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何小东

梁竦(16—83),东汉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世代豪贵,父梁统是刘秀政权中的重要成员,“统在郡亦有治迹,吏人畏爱之”。梁竦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尤其对《易经》非常感兴趣,并做了深入研读,造诣很深。二十岁时,他就开设书馆,招收门生,影响很大。

青年时期的梁竦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总想改革社会风气,干成一番大事,但由于天下初定,皇帝一门心思放在整顿吏治,强化皇权上,对读书人的经世致用之说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他的理想一直未能实现。汉明帝永平四年(61),一件意外的事情打破了梁竦安静的生活。有人告发他哥哥梁松诽谤朝廷,使梁竦与弟弟梁恭受到株连,全家被流放到九真郡(今越南境内)。在流放途中,他沿途经过长江、洞庭湖,渡过沅水、湘江,历尽千辛万苦,看着江水波涛如涌、逝者如斯,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遂藉凭吊伍子胥、屈原,发思古之幽情,作《悼骚赋》一篇,并系于石上,沉入江水,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公元75年,汉章帝刘炟继位,下诏赦免梁竦,并让其全家返回原籍安定郡乌氏县(今泾川县)定居。还乡之后,梁竦虽年届花甲,但仍然不坠青云之志,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朝廷的股肱之臣。一天,他登上故乡的一座高丘,极目远望,叹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意思是大丈夫生当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封侯,死后应该受到祠堂祭祀,像州牧郡守之类的职务,不过是虚度光阴而已。后来,朝廷多次召他为官,但受到另一支外戚——政敌窦氏家族的干扰,且大多相当于州郡之类的职务,都被他一一拒绝,终生未仕。

虽然一生的大好年华都付诸东流,满腹学问却报国无门,但梁竦却修身自励,珍惜寸阴,闭门谢客,以研读历代经典和著书为乐,借以抒发心中的惆怅与改革社会的愿望,终于写出一篇抨击时政、指斥得失的惊世之作——《七序》,对窃取高位、无功受禄而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世胄高官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鞭挞。该文一出,遂风行朝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看后极为称许:“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班固这样把梁竦与孔子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七序》之价值。

可惜的是,梁竦的《七序》终因其后代“跋扈将军”梁冀被诛而失传。

参考资料:

1.〔南朝〕范晔《后汉书·梁竦传》(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

2.梁光荣《梁氏通俗史话》(201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