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前221—前206)

秦(前221—前206)

白起迁阴密

张新民 于凌鹏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白起因与秦相魏冉相善,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受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次年,白起为左更,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二十四万,故迁为国尉。再次年,升为大良造。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东南)等数城。次年,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因此设置南郡,楚被迫东徙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三十四年,白起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十五万。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军,攻破赵国,但因秦相范雎妒其大功,终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白起因此与范雎有隙。

四十九年,秦发兵围邯郸失利,秦王亲命白起出任围邯郸的主将。白起认为前时未能乘长平之胜围赵,致失战机,此次围邯郸必无功而败,遂托病不行。昭王一再要求白起为攻赵主将,白起拒绝出战。四十九年正月,王陵所率秦军败绩。当时白起病愈,但他仍拒绝出征。

由于多次抗拒王命,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十月,白起被免去武安君的爵号,贬为平民,迁往阴密(今甘肃灵台县百里镇)。白起因病,滞留咸阳未迁。昭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白起被剥夺军权之后,在咸阳三月不行,军中高级将领多为魏冉和白起所提拔重用的旧部,对此忿忿不平,竞相慰问,纷纷致金。白起门客甚众,多为慷慨就义之士,倡言反意,白起不置可否。且其旧将不听朝廷调遣,引起了秦昭王的极大恐慌。同时,由于白起和魏冉交厚,二人先后掌握秦国的军权,都是宣太后的追随者,这对违反诺言想把君位传给自己儿子的昭王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在昭王朝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宣太后主持大局,魏冉辅政,并且定下了兄终弟及的约定。在昭王的几次主动示好后,白起都没有明确的归服态度。这让政权不稳的昭王更加担忧,被迫冒着兵变的危险先发制人,驱除白起。

白起出咸阳,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的麟游县),突遇昭王使者军,赐之以昭王之剑,令其自裁。白起拔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

白起的家人和部下就地将其埋葬,继续向阴密进发,最后在阴密居住下来,繁衍生息。至今在灵台县的百里乡、星火乡,还有许多白姓的人家,他们都说是白起的后裔。

参考资料:

1.田志义主编《灵台史话》(2007年甘肃文化出版社)

2.朱建堂著《灵台史话》(2001年三秦出版社出版)

3.〔汉〕刘向《战国策》(2004年5月1日华夏出版社出版)

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