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百姓脱贫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林业专家李保国太行山科技扶贫30年赢得社会敬仰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 王昆
连日来,河北省太行山区一些村庄的村民自发组织悼念活动,追思悼念用科技力量帮他们脱贫致富的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他们深爱的李教授送上最后一程。30多年来,科技扶贫领域的先驱李保国一头扎进太行山,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把荒山变成了“金山”。李保国对农民兄弟的感情、对科技创新的执着、对老区脱贫的坚持,赢得了太行山区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用科技托起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国梦
李保国,中共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30多年来,李保国坚持把自己最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太行山区精准扶贫脱困的利器,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财神”。
“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一直是李保国从事科技开发工作遵循的原则,他主持或参与的28项课题都是源于生产实际,推广的36项技术都是实用技术。
“4月10日,李保国教授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很多毕业学生听到这个消息,要回来送他最后一程。”王志刚说,李保国的精神非常感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把实验室安在了山沟里,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李保国去世,使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胜福陷入悲痛。他满含热泪地说,李教授探索出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全县人民终生受益。全县种植薄皮核桃20多万亩,薄皮核桃卖出了每公斤30元的高价,138个村1万多农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河北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遍地砾石,无土无水,下场雨就顺着沟流走,栽棵树都难以成活,开发经济林更是一个神话。1999年初,高胜福等人响应县里“四荒”治理开发的热潮,合伙承包了那里的3500亩荒山冈,聘请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李保国组织课题组专家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确定发展种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大家一手找水源,一手下开沟换土改善土质。通过开山换土,一棵棵核桃苗扎根荒山。
李保国的成功不仅在科学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标准化地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山区产业开发和名牌商标培育,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成果。
他先后确立了山区开发综合治理的标准化基础工程技术体系和山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其中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优质品牌产业化技术,带动了河北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顾玉红说,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李保国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涞源县花园村、承德县岭沟村、宽城县西岔沟村等多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使这些山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杠头”精神照亮太行山区致富路
太行山区,是我国最为贫困、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李保国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白天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晚上,挑灯夜战,仔细整理考察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
在农村,李保国喜欢村民们称他“杠头班长”,因为他们所说的“杠头”不是死抬杠、抬死杠,而是对正确选择的坚持!李保国认为,在传授技术过程中,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
李保国在向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村民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也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
到了秋天,事实说话了: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果农们服了。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哽咽着说,从1996年至2003年,连续7年时间,李保国常年吃住在岗底,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夜间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建立了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了“富岗”这个中国驰名商标。
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这个昔日“有女不嫁岗底郎,光着脊梁睡土炕”、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的穷山村,一跃成为太行山靠苹果种植发家的首富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万元。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369个村,带动7万多名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眼中,李保国是出了名的倔脾气,他身上有一股杠头劲,只要是他认定的事,会不惜一切代价干下去。
李保国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因常年高强度的工作,2007年李保国被医院查出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周围的朋友都劝他多歇一歇。但他一如既往地下乡传授种植技术,从未中断。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还有许多山区农民在过苦日子,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贫困山区呼唤大批李保国式专家科技扶贫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李保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用辛勤耕耘和科学技术,点亮了山区的富裕路。他用勤劳和汗水再次印证,共产党员只有扎根基层,与人民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才能带领人民排除万难赢得胜利。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李双印说,李保国一生致力于“把农民变成自己”和“把自己变成农民”的奋斗目标,把“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当成人生的最大享受。在这些人生理想的指引下,他扎根基层、甘于清贫,将农民的笑脸作为最大的财富,许多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农民因他而一甩“穷帽”。
30多年来,李保国根据不同需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达到了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72亿元,农民纯增收35.3亿元。
河北临城县扶贫办主任张喜庆表示,“虽然李教授走了,但他留下的技术和知识,将会继续激励太行山区人民为脱贫致富而努力,山区群众期待更多的李保国式专家用科技致富的杠杆来撬动贫穷命运的磐石。”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的去世,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损失。他是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时代楷模,是情系百姓、技术扶贫的先进典型,是知识分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
中共河北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李保国同志为标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说,当前,要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就需要更多像李保国这样的先进模范,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到农民中去,用科技和知识的力量,帮助他们拔除“穷根子”、甩掉“穷帽子”。
丰碑,矗立在太行山上——追记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 孙铁翔 王 昆
“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30多年前,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当年,整个太行山三分之二的地区人均收入还不足50元,像岗底这样的穷山村比比皆是。
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青年教师来到这里,立志帮助乡亲们改变面貌。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推广实用技术36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万农民在他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像一粒种子,无怨无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开花,用科技力量打开了百姓脱贫致富之门,兑现了他一生的庄重诺言。
4月10日凌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后却再也没有醒来,突发性心脏病夺走了他年仅58岁的生命。
他,就是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林业专家李保国。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李保国走了,他的手机照样“忙”着。
仍有山区的果农不时打来电话、发来短信,向他们的李教授“请教种果树的学问”。
那些远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还在盼着他去教他们种果树。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何地,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他便响应号召走进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
从这里开始到生命的尽头,李保国把一生都献给了太行山。
“要啥啥没有,种啥啥不活”……当时的太行山,石头多、土层薄、不涵水,水旱灾频发。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的“心头大事”。
看着那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反而来了“杠头”劲儿,把自己天天“钉”在了山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两口馒头;累了,挨着大树靠一会儿;困了,找个大石头眯一觉……他和课题组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
一个月后,李保国采取“山中造地”的办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李保国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栽苹果、种板栗。不会,就下“笨功夫”,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人盯人种……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的“致富经”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李保国心里更有了底。
1996年,一场暴雨刚刚冲毁了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面对满村狼藉,当时一向硬气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哽咽难言。
李保国悄悄递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
一个月后,李保国带着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一住就是9年。
几年后,李保国当初的“一诺”生出了“千金”:岗底卖出了100元一个的“天价”苹果,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百元达到3万多元。
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遍地砾石,无土无水,开发经济林简直就是一个神话。1996年,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等合伙承包了那里的3500亩荒山冈,聘请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李保国组织课题组专家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确定发展种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大家一手找水源,一手下开沟换土改善土质。通过开山换土,一棵棵核桃苗扎根荒山。
在临城县,已有1万多农民靠种植薄皮核桃走上致富路。
从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和红树莓,到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芦峪……他用一项项技术培育品牌,染绿了荒山,澄清了河水,点亮了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30多年来,正是靠着一股子“杠头”劲儿,李保国主持完成1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直接帮扶40多个村致富,间接带动数百余村脱贫,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农民出身的李保国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李保国走了,却留下了身后百姓对他绵远悠长的无尽思念,唯有他当初励志治理荒山、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誓言,回响在八百里太行,字字铿锵,言犹在耳。
“山区要脱贫,必须要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李保国走了,太行百姓们的心“空”了。
熟悉李保国的人们都知道,他没架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教授”: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和农民没啥两样。
天长日久,奔波在田间地头,黑,成了李保国的新“标志”,他常常自嘲说,“我是最黑的大学教授”。
有人说李保国“土”,但他知道是因为“土”,农民才能跟他“交心”。
“跟农民讲话,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得把技术变成农民能听懂、能记住、能做到的话。”李保国说。
他专门为农民总结的口诀通俗易懂,简单易记——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跟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满嘴是术语,谁还听?”李保国说。
时间一长,农民都喜欢跟李保国打交道,把他当作了“亲人”“近乎人”,更当作农民脱贫致富的“财神”。
一次,他开车经过河北内丘县摩天岭村遇到堵车。村民们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
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村民自家院墙扒开一个口子,让车开了过去。
农民把他当“亲人”,他更是把农民的事儿常挂在心上。他手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都是普通农民的。
由于咨询的人太多,他干脆根据大家的需求,把一个个人名改成了“井陉核桃”“曲阳核桃”“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平山苹果”……
“山区要脱贫,必须要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学生。
李保国对学生“严”是出了名的。
每名研究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一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开始再去农村试验基地实习一年……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
他专门让教学科研团队和学生建起一个微信群叫“桃‘李’之家”,群里他给自己起名叫“老山人”。
是啊,他是农民们心中的“知心人”,也是学生眼中的“主心骨”。李保国就像“农民”一样,质朴无华,执着坚韧。
35年来,李保国把课堂建在农村基地,把学生带进太行深山,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在与农民群众的结合中。他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
2010年,岗底村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他说。
李保国走了,却留下了培训数十万人次的太行山贫困地区农民,唯有那句“我要把我变成农民”的为民情怀,依旧回响在他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百姓心中,久久回荡、沁人心脾。
“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我必须永远服务于人民”
了解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个“家”——一个是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太行山里的帮扶基地、一个是他那辆越野车。
这些年,李保国每年有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奔波在田间地头,河北农大家属院里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反倒成了临时落脚的地方。
郭素萍说:“他就是这么个人,天天惦记着太行山的事儿,心里就是装不下自己和家人。”
有人说,李保国运气好,干啥成啥。他却说:“没有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我能有山、水、林、田、路?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
却不知,为了每一项技术成果、每一个致富项目,李保国付出了怎样的辛劳。
当年为了工作方便,李保国硬是将刚满4岁的儿子和丈母娘接到了山沟沟里生活。一家四口就住在一间房子里,孩子由老人照顾。
记得有一次,河北农大的领导去山里看他们,走的时候,儿子爬上了人家的车,死活不下来,哭着喊着说,要回保定,想上幼儿园。
“没办法,我只好硬把孩子拽了下来。”郭素萍说,她先后两次做手术,李保国都在山上,手术通知单都是她同事签的字。
30多年来,在外奔波已经成为李保国的常态。一次,出差回来的他一把抱起孙子亲了亲,不料刚学会说话的孙子问他:“你是爷爷吗?”
那一瞬间,李保国心里五味杂陈。
在别人眼里,李保国好像从来不知道累,甚至对自己和家人有些不近人情。只有他的妻子和山里果农知道,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工作上。
因为常年高强度工作,1998年李保国患上了重度糖尿病。2007年,他被诊断为重度疲劳性冠心病,血管弥漫性堵塞,已无法进行常规支架或搭桥手术,只能多休息、保守治疗。
同事和学生经常劝他多歇歇,去医院看看,李保国却总推托说“没时间”。
一张学生手中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这样记录着李保国最后的日子——
4月1日,邢台—南和;4月2日,邢台—前南峪;4月3日,邢台—南和;4月4日,邢台—保定……4月8日,顺平—保定;4月9日,石家庄—保定……
“下周一、二在校给本科生上课,周三去青龙,周四去滦县……”4月9日傍晚,李保国像平常一样,在回保定的路上跟妻子说着下周的安排。
回到保定时,天已经黑了。吃完晚饭,李保国又开始一个个往外打电话问情况、谈项目。等到休息时,已经是深夜了。
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心脏病突发,再也没能醒过来。
在别人眼里,他每天都有办不完的事,帮不完的人,的确太“累”了——
在去世前的这4个多月时间里,李保国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天。就连春节,也只是休息了一天,在生命最后一段岁月里,他的足迹依旧遍布太行大地……
斯人已逝,悠思长存。一个多月来,太行山区百姓用各种方式自发纪念缅怀李保国,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千里迢迢、扶老携幼,为他送行。岗底、前南峪等村的村民纷纷请求将他们李教授的骨灰安放在自己的果园里,陪伴、激励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了却百姓脱贫事,留得生前身后名。
在太行山百姓心里,他们的李教授没有走!那一个个高科技含量的水果品牌,那一片片高产优质的果园,那一座座满目苍翠的山冈,满浸着李保国的青春、智慧和汗水,谁说不是一座座无言的不朽丰碑?!
论文,书写在太行山上——追记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 王 昆
“李教授走了,谁带我们更新果树品种?”
“李教授带领我们研发含油75%的核桃,现在核桃的含油量已经由70%进展到72%;核桃蛋白开发也只是开了个头。后续工作咋办?”……
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溘然去世,太行山区的老百姓沉浸在悲痛之中。亦师亦友30多年,李教授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满含泪水,大家不禁相互询问着。
35年来,他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扎”到山里,“黏”住果农,他不断创新果树品种、品牌,开辟新战场,形成了一批充满“乡土味”的技术成果,惠及十几万山区农民。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应因地制宜研发什么”
河北临城县的李家韩岗,曾经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岗野岭。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死,死了种,村民开始绝望。
一天,头发稀乱,皮肤黝黑,长得像农民、穿得更像农民的李保国来到李家韩岗。没人把他与林业专家、大学教授联系在一起。
李保国来到村里,察地势、看土壤、找水源,很快形成一整套水土治理、品种选择、果树管理、市场推广的方案,村民初时的失望和怀疑烟消云散。
用10年时间,李保国创建了绿色薄皮核桃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早实薄皮核桃“一年栽树、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值达到一万元以上。
昔日的荒岗,从此变成“聚宝盆”。
李保国没有被一时的成绩冲昏头脑。他深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靠个人力量带领群众脱贫远远不够,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农民势必陷入返贫怪圈。
“抓好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闯市场、奔富路!”思路形成以后,李保国马上着手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
在李保国指导下,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在李家韩岗快速成长起来,先后研发出核桃乳、核桃油等6大类20多个核桃深加工产品,培育出了“绿岭”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因此带动周边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应因地制宜研发什么。”这是李保国30多年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心得。他将科研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先后推广36项实用技术,让自己的科研论文在太行山落地生根,造福人民。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
深冬的太行山腹地邢台县前南峪村,一场大雪刚刚飘过。裹着厚棉衣的李保国像往常一样来到苹果园,为村民现场授课。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搓搓冻僵的手,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动作娴熟。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加上亲身示范,让围在他身旁的村民一目了然。
李保国说:“作为一名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给他们讲听得懂、用得上的知识。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把我变成农民,再把农民变成我。这比单纯写一篇脱离实际的论文要有意义得多!”
1981年,李保国在邢台前南峪指导果树品种更新时,村民对他半信半疑,推广工作陷入僵局。
他向村民“租借”了100棵树做“示范田”。一年以后,李保国的果树长得最旺、果子个头最大,未收获就被客商抢购一空。被“成果”折服了的村民纷纷前来拜师学艺。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为此,他几十年不改自己的科研初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河北的苹果、核桃、大枣、板栗、红树莓等产业发展,都留下了李保国忙碌的身影。他每到一处,都手把手教授农民果树、板栗、核桃等种植技术,把财富带给山区百姓,让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甩掉“穷帽子”。
“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河北内丘县岗底村村民种的苹果树都是自然成长,不修剪、不疏果。苹果论筐卖,一筐卖不了几个钱。李保国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苹果无公害管理方案。
蓝图画好了,但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李保国强制性要求乡亲们对果树进行修剪,并疏花、疏果。
看着大把大把剪下来的树枝,村民们个个心如刀割。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许多村民不干了。“果子没有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到时候他一拍屁股走了,我们找谁说理去?”
村民安小三仗着几分聪明,当面点头,背地不服,没有对果树进行修剪并疏花、疏果。结果,秋后一算账,4亩果园赔了4000多元。同村的杨会春是专家让干啥就干啥,苹果长得又大又好,同样4亩果园,纯收入1.5万元。
又悔又急的安小三痛定思痛,主动向李保国问技术、讨经验,甭提多认真。他把李保国独创的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记得滚瓜烂熟。后来,果子长好了,卖上了好价钱。
为此,村民们给李保国起了个外号“杠头儿”。他们所说的“杠头”不是死抬杠,抬死杠,而是一种执着,一种对正确选择的坚持!李保国说,“在传授技术过程中,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
35年来,李保国在太行山区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土专家”。
近几年来,“产学研结合的李保国模式”因为做法独特、有效,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借鉴。
李保国走了,但他用智慧、汗水和生命点燃的科技星火,正在太行山形成燎原之势。
那满山苍翠欲滴、遮天蔽日的果树,那满载农民脱贫致富梦想的果树,那满浸李保国青春、智慧和汗水的果树,不就是他写在巍巍太行上的一篇篇生动、美丽、激情四射的论文么。
大爱,倾洒在太行山上——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 王洪峰 王 昆
今年春节前后的100多天,是李保国生命最后的时光,也是他最忙碌的日子。
其中有60多天,他驱车穿梭于学校和太行山之间,给学生授课,给果农辅导,为企业解惑……
还有无数咨询的电话、短信、微信……
“我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
几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说出他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
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因为心中这份大爱,李保国专心致志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享福的”
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半个世纪前,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我党一大批高级将领曾在这里接受洗礼。上世纪80年代,这里荒山依旧,灾害频繁,贫穷挥之不去。
如今的前南峪已发生沧桑巨变:板栗、核桃、油桃、树莓等50多个树种汇聚成蔚为大观的森林景象,林木覆盖率达到90.7%,成为公认的“太行明珠”、“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经突破3万元。
“这都是李教授30多年的心血啊!”
谈起李保国,村党委农业支部书记王小堂感慨万千:“一个大学教授,来到我们这个小山村,住在这里,和村民一起干活儿,带领我们治山,教我们种果树,帮我们致富,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提出过特殊要求。这样的教授太少了!”
村里的老人们回忆,李保国经常身穿一件灰色的大衣给群众讲课,衣服上补丁摞补丁。家人和朋友看着过意不去,想给他换件新的。李保国却说,西装革履的样子,怎么和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我是大学教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别人能吃得了的苦,咱怎么吃不了?只要百姓富,吃再多的苦都值!
1999年,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事业初创,条件艰苦。李保国的临时宿舍是荒岗上的5间窝棚式小房,冬不遮寒,夏难挡暑,冷起来室内温度可达零下十多摄氏度,热起来时又能蹿到四十摄氏度。
“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享福的!住在城里耽误时间,还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就住在这。”几年下来,李保国始终与大家同吃同住。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听到冬季修剪技术,50多岁的李保国爬到树上为学生授课,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在李保国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学生、教师走出课堂,投身科技扶贫工作主战场。
“做有意义的事情,是人生一大享受!”李保国经常与妻子“谈人生”。
李保国先后患上重度糖尿病、冠心病。但这并未干扰他深入山区的行程。
李保国深知疾病的危险,但他更怕自己的时间不够,所以他才更加拼命,直到油尽灯枯。
“我是来帮农民脱贫致富的,不是来追名逐利的”
有人对李保国说,一个大学教授的价值和“名气”是靠论文堆积起来的。你这样整天往山里跑,耽误多少事?以后怎么和别的教授坐在一起?
但李保国不这样想。“我是来帮农民脱贫致富的,不是来追名逐利的!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
为了引领太行山百姓脱贫致富,李保国全身心投入山区开发治理和经济林栽培技术研究,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他在太行山区推广林业技术36项,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
果农富了,果农笑了,李保国内心得到莫大满足。尽管这些成果在学术界似乎并不那么被看好,可在太行山老百姓心中却是大名鼎鼎。
2001年盛夏的一天,内丘县摩天岭村附近交通堵塞。计划回保定开会的李保国心急如焚。下车询问情况时,村民认出了他,便喊了起来:“李教授的事大,快把我家的墙推倒,让他的车开过去!”
此情此景,十几年来常让李保国内心热流涌动。为了农民兄弟的真情,他唯恐少做一件事,辜负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