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宋初著名文学家苏洵之子。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①。
明月几时有②,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③,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
注释
①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②明月几时有:来自李白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③绮户:雕花的窗户,多指女子居室。④婵娟:姣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最负盛名的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时他和弟弟苏辙已有五年没见面了。适逢中秋佳节,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时,作此篇以怀子由。
这首词通篇都在咏月,然而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中心意旨则是抒写作者在政治失意、亲人久别的情况下,内心深处的矛盾痛苦和为摆脱这矛盾痛苦而进行的自我宽解。由于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思想情感全部融入了词中,因此它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怀念,而且还充满了对社会、人生、自然,以及生命本体的深刻感悟。上阕写把酒问天的遐想,展现了苏轼入世与出世思想的双重矛盾心理及其解决。“把酒问青天”是思想上极度苦闷的表现;把自己比作乘风归去的仙人,折射出他由于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出世思想;欲“归去”而感到天上清冷,不如留在人间,则反映出词人尽管由于遭受到很多挫折而想要远离现实,但是终究舍不得他所热爱的社会人生。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占上风的最终是坚定的入世思想,显出苏轼思想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主导一面。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在抒写对酒怀人的思绪的同时,表现了深重的离别之苦及其自我宽解。对月伤离是人们经常会抒发的感慨,而突出“长向别时圆”,则写出对别离痛苦的独特感受。阴晴圆缺自古难全,是面对现实而发的无可奈何的喟叹。末二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沉思中陡然振起,言各自争取美好生活,虽分处两地,仍可共享这圆满月光。在这诚挚的祝愿中,饱含着积极奋发、把握人生的进取精神,以乐观豪迈的气势压倒痛苦而得到宽解。全词以月起头又以月收结,结构奇妙而开阖自如,想象丰富而虚实交错,说理通达而情味深厚,语言洗尽铅华,脱去柔靡,自然清新。不假雕琢而舒卷自如,因此自问世以来就为人传诵。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萦损柔肠,困酣娇眼④,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⑤。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章质夫:名粢,时与作者同官汴京。章有《杨花词》,一时传诵。次韵:依韵和作。
②从教坠:任凭它,让它坠落飘零。③无情有思:虽无情意却有余恨。④娇眼:柳叶初生叫柳眼,这里是拟人手法。⑤难缀:难以连接。⑥萍碎:传说杨花落水,化为浮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名作,作者借飘荡无定的柳絮来形容被蹂躏、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之痛,将一种情已断而余恨难了的情态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开篇两句既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的特性,又以杨花的这种特性暗寓着人情的冷暖。说它“似花”,因为它其貌不扬,向来都不是人们关注、怜爱的对象;说它“非花”,它却与百花同开同落,一起装点着春光。“无人惜”,说明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虽然还没有提到一个“情”字,但是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这杨花和人情之间有着某种相似性。“抛家傍路”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接下来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的“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的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前文明写杨花而暗指思妇,此处明写思妇而暗赋杨花,花与人在精神的最高境界里统一了起来。“梦随”数句妙笔天成,巧妙地写出了思妇的心态和杨花的特性的共同之处:那种随风飘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之态,“似花还似非花”的寓意在此境界中得以心领神会。
下阕承上阕“惜”字意脉,借追踪杨花,抒发了一片惜春深情。说“不恨”者,实即“有恨”,是典型的曲笔传情。在春水中寻觅杨花遗踪,可谓一往情深。不见杨花而唯见一池浮萍,进一步加深了人的春恨。末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春色”居然可以“分”,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二分尘土”遥应“抛家傍路”,“一分流水”遥应“一池萍碎”。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惜花还是惜人?是叹物还是自叹?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使读者但觉神光离合,一片浑茫。
洞仙歌①
【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②。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③,玉绳低转④。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
①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等,宋词有令词、慢词两种。令词有82字至93字各体,慢词有118字至126字各体,均为双调,仄韵。②河汉:即银河。③金波:指月光。④玉绳:指北斗七星中之第五星(玉衡)北的两颗星,见《文选》李善注。
赏析
苏轼创作这首词的主旨,在自序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他在七岁时听一位老尼诵蜀主孟昶纳凉摩诃池上一词,只记得其首二句,闲来寻味,知是洞仙歌韵,于是依调而补足全篇。尽管词的题材是来自于这样的记忆,而且是从别人口中所得,但苏轼以高超的笔法,深婉的情思,将一个久远年代的回忆变成了一个美妙无比的艺术境界,蕴含着玩味不尽的情趣和思索不尽的人生哲理,才力之雄健令人拍案叫绝。上阕写花蕊夫人纳凉之情景。起首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点出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国色天香、玲珑剔透的玉人,“水殿风来”写岀纳凉之所,“暗香满”发人深省:暗香为何处所发?是殿外莲荷之香?是殿里焚焙之香?抑或是玉人之体香?意境因一“暗”字而朦胧幽远。“绣帘”数句写天气之热,一个“窥”字衬托出环境之幽静,“欹枕”、“钗横”、“鬓乱”连用,将玉人形态写得毕神毕肖。上阕至此全写背景,到下阕方才转入行止、感受和哲学思考。由于天热难寐而携手到庭中,见银河星汉而觉夜深,由夜深而感时光流逝,由时光流逝而感悟人生。在此大热之际,谁不希望凉爽的秋天早日来到呢?然而当秋天来到的时候,又有谁想到夏随年逝,人逐秋老呢?当年老尼追忆幼年之事的时候,孟昶和花蕊夫人已经不在人世;如今苏东坡在作词的时候,老尼又在哪里呢?这种深沉的人生感慨正是苏词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