们联系渐少,他开始收到她发来的一些情绪消极的短信,有时是抱怨,有时是怀疑,都不像是从前那个她说出的话。他心里兵荒马乱,却又表现得大局在握。半个多月之后再见面时,他们一同做出了分手的决定。他毫不惊讶,却也无法对这结局做出一丝反驳。而他也终于知道,这一切之所以改变的原因,是她并未从他描述的未来蓝图中看到自己,她突然觉得高估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而眼前的甜蜜或许也只是泡影般的游戏。于是她心灰意冷,自尊心又不许她向他讨问:“你的未来里为什么没有我?”

他们最终还是放开彼此,而且放得很彻底,两个人谁也没再联系谁,他过回了之前那种安静的生活。看着他隐隐泛红的眼眶,我明白他在假装洒脱。但我只能说几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之类不痛不痒的话给他听。

我为这段恋情感到十分惋惜,一方面觉得这位朋友在谈论未来时是该考虑一下他正在说给谁听,一方面也觉得那个女生未免太敏感狭隘。女生被自己对所谓“未来”的过分担忧和计较蒙住了眼睛,忽视了眼下正在拥有的美好,直至断送了这段原本不错的感情。

这似乎也是女人的“爱情通病”:一旦开始恋爱,就忍不住往终身大事上联想,好像恋爱的目的只是为了赶紧结婚,只有那样才能得到一种“归属感”。

可大部分男人根本不会这样想。我们在刚刚进入爱情时,往往只以获得爱和被爱的愉悦为目的,能够清醒地将“恋爱”和“婚姻”这两件事分别开来,只有先在第一件事情中感受到了足够的基础,才会考虑要不要向第二件事进阶。

是的,爱是一点点积累而来的,男人要娶一个女人的决心也是如此。在他还没想好之前,你的心浮气躁只会让自己漏洞百出,也只能让他变得更加犹豫。

而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会在一生中爱上许多人,又被许多人爱上。也正是因为交往过不同的恋爱对象,有过多样的情感经历,我们的“恋商”才会不断提高,对爱情的理解也才会更加深刻,从而成长为一个爱得更好的人。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把眼前这个人幻想成你要托付终身的人。你是情窦初开恋爱次数太少,还是看《还珠格格》的次数太多了呢?

嗯,爱一个人何必太过高瞻远瞩?“明天”并未发生,世事也总是变幻莫测,为谁也说不准的事情过度费心,实际上是一种无谓的妄想。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智慧都是有限的,而正是基于这种“有限”,一些真相和事情的发展往往总是与我们内心的想法相去甚远。即便你现在不肯承认,我也不用着急,因为生活的多变会一次次让你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学会控驭自己的想象,不以主观期待作为揣测生活的依据,不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妄想之上,不以混沌的头脑沉醉其中,不夸大欢喜,不畏惧失望,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且不仅仅受益于爱情方面。

无论是恋爱还是做其他事情,以虔诚之心专注于当下的际遇,永远都很有必要。刚学会走就别急着跑。你要做的只是确认彼此是否真心相爱,确保自己没有精神溜号,去尽情享受那种爱和被爱的愉悦心情就好了。至于未来,还那么遥远虚无,真不适合拿到现在来谈论。

当然,我并不是在倡导大家爱得盲目,只是觉得爱情本该简单纯粹,而不要把一些虚幻的妄想和乱七八糟的情绪掺杂进来。“走一步算一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失为更具务实精神的恋爱智慧。

是的,一万个华丽的来日也抵不过一个精致的现在。花太多心思去想遥远的未来,反而让人忘了好好相爱。

最好的恋人在哪里

人活在世,永远只有眼前的才最真实、最值得珍惜。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不去辜负。

那些日子她特别迷韩剧,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这上了,连家务也懒得做。《绅士的品格》《继承者们》《我的公主》《结婚的策略》《守护BOSS》《对我说谎试试》……一部接着一部,怎么也停不下来。

而她男友很快就发现,这些韩剧都有一个共通点——剧中都有光芒四射的高富帅,完美得像一大堆降落在人间的天神。

她男友为此小小郁闷了一下,后来转念一想:那不过只是电视剧中的角色,毕竟跟生活是两码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算她整天对着电脑屏幕流口水,不也还是我媳妇?

于是,在她情绪饱满地欣赏韩国优秀电视作品的过程中,他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做家务的重任。

好巧不巧,其间她最好的闺蜜正在遭遇情感危机,时常在晚间打来电话各种哭诉,偶尔还叫她出去当面一叙。友谊为重,她只得忍痛放下“观剧大业”,奔赴安慰闺蜜的前线。

是的,好话赖话她都说了好几遍,最终发现还是陪闺蜜一起骂她男友最解气,安慰人的效果也最好。

“当初你决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很傻眼——那是个什么鬼?我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而已。”“要模样没模样,要个头没个头,工作也不怎么体面,这样的人在大街上一抓一大把,跟你之前那位比都差远啦!”“谁说不是呢,就那条件还好意思出去乱搞呢,估计那小狐狸也是瞎了眼的。”“要我说,你还难过个屁啊,果断PASS!感谢他创造机会让你逃离苦海,下一个没准儿会更好!”……

嗯,这句听起来格外有力的“下一个没准儿会更好”,一下子点醒并拯救了她那原本伤心欲绝的闺蜜。在她一鼓作气的怂恿之下,她的闺蜜原地满血,蹈厉奋发,不到一个星期,就领着人高马大、彬彬有礼的新男友出现在她的面前,除了惊讶之外,她居然还有点儿羡慕。

闺蜜再坠爱河,功成身退的她也重拾“观剧大业”,仍旧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流口水。闺蜜知恩图报,“病”好了也不忘她这位“医护人员”,隔三差五就请她吃大餐,顺带着向她花样秀恩爱。

新男友的确棒,人帅,有品,谈吐好,最要命的是还特别温柔体贴,怎么看都像从韩剧里蹦出来的,早把她的前任甩出了好几条街。那晚他们一起吃过饭,闺蜜男友开车先把她送回家。下车后她发现闺蜜正笑着跟男友嘀咕着什么,他摆了个“Yes,Madam”的手势,随即跑到她面前,伸手递过一个橘红色牛皮纸袋,笑容可掬地说:“这是婷婷帮你选的一条小丝巾,送你。她之前的不愉快我都知道了,真的很感谢你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安慰开导她。尤其是那句‘下一个没准儿会更好’,说得太好了!要是没你这句话,估计她也不会走出来,也不会走进我的生活里……所以真的谢谢你!”

“下一个没准儿会更好。”望着渐渐驶远的黑色轿车,她捏着纸袋,把那句话又重复了一遍。

是的,好像有什么念头埋进了她的心。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男友,一面不动声色地细细观察,一面在心里打挑画叉。

做菜总控制不好盐分,不是淡得没胃口,就是咸得齁人,怎么说也不管用,好像在故意跟她较劲似的;性子太优柔寡断,就连下楼买哪个牌子的番茄沙司都要问来问去,特别烦;越来越胖,一米七二的身高,体重直逼七十公斤,还特别懒,也不愿意多运动运动;没品位,出门永远是白T恤牛仔裤,在家永远是老头背心和大裤衩;没素质,满嘴荤段子,还觉得自己特别好笑……嗯,总而言之,她看她男友越来越不顺眼,甚至把之前喜欢他的点都推翻了。

在她看完第十部韩剧之后,她异常冷静地跟男友提出了分手。她男友顿时就炸了,抓着她的肩膀用力摇晃她,咆哮着问她为什么。她面无表情地挣脱开他的手,只沉着嗓子说了句“你弄疼我了”。

那天格外炎热,空气中似乎都混着黏糊糊的汗味。她从住了一年多的房子里搬出来,重新住进了公司的员工宿舍。

而至于为什么突然想和男友分手,她心里有个秘而不宣的答案。

如果一个人一心想找“下一个”,那她一定有办法为自己创造各种邂逅“下一个”的机会。何况我们正身处这个社交手段如此多元的时代。

她知道自己样貌和气质不如闺蜜,没期望那般迅速地俘获“男神”,而是耐心狩猎,精挑细选,将近两个月之后才决定跟一个叫Yvan的男生牵手。

Yvan跟她同岁,又瘦又高,虽然不及闺蜜的男友英俊,却也算得上仪表堂堂,且还有过留学经历。Yvan爱说爱笑,经常说一些新奇的见闻给她听。她的目光总是情不自禁地停留在他身上,移也移不开,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他带她去吃各种门脸不起眼却口味惊艳的小餐馆,写各种浪漫温馨的情诗给她,甚至还手把手教她怎么弹吉他……总之,跟前男友相比,她觉得Yvan哪儿都好。哪怕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不说话,整个人也散发着令她着迷的光彩。

可她有一天在Yvan的手机里发现,他把写给她的情诗都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了另一个女生,甚至连每一处空行、每一个标点都一模一样。

她像遭雷劈了一样,心疼得像被铁棍捅了是似的,手指不受控般滑动着手机屏幕,“亲爱的”“老婆大人”“想死你了”“么么哒”等字眼在短信记录中随处可见……她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光鲜亮丽的男友,也在向别人散发着同样的光彩。

她和Yvan分得很干脆,兜着满满的伤心,匆忙收回铺放在他身上的那些期望,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

是的,她不甘心,觉得自己只是一时看走了眼,下一站肯定候着一个更好的人。她不允许自己在“不够好”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之后的一年内,她又交过三个男朋友,每个人都还算可圈可点,也没有再出现“脚踏两条船”的状况,可她总是在关系刚刚步上正轨后提出分手,也给不出什么明确的、有说服力的原因,只带着一种强烈的、溢于言表的失望离开。“下一个没准儿会更好”这句话似乎成了缠身的魔咒,在亲密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节骨眼上准时响起,提醒她不要安于眼前的感情,命令她再度为寻觅更好的男人而跋涉。

好在,这个魔咒在一个偶然的小事件中打破。

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早上,她穿了双新买的高跟鞋去上班(当然,这也是她为了找到更好的“下一个”所做的投资),感觉自己气势增强了不少。可也就走了一百多步,她感觉后脚踝处火辣辣地疼,低头一看,已经被新鞋磨破了皮。

她赶紧一瘸一拐地坐到了旁边的花坛上,掏出纸巾准备垫在鞋里,却瞬间想到跟她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那个前男友——那是一个虫鸣迭起的夏夜,她去跟他看一场爱情电影,也是穿了一双磨脚的新鞋,后脚踝磨掉了好大一块皮。他知道后让她坐在花坛上等着,急匆匆地寻找药店,店员说不零售,他不顾刁难买了整整一盒创可贴,蹲下身一脸关切地给她贴到脚踝上,还坚持把她背回了家。她伏在一具热气腾腾的身体上,拿纸巾不停给他擦额头上的汗,心里觉得格外安稳……

她突然哭了起来,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

嗯,原来下一个未必会更好。自己当时拥有的,也许已经是最好的。

生活中也总有这样一种人:在经历过几段爱情之后,他们似乎看出了一些“门道”,不再相信“天长地久”这样的鬼话,知道眼下的一切都不过是暂时的,明白自己每选择一个人都就会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心情。只是这些“洞见”难免片面,又被加以愈发偏激的解读,到头来只毁了他们对待爱情的本来面目——他们的头脑因为注入了极端的理念,变得不再安分,总想在爱里投机取巧,心存侥幸,认为“下一个会更好”,因而不愿深入地走进一段关系,一旦眼里的“不如意”堆积到一定程度,他们便随时准备迅速撤离,一丁点儿情面也不讲。

久而久之,他们修炼成了永远也喂不饱的“贪爱巨兽”,再多的爱也填不满他们心底的窟窿,再好的人站在面前他们也不懂得珍惜。他们明白自己不会逗留太久,所以别人的努力和付出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为了争取他们多留下来一会儿的把戏,他们最多只会因这把戏有趣而驻足观赏,而不会心存感念或是愧疚。他们一直在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里惦记的也总是下一个正等着他们的更精彩的人。

可,难道下一个真的就会更好吗?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称得上是那种值得满意的“好”?

其实是不懂得“爱在当下”。这类人参透了一部分爱的规律,却忘了什么叫珍惜,只揣着对爱不完整的理解,沿着那些冰冷的规律不停转圈跑,就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以为自己收获了许多,在爱里遥遥领先,实则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反倒累得呼哧带喘。

甚至,他们经历过的那些“爱情”,对他们来讲根本算不上是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参与制造爱、感受爱的过程。真正拥有过“爱一个人”的体验的,是那些爱他们的人,所以那些爱归对方所有。而他们,只是在那些爱里仓皇地经过而已,什么也没有感受到,什么也没有留下,更是什么也别想带走。

人活在世,永远只有眼前的才最真实、最值得珍惜。而最好的珍惜,就是不去辜负。

你所认为的“更好”,不一定适合你。只有真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去选一双鞋,舒服合脚远比它是什么牌子更重要。

只要你能够定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接受、享受、感激、回应眼前人的爱意,努力保持、升华当下爱的模样,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最好的恋人,原来一直就守在自己的身边。原来自己一直幸福着。

希望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因为爱情

等你遇到了真正能使你心动的那一位,你会突然明白,原来喜欢一个人根本与那些条条框框毫不相干,唯有自在和愉悦才是准则。

她眼瞅着就三十出头了,终身大事却遥遥无期,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不仅让老父老母着急,给我们这些朋友的肩上也添了副不重不轻的担子——一遇到适龄男青年,我们就想知道对方是否已婚,想着如何把她介绍出去……就像在搞推销。

其实追她的人也不算少,她要模样有模样,要学识有学识,还可以根据情景需要在“女神”“软妹子(好吧,可能年纪是大了点儿)”“女汉子”“女疯子”之间进行多档调节,实乃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

可问题就在于,她对另一半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简直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必须比她大,最多可以大她十岁;要孝顺,双亲俱全,且不能是独生子;不要求大富大贵,但至少工作稳定且所处行业有发展前景,律师和医生优先考虑;不必帅得比肩吴彦祖,但也得看着赏心悦目,最好是浓眉;身高必须一米八二以上(她一米七二,不知从哪本书上看到了“男女最佳身高差为10厘米以上”的说法),体重必须72公斤以上,但不能超过85公斤(据说是那个年龄段男子的标准体重);生活习惯良好,喝酒但不酗酒,不抽烟或可以为她戒烟;爱干净,但不能有太严重的洁癖,梳那种苍蝇站上去会打滑的发型的也不考虑;得有力气,至少可以把她抱起来半个小时;不能吝啬和斤斤计较,不能舍不得给她花钱(基于此条,金牛座的都不考虑);要幽默,说话有趣有内容,也得懂情趣,偶尔玩一下浪漫;处女座男子慢走不送……

这么些年,偶有符合大多数条件的“壮士”在我们的殷殷期盼之下杀出重围、拔得头筹,得以与“女王陛下”近身相处,不出几日却又悉数败下阵来——其中最为可惜的一位,只因他隐瞒了自己是金牛座,且实在做不到抱着她坚持半个小时……

所以她一直单着,就像一盘早就晾凉了的菜,为了招揽顾客没事儿就自己钻进微波炉打几圈再端出来,坚持以热气萦绕的姿态等待着那位符合她全部条条框框的白马王子。

可哪有那么多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一定是我们小时候童话故事看多了,长大后又不断被价值取向扭曲的文艺作品和过于关注明星穿衣打扮、情感生活的媒体荼毒,总想照样儿找个那样的人嫁了或娶了才能满足。

比如说那些爱情韩剧,男主角永远帅气英俊生在豪门,女主角永远是普通家庭出身的灰姑娘,故事永远是两人不顾旁人反对,不惧心机颇重的女二号百般见缝插针,历经千辛万苦终成眷属大快人心……就这样,无数平凡的小姑娘似乎都从剧中那个平凡善良、渴望真爱的女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登时获得了无限自信,也开始幻想会有白马王子在某一刻自己送上门。而那些外在条件较好的女孩就觉得自己更不得了了,不是富二代、星二代的,根本入不了她们的法眼……

我们在没有恋爱的时候,都会不自禁地为自己将来的伴侣设定许多条条框框,有些是根据社会大众价值观做出的逐流之想,有些则是对自我圆满期待的一种下意识影射。

我们错以为那些条条框框是帮助我们寻找高品质爱情的工具,严格参照,奉若神旨,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丧失掉基本的诚意和耐心,只顾埋头逐项打勾,挑三拣四,忘了用心去感受眼前这些独特的人格,到头来竹篮打水,徒劳无功——你看那些整天忙着相亲的大龄青年,不都是这样的状态吗?这些层出不穷的对爱情的要求,无形中成为他们通往爱情的绊脚石和坦露真我喜好的束缚枷锁,也赶跑了许多未必不适合他们的人。

其实,面对一个潜在的恋爱对象,如果你总是想着去衡量他,那你对他的初心就不再是纯粹的爱了,而是一种贪心,一种企图。不要让自己的企图成为痛苦的伏笔,也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人符合了你心目中的种种条件而去刻意爱上对方——如果那样,你究竟爱的是他这个人,还是那些条件呢?

我也不希望你因为觉得自己已经老大不小,因为家里催婚催得紧,而按照亲朋好友的众筹期待去盲目相亲,想把自己草率地“抛售出仓”。事实上,你没必要把他人的想法看得太重,没必要被那些嘈杂的声音影响判断。你是要为自己找一个谈恋爱、过日子的人,就像一双鞋到底合不合脚、舒不舒服,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如果你连自己都要糊弄的话,时间一定会让你后悔。

男人都爱美女,但他们未必都会把美女娶回家,反而选择适合做老婆的;女人也大多爱钱,但她们未必都会嫁给富人,而是选择真心对自己好的。

你也一样。很多时候,你无法料到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也无法预测自己会喜欢上什么样的人。等你遇到了真正能使你心动的那一位,你会突然明白,原来喜欢一个人根本与那些条条框框毫不相干,感觉对了那些都是浮云,唯有自在和愉悦才是准则。能在一段关系中让你感到开心,让你不断获得生命中的正能量,或让你有所感悟、有所丰盈的人,就是适合恋爱的对象。即便乍看之下对方可能显得太过平凡,但要记住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必然有一个独特的灵魂和一些精彩的优点待你发觉。倘若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真诚,多一分安分,你定能用心领悟到对方的人格之美。

是的,在感情面前,没有什么是必需的。你看《非诚勿扰》上那些死守理想男伴硬性指标的女嘉宾,最后还不是纷纷打破自己的坚持,一脸满足地被人领走了?

生活精彩,却也平凡。没有那么多王子和公主可供邂逅,也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剧情等着你去演绎,你之所以期待那些,是因为你的自我还不够圆满,没有察觉自己的青涩和自大。我只有先让你明白了这些,才能寄希望于你日后的爱情。也只有经历过才懂,所谓“爱的感觉”,不过只是简单的“很想跟那个人在一起”而已。

嗯,当你决定选择一个人时候,我希望,是真的因为爱情。

看透爱的形式主义

他未必不爱你,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可能又恰巧不是你所预期的那样而已。

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很多种,准备烛光晚餐、看电影、送礼物、唱一首歌、给一个紧紧的拥抱或一个深情的亲吻等并非“规定动作”,只是那样做的人多了,便给所有人造成了一种“本该如此”的印象,好像一旦缺少了这些,恋人就不够真心,爱情就不够完整……感情里的很多小别扭便由此产生。

但我认识的一位书法家在感情里是个十足的“怪胎”,他从来不把情啊爱啊的挂在嘴边,好像那些话一旦说出口,整个人就会显得很矫揉造作、庸俗不堪——和女友在一起两年多,据说他只说过一次“喜欢”,还是在向她表白时迫于形势不得不说的。他也从来不会玩什么浪漫,觉得电影可以在网上看,用不着两个人非得花一百多块钱去电影院凑热闹,省下来的钱大可以出去吃顿好的。

他才三十出头,在一家老牌广告公司做中层管理,本该处在男人最意气昂扬、风华正茂的阶段,却是我所有朋友当中生活态度与老年人最接近的,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老气横秋的味道……我只能将此理解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家气质。

嗯,他向她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同样颇具艺术气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情人节礼物是一幅用一百种不同笔体书写她姓名单字的“百名图”,长宽皆超过两米,我得知此事后脑中自动浮现出古装戏里翰林院大学士向老佛爷献字祝寿的情景……

可关键在于,他女友真的因为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的情人节大礼而特别感动,据说还喜极而泣。有一次她亲口跟我说,她觉得他趁她不在家时偷偷写成那件作品的心意比什么都要浪漫,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收到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

我立刻就理解了,他表达爱意的方式之所以能被充分理解和很好地接收,并非他这个“怪胎”遇到了另一个“怪胎”,而是他女友懂得,表达爱意的方式并非只有常人眼里的那些“规定动作”,无论他为她做什么、送她什么礼物,都只不过是一种承载、传达爱的形式而已。而那份心意才是最真挚、可贵的。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我们没法评价说哪种方式高明,哪种方式差强人意,只取决于接收这份爱意的人是否也在那个频率上,是否理解和懂得感激。

有的女人会因为没有在情人节收到鲜花而向恋人抱怨、摆脸色,只是因为她还困在爱的形式主义里,在拿别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与自己恋人的方式做比较。

还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在感情里要比对方爱得更多一点,所以觉得委屈、不满足、不快乐,其实也只是在拿自己对爱的认知与恋人的做比较。

而如果你觉得对方必须每天及时送上“早安”“晚安”才是爱你,一旦漏掉一次就是变心爱上了别人,那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你啥时候能长大呢?

爱应该是双方情不自禁、心甘情愿地想做一些能让彼此都感到快乐的事,没有义务和什么应该不应该。

说到底,那么多失望和不痛快都是你自己给的,只因你对爱的理解太过狭隘,被虚荣、贪婪和嫉妒蒙住了眼睛。

绝大多数人都想拥有一段浪漫的恋爱,可谁又能说得清楚“浪漫”到底是什么?玫瑰?气球?巧克力?钢琴曲?华尔兹?一次精心准备的旅行?还是求婚时那枚晶光闪闪的钻戒?

其实,这些都不过只是代表“浪漫”的符号而已,且大多是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而炒作渲染的结果。真正的“浪漫”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两人倾心相爱、真诚相待,哪怕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每一刻安静的相伴也都是精致的,所见的一草一木也都是特别的;只要我们对待爱情的心态是开阔、清明的,看待恋人的眼光是宽宥、包容的,就不难发现,相处中的每个眼神、每抹微笑、每处关怀,其实都是爱情最好的佐证。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