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前770—前476)

春秋(前770—前476)

左丘明归隐灵台秋射

张新民 于灵鹏

左丘明,春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宝贵的文化典籍。据清顺治《灵台县志》记载,民间传说鲁国太史左丘明曾至灵台,“以射箭卜宅,箭落于此地楸树之上,遂定居于此,死后亦葬于此。”这个地方,就是距今灵台县城大约三十里外的独店镇秋射村。

左丘明先人原是齐国公族左公子,因此得姓为“左”氏。他少年时期游走于鲁楚之间,秉承渊博家学,天资聪颖、阅历深广,三十岁左右来到鲁国,成为鲁国史官。这期间,他随从国君左右,并得以阅览太庙秘籍,从而越发博学厚积,成为时人同声赞誉的“鲁君子”。他编撰的《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不仅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方面屈指可数的名著。

这么一位生长在东方鲁国的史官,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西北的灵台归隐呢?据灵台民间传说,鲁国发生内乱,左丘明遂携带家眷,一路西进,走到今灵台的独店塬,看到这里土地平坦,民风淳朴,便决定居住下来。为了卜居,他找来一张巨弓,向西方遥射,箭最终落在一个小村庄,箭头深深地射进一棵老楸树的树干里。于是,左丘明就在这里建屋定居,隐名埋姓,过起了半耕半读、自给自足的清贫生活。左丘明去世后,被安葬在那棵老楸树附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隐居的先贤,遂将这个村子改名为“楸射”,后传作“秋射”,并在老楸树下盖起了“秋射庙”。

因为临近“秋射庙”,墓地被称“秋射墓”。据地方志记载,元代时这里曾建有左丘明祠,明清时又建二贤祠。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写道:“灵台,左丘明庙,在县东北三十里。”清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五:“左丘明墓在灵台县东北三十里。”清代顺治年间的《灵台县志》有左丘明祠和左丘明墓的记载,具体方位“在县东北十里”。民国二十四年县长张东野暨国民党中央陆军新编第五师师长杨子恒率领教育局、商会负责人及士绅等修复左丘明祠,在其墓前立“左先贤丘明之墓”字样高七尺石碑一方,并于清明节率领各界群众、学生一千余人在墓前举行扫墓典礼,并撰写《重修左先贤丘明祠并立墓碑记》以志纪念。为防止盗墓贼骚扰破坏,当地人祖祖辈辈守护墓庐,敬冢如神。

如今,“秋射庙”早已成为一堆废墟,而“秋射墓”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秋射古墓坐落于农田村舍之间,墓地面积近一亩,中央是一座独墓冢,呈半球形,远看似一座小山包。墓高约十米,底部直径约十八米,是灵台县境内最大的古墓。1981年,灵台县人民政府将这里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左丘明墓附近已经没有姓左的人居住,但在今灵台县新开乡尚有部分左姓人家,他们自称是左丘明的后裔。

参考资料:

1.〔清〕《甘肃通志·卷二十五》(乾隆年间编纂)

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

3.〔清〕黄居中编《灵台县志》(顺治年间编纂)

4.张东野主编《灵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南京京华印书馆承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