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伪满洲国是个怪物,它头部如狮子,躯干像山羊,尾巴像毒蛇,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奇美拉(Chimera,或译喀迈拉)。这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专家、京都大学教授山室信一对伪满洲国魑魅魍魉的形象做的一个比喻。二十年前,当笔者作为博士生,刚刚步入伪满文学史研究时,接触到山室信一对伪满洲国历史认识上的这一观点  1 ,印象颇为深刻。而后,随着对伪满史认识的逐渐深入,也愈加能认同山室提出的观点。就是越研究伪满洲国,越感到难以把握伪满洲国的整体形象。它有多个侧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只能看到它的一个侧面而已,它就是这样一个“嵌合体”(chimera,生物学术语)。

伪满洲国的形象如此,它内部的文化艺术领域更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利用各种方法去审视和剖析——这是笔者对伪满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这本小书正是笔者近年来依凭这种观点撰写的研究论文辑录。

第一章和第二章,以两个鲜为人知的青年作家——姜灵非和骆驼生为例,考证了伪满作家与他们所处文学环境(文坛)的关联。二人均热衷于文学,试图在伪满文坛追寻自己的文学梦想,但最终却深受文学的连累,致使一个人亡故,一个人在异国遭遇拘捕。他们的文学之路都印证了伪满文坛的艰难坎坷。

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主要论证和考察伪满作家、伪满文坛与“宗主国日本”的关联。应该说这也是伪满文学研究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居伪满之地的“日系”作家与“满系”作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满系”作家译介和接受日本文学的问题。笔者的三篇论文,力争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第二章考察了伪满留学生在日本接受日本的和来自中国关内的左翼文学思潮,并试图将其移植伪满文坛,挫折未果的经过。第三章以学校教育和文化环境为线索,考证了伪满汉语文学的代表作家古丁在对日本文化的摄取与借鉴下,逐渐形成启蒙主义思想的精神历程。第七章以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会议为中心,梳理和阐述了伪满末期“日满两国”文艺界围绕“文学报国”行动上的瓜葛与牵连。

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证伪满文学赖以寄生的重要媒体——报纸副刊与作家和文学的关联。第四章以大连的《满洲报》为例,通过精密梳理该报早期的文艺副刊《星期副刊》,澄清了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在南满地区(关东州)从事文学活动的作家与文学的概况。第五章则提取伪满末期的主要文艺副刊《盛京时报》的《文学》,纵览其概貌,析出同一时期伪满文坛上的几个重要动向。

第六章,同样围绕文学与媒体的关联这一问题意识,对整个伪满时期的一个跨领域艺术活动——话剧上演活动进行了通史性考察,勾勒出各个时期遍布各地的主要剧团及其上演活动的概貌和特征。

最后第八章,从语言角度考察伪满汉语作家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汉语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应用特征,从而论证了伪满汉语作家在抗衡日语入侵与干预的同时,精心致力于对汉语文学语言的探索与建构,并获取的充满地方色彩、颇为丰饶的文学语言成果。

如上所述,各章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各章的问题意识并不是孤立的、无机的。相反,笔者一直在有意识地探索各个观点之间的牵连与瓜葛。这也是笔者在伪满文学研究上的另一个基本出发点。即,围绕作家与文坛,作家与日本,文学与媒体,媒体与作家,作家与语言等,伪满文学上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周密的探讨和论证。笔者相信,只有通过对这些关联性问题群进行纵横交错的考察分析,才能勾勒出伪满文学的立体轮廓,而不是平面上的某一个侧面。

但正如各章节篇末所提示,各章内容充其量只不过还依旧停顿在对各个问题意识的开陈阶段,围绕各个问题意识做进一步深入周密的考察研究,还有待日后锐意推进和开展。此外还有几个虽已纳入到笔者的问题意识视野,但目前力所未及的问题,如文学与电影、音乐等音像媒体以及非文字媒体之间的关联等,也有待日后着手处理。

在日本国内的殖民地文学研究领域里,与对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和朝鲜半岛文学的研究相比,对中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的研究还很薄弱,研究资源和业界同志也很贫乏。在开拓自身的研究的同时,收集积累研究资源和创建学术体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笔者有幸结识了海内外的研究同志,有多次机会参加国际性的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都对促进笔者自身的和日本国内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这本小书也是在这种氛围里,在国内外的师长和同志们的勉励和敦促下催生的研究成果。首先要感谢北京社会科学院的张泉老师和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冈田英树老师,二位师长自笔者博士生时代以来,不仅一直谆谆垂教,还对懒惰成性的笔者时而施以鞭策;感谢华东师大的刘晓丽老师,如没有她构建的这套规模宏伟的丛书和相关的科研项目,笔者的点滴成果还不知道何时能积累成集公布于世;感谢韩国圆光大学的金在湧老师,台湾清华大学的柳书琴老师,每次参加二位老师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为提交会议论文总是被搞得焦头烂额,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机遇的逼迫,才会想起要兢兢业业撰写论文;感谢我身边的代珂同志(日本首都大学中国文学系助教),紧要关头总有他助我一臂之力,帮我收集资料、整理文稿、处理琐碎;最后,感谢北方文艺出版社,感谢李庭军、王爽二位编辑。稿件一再拖延,感谢你们的信任和耐心等待。

恳求和期盼海内外的同行同仁、师长、同志、一般读者对本书给予批评指正。

注解:

1[日]山室信一:《奇美拉——满洲国的肖像》,中央公论社1993年版。原题:《キメラ──満洲国の肖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