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他擅长慢词,题材多以市井风光、歌妓生活以及文人羁旅为描写对象,在词由雅到俗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北宋的慢词发展和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乐章集》传世。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

①曲玉管: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宋词中仅存柳永一首。它的形式比较特殊,被称为双曳头,同部平仄通叶。②陇首:山头。③难偶:难以会面。④消黯:黯然销魂。⑤永日:长日。

赏析

这首词抒发羁旅中怀旧伤离的情绪。作者登高怀远,触景生情,将离别之恨与羁旅之愁交织在一起,往复铺叙,浑然天成。在结构上,上阕先写眼前所见。登山临水,只见暮霭沉沉,烟波浩荡,一派萧瑟衰飒的晚秋气象。“云飞”和“日晚”说明凭栏已久,烟波满目、徒增惆怅,已尽在言外。“忍凝眸”极写对景怀人的伤感,“杳杳”带出离情之缱绻,“思悠悠”呼应“忍凝眸”,表达再也看不下去的激动情感。中阕则由情及景,写所思之人,通过对“思悠悠”的铺叙和渲染,使“双曳头”自然而然地对称起来。天涯怀远,对景怀人,词人这时的思想情感已经飞到了遥远的汴京,那里有彼此情投意合的盈盈美女。今日之惆怅皆缘于往日之欢情,酸辛苦涩,尽在对往日的追忆之中。“断雁”巧妙地对笔下的景物进行了虚实互转。古来有雁足传书之说,今日断雁虽来,但锦书难托,故曰“无凭”。漂泊者睹物兴怀,怎么能不“思悠悠”、恨悠悠呢?

下阕则将前两段平列的情景交织在一起,使之成为意境浑融的统一体。“暗想当初”承接“思悠悠”,着力进行铺叙,“有多少”、“岂知”、“翻成”等语连接运用,有一波三折、层层递进之妙。“阻追游”笔势陡然一转,回到当前景物,而以细腻之笔触书写缠绵悱恻的情思。由于触景生情而黯然销魂,由于黯然销魂而“永日无言”,此情此景与篇首的“日晚”和“凭阑久”相照应,使得曲已尽而余响邈邈不绝,不愧为慢词高手之佳作。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双调103字,仄韵,相传为唐玄宗为纪念杨贵妃所作。②都门帐饮:在都门外设帐摆筵送行。③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赏析

柳永一生落魄潦倒,过着行踪不定的漂泊生活。这首抒写离别之情的名篇,就是词人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所作。上阕三句写景,在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的同时,以“寒蝉”、“骤雨”等深秋景象渲染了凄凉、萧瑟的伤感氛围。“都门帐饮”几句由情及景,诉说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无绪”二字揭示岀由于痛苦而无精打采,“无语凝噎”写出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哽咽在胸,只是满脸愁容、泪如雨下,人物的意态立时跃然纸上。“念去去”由实景转入虚写,推想别后情景。兰舟远去,渐渐隐没在千里烟波上,离人的愁绪也随着空旷的江天和低沉的暮云而失落、黯淡不已。

下阕“多情自古伤离别”两句承接上阕而以重笔宕开。“多情”与“清秋”联系起来,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愁绪,增加了伤别感情的内涵和容量。“今宵”两句采用虚景写实,设想别后酒醒所遇到的景况。“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和借酒消愁的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使得画面格外清丽凄绝。末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情收结,写离人别后形单影只、景况寥落,对任何风光都无心欣赏的状态,有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韵味。全词起伏跌宕、绵密浑成,不愧为柳词中的佳作。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伫:久立。危楼:高楼。②谁会:谁能体会。③拟把:打算。④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⑤消得:值得。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怀人名篇,词人把漂泊他乡的感受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感情真挚细腻而意境幽婉深邃,遂成千古绝唱。“伫倚危楼”凸现了作者的形象,并带出了人物心理活动。“望极春愁”点明了时节,但对于“愁”的内容,却只是说“黯黯生天际”,而不具体说明因何而“愁”。“草色烟光”照应了“生天际”,说明“春愁”由春草而引发,春草则通常都与离愁、别恨联系在一起。这“草色烟光”和“残照”,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感的春愁图,然而词人登高望远的惆怅心情,却无人能体会。正因为如此,词人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打算好好地放纵一下自己,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场。可是真正到了对酒当歌的时候,却发现由于内心春草般无边无际的愁绪而“强乐还无味”。为什么这种春愁会如此缠绵而执著,如此难以解脱,以至于让人“衣带渐宽”而终不悔呢?尾句“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语道破,原来是为了心中的“她”。联系上下文,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在他乡怀念意中人!全词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愁绪万端然而却又百折不挠的至诚男子形象,描写心理细腻入微,尤其是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地揭示出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誉为“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是事:即事事。可可:平常。②暖酥:指皮肤。③腻云:头发。④无那(nuò):无聊。⑤鸡窗:书房。唐罗隐诗:中有“鸡窗夜静开书卷”。⑥蛮笺象管:蜀地产的彩色纸和象牙做的笔管,此处指纸和笔。

赏析

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元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元代时,一代戏剧大师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谢天香》里。那么,这首词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为不幸的青年歌妓倾诉心中的痛苦,为广大的社会下层女性吐露心声,是柳永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也正是这首词为世人所喜爱的原因。春天到了,但是并没有让人联想到百花争艳、万物复苏的明媚景象,而是一幅“惨绿愁红”的凄凉,为什么呢?“芳心是事可可”透露了女主人公满腹的心事。面对着花艳莺啼的明媚春光,她却“犹压香衾卧”,连妆都不愿意去画,由此可见心情的暗淡。“无那”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包含着说不尽的怨和恨,寂寥与伤感。“薄情一去”交代出了“芳心是事可可”的根源,很好地呼应了上文。“早知”数语由眼下的恨而过渡到对往事的追忆上,起语绝妙。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让伊人远去,而应该把雕鞍锁住,让他常伴在身边,才不枉少年时光。“和我”一语揭示出和她命运相同的歌妓们,也在虚度着大好的时光。这是为这些不幸的女子喊出的发自肺腑的心声。

全篇不讲究含蓄和文雅,只求酣畅淋漓地表露情感,诉说心声,充满了对歌妓的深怜痛惜,因此在都市中广为传唱,并使得歌妓们引柳永为知音。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①戚氏:212字,分为三叠,平韵。②宋玉悲: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词赋家,他在《九辩》中曾经发出过“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叹。③蛩:蟋蟀。④绛河:即银河。⑤帝里:京都,这里指北宋首都汴京。

赏析

柳永为词善于铺陈叙事,明白晓畅而层层深入,就似家常话娓娓道来。这首抒写羁旅愁思的作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词的开篇以景衬情,极写秋怀忧思。秋雨初霁,夕阳满院,槛菊凋零,残英遍地,梧桐凋零,词人在这衰飒的秋日黄昏登山临水,不由得发出了游子思乡的感慨。词人卧听流水潺湲,更照见自己孤寂无伴的凄楚;耳中传来的蝉鸣蛩响,更衬托形影相吊的孤独。词人静察之细腻,入笔之幽微可见一斑。中阕写永夜的幽思。皓月当天,夜凉如水,游子孑然一身,独坐寒馆,怎么能不感到孤寂难耐?第三阕以昔日京城欢宴,诗朋酒侣相唱和的场景,衬托今日文士不遇之悲。“念利名、憔悴长萦绊”点明全词的主旨,说明抛亲别友,独处天涯,正是被区区名利所羁绊。结句再次以景衬情,写尽伶仃独处、落寞销魂的滋味。全词情景交融、词清调雅,是谱写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一曲悲歌,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注释

①夜半乐:柳永用旧曲创制的新声,三阕144字。②越溪:本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过纱的若耶溪,这里泛指溪水。③樵风:山风。④鹢(yì):水鸟名,古代把它画在船头,取能顺风行驶之意,后常用来代指画船。⑤酒旆(pèi):酒旗。⑥鸣榔:以木棒敲击船舷,发出声响,借以使鱼集中,便于捕捉。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用旧曲创制的新声之一,描写他在浙江会稽附近一次舟游的情况,抒发去国离乡的感情。上阕写行舟的经历。在一个层云凝聚、天气黯淡的清晨,他驾着一叶扁舟溯江而上。“渡万壑千岩”、“怒涛渐息”点出了一路景色的壮丽,“商旅相呼”、“片帆高举”说明水上渔家生活的热闹繁忙。中阕写江上的见闻,所有的景物都由“望中”引出。“残日下”和“冻云黯淡”相衬,写出天气已经从阴到晴,并且已经日薄西山,由此引出渔人的归舟和归去的浣纱女,自然而顺畅。但是由于秋色已深,因此水中的残荷败叶,岸上的“衰杨掩映”都映入了眼帘,不由得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意。那有说有笑的浣纱姑娘本来给凄凉的画面增加了几分活泼,但她们的出现不由得引发出旅客对自己心中人的思念来。这种思念又引出了下阕去国还乡的情感,以“到此因念”为引子展开。“惨离怀”写岁晚却不能还家团聚的怅恨,“凝泪眼”写由于路远而不能与心中人见面的忧愁。正是因为这难以排遣的忧恨,才只能徒发感慨:“断鸿声远长天暮”,羁旅之恨也随着那断鸿凄厉的叫声而绵绵不断,令人断肠。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玉蝴蝶: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始于温庭筠,双调41字或42字,平韵。长调始于柳永,双调99字或98字,平韵。②文期:会文之期。③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④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的汇合地,后泛指所思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湘中友人的作品。词人在“雨收云断”之后独自凭栏远望,目睹着萧疏的晚景,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之感向他袭来,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宋玉在《九辩》中所描绘的那种心情。秋风荡涤着静静的水面,芦荻花随风摇曳,飘起团团白絮,枯黄的梧桐叶在秋风中幽幽落下。这萧索衰飒的秋夜,不由得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并禁不住怀念起远方的故人来。“烟水茫茫”既以迷茫不尽的景色暗喻朋友的远离,又形象地道出怀远念人的茫然心态。“难忘”一语引出对往日交游欢会的回忆。“几孤”、“屡变”是别后的惆怅,是故人难聚的慨叹。“海阔”至“归航”又翻写佳期难遇、音讯无凭、误识归航的痴情,思人念远的情绪至此达到了最高潮。在断鸿的悲鸣声中,抒情主人公独自伫立在斜阳之下,把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留给了苍茫的大地。

迷神引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①迷神引:双调97字或98字,仄韵。②赊:远。③秦楼:李白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这里借指家乡。

赏析

柳永少负才名,然而屡试不中,直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考中进士,踏入仕途,这时他已经快要50岁了。但就在入仕之后,他也是长期担任地方州县的低微官职,辗转各地很不得志。这首词就是他在入仕之后所写的羁旅行役之作。

词的上阕点明行人羁旅之所在。“暂泊”说明天色已晚,暂且泊舟止宿,明朝又将出发。而此时传来的角声和笳声,只能勾起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他更感寂寞。茫茫秋水、平沙落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勾勒了一幅空寂、凄冷的寒江独泊图,看似白描般的写景,实际上却笼罩着一种无处不在的愁怨和寂寞之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下阕起首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之后则将这种感慨层层展开,层层铺垫,从各方面进行渲染。岁月易逝,“年光晚”,这一层是行役之苦;萧瑟的“异乡风物”徒增惆怅,这一层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城赊,秦楼阻”这一层写伤怀念远的情绪。在充分地抒发了这些情绪之后,作者把视线再次拉回到了现实的景物中。在接连的抒情之后突然插入“芳草连空阔”这样的景语,使得整个下阕的结构和笔法显得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尾“佳人无消息,断云连”既补足了“秦楼阻”寓含的意思,又使得全词的意境在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只留给读者深远的想象空间。

竹马子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①竹马子:又名“竹马儿”,双调103字,仄韵。②雌霓:古人将双虹并出时色彩鲜亮者称为雄,色彩暗淡者称为雌。雄者为虹,雌者为霓。③素商:素,白色。古代五行中以秋天配金,色尚白;五音中秋属商,故称素秋或素商。④凝伫:出神。⑤霁霭:雨晴后的烟雾。霏微:朦胧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虽然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但是其表现的景象却是雄浑苍凉的,情绪也极其沉郁。词人将离愁别绪的传统题材寓含于酷暑新凉的新奇景象之中,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词的上阕以“览景”和“想前欢”为主线进行写景抒情。“孤垒”、“危亭”、“静渚”描绘览景的环境,营造出一派萧瑟、凄清的整体氛围;“雌霓”、“雄风”、“烦暑”描绘览景时的天气状况,画面开朗而平和,反映出雨后初霁时心灵的平静和虚无感;“渐觉”三句则写出时序交替、气候变化、景物枯荣在词人思想情感上所产生的影响。在对环境、气候、时序进行了充分的铺垫和交代后,引入“想前欢”:对“神京”里的故人、故事、故物的怀念。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历历在目,然而它们却又已经是那样的遥不可及,那样的朦胧,就像是在“非烟非雾深处”一样。下阕围绕“向此成追感”进行抒情。离别之后,旧情难忘,因离别而更添新愁;又因为难聚难忘而是新愁更加容易堆积,以至于使人难以释怀。“凝伫”与“无语”写出愁绪万端、无法排遣的精神状态,也充分流露出对故人的诚挚而深刻的思念。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词人的心境走向了苍茫和虚无,结尾那霏微的暮霭、凌乱的暝鸦、悲鸣的画角、萧索的江城,正是这样一种心态的衬托和反映。

读书导航